时空之门1619-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严重。
如果说中国人民的抗压能力已经非常强大,我们的老祖先每到两三百年的时间才会掀起一次毁灭封建政权的全面性大爆发的话,我们的老祖先如果知道了同时代的倭国人民有多么能忍,肯定也会觉得叹为观止。
七公三民(长期维持七层左右的高额地租)的土地收入分配制度,动不动就要被每人塞上一根竹竿子(竹枪)作为炮灰,驱赶上战场(一直贯穿在倭国历史上的各种级别的“村战”),地主们(武士)为了试验自己的武力或者检验自己的佩刀是不是够锋利,可以随便的就挑个老百姓来试试臂力或者佩刀的锋利程度等等等等,各种可怕的,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残暴和恐怖,在倭国这个国家里完全是一种长期的普遍现象。
如果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的话,我们的老祖先早就掀起了各种各样的可以轻松的毁灭封建政权的起义了。但是就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倭国,倭国人民就那么默默的忍受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时间。
总有人说中国人有奴性,总有人提到中国人的不抗争。但是中国人民即使是在忍受剥削和压迫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进行一种消极的抵抗的。即使很多对人类社会有理性认识的人,知道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民族的劣根性的说法是一种非常不靠谱的理论,但是倭国人作为一种民族,这个民族本身有着严重的劣根性的说法,总会因为历史上的种种现实,让那些即使对人类社会有着理性认识的人,也不禁产生某种非理性的认同。
即使在中国这个把大一统作为基本模式的国家里,封建制度本身,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对人的束缚和捆绑,因为文化知识的作为一种资源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垄断的缘故,封建制度下的中国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仍旧是非常淡薄的。
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征,因为封建农业社会里文化知识的不普及,所以只能非常单纯的把切身利益作为判断标准的人民群众,很难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再加上因为以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作为核心的外族统治,这才出现了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作为侵略者的八国联军,会在客观上得到中国百姓的帮助的现象发生。
对于当时的中国百姓来说,除了世世代代、祖祖孙孙的生活经历让他们积累下了,“谁当皇帝都得缴纳皇粮国税”,“谁当皇帝都和我没什么关系”之类的认知以外。自称国族,主动的把满清民族和中华民族相隔离,把大清和中国看成是两种完全不同事物,认为两者的命运并不是一体的满清政权本身几百年来长期实行的半奴隶半封建制度,也使得无论是为满清政府服务的官兵还是普通的中国百姓,都觉得大清的倒台和灭亡,和自己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倭国法西斯侵略者入侵中国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走上满清的老路,采取外族治理中国所谓“大东亚共荣”的方针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策略。
事实上,因为中国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开始摆脱封建主义的阴影,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用全面教育的方式让中国人建立起国家和民族意识,所以在当时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采取的那种所谓“大东亚共荣”的忽悠,居然在整个中国都起到了相当有效的效果。
比整个倭寇的数量还要多的,封建军阀出身的伪军的存在,童萌会出身的光头党领袖之一汪大官人的投靠,光头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都是封建制度下的封建统治者面对外部入侵的情况下做出的正常反映。
所以当河南的百姓在******的情况下,帮着侵略者打走本国的军队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后世人就完全没有必要感到多么荒诞,多么的不可理解了。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成为一个亡国奴,还可以苟延残喘下去,那么为没落的封建政权效忠然后死掉,就是一个非常没有道理的选择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要征收皇粮国税,把税收收到几十年之后的封建光头党也要征收皇粮国税,反正都是要接受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上面的统治者是谁,对于老百姓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封建制度下中国人民的表现在后世人看来很愚昧,那么同样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而且是在更野蛮,更残酷,更严重的具有典型封建领主特征的名实相和(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一种在大一统制度下的权力封建体系,地主阶级没有通过科举制度获得官位之前,并不具备封建特权。但是倭国的封建制度则是马老人家所说的那种典型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了,各地的大小大名,既有地主的名,同时也在实际上进行着封建割据)的封建制度下,倭国人民的表现,只会更加的令后世人感到不可思议。
毕竟,对于倭国人来说,给倭国带来文明之光的“黑船事件”,还要再等两百多年之后才会发生。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在本时空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黑船事件是不会发生的。
现在的中华忠勇营班长十四郎,原本是萨摩藩的一个低级武士。那个从江户时代就开始广泛的流传的笑话,“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可以说就是萨摩藩低级武士十四郎的真实写照。
作为萨摩藩大名岛津家的,家臣家的,家臣家的,家臣家的家臣,小武士十四郎的生活是非常的破落的。家里只有十来亩广种薄收的土地的十四郎,过的是比普通的自耕农也好不到哪里去的日子。饭团从来都吃不饱。很多时候,十四郎都得和那些卑贱的农民一样,靠海里的出产渡过饥荒。
要知道,在这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小冰河时代里,就是农业耕种技术在农业时代里已经登峰造极了的中国自耕农都没办法生存下去了,那么在农业耕种技术落后,土地和自然环境更加的恶劣,在整个倭国也是以穷困和贫瘠而闻名于世的萨摩藩,如果不是有一把祖传的武士刀的话,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十四郎在外表上看都不太怎么像一个完全脱产的,以军事工作为生的武士。
在落后的封建农业社会里,生存危机是一柄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的可怕利剑。对于十四郎来说,怎么活下去真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因为某种所谓的“武士的精神”,完全脱产了的十四郎,还是每天都在通过挥动粗木棒,举石头,一方面保证自己身体的温暖,一方面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武艺。
然而,十四郎的生活在华夏4312年,西元1633年的年末的时候,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那个时候的某一天里,刚刚从自己的家主家讨论完怎么防范中华人的入侵,饱饱的吃了一顿饭团子,回到家准备开始继续磨练自己的武艺的十四郎,亲眼目睹了作为萨摩藩的“王”的岛津家的居城,被一阵阵突如其来的“天雷”,轰炸成为一片白地。
在此之后,在幸存下来的家主的家主的组织下,十四郎又亲自参加了那场地狱般的说成是战斗不如说是屠杀的战斗。
无数(其实最多也就不到两千人)的足轻在武士们的带领下,绝望的冲向天‘朝大军用“昂贵”的铁丝网组成的滩头防御阵地,然后就在一片清脆的嗒嗒声的伴随下的火链下,化成了一地的碎肉。
当一半以上的兵力在海滩上变成肉块儿之后,已经没有了任何家主,彻底的沦为浪人的十四郎和剩下的人一起,哆哆嗦嗦的跪在了被鲜血和肉块儿铺满的沙滩上。
虽然已经过去三四年的时间了,但是十四郎现在回想起当年的事情来,仍旧会感到无比的恐怖。现在的他对于自己和自己当年的伙伴们会产生对抗中华上国的想法,完全的无法理解。用他学会的“国文”来说,只能用“无知者无畏”或者“蚍蜉撼树”来解释了吧。
中华上国确实恐怖,中华大人们确实像大魔王一样残忍,但是中华上国和中华大人们,同时也像大菩萨一样,对于所有的“归化人”都无比的仁慈。十四郎在中华忠勇营里学会了一段话,让他能够很好的理解这种在现实中的对立现象,那就是“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错误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对于能够快速的通过政治、文化和专业素质三项考核,获得中华忠勇军的身份,从而成为中华大人们的同志,甚至于有机会自己成为中华上国一员,十四郎个人觉得自己是非常的幸运的。因为从他的实际经历出发,成为中华上国和中华大人们的敌人,那绝对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无比恐怖的比地狱还要可怕的下场。
在通过的认真艰苦的学习和训练,成为一名中华忠勇营的士兵,得到了赐名秦十四之后,十四郎觉得自己的真的是生活在了实实在在的幸福之中了。因为从加入到中华忠勇营开始,已经获得了新生的秦十四就不再是低劣的蛮夷十四郎了,而是从一个低劣的蛮夷,成为了比漫天神佛还要伟大,比什么鸟货伪天皇还要神圣无数倍的无比伟大无比英明无比神圣的中华大皇帝陛下的高贵的士兵。
在神圣的中华大皇帝陛下的光辉的照耀下,所有原本的萨摩藩的泥腿子们,都过上了“三公七民,平分土地”的幸福日子。
在神圣的中华大皇帝陛下的光辉的照耀下,所有成为归化人的中华忠勇营士兵们,都过上了每天四顿饭,每顿饭都可以吃上肆无忌惮的吃到撑的饭团和馒头,每顿饭都可以吃到精贵的肉类和水果,每顿饭都可以发到鸡蛋鸭蛋,糖果零食,每天都可以过上像公卿一样喝茶的真正的贵族生活了。
正是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尊崇和热爱,秦十四从入营开始,每天都要到大营设立的挂着中华大皇帝陛下的画片(照片)的大礼堂,去虔诚的怀着无比感激的心去参拜中华大皇帝陛下。
在他的带动下,先是秦十四所在的班,然后是排,然后是连,然后是营,然后是整个忠勇第三营(团),最后是整个六个忠勇营,都开始把每天参拜中华大皇帝陛下当成一种固定的仪式。
复兴党的政工人员发现,与真正讲道理比较起来,用“皇帝陛下圣谕”,“皇帝陛下说过”,“皇帝陛下指示”这类语言修饰起来的纪律和知识,根本就不需要进行繁琐的解释和讲解,所有的倭国归化人,都能够像打了鸡血一样,快速的,用一种难以想象的坚定态度,坚定无比的死记硬背下来。
惰性是每个人都有的。当复兴党在九州岛上的政工干部们发现了倭国人的这个特性之后,他们就开始不仅仅是默许,更是主动的积极的用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这个幌子,在中华忠勇军中推广一种非常狂热的偶像崇拜。
随着整个九州岛的解放战争和土地革命,随着因为对土地和人口的合理规划而产生的大量的因为人口相对过剩而堆积出来的由倭国归化人组成的中华忠勇军的出现,更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由倭国归化人组成的中华忠勇军战士在中华帝国对南洋地区和印度地区的军事和政治行动的广泛参与,在未来几百年后,甚至形成了一种中国东四省和南十二省的奇特地方景观。
那就是在未来中国的东四省和南十二省里,有着全中国最多和最密集的中华大皇帝神庙。
这些有着浓重的唐式风格的漂亮神庙,在未来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
第486章小朋友不听话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不撞南墙不回头。”
中国人民就是这样的智慧。漫长的历史,广阔的国土,数量繁多的一直居于世界首位的巨大人口,让中国人民通过广泛的实践,积累出大量的经验来。
对于客观规律的摸索,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王书辉作为一个受过去全面教育的现代人穿越者的优势就在于,很多事情虽然他没有实践过,但是历史已经为提供了充分的成体系的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先进经验。
无数的先贤们,为王书辉这个现代人提供了清晰的明确的卓有成效的理论和知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王书辉才会在穿越到明朝末年之后,对于一切土著人会认为是不适合于这个时代的,超越性的政策和制度,贯彻的那样坚定和坚决。
而也正是因为王书辉的这种坚持和自信,一个工业化的近现代化的中国,在王书辉到达明朝末年二十年后,正在全面的建成。
同样作为领导者,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大将军德川家光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虽然因为血缘的关系,德川家光要比倭国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的起点都要高,但是他继承倭国最高权力的过程也绝对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偏心的父母,复杂的内外环境,别有用心的兄弟和围绕在他的兄弟周围的各种利益相关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一直都在威胁着德川家光的前途乃至生命安全。
可是通过坚持和奋斗,通过和或明或暗的敌人们无数次的交锋和奋战,德川家光还是在倭国最高权力的继承人争夺战中崛起了起来,获得了最后的成功,最终成为了德川幕府同时也是整个倭国的最高统治者。
正常来说,像他这样的人肯定是那种能够通过理性来判断利益的得失的那种冷静的人,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因为封建制度和作为封建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倭国最高统治者的德川家光,是有着严重的,致命的,因为知识屏障导致的局限性的。
比如说,德川家光在了解到中华帝国对于倭国的各种恶意,特别是种种完全是针对幕府对倭国统治的稳定性问题作出的布置之后,非常理性的认识到,如果不能把中华帝国拉到幕府的这一边,如果一直让中华帝国这样肆无忌惮的通过支持各地大名和造反的乱党的办法动摇幕府对倭国的统治根基的话,德川幕府就永远也别想真正的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成体系的武家统治。
所以在这种认知下,德川家光甚至可以做出像曾经的太上天皇足利义满大将军一样的,在名誉上的牺牲。他愿意承担起作为中华帝国的藩属的屈辱,以换取中华帝国的支持。
德川家光非常自信的认为,只要中华帝国断绝了和各地大名的武器贸易,只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