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79部分

时空之门1619-第179部分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团宿舍里的摆设都是一样的。一张铺了一层席子和一层薄褥子的木板床。一床厚厚的棉被。无论是褥子还是棉被,都和丁石青穿的工作服一样,是绿色的帆布制成的。

除了这张木板床之外,房间里就只有一张木头的长方形的带书桌堂的方桌和一张凳子了。丁石青的另外几套样子都差不多,只不过薄厚不同的衣服,像他床上的被子一样被他叠的整整齐齐的放在桌子上的柜子里。

这个桌子上的柜子有好几个格子。除了衣服之外,其他几个格子里放了搪瓷饭缸、茶杯,牙缸牙刷,装在木盒子里的肥皂等等生活用品。毛巾挂就在柜子的侧面的钉子上。

要是说丁石青的房间里有什么和别人不同的东西的话,那么可能就只有他桌子上的书会比别人多一些吧。

除了复兴会人手一本的关于各种纪律、规范、制度以及要求的工作手册和几本必须每天都看因为每个月都有考核的学习用书之外,丁石青的书里还有几本像他这样的没有加入复兴会的人所很少看的复兴党的理论书籍。

除了《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之外,同样是王书辉写的那几本单独的小册子他也有。《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本小册子在丁石青的书里面比较特别。因为这两本复兴党的理论书都已经被丁石青翻的变得更厚了。

进了房间,丁石青拿了挂在柜子上的毛巾,放到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又把肥皂和牙刷牙缸牙膏拿上,推开了门朝外面的洗漱池走去。

因为是休沐日的缘故,大部分人都已经早早的睡了。所以洗漱池的位置上并不像往常一样排满了人。

因为害怕打扰到大家的休息,丁石青使用压力井的时候非常的小心。因为用力均匀,压力井在丁石青的提拉下并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来。

回到房间里,丁石青坐在书桌上点燃了蜡烛之后,把灯罩小心的装好。在黄色的灯光下,他拿出王书辉写的那本《矛盾论》再一次专注的阅读了起来。

第282章两种生活两种世界2

相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对丁石青来说要更难一些。当初丁石青第一次看到复兴会的理论书籍的时候,作为秀才的他还对书里粗糙直白的语言颇为鄙视。

可是等到他第一次认真的读起王书辉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的书籍《万世归一律》之后他才发现,王书辉是想用非常粗浅直白的语言,向文化知识浅薄的芸芸大众论述一个天道至理。

作为读书人,丁石青知道传说中的孔夫子是孜孜不倦的教化百姓的圣贤人物。可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丁石青也知道,传说肯定只是传说,他可是知道老百姓有多么愚顽固执的。想要向他们讲道理,传圣道,那就是一种对牛弹琴的举动。老百姓对于所有不能直接帮助他们更好的种地,获得更多的收获的道理,全都不会理会。

孔夫子作为一个大圣人,他老人家可根本就不通耕种经营之事。孔夫子自己也说过,自己种地是不行的。而且他老人家明确的指出,读书人读书,可不是为了种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读书就是为了不种地,或者是为了忽悠别人主动的帮他种地的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丁石青在科举事业上浪费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也不过是考上了一个秀才。他这个秀才功名的背后,是家里的田地被卖光,自己的妻儿忍冻挨饿。等到遇到了灾荒自己妻儿沦为灾民的食物,自己不得不成为匪徒的时候,丁石青才发现,孔圣人的道理全是假道理,孔夫子的话都是骗人的话。

丁石青过去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信仰被现实摧破的时候,丁石青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他成了一个读书无用论的信奉者了。

可是,在复兴会里环境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丁石青才发现了,过去自己的两种想法是多么的荒诞了。

在复兴会的环境里,上到领导干部,下到普通的工人职员,只要是在复兴会体系内的人,他们居然每一个人都识字,每一个人都读书。

丁石青第一次发现,读书识字这件事情,居然既不是高尚的讲述圣贤道理的东西,也不是具体的涉及到官位地位的东西。在复兴会的环境里,读书识字,就是最简单的一种工具。读书识字就是能够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人们的一举一动的最最现实不过的东西。

在复兴会治下,农民要熟读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学习操作各种农业机械和施工设备。学习这些知识,上培训班只是一方面。不少细节的东西,都需要这些农民们(农场工人)时时刻刻的拿出图文并茂的手册进行学习回顾。

在复兴会治下,工人要熟读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一样要学习自己所在岗位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无论是车、钳、磨、镗、铸、锻、焊等等技术工种,还是最普通的基本工人,都需要按照操作手册从事自己的劳动,干好自己的工作。

就是丁石青见得最多的那些普通的复兴军的士兵们,他们除了每天不停的进行训练之外,仍旧是要天天抱着书本温习功课的。

丁石青曾经和很多士兵们进行过简单的交流。他惊讶的发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进行文化学习,而他们学习的那些知识,无一不是些非常具体,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学会了就能进行应用的扎实的知识。

同样是读书,经历过实实在在的苦难磨练的丁石青发现,他所认知的读书和复兴会的读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丁石青过去读的书里也讲究学以致用,但是,复兴会的书,本身就是为了用的。读了复兴会的书就能用,复兴会的书里的知识,就是最直接的给人用的。

在丁石青过去人生里,他从七岁开始启蒙,到了二十七岁那年总共读了二十年的书,就是这样他也从来只知道,读书只是单纯的为了科举考试。参加科举考试的唯一目的是考取功名,只有考取了功名才能做官。做了官,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他来说,读书是为了科举,科举是为了做官。读书本身以及他所读的书里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以前他认识的一位科场前辈曾经非常直白的告诉过他,“这四书五经并没有任何的意义,他们读的所有的书,做的所有的文章,都不过是为了走上官场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从那时开始,丁石青才清楚的认识到,读书本身根本就不是因为四书五经里的内容。四书五经里的道理并不是读书人的信仰。读书、科举然后做官。这个简单而机械的过程,才是一切读书人的信仰。

信仰崩溃后的丁石青在复兴会的环境里重新发现了读书的意义。是的,在复兴会里,读书本身也没有意义,读书这件事情,丝毫没有他以前认为的那种高人一等的神圣意义。在复兴会里读书,就是单纯的因为书里面的知识,书里面的内容。所有的复兴会里的书,都只一种单纯的工具。

在复兴会这个人人读书,人人能写会算的环境里。无论什么人读书,就是那些每天在学堂里念书(少年军)的年轻人们的读书,也都是单纯的为了学知识学文化。在复兴会里,考试这件事情,比大明朝的读书人所要经历还要多的多。

农民(农场工人)、工人、战士、军官、干部,所有的复兴会系统里的人,都要不断的参加各种考试。职称评定,升职培训,学力测试,无论是工农兵干,任何一个想要在复兴会上进的人,都必须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参加考试。但这和科举却完全是两回事。

在复兴会里所有的读书和考试,根本原因全在书本里的知识。读书不是目的,考试也不是目的,只有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才是唯一的目的。

第283章两种生活两种世界3

两年前丁石青刚被分配到复兴会铁路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当时他的教导长和他谈话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他说:“石青同志啊,一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是原来有文化基础的人。以前肯定是个读圣贤书的人。你知道,你这种人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你们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更主要的是,你们不做事情不劳动也就罢了,可是你们想的事情以及想事情的办法也不对头。”

当时,用了两年的时间,刚刚完成了复兴会的脱盲教育和小学文化教育的丁石青,对此深有同感。他对于自己的这种状态也有点担心。

最主要的问题是,他在复兴会重新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复兴会的人不是不交给大家世间的道理,可是在他看来,脱盲教育和小学教育里的思想政治课教给大家的东西,根本就是不需要思考的,最最普通的道理。

他的教导长,当时就给了丁石青两本书。他明确的告诉丁石青:“世间的道理,可以说有这两本书就能够说尽了。我读这两本书超过五年了。可是呢,我每次重新再读一遍这两本书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你年纪比我们大家都大,见过的事情,经历过的事情应该都比我们多,所以我觉得这两本书对你的帮助会很大。”

从这一天开始,丁石青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解释一切,说通一切,让自己永远也不会感到迷茫和迷惑的宝贝了。

他过去只佩服一个人,那就是孔夫子。读了二十年的四书五经,丁石青早就发现,孔夫子之所以了不起,倒不是说他说的道理多深刻多高明,而是因为孔夫子能用他那一套理论生硬的套住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

孔夫子的理论给他这样一种感觉。第一步先要确定孔夫子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第二步则是,一切和孔夫子说的不符合的事情,那都是这个事情本身出了问题。

对于丁石青这种底层读书人来说,孔夫子的道理,大部分时候都是不灵光的。那么用四书五经和科举考试这种形式保证孔夫子道理的正确性,就真的非常的霸道了。

对他这样生活在底层社会里,天生的就会产生一定的实事求是意识的读书人来说,孔夫子的圣贤地位和孔夫子的道理的正确性之间的关系好像有点问题。他发现,世间居然有这样一个非常荒诞的道理:孔夫子的话有道理,是因为孔夫子是圣人。而不是因为孔夫子的话有道理,所以孔夫子才成了圣人。

虽然没有学过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可是丁石青还是在现实中发现了这种违背逻辑的道理的荒诞性。这也正是经历了残酷的饥荒的打击下的丁石青,义无反顾的就成了背叛四书五经里道理的匪徒的一个基本的原因。

丁石青看了王书辉的两本书之后才发现,天底下居然有真正的,能够把世间的一切道理都说通的理论。无论是他一读即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还是让他头疼的同时又爱不释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丁石青发现,王书辉的道理是从无数的事实中总结出来的。而王书辉总结出来的道理,又可以解释着世间无数的事实。

读了几遍《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之后,丁石青才知道王书辉为什么要用最粗鄙最简单最直白的老百姓的话来写这两本书了。

他发现,王书辉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可是王书辉却有圣人一般的胸怀,他真的想要把天道至理详详细细的说给老百姓来听。他要把这天道至理,真真正正的教给每一个老百姓。

丁石青以前佩服的人只有孔圣人,那是因为孔夫子是大家公认的圣人,是无数的读书人和无数的书籍所共同认证的圣人。丁石青佩服他不是因为孔夫子的道理真的了不起,而是因为孔夫子靠着他那套道理,成了大家推崇备至的圣人了。

这就像大家都认可皇帝的至高无上是一样的。不是因为当皇帝的那个人至高无上,而是因为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孔夫子不是因为他本人了不起,而是因为他的圣人身份了不起。

对于丁石青来说,他佩服的既不是孔夫子这个人,也不是孔夫子的道理,而是孔夫子的圣人身份。

进了复兴会,看到了复兴会的一切,读了王书辉的书以后,丁石青才真真正正的开始佩服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写了《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的王书辉。

用他传统读书人的角度看来,谁要是像王书辉一样琢磨明白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样的天道至理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敝扫自珍的。就是想通过这些天道至理扬名立万,那么即使不像那些大家名家那样开馆授徒,也需要用最最故弄玄虚的语言来包装这套理论,然后四处宣扬以求扬名立万。

可是呢,王书辉也好,学明白了王书辉的道理的复兴党的党员干部也好,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反而是他们都用最最现实最最简单最最直白的语言,不断的把这一套理论随随便便轻轻易易的教给每一个人。

好像他们紧怕别人不想从复兴会的道理中悟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以此来谋得利益似的。

对于他的这个疑问,他的教导长是这么和他说的:“石青同志啊。你产生这样的疑问,说明你这个人确实基本的读明白了这两本书是什么意思了。可是呢,你产生这样的疑问,也刚好说明你没有把唯物主义这个理论当成你自己的信仰。”

看到丁石青疑惑的表情,教导长用一种真心实意的语气对他说道:“石青同志啊。我们复兴党人信仰唯物主义,那是因为我们认为唯物主义的道理,真真正正的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套理论本身就告诉我们,我们想要实现一切的目标,做成一切的事情,都必须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来做到。”

“王老师在《万世归一律》里面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你还没有搞清楚。这本书实际上告诉了我们,人类就是在劳动中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的。没有劳动,我们今天肯定也还像我们的老祖宗那样茹毛饮血呢。所以说,无论是《万物一统律》还是《万世归一律》都向我们强调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