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61部分

我的明朝生涯-第61部分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钝的人也能很快数清楚。
  魏同和也不是没想过岳阳可能连夜抓了大批的壮丁或是百姓来充数,可这个想法刚刚升起就被他扔到了九霄云外。这里又没有人是瞎子,校场上的士卒看上去全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看他们的动作一个个分明都是久经训练的士卒,临时抓来的壮丁要是能有这种素质的话大明早就一统蒙古横扫后金了。
  看到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的魏同和,一旁的许鼎臣赶紧对着岳阳使了个眼色,意思很明白:你小子可别太过份了,要是让魏公公当中下不来台,日后有你的好受!
  看到许鼎臣的眼光,岳阳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从小在现代社会长大,看了n多官场小说的岳阳当然知道现在该干嘛,官场就是如此,花花轿子人抬人,现在就是自己给魏同和面子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岳阳换上了一脸的和蔼之色,又对魏同和笑道:“魏公公,众将士已经到齐,都在期盼着您和许大人前去检阅,请魏公公和许大人一同赏光!”
  “嗯,这小子倒是会说话!”听到这里,许鼎臣不禁在心里暗自称赞起来,清点人数和检阅部队,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差别,但其中的意义差别就太大了,前者是侮辱性质的,而后者则是一种荣耀。检阅军队啊,这种荣耀历来都是皇帝和三军将帅才有资格干的事,今天他们若能以镇守中宫和巡抚的身份检阅部队那可是能吹嘘一辈子的事啊!
  许鼎臣能想到的事以魏同和的智商自然不会想不到,他深深看了岳阳一眼,一丝感激一闪而过。没等他说话,许鼎臣在一旁就笑了起来:“魏公公,既然岳操守如此盛情,咱们也不好拒绝,那就随着岳操守一通检阅一下他的精兵强将吧!”
  “呵呵呵……连许大人都这么说了,咱家还能拒绝吗?那好,咱家就随着岳大人走一遭吧!”
  魏同和说完后,岳阳站在一旁一伸手肃然道:“许大人请,魏公公请!”
  当许鼎臣和魏同和走下了土台,早就有士卒牵来了两匹骏马等候在一旁,他们伺候好两人上马后,便由岳阳陪同在一旁,三人策马朝着那些方阵缓缓走去。
  第一次检阅军队的许鼎臣和魏同和立刻就感觉到了一种和平日里完全不同的感受。
  当他们从一个个方阵前走过的时候,数千名士卒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他们,那种颤栗的感觉是他们平日里从未感受过的。
  当他们走到方阵中央时,岳阳突然大声喊了句:“我大明……”
  “万胜!”
  “我大明!”
  “威武!”
  铺天盖地的震动欢呼声在周围响彻,如同雷鸣般的声音把许鼎臣和魏同和震得心跳加速,一股颤栗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令人如此激荡而又如此沉醉。
  当三人从方阵前走过一圈重新回到土台上时,魏同和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苦笑着对许鼎臣道:“许大人,咱家今儿总算是知道强军是怎么回事了,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么多名臣勇将都那么沉醉于统帅千军万马开疆扩土,这种感觉实在是……实在是……太好了!”
  听了魏同和的话,岳阳这才对魏同和躬身道:“魏公公,想必您也看到了,下官为了这支强军已经倾尽了所有,实在是无法再投入更多了。再说了,供养军队原本就是朝廷之事,老是让下官来撑着,总是不好吧?”
  “嘎嘎嘎……”
  这回魏同和笑了,他很是痛快一摆手:“得……咱家答应了你就不会食言,明儿咱家就给太原兵备道下道手谕,令其每个月给你调拨两万斤粮食,器械军械若干以及,至于军饷嘛……就先给拨发一万两银子吧,再多估计就没有了。”
  “下官多谢公公大恩!”岳阳闻言大喜,虽然这支军队原本以及国内得到了许鼎臣的承认,但许鼎臣只是一省巡抚,而且也并不掌军,得到了他的允许后他这支军队充其量也只是一支地方性的部队。可一旦身为镇守太监魏同和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意味着他这支军队已经得到了朝廷的正式承认,领了朝廷的军饷俸禄后那就是一支在兵部登记在册的正规军了,名份不同,身份自然也不同。
  阅兵仪式结束了,原本岳阳还打算表演一下骑兵砍劈刺杀等项目的,但现在校场周围全都是百姓,骑兵根本就跑不起来,因此这个节目只好作罢,到了午时这场操演就结束了。
  但是令岳阳没想到的是,操演虽然结束了,但今天发生在校场的事情却通过周围观看操演的百姓和一些读书人的口中传了出去,慢慢的传出了应州府,甚至传到了太原府以甚至是大同府那里。就连那里的百姓也知道,应州府出了一支了不得的强军,这支军队的前身就是一支能以五百步卒大破上万贼寇的团练,而他们的缔造者是一名名叫岳阳的操守官。
  操演结束了,许鼎臣也在郑发奎、唐学颖的陪同下回到了知府衙门。当许鼎臣回到自己屋内的时候,他突然对一旁的唐学颖说道:“学颖,看来咱们对岳正宏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了,如今的他再也不能小窥了!今后你对他也要客气点,明白吗?”
  唐学颖沉默了良久,这才抱拳道:“学生自当理会……”(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办厂(上)

  “岳阳老弟,你总算是出现了,要是你再不来我可就要把你的钱给私吞了!”
  明珠市中心的一间宽敞大气的办公室里,赵三通望着刚在他面前出现的岳阳露出了惊喜之色。
  上次和岳阳一别虽然只过去了三四个月,但是赵三通却觉得眼前这个岳阳的变化更大了。
  在半年多前,赵三通第一次看到岳阳的时候,那时赵三通只是觉得岳阳是一个很普通的还在念大学的年轻人。虽然留着一头齐肩的长发有些怪异,但这年头玩行为艺术的人多了去了,留一头长发说实话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但是慢慢的,随着和岳阳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赵三通从这个年轻人身上感觉到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气质。有一段时间赵三通想了好久也没想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但是当今天他再次看到岳阳的时候赵三通突然明白了,原来这股气质很有那么一股平日自己经常打交道的那些当官的味道,简称官味。
  “这怎么可能,这个岳阳自己也不是没派人去打听过,据说以前也就是个普通的***丝,怎么可能象当官的呢?”赵三通努力把这种可笑的念头从脑海里去除掉。
  其实赵三通却是不知道,他面前这位年轻人在另一个时空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老爷,抡起品级来也算是正处级别。俗话说居移气养移体,岳阳也算是当了好几个月的官,而且和郑发奎、许鼎臣等官老爷打交道,身上有那么一股淡淡的管味自然也不稀奇。
  “赵老哥,真是麻烦你了,这些东西你恐怕找了挺久的吧?”岳阳看着面前露出惊喜之色的赵三通,心中也涌起一阵感激之意。从自己出售黄金开始,到收购钢铁厂再到收购设备,一直以来赵三通出了很大的力气。在岳阳看来这个人是值得一交的。
  “当然,这些东西可不怎么好找啊!”赵三通无奈的摇了摇头,指了指旁边的沙发示意岳阳坐下这才摇头晃脑的说:“你是不知道啊,你要的这些东西实在是太难找了,有些东西甚至要到博物馆里才能看到,而且价格还奇高,后来我不得不找人重新定做,这一来二去话费的功夫可就大了去了。”
  听了赵三通的话,明知道对方是在趁机诉苦,但岳阳还是很痛快的说道:“赵老哥。我知道这事麻烦你了,这样吧,这批货在原来的幅度上再多给你百分之五,算是你的辛苦费,你看怎么样?”
  “呃……”
  赵三通却一时愣住了,刚才他的行为其实只是平日里和人做生意的一种习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嘛,叫苦总是没错的。这种事平日里也没人会当真,毕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番习惯成自然的一番话却让对方主动多给了百分之五的价格。
  别看这百分之五听起来不多,可要知道这笔生意的总金额可是达到了三亿多,百分之五那也是一千多万啊,岳阳随口就这么给自己了。这小子也太大方了吧?
  “岳老弟,老哥跟你开玩笑的,你可不要当真。”回过神来后,赵三通惊讶的望着岳阳说道。“而且,你知不知道这批货的总价值是多少?百分之五又是多少?”
  “我当然知道!”看到赵三通突然愣住的面孔,岳阳却是微微一笑:“赵老哥。这些日子多亏了你的照应,兄弟我也没有什么可报答你的,这百分之五就权当我对你的谢意吧。”
  “还是算了吧。”出乎岳阳意料的是赵三通却拒绝了这个百分之五,很是干脆的说道:“这钱老哥我不能拿,咱们原来谈好了是多少就是多少,你买设备花了三个多亿,老哥我从里面就赚了不少,要是再惦挂着一些不该惦记的东西那就不应该了!”
  听了赵三通的话,岳阳不禁有些肃然起敬,这个赵三通能把生意做到这个地步绝非偶然。一个人能赚钱不算什么本事,但是一个人能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把持住自己,不去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才难能可贵的。“”
  “诺,你看看!”赵三通扔给了岳阳一张清单后说道;“你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错误。”
  岳阳接过清单一看,上面有四台蒸汽驱动的粉碎磨机、石膏、以及两座小型炼钢炉以及诸多的模具和橡胶零等备件,以及大量的生铁、润滑油等等,密密麻麻的列了一整张纸。”
  “行,没问题!”
  由于岳阳生怕日后不能再到现代社会里来,所以罗列的东西非常之多,有上百种之多。从赵三通处出来后,岳阳足足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开着小铲车把这些重达上千吨的货物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这些东西全都运回了明代时空。
  此时由于岳家的人大部分已经搬到了应州城里,岳阳干脆以那个小院和周围的地方都化为了禁区,并且派了士兵来看守,这才有足够的地方将这些东西堆放好。
  做完了这一切后,岳阳又观察了一下怀里的玉佩,发现这块玉佩上的裂痕已经很多了,密密麻麻的裂缝告诉岳阳,这块玉佩最多只能再使用一到两次就要彻底裂开。
  看到这一幕,岳阳心中很不是滋味,如果这块玉佩真的毁坏了,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将和现代社会彻底失去联系,对他将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纠结不已的岳阳生怕自己再将这块玉佩戴在身上会不小心弄破,最后岳阳将这块玉佩收藏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埋在了岳家庄那个小院里,也算是给自己留个纪念。
  时间到了六月初,设备到齐后的岳阳又开始了他下一步的动作。
  距离离五里寨附近几十里远有一个铁帽村,村旁有一座铁帽山,根据后世的资料显示,五里寨有着石灰石、粘土等丰富的资源,其中这石灰岩和粘土等矿点很大部分就分布在铁帽山这一带。
  石灰石可是好东西,除了可以直接加工成石料做建筑材料外,还可以烧制成生石灰,作为消毒防疫卫生之用。
  生石灰充水变成熟生灰,还可以涂在树根用来杀虫。现在的大明可没有什么农药之说,岳阳也不想把现代的农药弄到这里来毒害这个时空的人们。那么石灰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也可以作为田里的杀虫剂使用,在春季播种前,在田里洒上石灰后、放水、翻土,田地在石灰水里浸泡一、两天后,躲藏在泥土中过冬的害虫或虫卵就能被消灭了。
  而粘土,在华夏几千年中历史中,又是制作陶瓷和青砖、红砖等主要原料。不过眼下,这石灰石和粘土,对于黄来福来说,却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
  水泥是后世各式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使用材料,追其出现的历史,可说到1796年,英国人帕克在用泥灰岩烧制一种棕色水泥,称罗马水泥或天然水泥。到了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又用石灰石和粘土烧制成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并取得了专利权。1813年,法国的土木技师毕加发现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制成的水泥性能最好。此后,水泥便大量的出现于后世。
  而到了现代,水泥更是无时无刻也不会离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土木建筑、水利、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各地的需求量都非常庞大。
  由于水泥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水泥厂就是岳阳准备开设的第一家工厂。
  但是水泥对于大明来说却是个新鲜事务,因此当岳阳准备要开设一个水泥厂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质疑,这其中就有岳来福和海楼这两个负责后勤的头目。
  对于岳阳的举动,海楼和岳来福很不了解,放着好好的盐商不做,却来生产什么水泥,这玩意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这能成吗?
  但是岳阳的态度是坚决的,他很明确的告诉两人,这个水泥厂他是一定要办起来的,不仅是水泥厂,他还要办冶炼厂、钢铁厂、火药厂、军工厂等等一系列工厂。
  当岳阳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众人时,所有人一开始都认为岳阳已经疯了,这么多的厂子能办得起来吗?即便是勉强办起来,他会不会把岳阳给拖垮,对于这个问题,岳阳的回答是坚决的,哪怕就是砸锅卖铁他也要把这些厂子给办起来。
  好吧,岳阳是老大,他的决定即便是所有人都反对也没用,最后在六月初的时候,一座水泥厂就这么在铁帽村开办了起来。
  一座座十多米高的烟囱开始拔地而起,岳阳从现代买来的四座粉磨机也开始了安装。虽然岳阳和那些招来的农民从未安装过这些东西,但在之前岳阳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购买了许多安装以及保修的资料,甚至还让人制作了安装视频,每当遇到难题时,岳阳就会查阅资料或是翻看视频,从中找到方法,就这样,岳阳领着数百名工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跌跌撞撞的把水泥厂给建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办厂(下)

  “狗日的瓜娃子,你再挤,老子就对你不客气!”
  “你小兔崽子的,俺哪有挤了?还不是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