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317部分

我的明朝生涯-第317部分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哗啦!”
  多铎这么一动坐在一旁的鳌拜、谭泰、塔瞻等一帮支持豪格的人也站了起来对着多铎怒目而视,只见鳌拜阴森森的说道:“和硕德豫亲王,你可不要忘了这里是御书房,不是你的亲王府,肃亲王也不是你家的奴才,由不得你在这里呼来喝去!”
  坐在龙椅上的多尔衮看着这一幕牙齿咬得咯咯响,他登基已经一年多了。虽然整个盛京都被他打磨了一遍,但象鳌拜、索尼、图赖这些人依旧在支持豪格,这也使得多尔衮很是投鼠忌器不敢对豪格痛下杀手,毕竟如今的满清已经是元气大伤了,若是再来一场内斗恐怕都不用明国来攻就会自己灭亡了。
  看着毫不畏惧的站着当场和多铎直视的豪格,多尔衮就恨不得下令侍卫将他拖出去剁成十八段,可他偏偏又不能这么做,这种感觉让他感到几近发狂。其实多尔衮也明白豪格提出迁都的意思。如今的豪格可不是满清的皇帝,他自然不愿意将手中不多的兵力白白消耗在盛京的城墙上。宣大军火器的厉害是众所周知的,满清的无数勇士已经用鲜血和生命来印证了这点,只要满清迁都赫图阿拉,那么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他们还是安全的。反正能多快活几年就快活几年。
  可豪格能这么想多尔衮却不能这么想,赫图阿拉是什么地方?不错,那里确实是满人发家之地也是满人的第一个都城,但那里只是一个小县城。城池矮小地形狭窄根本容不下整个满族十数万军民,若是迁都到那里对于大清而言根本就是一场灾难。对于这点豪格难道不知道吗?他自然清楚这点,但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豪格如今手里只有正白、镶白(原正黄、镶黄)两旗,不足三万人马很容易在赫图阿拉安顿下来,即便不行也可以进山打猎,可多尔衮却不能这么想,多尔衮要对整个满清七八十万的族人负责,要是再将都城迁回赫图阿拉他这个皇帝估计也当不了多久了,一个不能带领民众活下去的首领势必会被民众所抛弃。
  “砰……”
  一声沉闷的拍桌声响起,多尔衮森森的声音在御书房响起:“豪格,你是先帝的长子,也是重臣的表率,盛京乃太祖皇帝打下并钦定的都城,太祖在世时曾有言,盛京乃满人龙兴之地不得擅自抛弃,凡我爱新觉罗子孙皆要遵守,你难道忘了么?”
  “此一时彼一时。”豪格难得的掉了一回书包,反讥道:“太祖皇帝何等英明神武,又岂会被明国打得连都城都要守不住?”
  “你……”
  多尔衮只觉得额头青筋直冒,整个脑袋都有些胀痛起来,他再也忍不住了指着豪格厉声道:“豪格,若非看在你是先帝长子的份上今日朕也不会对你一忍再忍,你若是再口出迁都之语朕必斩你!”
  多尔衮杀气腾腾的话一出,整个御书房的温度仿佛开始冷了下来,豪格也感受到了来自多尔衮身上阵阵杀意,饶是他自诩悍勇此时背后也冒了一层白毛细汗。此时站在他旁边的索尔图也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
  豪格这才深吸了口气道:“皇上且熄雷霆之怒,臣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并非是对皇上不满,您毕竟是一国之君,若是您不肯迁都臣自然是要遵从您的号令的。”
  看到豪格终于服了软,多尔衮这才慢慢平息了心头的怒火,犀利的眼神盯着豪格淡淡说道:“朕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否则在此大敌当前之际你若再敢言迁都,朕定斩不饶!”
  这时,一直在后面冷眼观看的范文程也上前说道:“皇上所言甚是,盛京乃我大清之根本,盛京在则我大清在,盛京若不在我大清则危矣。臣以为明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我方踞城而守也并非没有胜算,且盛京墙高城深,城中又有数十万百姓,纵使明军十数万兵马来攻只要我大清军民一心盛京便会固若金汤,而反观若是我军能在盛京城下击溃明军则我方便可趁胜追击,届时趁势攻下锦州也不是不可能,如此则我大清则可转危为安矣!”
  “好……范爱卿言之有理!”
  听了范文程的话,多尔衮犹如打了一针强心针般立刻振奋了起来,大声说道:“今后但凡有敢迁都者定斩不饶!”
  “嗻!”
  随着多尔衮的话音落下,众大臣们齐齐应了起来……   


第四百三十章 拦截

  自古以来打仗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尤其是一场超过十万人的打仗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无论是武器、弹药、粮食还是民夫、辎重和部队的调动甚至会让那些脑子慢一些的军官们逼得几乎要崩溃。
  “面粉一万石、粟米一万石、马料三万石、罐头五千箱、压缩饼干两千箱、火药二十万斤、铅弹五百万发……天啊……要是这些物资全都需要从陆路晕过去至少得需要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得准备到什么时候啊。”
  岳阳看着顺宝他们送来来的需要准备的物资和辎重眉头皱成了一团,已经一年多没打仗的宣大军并没有做好打大仗的准备,而且这些东西大多还得从山西调运,这得准备多长时间啊,而且更要命的是要是通过陆路准备的话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不行……走陆路实在太久了,要是能改走海路就好了。”岳阳嘴里慢慢的呢喃,只是走海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海船,只是现在不知道战舰的建造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想到这里岳阳就叫来了卫兵吩咐了几句,很快正在训练水师的水师游击郭静贤就走了捡来。
  郭静贤进来后冲着岳阳拱拱手道:“侯爷,听说您找卑职!”
  岳阳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郭静贤,这位昔日的海上大盗比起上次见面是又黑了不少,岳阳淡淡的说道:“郭将军,威海卫水师已经重建了大半年,不知水师训练得如何?”
  郭静贤赶紧回答道:“启禀侯爷,卑职奉命年重建水师,半年多过去新招的五千名水师已经结束新兵训练成为一名水师官兵,只是如今我方战舰刚刚刚交付,训练的时间还是太短,所以尚未形成战斗力。”
  岳阳问道:“现在我们共建成有多少战舰?”
  “禀侯爷。如今我军已建成三级战舰两艘、四级战舰四艘、五级级战舰和六级战舰分别是八艘和十二艘,燕型船九艘!”
  “这样啊!”
  岳阳摸了摸下巴沉吟了一会,岳阳是个拿来主义者,既然在另一个时空里人们已经对风帆战舰做了定义,那么他自然毫不客气的照搬了过来。三级战舰严格的说并不属于战列舰,只能算是重巡洋舰,它的排水量为一千五百吨左右,人数六百人有七十四门火炮,造价也很是不菲,赤果果的就是一个耗钱大户。
  突然。岳阳忽然想起了什么后问道:“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训练下去,到了明年我们的水手就不够用了吧?”
  郭静贤这才点头道:“是的,此时卑职正想禀报侯爷,如今我们训练的五千名水手已经基本全部上舰,明年若是再有战舰造出来这人就不够用了。”
  “五千名水手竟然就这么不够用了?”岳阳不禁苦笑起来,原本还觉得五千名水手已经足够装备一支舰队了,现在看起来还是远远不够啊。这年头一条船所需要的水手可比后世要多得太多,随便千把吨的帆船需要的人就是数百人,哪像后世那样有计算机的辅助。几十人就能开动一条万吨巨轮。
  “接下来继续招收水手吧。”岳阳苦笑了起来,看来想要迅速暴一只大舰队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大人还有事情要吩咐吗?”
  “自然是有的。”听到郭静贤的话后岳阳才想起今天的正题还没说呢,他继续道:“过些日子本侯打算对鞑子动手了,由于本侯打算动员我方大部分力量毕其功于一役。在此战中一举解决掉满清的威胁,所需粮饷器械甚多,光靠陆路运至辽东恐太过繁琐缓慢,因此本侯打算征将所有海军的舰船都加入此次作战当中。并征召威海卫所有船只为大军运输补给,你作为威海卫水师游击将军,这个担子自然就要落在你肩上了。你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郭静贤知道这次大战的主力是陆军,他们水师只是打酱油的,但这并不意味他们水师就不重要,毕竟十数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全都要靠他们水师来承担,这副担子绝不比在前线厮杀的陆军弟兄们轻,同时这也是水师成军后侯爷交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绝不能搞砸了,他昂着脑袋大声道:“请侯爷放心,卑职必然绝尽全力,完成侯爷交给的差使!”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岳阳满意的点了点头……
  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要进行一次人数达超过十万的大决战,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惊人的,尤其是象岳阳这种已经脱离了冷兵器时代的军队。毕竟他的军队已经脱离了一人一把兵器一袋干粮就能出发的时期,随着士兵们手中武器越来越先进,部队的后勤工作也就越来繁琐。
  随着岳阳的一声令下,岳阳治下的山西、山东两地迅速开始行动起来。兵力的调集,物资的调动以及无数传达命令的骑兵不断的往返于山西、山东两地,这么大的阵仗自然瞒不过有心人,很快朝野上下也开始议论纷纷。
  这么大的事自然瞒不过崇祯,不过在此之前岳阳便已经向崇祯做了汇报,对这件事崇祯是乐于看到的,满清自从崛起以来已经给大明造成了太多的苦难,死在他们手下的大明军民已经无法统计,用不共戴天来形容大明和满清只见的仇恨已经毫不为过了,对于崇祯来说满清带给他的回忆只有痛苦,若是没有满清何至于大明每年都要倾举国之力在辽东供养一支军队呢?可以说在另一个时空里大明朝廷那脆弱的财政就是被辽饷给硬生生拖垮的。
  时值深夜,位于距离威海卫东南方向数里外的刘公岛上的水师学堂沉浸在一片寂静中,整座学堂只有外面的数十枚灯笼在散发着昏暗的灯光,学堂里除了站岗放哨的卫兵外所有劳累了一天的学员已经进入了梦乡。
  “哔哔哔……”尖锐的哨声在水师学堂上空响起。
  随着哨声的响起,原本平静的水师学堂就象突然烧开的锅一般沸腾起来,时间过去几分钟后,无数身穿蓝白条纹服饰的学员们从各个地方开始涌了出来朝着学堂中那个大校场集中。水师游击将军郭静贤在数名军管的拥簇下正站在校场中央静静的看着朝他们涌来的学员。
  “向右看齐!”
  “向左看!”
  “立正……报数……”
  “一二三四五六七……”
  数分钟后,负责值日的一名军管大步走到郭静贤跟前大声报告道:“启禀大人,威海卫水师学堂全体学员集合完毕。应到五百人,实到四百九十八人因伤病不能集合两人,报告完毕……请大人训示!”
  郭静贤点点头沉声道:“稍息!”
  “哗啦……”学员中立刻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
  看着近五百名整齐站在自己面前的水师学堂的学员,郭静贤大声道:“兄弟们……很抱歉要将你们从深夜中喊起来,因为今天本官要告诉你们一件事,那就是奉岳侯爷之命,咱们大明要对盘踞在关外的鞑子发动总攻了!”
  听到这里,所有学员的眼中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水师学堂的学员们大多都是山东人,作为被满清侵犯过好几次的地方。鞑子的暴行在山东也是广为流传,这里所有人对鞑子的仇恨值都是满满的,现在一听要对满清发动总攻所有人的眼中都露出了兴奋之色,要不是严明的纪律在束缚着他们恐怕不少人早就高声欢呼起来了。
  学员们眼中兴奋的眼神自然瞒不过正仔细观察他们的郭静贤。
  “军心可用!”这就是郭静贤得出的结论。
  稍微停顿了一会后郭静贤又道:“你们可别高兴得太早了,此次远征辽东的主力可是陆军的兄弟,而我们水师则只是负责运输兵员、物资补给和辎重。可即便如此咱们的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说是关系到此番战役的成败也不为过,由于水师人手奇缺因此奉岳侯爷之命暂时将他们调入水师协助各舰长工作。事关十数万大军的后勤辎重,咱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你们都是经过重重关卡才进入的水师学堂,也是咱们威海卫水师的精英,如今所有水师的弟兄都在看着你们,岳侯爷也在看着你们。谁若是给本官拉稀摆带掉链子本官决计饶不了他,都听明白了吗?”
  随着郭静贤话音的落下,学员队伍中立刻爆发出了一阵整齐的吼声:“明白!”
  “好,给你们两刻钟时间准备。两刻钟后所有人都到码头登船!”
  “是!”
  半个月后的大海上,一支威武雄伟的水师舰队正航行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穿着一身蓝白相间水手服的海老大正和六癞子正在炮仓里擦拭火炮,巨大的二十四磅火炮足足有八百多斤。这些火炮每天都要反复的擦拭以防止火炮生锈。
  海老大的运气不错,他在被调入一艘名为“青州号”的三级战舰实习并担任炮长助力,也就是俗称的二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竟然碰上了在这里担任装填手的六癞子,两个同村的伙伴见面后分外惊喜。
  但是惊喜过后海老大就被船上的枯燥乏味以及可以说是艰难的生活给吓了一跳,青州号战舰远看就象一座高耸出水面的木质建筑,装饰华丽的船艉部排列着两层镶金边的舷窗,看上去犹如一座浮在海上的大房子。
  青州号的后甲板自主桅向后几乎占去整个上层甲板的一半。后甲板是舰上舰上三十六名军官的活动场所,也是整个青州号的艉部,同时也是整艘战舰空气最好的地方。
  任何普通水兵,除非上级传唤或需要执行某些特别任务,是决不允许进入后甲板或艉部的任何地方的。普通水兵的活动区域是上层炮甲板,舰艏楼(前甲板)以及下层炮甲板。战舰上的等级制度森严无比,任何试图挑战这种制度的水手都会被处以鞭刑或是被赶出水师,严重的甚至会被处死。
  在军舰下面的两层炮甲板上,炮手们吃饭、睡觉、工作,都在硕大的二十四磅和三十二磅火炮旁。夜晚,不值更的水兵打开吊铺,挂在横梁的钩子上,悬吊在大炮上面睡觉。白天。放下顶梁上的木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