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24部分

我的明朝生涯-第24部分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宽亮……你……你怎能做出如此不智之事啊!”王守业听毕,整个人都差点懵了,无奈的指着王守城骂道:“宽亮,你知不知道,这件事只要传了出去,我们王家的名声可就要毁了!而且此次我遇袭肯定是岳家所为,可怜我王家的几万担青盐和上百护卫啊!”
  直到现在王成林才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原本以为自己动用了强硬手段后岳家就会屈服,乖乖的认输退出应州城,可现在他才知道原来岳阳不是不会玩硬的,而是人家还在遵守着基本的游戏规则,可是一旦自己率先破坏了这个规则后,对方立刻就会露出原本狰狞的面目锋利的爪子。
  想到这里,王成林再也支撑不住,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王守业没有理会这个色厉内疚的侄子,而是把目光转向了王守城问道:“大哥,现在咱们该怎么办?虽然我没有和岳家的那个小娃娃打过交道,但从这次的遭遇来看这小子绝对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他对我们的报复也绝不会仅限于此,接下来咱们还要面对他更多的报复的。”
  王守城此刻也没有了办法,虽然往日里他素以诡计多端而著称,但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往日的阴谋诡计全然没了用处,双方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刀真枪的比拼了,而这种东西恰恰却是王家所缺乏的。
  看到王守城脸上为难的神色,王守业大声道:“大哥,咱们王家还有两百多护卫和一百多家丁,要不小弟立刻把他们召集起来和岳家拼了,咱们即便是死也绝不能让他们好过!”
  “不可!”王守城赶紧制止了自家弟弟的冲动,摇头到:“不可,事情还未到达最危险的时刻,而且你的大侄子成栋不日就以任巡查御史的名义到太原府公干,只要成栋一到就可以用官方的身份压下来,届时不怕岳家不低头,现在嘛咱们暂时还是要忍一忍才好,从明天开始王家的商队一律不得出应州城!”
  就这样,王守城犹豫再三还是定下了这个暂时隐忍的策略,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并没有结束,他也绝没有想到岳阳一旦发起狠来会如此的暴戾。
  王家虽然采取了隐忍的政策,但王家上下数百口人总得吃喝拉撒吧,他们总得外出采购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吧。从十月初八开始,王守城便陆续接到下人禀报,说事王家外出人员不断遇袭,不断有人受伤甚至丧命,到了十月十二日夜晚,王家在应州城的十多家商铺遭到了认为纵火,导致数十名伙计或死或伤,等到巡夜的差役赶过去时,纵火之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而更为严重的是,十月十五日后,陆续有消息从太原府和大同府传来,说是王家在太原和大同的多出商铺在夜间同时遭到了不明人员的纵火焚烧,一夜之间王家辛辛苦苦花了上百年时间才打下的基业基本上被毁于一旦,消息一经传出顿时震惊了整个山西!
  ps:那啥,还是求推荐,求收藏啊!


第四十二章 无意中逃过的劫数

  岳家和王家的争斗不禁震惊了整个应州府,甚至连在太原府的巡抚许鼎臣都知道了这件事。
  “大人,岳家歹毒异常,派人纵火焚烧我王家店铺,杀我护院伙计,如此丧心病狂之人决不可姑息纵容,还望大人速速派兵将岳家庄全体老少绳之以法,如此方才彰显我朝廷律法之威严!”
  太原巡抚衙门的后堂里,一身朱色绯袍胸前绣着锦鸡的山西巡抚许鼎臣正端坐在正堂上,手中端着一杯茶水慢慢的品尝着,在他的面前一名二十七八岁,穿着一身绿色官服,胸前的补团上绣着溪敕的官员正大声的慷慨陈词,这名年轻的七品官员不是别人,正是王守城的大儿子,时任太原巡查御史的王成栋,原来这厮接到了他老子王守城的来信后便立即跑到了许鼎臣跟前告状来了。
  许鼎臣抬了抬眼皮子,嘴里轻轻哼了一声不温不火的说道:“好了,此时本官知道了。不过对于此事本官想问的是你有何证据证明此时乃岳家所为啊?”
  “这……”王成栋愣了一下随即便大声说道:“大人,此时还用证据吗?整个应州城谁不知道岳家擅自练了一支团练,岳阳此人更是野心勃勃,除了岳阳还有谁会如此胆大妄为肆无忌惮的杀人放火?”
  “胆大妄为,杀人放火?不见得吧?”许鼎臣淡淡笑了笑,将手中的茶杯轻轻放在了桌上轻声道:“本官怎么听说岳阳办团练可是经过了兵备道的批准,而且岳阳办了团练不过三个月就率五百士卒大破贼兵万人,并解了应州府之围,这些本官怎么没你说起过啊?”
  “这……”
  王成栋语气为之一塞,心中不禁大恨,这个许鼎臣贵为二品巡抚,怎么连一个小小的秀才如此了解,这可真是奇了怪了,难带岳阳此人已经和许鼎臣接触过了吗?
  不过王成栋毕竟是曾经榜上提名的进士,这几年的官也不是白当的,加上御史这个职位就是专门和人玩嘴皮子的,对于胡搅蛮缠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狡辩道:“关于岳阳此人救援应州城之事目前并无官员上报朝廷,因此下关也不得而知,但是纵观应州府各地,能有实力袭击一个大规模商队的也只有岳家的团练队伍了,大人不可不查啊!”
  “够了!”许鼎臣不耐烦的将茶杯拍在了桌上冷笑道:“本官还没老糊涂呢,你这是拿本官当成那些初入官场的新丁吗?若是仅凭臆想便可断人罪过,那还要大明律干什么,还要王法干什么?”
  “糟糕,看来这个许老头是真的要保那个岳阳了!”王成栋心中飞快的转动了起来,很快他的心中便升起了一团疑云,“不对啊,许老头根本就没见过那个岳阳,怎么会这样替他说话,莫非岳阳这些日子竟然不声不响的走了许老头的路子?”
  王成栋的心思在短短的一瞬间便转了无数个圈子。只是当事人却没理会他,而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王御史,你还有什么事吗?”
  得,这个架势分明就是要赶人了,王成栋心中虽然暗恨,但却不敢多说什么。虽然他是朝廷派下来的巡查御史,按理说并不归他官,而且他的工作就是专门挑刺的,但面前这个人却是整个陕西省的巡抚,整个文官系统的老大,堪称是镇守一方的诸侯。他这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即便是再牛逼也不敢太过得罪人家,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家人和根本可都在山西呢,要是把人家得罪狠了人家随便一个小鞋仍过了就能把自己玩得欲仙欲死。
  “没……没有了,下官这就不打搅大人了,告辞!”看到告状不成反被训得灰头土脸,王成栋只好赶紧灰溜溜的走掉了。
  王成栋刚走,许鼎臣身后的屏风便走出了一名四十多岁样貌普通的中年人,他望着消失在大堂门口的王成栋笑道:“东翁,这个王成栋此番可谓是图穷匕见亲自上阵了,他也不怕”
  许鼎臣这才冷哼了一声道:“这个王成栋,身为巡查御史,却如此明目张胆的公报私仇打压异己,着实令人不齿。”
  骂完后,许鼎臣才转头对身后的中年人说道:“唐先生,那个岳阳真的有如此能耐,能率领五百精兵大破贼寇万余人吗?”
  “东翁,此事千真万确!”
  这名姓唐的中年人肯定的点了点头,这位中年人就是许鼎臣的师爷,也是他的头号幕僚,为人足智多谋,不仅深得许鼎臣信任,还负责为许鼎臣打探朝廷和各地的情报。
  许鼎臣一扫刚才那严肃的神情,露出饶有兴致的模样问道,“这也是你让我保住他的原因?”
  唐师爷笑了:“东翁,学生让您帮岳阳可不止这个原因。您想啊,岳阳一个小小的秀才,岳家庄也不过是一个上千人的小村庄,但是岳阳却能在数月之内打造出如此一支精锐,您难道就不好奇吗?”
  许鼎臣失笑着摇摇头:“这个问题应州知府郑发奎倒也派人送来了公函,只是下面之事你也是知道的,历来是报喜不报忧,一分的功劳他们能吹成十分,所以老夫从来只相信自己的眼线。只是经你这么一说老夫倒真是对这个岳阳好奇起来了,这个岳阳难道还真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不成?”
  唐师爷沉吟了一会说道:“东翁,恕学生直言,经此一役想必您也看明白了吧?如今我大明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内有流寇四处为祸,大人您虽贵为一省巡抚,但手中并无半点兵权,这实在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这次幸好是杨大柱总兵率部将高迎祥等贼寇赶出了山西,可杨总兵并未将这些贼寇全歼,若是有朝一日他们卷土重来您又将如何是好?”
  许鼎臣捋须不语,过一会才慢慢说道:“嗯,继续说下去!”
  唐师爷越说思路越顺:“东翁,您不觉得象岳阳这般能自发组建团练抗击的贼寇的法子很好么,既不用耗费朝廷的粮饷,又能保境安民可谓是善莫大焉,而您若是能将这么一支力量笼络好了,井来一旦有事便可成为您的助力,岂不美哉?”
  “嗯……”
  一听到这里,许鼎臣的眼角便不由自主的微微跳了一下,此次高迎祥率领流寇肆虐山西,朝廷震惊,命令他与宣大总督张宗衡限期剿匪,但他这个巡抚的身份却是颇为尴尬。原因无他,没有军权啊!
  这也导致了他在面对流寇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那些衙役差役去打流寇吧,那些人欺负一下普通百姓还可以,要是让他们去剿灭流寇嘛还是省省吧,这件事也让许鼎臣有了觉悟,至此乱世,若是手中没有一支可以听从自己命令的武装那是不行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王成栋进来要求他严惩那名叫做岳阳的秀才时,许鼎臣这才会这么回护岳阳。现在唐师爷这么一说,正好对了许鼎臣的心思。
  许鼎臣思虑了一下后对唐师爷说道:“学颖,你说过些日子老夫若是到应州府走一遭你看怎么样?”
  唐师爷微微一笑:“东翁此言大善,应州府遭贼寇围攻数日而不失,且歼灭贼寇上万,您作为替天子牧守一方的重臣,自该去看一看!”
  说罢,唐师爷和许鼎臣两人相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而远在应州的岳阳却并不知道他也在无意中逃过了一劫……
  ps:那啥,推荐票你投了吗?


第四十三章 我要买马

  此时岳阳并不知道有人正在上窜下跳的要对付自己,此时的他正忙着训练那一千多名新招募的新兵。
  背后有着现代社会强大生产力支撑的他并不在乎被焚毁的那几百担食盐,他很快命人将被焚毁的两架盐铺重新修建好,很快又重新开了业。
  由于岳家的店铺卖出的盐质量好,价格低,很快就在城中掀起了抢购的风潮。为了防止别的盐商来他的店铺扫货后转手卖到别处,岳阳还规定了限购措施,即每人一天买盐的数量不得超过两斤,这才把抢购的风潮暂时压了下来。
  而岳阳在忙碌的同时,也没有忘了对王家的进行报复,他派出了胡老三领着数百名团练士兵分成了好几路,对王家的各个产业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无论是纵火还是杀人他都做得毫无心理压力。在不到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王家就有二十多家店铺被焚毁,三支商队被抢,被杀死的伙计护院多达数百人,岳阳的行为自然瞒不过应州城里的那些士绅富户的耳目,他们都被岳阳的疯狂行为给吓得集体失声。
  到了十一月份,王家终于撑不住了,尤其王守城在收到了大儿子写来的信,看到巡抚许鼎臣竟然有偏袒岳阳之意后,他终于意识到如果王家再死撑下去的话只有家破人亡这个结局。意识到这点后,王守城终于做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定,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王家在山西的产业低价卖掉,然后举家迁往金陵。这个消息也震惊了应州城的所有士绅富户,所有人都被岳阳的心黑手狠给惊呆了。曾几何时,王家在应州城里可是呼风唤雨的存在,可却被这小子硬生生的给逼走了,看来今后对上这小子时可要当心了。
  不提旁人对岳阳的忌惮,熟悉历史的岳阳却深知真正的乱世很快就会到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千方百计的增强自己的实力,否则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被历史的狂潮吞没掉,所以他对于自己逼走王家之事毫无心理压力。这不,他今天又主动找到了某人。
  应州城东城区的一座宽敞的大堂内,岳阳的声音响了起来。
  “李家主,我们可是有好些日子没见了,您可是又发福了!”在这间宽敞的大堂内,岳阳正坐在大堂内的首座上,正端着一个茶杯笑吟吟的对着李源说话。
  而李源的却是无奈的看着岳阳,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之色。说实话,他现在着实不愿意和面前这位笑眯眯的年轻人打交道,这段时间这个年轻人弄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了,已经大到了让人害怕的地步。一口气杀了数百名王家的护院和家丁,逼迫得王家不得不举家迁出,虽然这件事固然是因为王家坏了规矩在先,但过后岳阳所表露出来的手段却是让所有熟悉内情的人都为之震惊。
  看到李源沉默不语,岳阳自顾自的说道:“李家主,说实话,此次我来找你是有一点小事相求。”
  李源有气无力的说道:“说罢,这回又有什么事?”
  岳阳笑眯眯的说:“李家主,听说李家经常和关外的鞑子很熟,应州府一地的皮货生意八成都掌握在你们手里,是这样么?”
  “嗯,你想要干什么?”一听到岳阳这样的话,原本没什么精神的李源顿时直起了身子,眼中露出警惕的光芒沉声道,“岳贤侄,你已经把王家赶出了应州府,他的盐业生意也被你接手了,难道你还想把手伸进皮货生意里不成?”
  “诶……李家主言重了!”岳阳摆了摆手,“李家主放心,我对你们的皮货生意没什么兴趣,此次来找你是另有事情相询,希望您能如实相告。”
  “你说。”李源心中的警惕之心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烈起来,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这个岳阳绝对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其做事的手段根本就不能用常理去衡量。
  “李家主,我只是想问一下,若是我想要购买大批的战马,有没有办法弄到呢?”
  “战马?还是大批的?”李源一听到这个词,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