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帝国崛起-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正在一天天的过去,因为在谈判上进展的比较顺利,所以德国人也放松了对德国在清人员的管制。
那些留守在青岛的技工得以回到沂蒙山继续工作,其实他们在青岛也只不过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一月底的时候就返回了沂蒙山。
二月初,张野的兵工厂便开始大规模的生产,直到二月中旬,产量才得以提升,但是到目前为止,军械的产出依然无法满足部队的使用。
这三个多月以来,张野更是将临沂周边地区全部搜刮了一遍,大大小小四百多个村庄招募了两万多名新兵,平均每一个村庄就有将近五十人参军,比例高的吓人。
而经过三个月的训练,目前已经有九千新兵完成了新兵训练,接下来就要练习一些战术。其余的一万多士兵,也会在未来的三个月内陆续的完成新兵训练。
颐和园。
慈禧太后仍旧一如既往的念经拜佛,国内的一些琐事似乎根本就对她没有任何的影响,这个目前华夏最有权势的女人,似乎觉得只需要日日念经,便可保她大清的江山。
李莲英继续在慈禧身后静静的站着,许久不敢出声,甚至连半点响动都不敢发出。
“启禀太后,杨雨时死了。”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慈禧终于念完了经,打算收工。直至此时,李莲英才敢开口讲话。
“杨雨时?他是谁?”
慈禧太后一脸的茫然,反问道。
“奴才按照太后的意思,在朝中选了一个汉官带着圣旨去见张野,杨雨时便是奴才选的那个汉官。”
李莲英解释道。
杨雨时是在三个多月以前出发的,期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告知李莲英一些事件的进展,而李莲英则因为事件没有任何的进展,所以便没有汇报给慈禧。
不曾想刚才接到消息,杨雨时竟然死了,这让他大吃一惊,不过在搞清楚事情的起因之后,还是跑来告诉慈禧,让她来定夺。
“哦?怎么死的?”
慈禧眉头紧皱,斥声问道。
“在回京的路上,突遇山石崩乱,被巨石给砸死的,连同护卫的士兵也没能幸免。”
李莲英急忙说道。
因为积雪的融化,山体本就有些松懈,加上近日来天气异常,本该下起蒙蒙细雨的天,却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最终导致山体滑坡。
杨雨时一行在雨中赶路,最终不幸遇难。
当然了,死的那些人里面到底有没有杨雨时,这个还有待确定,反正尸体已经被砸的辨认不出原先的样貌,只是从体型,以及衣冠上认出死的人是杨雨时以及朝廷派给他的护卫。
“那结果呢?张野答应了吗?”
听到是意外死亡,慈禧也就没有过多的追究,她更在意的还是结果。
这边已经与德国人商议的差不多了,虽然最终还是签订了卖国条约,但起码可以避免一场兵祸了,眼看着山东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现在慈禧最担心的还是日本人。
日军因为兵力不足,在击败袁世凯之后并没有趁胜追击,而是继续固守海城,不仅如此,日军还加固了海城的防御,调来了数十门巨炮,如此以来,清军想要攻破海城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此时的慈禧也是万般纠结,与日本签订新的条约?她已经没有地可以割让给日本了,上次是朝鲜,这次割让哪?在割就是东北了,那可是他们起家的地方,能割让吗?
一边是不想继续割地,另一边又无兵可战,好不容易想起了张野,不曾想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现在终于等到了消息,却是特使意外死亡的消息。
“禀太后,张野没有同意。”
李莲英心有余悸的说着。
现在他都已经有点害怕了,虽然他是慈禧的亲信,即便慈禧生气,顶多也就是骂他两句,可这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也还是让李莲英有些吃不消。
“哎,都怪哀家呐,若是当初直接将张野拿下,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了。”
慈禧懊恼的自责着,倒不是为当初逼迫张野而懊恼,反倒是觉得自己下手晚了,若是当初在颐和园直接干掉张野,那后面就省事的多了。
懊恼过后,该面对的麻烦还是要面对,该签订的条约也还是要签订,慈禧继续吩咐道:“通知李鸿章,让他尽快跟德国人把合约签了,然后去跟日本人谈谈,只要保全东北,其他的条件都能答应。”
张野拒绝出兵,慈禧手中又无兵可用,袁世凯又被罢官,现在还在老家休息呢,剩下的那点北洋陆军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化。
慈禧已是无路可走了,如今为了避免日本缓过劲儿来继续加强进攻,慈禧也就只能希望赶紧把这事给平息掉算了。
至于当初日本出兵的原因,慈禧虽然也怒骂张野,但是在一些手下的分析下,慈禧也渐渐的觉得这有些不太可能。
而且后来事实也告诉了他们,张野的确没必要连通日寇,以他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解决麻烦。
再加上日本人的举动,这让她想到了一点,日本人在甲午的时候尝到了甜头,这安生了几年之后,似乎又想出来占便宜了,甚至不顾兵力不足的缺点,也敢出来攻打大清。
“太后,奴才倒是有一道蠢计,就是不知道是否可行。”
李莲英也着急啊,不过脑门转的特别快的李莲英,下意识的想到了一个可能,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试一试终归是没错的。
“说来听听!”
慈禧也没抱太大的兴趣,掌权了这么多年,她深知道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军队。
这个时候若是大清有兵可用的话,只需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突入进来的日军,便有极大的可能收复朝鲜。
计划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慈禧手中没有可用的军队,所以这些事情也只能出现在计划中。
“日本人这次出兵是为了什么?钱吗?现在咱们还每年都支付给他们赔款呢,这些钱就已经足够他们用了。所以日本出兵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我们再次割地。
德国人的目的也差不多,而德国人和张野都在山东,只要他们两个在一起,就会产生利益纠纷,也就是说,张野早晚会和德国人打起来的。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趁着现在山东还在我们手里的时候,给德国人和张野下点药呢?让他们尽快的争斗起来,这样朝廷也好渔翁得利。”
李莲英有模有样的说着自己的计策,而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比较大,对此他也是充满了信心。
“你是说,把日本人也给引到山东去?”
慈禧眼前一亮,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是的,日本兵力不足,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只占据海城而威胁奉天,却迟迟不肯进攻的原因。日本人很清楚,他们吞不下东北,而海城就是一座孤城,只要我们有心,困死他们也很简单。
德国距离山东太远,不可能派大量的兵力过来。而张野想要发展,就必须要面对德国,以张野的性格,恐怕不会跟德国人好好谈的。
而德国人又不一定是张野的对手,又没有援兵,他们想要独自吞下山东也不容易。若是将日本引来,则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朝廷只需要把大量的军队部署在山东周边,不让张野出来,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就只能去找德日两国要利益,德日两国会同意吗?”
李莲英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
这个计策的确可行,而且一旦成功,那么山东境内将会发生大规模的兵祸,届时张野将会和德国、日本之间的战火不断,三方你打我,我打他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有一点李莲英没有想到,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就清军那点战斗力,根本就困不住张野。
除了能困住普通百姓以外,清军困不住这世上任何一支军队,所以,李莲英还是太乐观了。
“恩,此计可行,通知李鸿章推迟与德国人签订合约的日子。同时让庆亲王去找日本人谈判,就说只要他们肯退兵,整个山东都是他们的,至于能拿到多少,那就看他们与德国人的谈判结果了。”
慈禧心中大喜,急忙吩咐道。
慈禧才不会管这一招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她只在乎东北会不会丢,满人的老家会被会被日本人给占领。
试想皇帝的老家都被敌人给占领了,那该对皇帝的威严有多大的打击啊?慈禧虽然篡权,但说到底还是爱新觉罗家的媳妇,那里不仅是爱新觉罗家的根,也是他叶赫拉那家的根。
而现在慈禧只有一个愿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内,大清得以保存下来,自己篡了权,若是大清在自己手里灭亡的话,后人该怎么评价自己?死了之后该怎么去面见老祖宗?
所以,这日子呀,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吧,等自己死了之后大清是存是亡,那就看大清的气数了,反正不是自己给搞没的,见了老祖宗也不会太惭愧。
第九十四章:打仗别怕死
临沂西部的一座山区内,这座山并不大,只有大约一二十公里长左右。
至少跟沂蒙山,以及其他的山脉比起来,这座山要小的多。
此时山东平原地区,几乎所有的空地都被种上了粮食,这并不是近期才形成的现象,而是在千百年间形成的状况。
粮食产量比较低,不够吃的,那就只能去增加种植面积来保证产量。
张野他们若是想在平原地区找一块合适的训练场地,无疑是难上加难。虽说军队训练有优先权,但张野还是没有那么做,反而将训练场安置在了山区内。
那里没有良田,几乎是荒无人烟的。部队训练的情况也不会被外界偷窥。地不平?没有关系,只需要一小块平地就行了。
演练攻城战?不要紧,拿面前的山头当做城墙,把山坡当做平原就行了。想尽一切办法模拟出战场的情景,让部队不断的进行训练。
赵克明已经率领着手下的五千军队在这里训练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了,加上手底下这些新兵之前的新兵训练,他们已经经过了差不多半年左右的训练,部队的战术基本已经成型,各种战术要求也都执行的比较到位,目前只差实战的检验了。
赵克明饶有兴趣的放下手中的工作,走上训练场看着战前部队的最后一次训练。事到如今,他终于有了一个当旅长的感觉。
复汉军采用的是444433编制,基础班为12人,也就是4班为一排,4排为一连,4连为一营,4营为一团,3团为一旅,3旅为一师,3师为一军。
在往上组建集团军什么的,那就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了。之所以采用大编制,自然是有他自己的好处。
张野手下目前军官人数严重不足,有经验的更是少之又少,若是采用小编制,则必须要增加数倍的军官,那么就无法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处于同一水平,或者相差不大的水平。
而大编制也有他的坏处,那就是人员太多了,一旅的战斗人数大约就有九千多人,加上底下的团部警卫营,旅部警卫团,旅部直属炮团,工兵团,通信营等等杂七杂八的部队,若是满编的话,一个旅的总人数大约在一万三千人左右,这可是个庞大的编制。
而一个军,单纯的作战人员就有将近八万三千人,将其他所有的辅助兵种,再加上野战医院算在一起,一个军起码要有十万人之多。
这个编制基本就相当于列强的集团军编制了,而且对于指挥官的考验也比较严峻,必须要是那种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能担任。
而小编制的话就没有这点忧虑,因为单个部队人数不多,即便发生了什么意外,其他部队也可以迅速的补上来,肯定不会造成那种严重的后果。
不过这些都是张野该操心的事,赵克明才不管那么多呢。任务已经下达到他手中了,三天后的凌晨开始执行。
赵克明有些放心不下,所以今日便是部队最后一次的训练,明日一早启程,太阳落山之前抵达目的地,休息几个小时的时间,凌晨发起攻击。
虽然手下只有五千人,距离满编还差的多,但比起之前的两千人来说,在感觉上可就有着很大的不同。
“干什么呐?你那眼睛往哪瞅呢?没看见敌人已经开始反击了吗?掩护,掩护懂吗?就这么闷着头谁也冲不上去,之前教你们的方法都扔那去了?”
很快,赵克明便发现了部队配合之间的失误。
虽然不是大规模的出现问题,只是个别人,但赵克明看到了,就必须要指出来,否则的话等到了战场,那可是要丢人命的。
部队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打散了,新老兵按照1。5:1的比例混合在一个班,两名老兵带三个新兵训练。
先前老兵做完掩护之后开始向前冲,没想到新兵没有注意到他的动作,而老兵也一直在观察前方的情况,并没有注意到新兵并没有为他提供掩护,所以便一头冲了上去。
不知道是赵克明站在这里,他们感到了紧张还是怎么回事。被赵克明这么一训,就连老兵也觉得很不好意思,急忙瞪了新兵一眼,旋即返回原地,重头再来。
整整一天的时间,部队都在训练冲锋时的战术以及要点,防守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题。因为防守的时候大家都处在同一层面,有军官和班长一起指挥,只要不乱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进攻就不同了,进攻虽然也有队形,但总体上是比较混乱的。有的人跑的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而且现在的冲锋又不是排成一队大家一起冲。
现在更多的是采用单兵冲锋,散兵阵型,寻求的是单兵与单兵之间的配合,其实说白了也就那一套要领,只要你掌握了,哪怕不是跟你最熟悉的人,哪怕一个是赵克明这边的士兵,另一个是李三才那边的,还有一个是杨军威那边的士兵。
把他们三个仍在一起,照样可以做出一个很好的配合来,只不过默契程度不太好而已,这就是目前这种训练方法的好处。跟后世的银行卡一样,只要你有卡,走遍全球都能取到钱的道理是一样的。
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跟印象中的一样,春雨如雷,有一阵没一阵的下着。
士兵们头上顶着一个自制的草帽,冒雨前行。地面的湿滑,干扰到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