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帝国崛起-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现有的舰队为训练基础,每隔三个月便派遣一批经过学习的新兵上舰,同时下来同量的士兵到陆地上学习,如此循环,几年内我们起码可以培养出三条现有规模舰队的优秀士兵。
而且那时巨舰大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会面临全新的战斗方式,所以,战斗经验方面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舰队根本就不需要去跟对方的舰队对轰,他们要做的只有防空,以及反潜,做好这两个方面,敌军舰队就不可能会攻击到我们。”张野呵呵一笑,继续说。
现代战争中,海军作战哪还有用舰炮对轰的?没见万吨级的战舰上面,顶多也就是安装了一门百十毫米的主炮吗?而且大多数时候,这门主炮也未必会用到。因为舰上有导弹,有更先进的装备,根本就用不着。
所以,在新的舰队计划中,张野的安排是两艘航母,一艘支援航母,三艘战列舰,六艘驱逐舰,六艘护卫舰,两艘万吨级的物资补给船,如果有可能的话,要配备三艘潜艇。这就是一支舰队的全部家当。满打满算,一个航母战斗群大大小小就有二十三艘舰艇,上百架飞机。
这个规模其实已经不算小了,在战争中,也不可能有人会打败这支舰队。当然,这只是现在来看,如果是后期,大家都上了飞机,上了航母,那就另说了。
“你就不怕德国人反咬一口?再者,英国人马上就要跟我们开打了,你觉得德国人会同意合作吗?”徐世昌反问道。
“会的,德国人最缺的东西,正是我们这里最不缺的。以德国人的精明谨慎,他们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的。海面上英国人有优势,可陆地上,我们才占据真正的优势。英国人能占领了沿海,他能占领内陆吗?他的陆军能离开舰队的庇护吗?其实说白了,英国人这次来就是为了找面子的,如果我们肯给这个面子,就像满清那样。那么他们的舰队甚至都不会出现在这里。反之,哪怕他们来了,也不会有任何的效果。况且我们不是派人去炸掉英国人的港口了吗?到时候看英国人怎么哭就行了。”张野一脸笑意的说着。
如果真的能够成功炸掉港口的话,真不知道英国人该怎么哭?现在陆地跟海军是联系不上的,也就是说,一旦军舰出港,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联系上他们。除非军舰靠岸,通过陆地上的电报来进行联系。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英国人前脚刚刚离开港口,后面就把港口给毁了,当英国人算计好了燃料和补给要返回的时候,等到了地方却发现,他们什么也补给不到,剩下的燃料甚至都不足以支撑到下一个港口,那将会是什么场面?
肯定会很壮观,很让人解气。如果这个时候有潜艇的话,那基本就是打固定靶的。特别是当他们熄灭了锅炉之后,那根本就是一打一个准,派上几艘潜艇,轻轻松松的就能灭掉一支舰队。哪怕他们进入了港口,这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很可惜,张野并没有潜艇,否则的话,哪会轮到英国海军叫嚣?(未完待续。。)
230章:百废待兴
“一、二,推!”
一声声的呐喊声,众人跟随着口号一起用力,将一根长度12。5米长的铁轨一起抬上拖拉机的车斗内。因为铁轨太长,拖拉机的车斗也就只有五米长,所以,为了能够方便运输铁轨,工厂特意将两节车厢给焊接在了一起。
其实他们早就有这个技术,但无奈拖拉机的拉力有限,车斗每增加一米,所能载的货物就多一些,也就是说,哪怕是二十米的车厢也能造出来,就是目前的拖拉机不能拉动满载货物的车厢。
但是这一次,因为铁轨必须要保证它的质量,如果两头空出来太多的话,长途的运输,怕是会让铁轨发生一定的变形。虽然偶尔有一点变形不要紧,可万事没有万一,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所以,拖拉机厂一边研制更大功率的拖拉机,一边制造全新的十米长车斗,未来国内将会需要大量的这种车辆,无论是运输钢轨还是枕木,都少不了这种车辆的帮忙,单靠人力的话,一条铁路一年也建不起来。
但是现在,根据各方的实地勘探最终总结出的结果,却让许多人都卯足了力气,想要尽快的让铁路通车。
根据多方工程师给出的一个时间限制,只要能够保证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材料,那么在所有路基平整工作完成之后,最快半年,最晚一年内将会通车。
在华夏,什么东西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人和资源。甚至可以说。只要那些工程师的人数足够用。中华帝国的百姓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者说,只要工程师能忙活过来,那么一次性铺设十公里的铁路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再装一根走人。”负责指挥的人员查了下记录的数据,然后又对比了一下车斗内的铁轨数量,对着身后准备好的工人吆喝道。
一根铁轨长12。5米,重0。625吨,平均每米重一百斤,经过改装后的车能够装载二十吨重的货物。但是拖拉机拉起来就太吃力了,而且也很费油,跑的还很慢,同时对车也有影响。所以,经过测试出来的数据,每一辆车的装载量为十五根铁轨,总重9。375吨。
这样的话拖拉机可以保证每天理论行驶720公里,因为道路情况,在加上补油等一系列的时间浪费,以及夜晚车速缓慢等因素。所以一天只能行进500公里左右。即便如此,放在现在也是很快的速度。在考虑到各个地区的道路情况不同等因素,像山西,从山东到山西的话,基本上一个礼拜就可以跑一个来回。
去的时候拉铁轨,回来的时候则拉着上好的焦炭,用来炼钢等一系列的工业生产。所以,正常情况下,十天一个来回,一辆车分别拉过去十五根铁轨,拉回来十吨左右的焦炭。每一辆车更是配备了四名司机,其中三十辆车为一组,配备一个四人维修小组。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力生产,目前已经有十个小组开始投入了正式的工作当中,他们的任务是全力往河南运送钢轨,至于枕木和道渣,则在当地就近制作。从山东到河南,只有几百公里的距离,基本上一天就能跑到,第二天就能返回来。所以现在河南那边已经积累了不少的铁轨。
再加上河南东部多平原,铁路的修建也要容易的更多一些。山东至河南这一段铁路,将会是未来工作的重心。因为一旦这条铁路修通了之后,那么更多的资源就可以通过火车,快速的运送到中原地区,然后再由那里进行二次转运。
这中间虽然没有相差多少,即便是拖拉机的话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可若是火车的话,一天足够跑一个来回了,这将大大的节约时间。而且铁路存在的意义还远非如此,无论是部队,又或者民用,都将大大的提升国家的流动力。
人口流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经济将会得到大量的刺激,使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火车的运输价格要比汽车低很多,速度也很快,载运量还要多的多。
至于机车,这个张野已经与美国的工厂达成了协议,由中华帝国出钱出人,美国工厂负责出技术,在中华帝国山东境内建造一座机车厂,同时,每制造成功一台机车,并且交接使用之后,中华帝国将支付给美国工厂五千美金的专利费。
虽然让他们在美国制造能赚得更多,但是有一点,造好之后怎么运过来?一台机车的重量很大,如果没有轨道的话,很难将其搬动,现铺铁轨代价太高,且不划算。再者,现铺铁轨又能怎么着?难不成还把铁轨从美国一直铺到中华帝国不成?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美国人不合作的话,张野会毫不犹豫的去找德国人,而德国人肯定会愿意合作的。所以,张野有的选,而美国却没得选。
“报告长官,铁轨装载完毕,请求发车。”车队队长走到厂房不远处的办公室内,将装车单递给了办公室内的负责人。
现在的车队全都是建设兵团的成员,而现在的建设兵团也不比以前了,伤员什么的都分布在各个商场服务社,而张野已经起家这么长时间了,部队更是有了五年的发展。到现在也已经有了第一批年纪大的,已经无法适应高强度战争的士兵即将退役。
索性,张野就让这些年纪最大的人开始逐渐的转入到建设兵团当中去,或是开汽车,或是跟着修汽车。当然了,这些都是一些没能得到晋升的人。因为在中华帝国的制度中,只要你有才华,不被晋升的概率为百分之一。像这种三十岁左右的军人,只要参军的时间在三年以上的,现在起码也得是个少校。
工厂负责人接过了装车单,旋即看了下上面的内容,然后又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下来,最终将装车单收回,用手写了一张发货单,以及货物清单,分别盖章签字之后,这才又写了一张条子,上面只注明三营六排负责押运。
做完这一切之后,负责人将这三张条子递回给了车队队长,随后又从兜里掏出了两块钱,一起交给车队队长,说:“郑州那边的暂时已经够用了,这一趟你们运到中牟。听说开封那边的花生糕味道不错,回来的时候帮我捎两块钱的,让家里的老父母和小子尝尝是个什么味。”
“是,长官。”车队队长接过单子和钱,敬礼道。
像这种让捎东西的情况在这里更是时常发生,反正又顺路,也浪费不了多长的时间,他们也乐的去捎一些东西回来,因为这在军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规矩,但凡是让人捎东西的,你的批四分之一给人家。当然了,仅限于吃的。
中牟,位于郑州与开封之间,其距离开封更近一些。按照修建铁路的计划,两个最近的城市是同时开工的,从两头对接,如果人力和设备足够的话,可以从中间的点进行再次对接,以此来加快建造速度。
像现在的车队,一个车队有三十辆车,每辆车能拉十五根铁轨,三十辆车加在一起,按照现在的设计,能建造一千四百零六米的铁路。因为是双向铁轨,等于是要同时铺设四根铁轨。
“老肖,集合部队走啦。”车队队长离开办公室之后,便朝着不远处的肖金峰大喊道。
“去哪?”“中牟!”
两人呵呵一笑,各自忙碌着各自的事情。肖金峰接过调令,然后去交给自己的上级,然后由上级根据调令开具一张任务令,外出的时候偶尔会遇到稽查的,如果没有任务令的话,那将会是很麻烦的事情。
上午十点整,车队开始出发。三十辆拖拉机,外加两辆拖拉机拉着一个排的士兵,一辆拖拉机装满了燃料与一些维修配件以及四名维修班的士兵。一共三十三辆拖拉机浩浩荡荡的使出了铁轨制造工厂。
最近几个月以来,这座工厂绝对是最忙的工厂,所产出的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上面甚至已经打算在其他地方在开办一座这样的工厂。毕竟铁路需求实在是太大了,一座工厂根本就难以支撑。现在钢铁厂基本上已经断绝了对外销售,甚至严格控制了其他方面的钢铁需求,只全力供应军工厂以及铁轨制造工厂。
工人们更是恨不得天天加班,可铁轨不是别的东西,诺大一个工厂,哪怕是三班倒,平均每个小时也就只能生产一百根左右,一天下来也就两千四百根,总共三万米的长度,铺设的话也就七千五百米。
就目前而言,这种产量是不足的,仅仅只是修建一条从山东临沂至河南郑州的铁路,就需要工厂不停的运转半个月的时间,而这也仅仅只是直线距离,加上一些车站用轨,必要的绕路,分叉口的设计等等,则至少需要二十天的运转。
一个工厂二十天不停地运转才能供应一条铁路的运转,按理说这速度已经不慢了,可问题是,现在不仅仅只是再修这一条铁路。现在的铁轨基本都是在沿途城市挨个运送,一个车队运送一次,然后换下一个点,送完一遍之后在从新开始接着送,直到彻底完工为止。
除了这个,他们还要往其他的地方送,例如临沂至上海、杭州,至北平,等地区。(未完待续。。)
231章:要想富造铁路
山东各工厂机器轰鸣,不断的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而此时的中华大地上,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农闲之时,百姓们更是奋勇相争,一个个的干起活来就跟不要命似的,只要有人告诉他该干什么,他们保准一个劲儿的去干,你不喊停,他们绝不会停下来。
一天三餐管饱,如果不要工钱的话,每人每天可以多领十个馒头两碗菜。工钱看起来虽然不高,可这也不低了。各地方政府为了防止中央政府来找茬,但苦于资金不够。他们只能相出了这个办法。
百姓出来干活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吃饱,让家人吃饱?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来发的话,那么对不起,干不了多久地方政府就要破产了,因为没人能支付得起百万民众一个月的薪水。
尽管这是国家项目,地方政府也已经多次申明,哪怕是有薪水,每个月也不过一两块钱而已,这点钱虽然可以让家人吃饱,但在此之前,你的先饿上一个月才行。相反,地方政府倒是更希望采取发馒头和菜的这种方式来支付工钱。
现在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百姓都选择了这种方式,一个十人之家,能干的至少有两个人。两个人一天管饱,再领二十个馒头四碗菜,八个人吃,虽然是一天的量,但也足够了。没粮的时候他们甚至还啃过树皮,那种日子都熬过来了,难道现在平均每人每天两个半馒头,半碗菜还不够吃吗?
再者。干不动活的不是老的就是小的。又不是体力活。吃的也不多,虽然现在的量还不能让全家人顿顿吃饱,但也不会总觉得饿肚子,因为菜里偶尔会出现肉。这可是让不少人都乐开了花的。
“哦买噶,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进度。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想不到你们竟然能够创造出这么让人惊奇的工程来。”美国工程师威廉阿迈密站在人头涌动的工地上,接连检测了几个点,发现竟然每一处都无可挑剔之后。不由的发出了一声感慨。
要知道这才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他们竟然将整个地表向下砸的很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