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264部分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64部分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跟章惇打招呼,也只是给朝廷一个台阶下。不然,以赵孝锡的脾气,直接就将苏轼请到琼州来,他倒想看看,朝廷谁敢多说一个不字!(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苏轼的惊诧

    绍圣元年(1094)二月,宋哲宗赵煦起用李清臣为门下侍郎。三月,考试进士,李清臣出题指责元祐初年废除新法,并陆续起用如曾布之类变法派人物。

    四月下旬,御史虞策上书弹劾苏轼,说苏轼从前任中书舍人时所作诰词文字,语句讥讪,建议给苏轼训诫。其后殿中一位姓来的御史,上书说其所作文字,讥讽先朝,以古讽今。

    同时来御史还列举苏轼在贬吕惠卿时所写的诰词:“首建青苗,次行助役、均输之政,自同商贾,手实之祸,下及鸡豚,苟有蠹国而害民,率皆攘臂而称首。”

    甚至最后还罗列苏轼,所作司马光神道碑中的文字,攻击他诽谤朝廷,要求对苏轼严加惩治。自从虞策、来之邵二人发难后,御史台官员在赵挺之的率领下,大肆攻击苏轼。

    这也导致苏轼所作的一切文字,其中在给吕大防写诰词时有“民亦劳止”之语,成为苏轼极为重要的一条罪名。以前苏轼得罪过的朝臣,争相落井下石。

    最终开创新元年的赵煦,一纸圣旨将其贬官英州,担任所为的节度副使。那怕朝堂有官员,例如高太后在位时的臣相范纯仁,上书竭力为苏轼辩护,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先是弟弟苏辙被贬离京城,随后又是他被流放般贬官,以文官之职出任远宁军的节度副使。也年近六旬的苏轼,非常清楚自己为何得到这么个下场。

    做为一门两进士,又是前进北宋大臣苏洵的长子,苏家在朝堂之中也算门生故吏众多。只可惜,他们两兄弟都不愿牵涉新旧两党的争斗之中。

    结果很不幸,本就想找人显示一个皇权威严的赵煦。明知苏轼身上的罪名。大多都是捕风抓影,可最后还是将其贬官发配,让其来广南东路当什么节度副使。

    对于这种老臣而言,他们面对皇权的时候,大多都逆来顺受。跟前来宣旨的太监,还有接任的官员交接权利。很快就启程赶赴上任。

    就在苏轼一行,进入广南东路管辖的区域时。随行的苏府护卫,就很意外的感觉到,他们似乎被人盯上了。只是对方,似乎没什么恶意,一直在前后进行护卫。

    这种情况,让苏轼也非常好奇。虽然他清楚,这次贬官更多都是党争的牺牲品。可在他看来,那些恨他的官员。应该做不出半道劫杀的事情吧?

    怎么说,他也是两朝老臣,突然死在赴任的路上,只怕朝廷也不好跟臣民交待。最主要,苏轼觉得他们兄弟的官风,在大宋总体还是有民望的。

    可进入到广南东路后,每到一处就有人,早早的等候在路上。一脸客气的道:“苏大人。奉主上之命,前面已经准备好热食跟温水。请苏大人稍做稍息再上路。”

    面对这些笑脸相迎的人,苏轼自然非常好奇的道:“还未请教贵主上是何许人也?我一个贬官之臣,可受不起这等优待!”

    对于他的话,来人却丝毫不生气的道:“还请苏大人见谅,主上有令,时机未到不得透露他的名字。只是交待我等。一定要照顾好苏大人一行。

    另外主上让我等,转告一声,贵弟的事情,朝廷不会再做任何更改。虽然暂时需隐忍一段时间,但想来安全还是无恙。还请苏大人移步。稍息后再上路!”

    这些全然陌生的人,所显示出来的热情,确实令苏轼非常意外。可从对方的行为举止,多少能看出,对方没什么恶意的他,也只能装着好奇享受对方的招待。

    不管怎么说,从中原那些繁华之地,突然来到这种广南之地,他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可有了这些人的招待,苏轼觉得他此次赴任,还真是轻松的不行。

    甚至在他们行进的途中,马车不小心趴窝。没多久,一辆崭新的马车,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就连苏府的护卫也觉得,对方这种招待热情的有点过份。

    更令苏轼惊讶的,还是他前往英州的路上,所过州县的官员。没有想象中,对他避之不及,反倒都热情接待。可面对他的询问,这些官员都忌讳颇深。

    这种事情,直到他即将改道往英州的路上,却很快出现一批精锐的骑兵。直接将其拦下道:“苏大人,且慢行一步!主上有令,大人不必往英州赴任,朝廷对大人另有安排!”

    面对这种一路上,都受尽招待却被蒙在鼓里的事情。苏轼也难得生气的道:“胡闹!此乃朝廷旨意,我岂可抗旨不遵。别拦着,在圣旨未到之时,我必须前往英州赴任。”

    看着这位苏大人发飙,两个下马的中年骑兵,突然道:“大哥,要不还是算了。既然苏大人执意前往英州,那我们就护送他去英州。到时,从英州直接登船出海便是!”

    这话听的苏轼一愣道:“你们到底是何人部下?还有,老夫此行去英州赴任,为何还要出海呢?还有,你们的主上到底是谁,他到底有何意图?”

    在这时,又有两匹快马,从他们车队身上冲了过来。看到他们一行,马上的骑士显得长松一口气道:“幸好赶上了!苏大人,这是主人给你的书信。大人拆开便知!

    另外给大人下的圣旨,已经在进入广州的路上。大人如果转道英州,怕是要多走不少冤枉路。如大人不信,看过我家主上的书信,便知这一切绝无虚言。”

    望着两位骑士满头大汗的样子,苏轼也很快将书信拆开。看到上面开头‘子瞻兄,亲鉴’的抬头,苏轼就觉得非常好奇。从这人写的称呼,必然是他相熟之人写的。

    等到直接看信的结尾落款,又是‘仲明贤弟亲书’的字样。想了半天,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仲明贤弟,到底是何许人也。可看完书信之后,苏轼也忍不住张大了嘴巴。

    略带不敢置信般道:“你们是徐王的部下?他不是。。。。。”

    终于想起这‘仲明’便是徐王赵颢的字,可苏轼却知道,徐王赵颢不是去年被下殡了吗?对这位年青时,还有过一番交道的大宋皇叔过世,他还曾感怀过一段时间呢!

    现在突然看到,死人给他写的信,说不震惊肯定是假的。可他更加震惊的则是,徐王的假死,朝廷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如果知道,那这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隐密。

    望着苏轼震惊的表情,赶来的两位骑士,立刻道:“苏大人,我等都是琼州王的部下。王爷得知大人蒙屈被贬,立刻具折朝廷,将大人另行任职。

    先前我们已经得到通报,朝廷给大人新的任务,是儋州的新任知州。至于老王爷,此刻正在琼州岛,等着苏大人过去。其中缘因,等大人见过王爷便知。”

    一听这些精锐的骑兵,都是琼州王赵孝锡的手下。苏轼就越发的好奇,这个本朝头一个封王的王爷,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替他调换职位,又有何用意呢?

    便在这时,赶来的骑士又道:“苏大人,你可能还不知道,大人被贬英州后。馆阁校勘秦观秦大人,已被贬为编管郴州。编修官黄大人,也被贬为涪州别驾。”

    听到这位骑士说的事情,苏轼也显得有些心疼。对这两位朝中至交好友,苏轼也清楚,他们都跟自己一样,不喜欢结朋营党。可因为他,同样被牵连清洗。

    也许是看出苏轼的难过,骑士又道:“来时小王爷说过,暂时的对错分辨不出,可历史总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判。眼下琼州百废待兴,希望苏大人能渡海施教!”

    为了证明他们的身份,骑士很快又掏出,代表琼州王府的令牌。见到这种情况,苏轼也清楚。看这样子,他只怕是到不了英州了,只能跟着这些骑兵前往广州。

    抵达广州之后,在城里休息一夜,第二天这些骑兵就护送他来到码头。看着悬挂大宋龙旗的战舰,曾经出任过杭州通判的他,也清楚这种战舰之利。

    在家族护卫的保护下,他带着满头的雾水,登上了这艘战船之上。伴随战船离开码头,望着护送的其它战舰,苏轼也觉得,这位琼州王似乎在海外混的风生水起啊!

    做为大宋的文官世家,苏轼对赵孝锡也算有些了解。可以前赵孝锡在京城,更多是跟那些武勋世家关系密切,跟文官反倒鲜有来往,这也是为了避嫌。

    对于当初赵孝锡京城,被皇帝下旨赐封琼州开府练兵,无旨意不得进京。很多人都清楚,那位年青天子,对这位堂哥忌讳颇深。很可惜,赵孝锡在大宋同样威望不小。

    尤其赵孝锡统领过的骑军,更是如今大宋最为精锐的骑师,也被人称为天子禁骑。除此之外,赵孝锡的财力,更令不少大臣为之侧目。

    离京才短短半年时间,赵孝锡就在广南这边僻壤之地,打造这样一支水师,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可一个王爷实力太强,对一个帝国而言,真的是什么好事吗?

    带着这种忠君之念,苏轼也满腹心事,等待着此行琼州,那位王爷到底会跟他说些什么。如果想劝他谋反,苏轼是决然不会同意的!(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恶人兄弟重逢

    当苏轼在船上,看到盖着皇帝玉玺的圣旨,也实在想不明白。这对兄弟俩,到底是和还是不和。可圣旨上,却清楚写着,让他改任律属琼州治下儋州的知州。

    虽说从武职变成了文职,苏轼却也通过这份圣旨看出,如今这位皇帝,对赵孝锡的感情只怕是复杂的。此次对他的任命,圣旨都没派人宣读。

    更令苏轼有些惊诧的,则是琼州王治下的这些海军将士,似乎不太感冒这种象征帝王的圣旨。他那怕询问一些海军,为何不下跪时,士兵都很直接一句‘我们只跪琼州王!’

    如此直接的表述,让苏轼内心自然是惊诧不己。可更多,则是感叹赵孝锡,统领的这些精兵强将,对他尽然如此的忠心耿耿。王爷手中有兵,对大宋未必是什么好事。

    当年赵煦上位之时,皇叔赵颢就曾幻想着那张椅子。最后还是高太后,立主子承父业,扶年幼的赵煦继承大统。可这个心结,却始终卡在这对叔侄的心头。

    苏轼心里怎么想的,赵孝锡已然没有太多心思关注。此刻的他,正在琼州王府内,招待远到而来的妹婿兼兄弟段誉。这位大理世子,前来迎娶赵茑了。

    相比赵孝锡一次娶九个,段誉这次迎娶赵茑,自然是将其视为正妃。至于将来他纳不纳妾,那就要看赵茑的驭夫之道如何了。

    除了带领大理的迎亲队伍外,段誉还带来了大理方面,有关联手进击李朝的建议。用他大伯跟父亲的话,此番如果大理出兵,统兵将领便是段誉。

    随着段誉的成亲,保正帝已然决定。段誉何时收兵回朝,何时就是其接任大理王的时刻。携一场大胜上位,想来段誉也能更加名正言顺。

    在段誉与赵孝锡亲切交谈之时,得知消息的岳老三,也迅速的出现在王府之内。看到赵孝锡的第一句话就是:“王爷,我大哥人呢?”

    此行段誉前来琼州。段家派来的顶级护卫,就是已然出家为僧的段延庆。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提议并非赵孝锡所提,而是那位枯荣大师的意思。

    从这番安排之中,赵孝锡有种直觉,那位天龙寺出身皇族的枯荣大师,怕是推测出段延庆跟段誉的关系。只是他跟自己一样,都选择了知而不揭。

    不管怎么说,段延庆也是段氏皇族的嫡系血脉。段誉继承大理大统,从血统上来说没有问题。保守这个秘密,对大理对段誉,对段氏宗亲都有好处。

    看着岳老三一身铠甲,显得意气风发的样子,段誉也忍不住笑道:“岳老三,好久不见了,没想到你现在都成将军了。看来。小王以后要称你为岳将军了!”

    岳老三挠挠头,嘿嘿一笑道:“岳老三。见过大理王世子。先前多有失礼,还请恕罪!此番世子爷大喜,到时别忘叫我讨杯喜酒喝啊!咱可是老相识了!”

    望着岳老三这番痞将模样,赵孝锡也忍不住骂道:“你也是琼州的海军将领,这德性能不能改改。毛毛燥燥的,赶紧去看你大哥吧!他就在后院休息呢!”

    被训的岳老三也不生气。嘿嘿笑道:“遵命!那末将就先行告退了!”

    来去匆匆的岳老三,告别赵孝锡跟段誉后,在侍卫的引领下。来到王府专门招待客人的后院,将正在房间禅坐的段延庆房间,也告知了这位王爷的心腹爱将。

    站在段延庆的房间外面。岳老三却有一点近情者怯的感受。当初,他被赵孝锡收服,未能通知段延庆,就跟二妹离开,说起来有失江湖道义。

    就在这时,门内禅坐的段延庆,却感知到门外有人。腹语道:“门外何人?”

    尽管这声音听上去,还是那么不伦不类。可岳老三还是觉得,有种想流泪的感觉。当年他游历江湖,因为长相丑陋,一直被人嘲讽讥笑,直到碰见段延庆。

    两人一个丑陋面容,一个后天残疾,反倒倾心相交。虽然别人将他们称为四大恶人,可他们四人的感情,说起来还是非常真挚的。

    想到这份兄弟情,岳老三也不敢推门,直接一下跪倒房门前,略带哭腔的道:“大哥!我是老三,我来给你赔罪了!”

    坐在房间的段延庆,其实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尤其这次,被皇叔派来保护段誉,段延庆心里也是非常感激的。毕竟,他能亲眼目睹儿子成亲!

    人想通了,心情自然也就愉悦了。放下仇恨的段延庆,反思过往一生,值得他回忆的东西似乎并不多。虽说出家了断凡尘,可不成佛又岂能免俗呢?

    听到门外传来的称呼,段延庆也是心头一惊,随后便持着拐杖迅速开门。看着一身铠甲的岳老三,两眼通红眼中含泪,同样显得非常高兴。

    赶忙伸手道:“老三,你怎么在这里?跪着做什么,还不赶紧起来!”

    面对段延庆的手扶,岳老三却很固执的道:“大哥,老三对不住你。当年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