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240部分

奉系江山-第240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几辈子的积累都落到了奉军的手上,这帮八旗子弟已经彻底绝望了,他们几辈子都游手好闲,什么正事都不干,就指着家里的财富活着,现在这些财产被剥夺了,实在是想不出别的活路了。

不过这个时候奉军还算大方,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每家给了点钱,最少的也有一万大洋,如果会过日子,这一万大洋用好了也能过得很舒服,如果继续挥霍,就算给了一百万也没有用。

因此那些罪行较轻的交钱也比较痛快的八旗王公,全都领了钱,被释放了,只有剩余的少量死硬分子,还要继续压榨,另外紫禁城的人也都被遣散了,普通的宫娥太监每个人给了二十块大洋,允许他们带一点自己的衣物,然后就都顺利遣散了。

另外诸如刘太监那样身上背着罪行的家伙,全都要仔细审理,把他们的家产也都追回来。最后瑾太妃等十几个人,带着小皇帝溥仪,还有十万大洋,一步一步走出了紫禁城。

士兵和记者们目睹着这位末代帝王,黯然离开,全都发出了由衷的欢呼之声,旧时代最后的垃圾终于被扫出去了,紫禁城再也不是皇家独享的东西了,而是变成了故宫博物馆,所有国民都触手可及。

张廷兰和张学良他们进入了太和殿,还专门找出了皇帝的龙袍,不论是谁都可以穿上去,然后坐在龙椅上面,感受一下昔日不可一世的皇权。奉军的士兵多数还是贫家子弟,这次入关算是大开了眼界,现在又能穿上龙袍,过一把皇帝瘾,简直都高兴坏了。

庄严神圣的太和殿充满了嬉笑之声,大家伙全都肆无忌惮,那些记者也在频频的拍照,准备选择笑的最畅快的,登载到报纸上面,毕竟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驱逐了溥仪,让奉军的威望再度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大报纸都在津津乐道此事,对于张廷兰也不吝赞美之词,称赞奉军是真正的新式军队,同旧的封建时代彻底的切割,张廷兰更是少年将军,时代偶像。

报纸热热闹闹,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跟着奉军一同到关外的青年学生数量暴增,总数超过了一千人,这可不是后世大学生都遍地走的时代,现在能读书识字的都是凤毛麟角,而且这一千多人之中有不少还是十分宝贵的大学生,里面说不定就有大量的可造之材。

安排这些学生北上,同时张廷兰又向老段汇报了紫禁城的情况,让段祺瑞派人把故宫管理起来。

其实对于奉军驱逐溥仪,老段也是既高兴,又有些不满,高兴的是溥仪被赶走了,每年北洋就能节省四百万的巨款,不满的是奉军嚣张跋扈,根本没有办自己放在眼里,驱逐溥仪这么大事情,根本没有事先通知他。

好在这些讨厌的奉军终于要走了,老段真有些害怕了,不知道这帮胡子又会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就在交接故宫的时候,张廷兰已经命令手下,将主要的金银珠宝都带走,一些贵重的文物也没有放过,毕竟贼不走空,奉军也要得到属于自己的酬劳,而且将这些东西留给北洋,还是不安全,说不定什么之后就面临着偷盗的危险。

简单的估算一下,从紫禁城拿出来的资金财宝也价值两百多万,至于那些文物就更加没有办法衡量了,全都是无价之宝。另外又从那些太监身上敲出来三百万左右,而且这些太监也偷窃了不少宫廷珍宝,全都被奉军追回来,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一切都处理差不多了,张廷兰才带着部下,载着丰厚的收入,大摇大摆的离开了京城。当然还有一个人要处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康有为,这位康圣人自从被敲诈干净了之后,就极端的颓废,一阵哭一阵笑,仿佛疯了一般。

“拙言,要我说就把康有为直接枪毙了的了,反正这个家伙人品低劣,行为龌龊,而且又是复辟的元凶之一,让他这种人活着,就是浪费粮食。何必把他还送给梁启超,留着一条狗命呢?”

“我也想枪毙他,不只是康有为,还有那个张勋,还有那些一同复辟的旧官僚,也包括北洋里面祸害百姓的军队,这些都是旧时代的渣滓,不把他们清理干净,这个国家就没法新生。”

张廷兰叹了一口气:“说到底还是咱们实力薄弱,不能和旧时代彻底宣战,只能尽可能的多拿一些财富,不过有了这些钱之后,再给咱们五年时间,奉天就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十年之后,咱们就敢叫板列强。”

“人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就努力奋斗十年,让奉军强大起来。”张学良道:“拙言,你能不能帮着和我爹说说,我准备管理空军。”

“汉卿,现在奉军的空军还没有正式建立呢,而且飞行的危险很大,你还是不要搀和了!”

“拙言,你不知道,那天我看着何士龙他们驾驶着飞机翱翔在空中,当时就羡慕到了极点,或许这就是缘分,这些天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我有足够的把握把空军管理好。”

张廷兰一看他态度坚定,也笑道:“难得少帅有这个想法,我一定帮忙!”

离开了北京之后,张廷兰他们没有急着回奉天,而是先到了天津,张廷兰首先要去看的就是大沽造船所,根据和老段的协议,这个造船所也是奉军的了,现在正准备着向关外搬迁。

不过要搬迁一个船厂,并不是一件小事,奉天已经在锦西市专门辟出了一段海岸线,留给造船厂使用,所谓的锦西市就是后世的葫芦岛,也是东北地区发展造船工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奉军的海上力量也以这里为大本营。

整个东三省,发展造船工业和海军力量,条件最好的都是旅顺和大连一带,不过很可惜旅大还控制在日本人的手里,奉军根本没法染指,这也是张廷兰的一块心病,只要掌控了大沽造船所,就吹响了奉军发展海上力量的号角,早晚都要把日本人从东三省赶出去,南满铁路,旅大港口都是奉军必须拿到手的东西!

走在前往大沽的路上,张廷兰的思绪一直在不断的发散,可是到了大沽厂之后,张廷兰顿时就有些失望了,整个大沽厂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造船厂应有的繁荣,反倒是极为萧条。

厂区破败,到处都是荒草,远远的能够看到那些机器也都锈迹斑斑,没有一丝的生机。到了工厂门前之后,才有一百来个人正等在这里,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他正是造船所的所长吴毓麟。

他曾经留学德国,精通造船和机械维修,是少有的海军人才,掌管大沽造船所之后,本想大干一场,可是马上就面临着经费短缺的窘境,造船所不得不在报纸上连番登广告,承办各种工程,靠着自己赚钱,维持工厂的运作,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就在几天前,吴毓麟才知道大沽造船所已经被划到了奉军的名下,成为了奉天的产业,吴毓麟的心里头也是七上八下,没有一个准谱。

听说奉军要派人视察,吴毓麟也只能带着工人早早的迎接。张廷兰也注意到了这些所谓的工人,他们全都衣衫褴褛,有的人还穿着厚厚的破棉衣,已经根本分辨不出颜色了,好像乞丐流民一般。

“诸位,第一次见面,以后你们就要听奉军的指挥了,没有什么充当见面礼的,从今天开始,每个工人工钱涨一倍,另外每人发十块大洋奖金!”RS!。

第三百六十九章土包子

吴毓麟设想了很多种见面的方式,不过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见面张廷兰就会给大家涨工钱发奖金,这简直是太出乎意料了,在场的所有工人好一会儿才听明白张廷兰的话是什么意思,一个个把嘴巴张的老大,不知道说什么。

“各位,不会是觉得工钱少了?”张廷兰玩味的笑道:“我可以告诉大家,只要你们干得好,工钱和奖金还会成倍的增长,一个大学教授一个月能拿三四百个大洋,你们当中的高级技工完全可以超过大学教授,当然要想拿这么高的收入,就要先证明你们值这个钱!”

靠着金钱激励,听起来似乎是很俗气的一件事,但是对于这些普通工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起钱更实在的了,家里头上有老下有小,这些年造船所惨淡经营,拖欠工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多少人好几年没买过新衣服,好几个月没吃过一点荤腥,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大笔奖金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而且干得好,以后很会大幅度的增长,这些工人简直都乐疯了,瞬间所有人都欢呼起来,从心里头往外透着高兴。

吴毓麟也是如此,原本还在为了造船所的前途担忧,现在一看奉军出手如此大方,一下子就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工钱都不差,经费就更不会差了,他这个所长也不用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了。

“吴所长,先给大家发奖金,再给半天的假期,让家里头宽裕一下,然后你再陪着我看看工厂,既然奉军管了工厂,就不能再半死不活的下去了!”

“一切都听您的安排,我这就去办!”

很快把奖金发下去,这些工人全都喜笑颜开,结伴回家,每个人都在琢磨着给孩子买双鞋,给老婆扯一身新衣服,再买几斤肉,好好开开荤,能遇到一个出手大方的老板,这往后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工人差不多都离开了,吴毓麟陪着张廷兰在厂子里头走了起来,一面走,吴毓麟一面介绍:“当初北洋海军草创,向英德两国购进了大量的军舰,为了方便维修这些军舰,李鸿章一手筹建了大沽厂。选地一百一十亩作为船坞厂址,最初仅有活动机房八部,马达、锅炉、汽锤各一部,厂房设备非常简陋。随后向外国购买了机床二十部和动力机、抽水机、卧式锅炉各一台,开始建筑轮机厂房、动力房、

抽水房、

甲坞、

木厂、

码头及绘图、

办公用房。到了1885年船坞有了打铁厂、锅炉厂、铸铁厂、模件厂,而且建立了甲、

乙、

丙、丁、

戊、

已六个船坞,拥有工人六百多人。”

吴毓麟简单的向张廷兰介绍大沽厂的历史,大沽厂完全可以算是中国北方最早的造船企业了,也汇集了大量的人才,建造过一千吨以下的军舰,后来增加了军火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小口径快炮。

这在中国的工厂之中已经相当难得了,后来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俄国人洗劫了工厂,机器设备大量损失,工人大半失业,说到这里,吴毓麟也是十分悲愤。

“大沽厂在建设的时候,并不比同时期的日本造船厂差,拖累工厂发展的就是经费问题,拿不到足够的经费,就生产不出足够的产品,结果到了甲午海战之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沽厂也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然后又遭了俄国人的摧残,如果没有这些不幸,说不定现在大沽厂也能造千吨以上,甚至几千吨的军舰了,中国也不至于有海无防,任人欺凌!”

说到了这里,吴毓麟也十分悲愤,张廷兰也清楚其中的艰难,看着工厂的沧桑,心里头也很不是滋味。

“追忆过去是文人喜欢干的事情,真正干实事的人就要立足现在,不断的追赶,没有机器我们想办法购买,没有人才我们搜罗培养,早晚有一天,大沽船厂一定会超过日本人的船厂,生产出保卫中国海疆巨型战舰。”

“您是我们的老板领头人,您有信心,我们就有信心,大沽厂能搬到奉天,就是工厂的一次新生,一定要干出成绩了。”

“嗯,经费、技术、人才、机器,这些都会想办法,尽量帮你们解决,每年至少会有五十万的投入,以后还会不断追加。”

满清的时候,大沽厂一年的经费也不过五万两左右,张廷兰一下子增加了十倍,让吴毓麟格外的振奋。

“张将军,原来大沽厂有不少工匠,因为没有工作,都改行了,现在工厂要搬迁,我建议把这些人也招募回来,然后再多招揽一些造船人才,争取快速投入生产!”

张廷兰一听这个建议,立刻点头同意:“这个主意很好,一个工厂人是最关键的,机器可以购买,有经验的工人却只能按部就班的培养,所有人都尽量招募回来,他们的搬家费全部由我出,先给你拨一万元,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搬迁!”

有钱就好办事了,天津也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门户,汇聚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才,吴毓麟得到了张廷兰的支持之后,立即开始四处打探,将原来大沽厂的工人都尽量召集回来。

另外吴毓麟又出面聘请了几个西方的技师,这些人的水平不算多高明,毕竟真正有本事的人也不愿意到中国来冒险,但是凭着他们的能耐,生产普通的货船还是可以的。

造船工业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行业,张廷兰也没有指望一步登天,大沽厂在初期阶段肯定是要先用小吨位的船只练手的,然后再逐渐提高技术,而到了那个时候,一战恐怕已经结束了,德国庞大的公海舰队也化为乌有,受制于凡尔赛和约,大量德国造船人才失业,对于奉军来说那可是一个好机会。

日德兰大海战已经证明了德国的造舰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能引进德国的技术,海军的大业也就有了希望了。

随着大量工人被重新招募回来,大沽厂又恢复了生机,这些工人也都知道了奉军的新待遇,工钱翻倍,干得好会有更多的奖金,甚至能拿到几百个大洋,这都像磁石一样,牢牢的吸引着这些昔日的工人。

机器的拆卸工作也展开了,这些机器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和很多工人一样,都已经老去了,但是此刻又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工业技术落后并不可怕,毕竟作为后发国家,能够少走很多弯路,最关键的是有无的问题,只要解决了,下一步就是不断的进步升级,速度往往会比想象的还要快,这些老旧机器的使命就是帮着奉军把工人训练出来。

就在搬迁的同时,张廷兰还授意吴毓麟设立附属技校,培养日后需要的造船人才。这也是吴毓麟早就想做,但是苦于缺乏资金,办不成的事情,现在奉军接手之后,什么都办了起来了,简直让吴毓麟喜出望外,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就在搬迁工作走上正轨的时候,周家也发来了邀请,让张廷兰和张学良一同出席欢迎舞会。张廷兰其实早就要拜会周家,只是急着处理大沽厂的事情,才没有抽出时间,至于张学良更是喜欢热闹的,一听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