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这是朝廷的大事情,他一个刚刚在翰林院当值两个多月的翰林修撰,不可能提出来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要真的是那样,恐怕让人认为是妖怪了。
军事和民政是完全不一样的,纸上谈兵遭遇众人的唾弃,况且孙承宗、洪承畴和杨鹤等人,都是朝廷公认的出名的文官兼武官,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如此情况之下,郑勋睿是绝不能够随便插言的,就算是在乾清宫议论,他也不能够多嘴。
敕书写好之后,沈忠仁让郑勋睿仔细看看,其中是不是有不合适的地方,若是没有什么问题,敕书就要送到内阁去,内阁商议决定下来,呈奏皇上御批,就要送到司礼监去,制作成为正式的文书下发了。
这里面还有一份圣旨,是关于撤销杨鹤三边总督、任命洪承畴为三边总督的圣旨,这份圣旨不复杂,意思也很简单。
郑勋睿仔细看过之后,发现没有错漏的地方,起身禀报沈忠仁。
沈忠仁点点头,拿着奏折和草拟的圣旨、敕书,急匆匆的朝着紫禁城而去。
郑勋睿回到公房,开始在文案上面翻阅之前的奏折,他重点找的就是有关后金鞑子入侵以及流寇造反方面的奏折。
很快翻出来四五份奏折,上面有朝廷的敕书,甚至是皇上的圣旨。
认真看过这些奏折之后,郑勋睿陷入到沉思之中,甚至连杨廷枢进屋来,也没有注意。
“清扬,想什么事情啊,如此的专注。”
“哦,刚刚沈大人草拟了几份敕书,都是关于后金鞑子侵袭和流寇造反的。”
杨廷枢点点头。
“这些奏折多了,去岁都有好几份,我都看过了,要说这流寇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朝廷是一定能够剿灭的,倒是后金鞑子,需要注意了,若是他们侵袭,登莱巡抚孙大人训练之新兵,正好派上用场啊。”
杨廷枢说到登莱新兵,郑勋睿条件反射一般站起身来,吓了杨廷枢一跳。
“清扬,你这是怎么了。”
郑勋睿自嘲的笑了笑。
“没什么,刚才感觉到有蚊虫叮咬,不舒服才站起来的。”
“怪了,这都进入到秋季了,气候也不是那么炎热了,还有多少的蚊虫啊,再说你也爱干净过于了,每日里都要洗浴,换做我可吃不消。”
郑勋睿笑笑坐下了。
杨廷枢提醒了他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登莱兵变,这可是导致大明倒塌的导火索之一,绝不能够忽视的。
登莱兵变的起因就是因为大凌河之战,孔有德和李应元带领一千五百新兵前去救援大凌河,遭受颇多的周折,无法救援大凌河,在吴桥县因为军士和当地百姓发生冲突,最终发动了兵变,这一次登莱兵变,让朝廷的损失异常的惨重,集中在登州和莱州的火器,损失殆尽,最终孔有德携带部分的火器,投降了后金,朝廷对后金火器方面的唯一优势彻底丧失。
六十九的孙承宗也因为登莱兵变,被罢免了所有职务,回到家乡,自此就离开了朝廷,一直到七十六岁的年纪,带领全家老少和百姓,抗击后金鞑子阵亡。
这一切的事情,郑勋睿都是知道的,可是他无法去阻止,更不可能说出来,其实他就算是说出来,也没有任何的作用,这些都不是他所能够改变的事实。
郑勋睿正在和杨廷枢两人说及奏折的事情,沈忠仁面带微笑进来了。
两人连忙站起身来了。
“郑大任,杨大人,刚刚送过去的敕书,得到内阁之认可了,你们功不可没。”
“哪里,这都是大人的辛苦,下官和杨大人什么都没有做。”
沈忠仁是高兴,所以说出来这样的话语,草拟的敕书和圣旨,能够迅速得到认可,这也是不简单的事情,内阁是异常挑剔的,敕书上面一个词没有用好,都是要训斥的。
“好了,本官去忙了,今日没有什么事情了,你们早些休沐。”
看着沈忠仁的背影,郑勋睿的脸上带着微笑,这人来到了朝廷,想到的都是升迁,或者说是证明自身的才能,就说沈忠仁这等的性格,留在翰林院是最好的,若是真的调到六部去了,甚至是进入内阁了,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性格使然。
可以早一些时间休沐,杨廷枢倒是很高兴,虽说在翰林院也不是格外的忙碌,但是规矩还是很多的,每天一大早就要起身,准时赶到翰林院点卯,休沐的日子也不多,还要应对其他的突然出现的任务。
“清扬,既然大人说了,那今日就可以歇息了,时间尚早,我们是不是找一处地方,好好品酒,都几个月时间过去,一直没有时间。”
“淮斗兄,大人尽管如此说了,你我还是在这里耐心等候,翰林院接受的任务多,若是突然出现什么事情,也是说不准的。”
杨廷枢有些无奈的摇头,郑勋睿说的是对的,他还好一些,郑勋睿参与到制诰文书起草的事宜,事情还真的有些多,有些时候在家中休沐,也可能接到安排,急匆匆的赶往翰林院。
“淮斗兄,你我在翰林院的时间也有几个月了,我感觉所做的事情,很是繁琐,并非是以前所想啊。”
“清扬,你比我强多了,就说这制诰文书事宜,不管怎么说,你都是可以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的,大人对你也很是赏识,你跟着上朝的机会也多,看看我,就是在翰林院编写史料,若不是有些时候和你闲聊朝廷里面的诸多事宜,还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杨廷枢不嫉妒郑勋睿,所以说的很是坦然。
郑勋睿微微点头,其实他是明白的,一旦他离开了翰林院,那么接手制诰文书事宜的,肯定就是杨廷枢了,自己若是离开了翰林院,到地方上去了,消息来源就迅速减少,想要知道朝廷之中发生的诸多事情,那就必须要依靠杨廷枢了。
至于说陈于泰,和他们的接触太少了,相互之间可谓是没有任何的交集,如今更是见面的机会都少了,陈于泰基本就是在文渊阁点卯当值,一般情况之下不会到翰林院。
杨廷枢肯定也是想着得到提拔重用的,任何人进入朝廷,不管他的能力强弱,这样的想法都会有的,就算是那些经历过很多波折之人,同样想着得到重用,这其中就包括文震孟。
两人闲聊几句话之后,拿起了奏折继续翻阅。
半个时辰之后,沈忠仁急匆匆的进入了公房,看见郑勋睿和杨廷枢都还在这里,松了一口气。
“郑大人,杨大人,还好你们没有离开,刚刚接到了消息,我马上要去内阁,你们暂时等候,若是有什么事情,我马上遣人通知你们。”
说完话,沈忠仁掉头急匆匆的走了。
“清扬,看样子你的预计,每次都是很准确的,刚才若是提前走了,这会又要赶回来了。”
第一百二十章夫唱妇随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
回到家里,郑勋睿看着诸多的家人,终于是下定了决心,离开京城到地方上去,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牵涉到了诸多的家人,她们来到京城的时间不长,正好适应京城的生活,可这个时候自己突然离开了,她们一时间是难以接受的,也是不可能继续留在京城的,文震孟当初直言不愿意自己离开京城,里面恐怕就想到了这方面。
可是自己必须要走,不能够留在京城,若是在和平年代,能够让家人安稳的生活,在最好的地方生活,那是应该的,但现在不一样了,如今留在京城倒是暂时安稳了,可不要几年,那就什么好日子都不要想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好说了。
晚饭之后,郑勋睿和文曼珊在后花园散步,说是后花园,其实算不上什么花园,不到二十平方米的一块空地上面,种下了几株花草,偏偏文曼珊非常喜欢这里,因为只要郑勋睿没有什么事情,每日吃饭之后,都会和她一起在这里散步,从来都没有出去有什么应酬。
文曼珊见过奶奶的辛苦,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独自守在苏州的家里,想着和爷爷如此的散步,几乎是不可能的,相比较来说,她是非常幸福的。
“娘子,有件事情,我想着和你商议一下。”
“相公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是了,外面的大事情都是相公做主的,若是家里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奴家这就按照相公的安排去做。”
“这一次是大事情,一定要和你商议的,也希望你能够支持我,太爷和太奶奶聚少离多,这样的日子,你怕是不愿意过的,可如今你我恐怕也要有这样的一段时间了。”
文曼珊站在原地,看着郑勋睿,脸色有些发白。
“娘子,你不要紧张,我说的不过是暂时的情况,不要多长的时间,你我就能够再次相聚的。”
“相公是要离开京城吗。”
郑勋睿微微点头,聪明人就是不一样,一下子就能够理解,免去了自己很多的麻烦。
“的确如此,我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要离开京城了,至于说到什么地方去,暂时说不清楚,也许不要多长的时间,就能够明确了,若是我离开了京城,到府州县去了,没有彻底安稳下来之前,不会接你们过去的。”
文曼珊略微思索了一会,毫不犹豫的开口了。
“相公到什么地方,奴家就到什么地方,那样才算是家,若是没有相公在身边,奴家也没有什么意思的,奴家不怕吃苦,相公早就说过,夫唱妇随。”
“唉,这夫唱妇随是没有错的,但也要看是什么情况啊,朝廷里面的事情很多,有些事情你不清楚,我若是离开了京城,不一定能够到什么好的地方,条件若是太艰苦,你们跟着去受苦,那也是没有必要的。”
文曼珊倔强的摇头。
郑勋睿的头有些大了,文曼珊的性格他是知道的,谁知道这次主动申请离开京城,会被派遣到什么地方去,南直隶是不可能的,他需要回避,至少朝廷有这样的规定,福建广东一带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距离京城太远了,一旦到那些地方去了,就好比是发配一样,最好是留在北直隶,可看来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自己在朝廷里面没有什么靠山,几个月时间过去,也没有刻意的去巴结谁,不可能安排在北直隶。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了,这些地方距离京城不是太远。
可惜山东的登州和莱州,马上就要大乱,山西河南更是不用说了,流寇很快就要波及到这些地方,再说这些地方遭遇的灾荒太大了,很多地方因为干旱,几乎是颗粒无收,流民遍地,朝廷根本拿不出来银子救济,自己要是去了这些地方,怕是自顾不暇。
文曼珊的想法是很好的,可实际情况不允许。
“娘子,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地方上的事情很复杂,而且面临战争和灾祸的影响,局势很不稳定,决不能够和京城比较的,也无法和苏州、江宁县的情况比较,我是江宁县人,从回避的角度来说,不可能到南直隶去,若是被派遣的地方太艰苦了,让你们跟着去,我是不忍心的。”
文曼珊看着郑勋睿,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相公是殿试状元,翰林修撰,按理是不应该这么快就被派遣下去的,奴家很是好奇,难道相公是得罪谁了。”
文曼珊太聪明了,尽管不知道朝廷的诸多事宜,可很快就点出关键地方了,到了这个时候,郑勋睿也不可能有所隐瞒了。
“娘子,这次是我主动要求离开京城的。”
看着满脸疑惑的文曼珊,郑勋睿决定好好解释一下。
“朝廷之中的事情,我本不该在家里说,娘子冰雪聪明,有些事情,我若是不解释清楚,娘子心里不舒服,我也过意不去,夫妻本是一体,有什么事情需要共同承担的。”
文曼珊看着郑勋睿,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在翰林院,不仅仅是编撰史料,还参与了制诰文书的草拟事宜,而且也多次到乾清宫去,议论朝政,甚至和朝中的大人产生争执,你知道我到翰林院当值,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很多方面的认识是有限的,可皇上咨询,我不可能不说话,若是每次都如同木头一样,那样自保是没有问题,但也被皇上和诸多大人看扁了。”
“有三件事情,促使我下定决心,离开京城。”
“第一件事情,是内阁首辅周大人和内阁辅臣温大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们在皇上的面前,互相弹劾,让诸多大人无所适从,就更不用说我了。”
“第二件事情,皇上前不久会推阁臣,若此重大的事情,本是朝廷四品以上官阶的大人才会参与的,可是我也参加了,而且还被皇上直接点名,表明了态度,这会推阁臣,影响到了个人之前途,我到翰林院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知晓其中情况,你说我面对如此的问题,该说多么的危难。”
“第三件事情,就要说到东林党、复社和应社了,你也知道,我和东林党等,是格格不入的,可如今东林党在朝中的权威是很不错的,太爷都知道,他们已经抱成团,开始在谋求更大的权力,想着让朝中的一切政务,都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有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他们会集体打压。”
“有了这样的三件事情,我已经感觉到,自己在翰林院处处充满了危险,太爷当年之遭遇,你是知道的,我不愿意走这样的老路,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必须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主动离开京城,到府州县去,这样既能够避开朝廷之中的纷争,保护自身的安全,也能够施展抱负。。。”
文曼珊听的非常仔细,不断的微微点头。
郑勋睿说完之后,她稍稍思索,开口说话了。
“相公都这么说了,奴家还有什么可说的,奴家知道相公是怎么想的,就是不愿意奴家吃苦,奴家不会给相公添麻烦,不管到什么地方,奴家都是要跟着去的。”
“娘子这样想,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可说,不过我有一个时间期限,不管我到什么地方,给我半年的时间,半年过去,不管面临什么样的情况,都会接你们过去的,这半年的时间,你们回到江宁县去,也带我给父母尽孝,京城虽好,可不是长久逗留的地方。我很愧疚,让你们总是在奔波,不能够在京城安安稳稳的生活。”
“相公不要这样说,奴家明白,奴家这就做好一切的准备。”
一个十五岁的姑娘,能够如此的明白事理,这在几百年之后,几乎是难以想象的,看来大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