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公是不是还对奴家有意见,不愿意带着奴家走啊。”
郑勋睿有些头疼,这里面的理由他显然是不能够解释的,也无法说出口。
“没有这个意思,我是想着,先到京城安顿下来,在接你去的,殿试之后,我在京城没有逗留多长的时间,仅仅是到翰林院点卯,就回家了,这一次到经常去,还要租赁房屋,还有诸多布置的事宜,这些事情都办好了,接你过去,也是可以的。”
“这些事情奴家都可以做。”
看着文曼珊,郑勋睿有些无语,一天到晚的抛头露面,在京城是不合适的,再说这样的事情,没有丝毫阅历的文曼珊,肯定是做不好的,包括冬梅都做不好,荷叶与杨爱珍没有多大的问题,毕竟郑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府里的人对实在的生活都是清楚的。
“我知道你能够做,不过做这些事情很辛苦,也不需要你来做,还是等着我在京城安顿好了之后,在写信让你去吧。”
“奴家不,奴家就是要去。。。”
在文曼珊的唠叨和眼泪之中,郑勋睿无奈的答应下来了,夫唱妇随,这是他曾经教谕文曼珊的,现在别人反过来说他,也让他无法解释。
既然文曼珊要到京城去,那冬梅也就跟着要去,带着四个女同胞,一路上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安全就需要格外操心了。
书房。
郑锦宏、杨贺、洪欣涛、洪欣贵和洪欣瑜等人在此。
“明日我就出发到京城去了,洪欣涛、洪欣贵和洪欣瑜跟随我首先出发,六天时间之内,必须赶赴京城,提前做好一些准备事宜,我已经给淮斗兄说过了,想必他在京城,已经帮助我租赁好了住处。”
“夫人和冬梅、荷叶、杨爱珍,此次也跟随到京城去,杨贺,你带领的一百护卫,必须绝对保证安全,护送到京城去,此去京城两千四百里地,你们不用过于的着急,路上的速度若是太快了,女眷的身体是吃不消的,利用路上的这段时间,你可以训练护卫,沿途展开侦查,提前探查清楚路线,做好一切的安排。”
“杨贺,此等训练的重要性,我不说你也是清楚的,护卫没有经历过实战,对于行军作战应该如何的安排,不一定很清楚,这次你们就当作行军,相信经过此番的训练,诸多的护院应该明白了,以后真的遇见征伐和厮杀,也知道如何做好安排部署了。”
“郑锦宏,你留在家里训练和管理其余的九百护院,你要记住,训练绝不能够松懈,特别是后期进入护院的两百人,是训练的重点,他们个人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你们都要记住,尽管训练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了,可这不意味着训练可以放松,这段时间,我和护卫在一起的时间多,唯一感觉到不足的地方,就是他们的身上没有杀气,当然杀气是需要在厮杀之中磨砺出来的,训练尽管不能够增加队伍的杀气,但可以帮助护卫尽量早的适应厮杀,你们都记住,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大明各地的局势都不稳定,辽东的后金鞑子,虎视眈眈,陕西和山西的流寇,气焰愈发的嚣张,前不久接到了淮斗兄的来信,福建方向也出现流寇造反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不要以为这些事情距离江宁县很远,若是任由其发展,有朝一日,江宁县也无法安宁了,再说我既然是朝廷命官,就要关注这些事情,就要为朝廷分忧。”
“家中的事情,郑锦宏、杨贺,你们两人多操心一些,眼看着玉蜀黍和甘薯都要收割了,又到了一年一度制种的时节,郑家掌握了制种的办法,完全控制了种子的来源,不敢说没有人眼红的,故而你们要保证郑家以及所有佃户的安全。”
。。。
能够想到的事情,郑勋睿全部都做出来安排,南京和北京相隔的距离太远,他不得不多说一些,江宁县郑家,作为他的大本营,不能够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每年玉蜀黍和甘薯种子的收入,也是他日后办事的雄厚基础,如今这个世道,没有了粮食和银子,很多的事情都是办不好的,就算是皇上出面也不行。
郑锦宏等人听的非常仔细,尽管想着跟随在少爷的身边,不过郑锦宏还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既然是少爷做出的安排,他肯定是服从的。
杨贺是跃跃欲试,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一直都是在谷里镇周边训练,不可能到其他的地方去,这次的机会太难得,从南京到北京,沿途要经过河南、山东和北直隶,护院肯定是能够得到锻炼的,一年多时间的训练,唯独缺乏的就是对斥候的全面训练了。
洪欣涛三兄弟的想法简单很多,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护卫少爷的安全,如今夫人到京城去之后,他们同样要负责安全,至于其他的方面,暂时不用考虑,尽管他们是护院的队正,可实际上很少能够操心到护院的全面事宜。
安排完毕,郑勋睿在书房中间慢慢的踱步,思考着进入京城之后的事宜,可以肯定的是,他尽管是殿试状元,翰林修撰,但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受到重用的,加上他的年纪太少,给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印象,如此的情况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他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身上的光环就会消失,不会引发很多人注意了,不利的是,这样的年纪,几乎所有的机会,都要依靠自身去创造。
第一百一十五章当值
“清扬,周大人和温大人之间产生冲突了,满朝文武都知晓了,真的是不可思议啊,记得会试和殿试的时候,两位大人之间是亲密无间啊。”
也只有郑勋睿和杨廷枢之间聊天的时候,才会相互如此的称呼,其余人见到的时候,嘴上称呼的都是大人了。
“清扬,你明日就要到翰林院当值,尚不知朝廷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原吏部尚书王永光大人被皇上罢免,据说是参与到锦衣卫卖官鬻爵的事情里面,被温大人揭发出来,皇上大怒,当即裁撤,左都御史闵洪学大人出任了吏部尚书,南京左都御史陈于廷大人出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李腾芳大人致仕,翰林学士黄汝良大人出任了礼部尚书,最为轰动的是内阁辅臣钱象坤大人和兵部尚书梁廷栋大人,被皇上斥责为纳贿营私,也被皇上罢免,兵部左侍郎熊明遇大人出任了兵部尚书,据说钱大人和李大人被皇上裁撤,乃是周大人弹劾的。”
“哦,朝廷之中变动了这么多的大人啊,那翰林学士如今是谁啊。”
杨廷枢看着郑勋睿,气不打一处来。
“清扬,我就是提醒你注意朝中变动的情况,你关心翰林学士干什么啊,以为关心顶头上司就有什么好处啊,算了,翰林学士是沈忠仁大人,是从山西调遣来的,我也不是很熟悉。”
“淮斗兄,你这样的态度可不行啊,朝廷那么多大人的变动,与你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你是翰林编修,我是翰林修撰,都是在沈大人麾下做事情的,若是自恃学识不错,不能够尊敬沈大人,可是马上要吃亏的。”
杨廷枢瘪了瘪嘴,不屑的开口了。
“晚了,你休沐两个月,我休沐一个月,好事情早就让别人顶上去了,翰林编修陈于泰大人,刚刚到翰林院当值,就得到了进入文渊阁参与机密的差事,你我就老老实实的去编修史书资料吧,也好,能够好好看看奏折,多学习学习。”
能够进入文渊阁参与机密,是翰林修撰、编修和庶吉士最为羡慕的差事,也意味着前途不一样,至少此人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提拔。
郑勋睿笑了笑,没有继续开口,按说这进入文渊阁参与机密的差事,应该是到他头上的,毕竟他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但安排其他的人也不算是错误。
“哼,得知这个安排之后,很多人都不服气,你是三元及第,又是翰林修撰,凭什么让陈大人参与文渊阁机密事务啊,这样的差事不安排你,还真的是应了有些人说的话了。”
“说什么话啊。”
“都说陈大人和周大人是姻亲的关系,族兄陈于廷大人又成为了左都御史,背景如此的强硬,参与文渊阁机密也就不算什么了,想想也是,只能够怪你的运气不好。”
“好了,不说那么多了,人家有背景,你我也没有办法,明日我去当值,首先还是拜会沈大人,这可是必不可少的礼节,再说我究竟做什么事情,也需要沈大人安排的。”
翌日一大早,郑勋睿就到了翰林院,远远的看见杨廷枢正在等候。
两人点点头,没有说话,径直进入了翰林院。
翰林学士沈忠仁的公房在南院,杨廷枢带着郑勋睿走到南院,站在外面等候。
“翰林修撰郑勋睿拜见大人。”
“原来是郑大人,今日点卯当值了,本官知道你和杨大人熟悉,今日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就让杨大人带着你四处熟悉一下,从明日开始,就开始编辑整理诸多的奏折和史料。”
刚刚上任的沈忠仁,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样子,和以前的黄汝良态度完全不一样,郑勋睿无所谓,他觉得这样的态度还是挺好的。上级和下级之间,不需要过于的亲热,当然面对心腹又不一样了,至于他自身的工作职责,早就在预料之中,那就是编撰奏折和史料,让内阁能够随时调阅和查录。
坐下之后,看着眼前的文案,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在办公室里面坐着办公的场面,他再熟悉不过了。
杨廷枢的文案在他的对面,这也许是黄大人早就做好安排的。
郑勋睿和杨廷枢两人并未在翰林院四处转悠,人家都有事情忙碌,他们两人悠闲,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只不过有一件事情让郑勋睿头疼,那就是他当值之后,就要直接负责奏折和史料的修撰事宜了,所有编修的事宜,包括归档是不是合格,整理是不是到位,最终的责任都是在他的头上,至于参与此事的,除开杨廷枢,还有诸多的庶吉士。
翰林修撰这个职务,按照规矩是授予殿试状元,不过这不能够算是一个专门的职务,最多一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翰林修撰在熟悉了奏折之后,就需要兼任其他的职务了,譬如说进入六部任职,或者是到詹事府等等,到了那个时候,重要的精力就没有在编撰史料的工作上面,而是直接转入到政事方面。
这也是殿试状元能够很快得到提拔的原因之一。
前面编撰史料的事情,一直都是杨廷枢在临时负责,按说郑勋睿当值了,就应该要接手负责的。
杨廷枢也很是爽快,刚刚坐下,就准备开始移交了。
郑勋睿摆了摆手,他对这些史料没有任何的兴趣,包括奏折。
“淮斗兄,你以为我是神仙啊,来了就能够做事情,这编撰史料的事宜,还是请你负责一段时间,我就是抽空看看奏折,也学习学习,至于说什么时候请你移交,放放再说。”
杨廷枢的脸上露出了苦笑的神情。
“你是修撰,本就应该负责的,我来办理这些事情,名不正言不顺啊。”
“说什么啊,陈大人可以参与文渊阁机密事宜,你也认为是名不正言不顺,如今还不是那样,所以说这件事情,就请你多多操心了,说实话,看的书太多了,再来看这些史料,头都是大的,我可是想着好好歇息一下的。”
说起辩论的事宜,杨廷枢肯定是说不过郑勋睿的,明明是该郑勋睿办理的事情,不愿意做还说的那么井井有条,好像占足了道理。
杨廷枢的文案上有奏折,这些奏折肯定是专门挑选出来学习的,郑勋睿顺手拿过来了几份,开始仔细看起来。
杨廷枢摇摇头,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他还要负责去指导有关编撰的事宜。
公房里面很快安静下来。
郑勋睿仔细看着奏折,这些挑选出来的奏折,写的的确是不错的,很值得一看,诸多的新科进士进入翰林院,熟悉政事的最佳途径,就是认真学习这些奏折,通过奏折之中提及的诸多处理政务的办法,从中吸取到宝贵的经验,而且看奏折,不能够局限于最近几年的,视野越是宽阔越好。
郑勋睿很快沉入其中,有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四百名进士,能够进入到翰林院的不足百人,其余三百多进士,也就是失去了阅读诸多奏折的机会,他们直接到府州县或者是朝廷各部门之后,只能够一边摸索一边学着处理政务,进士之中有关系好的,能够央求翰林院之中的庶吉士提供一些处理政务方面的知识,那就算是不错了。
两个时辰的时间,转瞬过去。
午餐是翰林院提供的,这也是官吏的福利之一,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官员依靠俸禄是无法生存的,就算是翰林院这样清贵的部门,官员也是有着诸多来源的,就说郑勋睿这个翰林修撰,因为管理史料编辑事宜,有着一定的权力,若是严格办事,那参与编写整理史料的编修和庶吉士,是一张纸片都不准带出翰林院去的,哪怕是自己抄录的也不行,这样想着认真学习,或者是进一步的揣摩,亦或是给与其他进士提供相关的资料,就基本不可能了,不过翰林修撰睁一眼闭一眼,也就无人追究此事,大家可以想办法将抄录的资料带出去了。
当然这睁一眼闭一眼,可不是随便就那么做的,众人自然是要感谢修撰大人的,至于这感谢的来源,自然有在外为官的人提供。
吃饭的时候,郑勋睿见到了吴伟业,他也成为了庶吉士,不过他没有见到张溥,据说是被吏部外派了,好像是到山西什么地方去了。
下午办公的时间就短很多了,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申时就休沐了。
一整天的时间,郑勋睿都在看奏折,他看的速度很快,挑选其中的精华,那些华丽的文采不是他需要看的内容,他重点看的就是如何处理具体的政务,特别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面,如何的处理这些事情,以及如何给朝廷提出来准确的建议等等。
杨廷枢文案上面的奏折,他看了大半部分,以至于杨廷枢回来的时候,目瞪口呆,这些奏折杨廷枢足足看了半个月的时间,都还有部分没有看,郑勋睿仅仅一天不到的时间,就看了大半部分了,这真的是太不简单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帝心
六月中旬,文曼珊、冬梅、荷叶与杨爱珍来到了京城,从南京到京城,她们足足走了一个月的时间,算起来每天的行程不超过百里地,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