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417部分

明末传奇-第417部分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望华等人更是清楚,随着此次赈灾事宜的展开,其他的一些事宜也要跟进,譬如说征收商贸赋税的事宜,调整南直隶所属府州县官吏的事宜,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勋睿真正的彻底掌控整个的南直隶。

接下来的事情还会更多,洪门钱庄将在年底或者明年的年初,正式开始发行宝钞,这种命名为洪门纸币的宝钞,将逐渐占据南方市场,接着是在大明各地铺开。

做这么多的事情,肯定会遇见阻力,譬如是南方的士大夫,他们是势力最为强大的对手,但这一切郑勋睿都考虑到了。

而且让所有士大夫都想象不到的是,郑勋睿已经开始酝酿,开始向士大夫征收农业赋税了,而且是据实征收,也就是说士大夫兼并的土地,同样要缴纳农业赋税,且缴纳的数额与农民的一模一样,一旦这件事情开始推开,恐怕会引发巨大的震荡,要知道南方的士大夫家族,不少人都在京城里面做官,这样的举措可是影响到官吏的直接利益了。

徐望华也逐渐理解了郑勋睿的目的,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不说富裕的事情,至少让老百姓的生活稳定,不用为吃饭的时候担惊受怕,老百姓已经被压得直不起腰来,这样的情形长期持续下去,地方上不可能稳定,就算是没有大规模流寇的出现,也会有无数的土匪聚啸山林。

第六百七十章掌控

浙江湖州和嘉兴的局势,在短短十天之内,就开始大乱,流民骤然增多,府州县衙门无法救济,给朝廷写去了紧急的奏折,但朝廷估计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救济,最多也就是免去当年赋税之类的圣旨,因为水灾的损失太大,当地开始出现小股的土匪,专门针对商贾和富户实施抢劫。

更为过分的是,当地的商贾开始屯聚居奇,粮食的价格涨到了每斗四钱银子,按照这个价格计算,每石粮食价格达到了四十两白银,这样的价格不要说老百姓无法承受,就算是普通的官吏都没有办法。

湖州和嘉兴紧靠着南直隶所属的苏州、松江和常州等地。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苏州、松江和常州等地很是平稳,其实从灾情方面来说,最为惨重的是松江,但松江的流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稳定下来。

苏州、松江、常州和镇江等地的府州县衙门,开始了全面的救济灾民和流民的事宜,南京兵部右侍郎马祝葵、南京礼部右侍郎赵单羽、南京兵部郎中李岩以及南京户部郎中梁兴力,代表南京的六部和都察院,分别到这些地方督办救济灾民和流民的事宜,同时带去了部分救济用的粮食,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有十来个官吏因为救济不力被惩戒,有的甚至被直接关进大牢之中。

苏州等地的救济事宜,有条不紊的展开,官府首先发布告示,同时在府城、州城和县城之外设立粥棚,粥棚每日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官府直接提供,至于说那些投亲靠友的人。经过鉴别之后进入到城池。

城内的商贾,凡是有屯聚居奇的,一律从重打击,不到十天的时间,有三十多家商铺遭遇到惩戒,他们的损失非常惨重。不仅仅是本人被关进大牢里面,且商铺里面的粮食被充公,归官府所有,在这一点上面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其他的商贾看见这样的情形,再也不敢抬高粮食的价格,只能够按照平日里的粮食价格买卖。

府州县衙门所有的官吏,几乎都投入到救济灾民和流民的事宜之中,一部分人对灾民和流民进行鉴别。凡属于赤贫的农户,官府负责接济,而那些乡间的富户,则要掏腰包购买粮食,这样的鉴别非常的严格,村镇的里正悉数都要参与,若是有人企图蒙混过关,一样会遭受到惩戒。甚至是关进大牢之中。

洪水退去之后,很多地方都需要劳力来恢复。官府于是组织流民和灾民回到家乡去,参与到救灾的事宜之中,由官府拿出来粮食,就在当地实施救济,而且粮食的救济和发放,也不会采取平均主义。根据个人的劳动能力来计算,青壮能够得到的粮食自然是多一些。

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苏州、松江、常州和镇江等地,迅速平稳下来,流民和灾民源源不断的回到家乡去了。俗话说得好,故土难离,洪水已经退去了,回到家乡去救灾,重新建起来房屋,到田间去抢收一些尚未完全损失的粮食,至少是生活的保障,加之官府提供了粮食,依靠着自身的劳动,能够得到更多的粮食,将多余的粮食存起来,日后的生活就有保证了,也就能够度过难关了。

老百姓的确是淳朴的,官府及时的救济,让他们感恩戴德,做事情也是非常的卖力,没有一个人偷懒的,这让救灾的事宜进行的非常顺利,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重新修建房屋了,田间地头山间的窝棚数量逐渐的减少。

当然实施这样的救济,需要拿出来足够的粮食,还有部分的钱财。

南京能够保证苏州、松江、镇江和常州等地救济需要的粮食和钱财。

当然在救灾的过程之中,洪门也跟随参与救济,不过他们主要的任务,还是要求商贾领取经营许可证,缴纳保护费,就在各级官府严惩屯聚居奇的商贾的时候,洪门也跟着惩戒那些不愿意领取经营许可证的商贾,洪门的理由很简单,救济灾民和流民需要粮食,需要银子,官府要求洪门参与到救济之中,那么洪门就要求诸多的商贾拿出来粮食和银子了,这样的理由让商贾无法反对。

南直隶的商贸是发达的,不过商贾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府城、州城和县城,散落在村镇的很少,这也让洪门发放经营许可证的事情顺利很多。

其实南直隶各级官府都知道洪门的背景,诸多的商贾也知道,如此的情形之下,不给洪门缴纳保护费,恐怕日后不要想着能够做生意了。

南京是洪门的重点。

六部和都察院的官吏,都知道此次救济的钱粮,都是郑家军贴出来的,这可不是几百石、几千石或者是几万石的粮食,动辄就是几十万石甚至是百万石的粮食,拿出来可不简单。

洪门就以这个为借口,开始在南京城内发放经营许可证,要求商贾缴纳保护费。

南京城内的商贾,数量庞大,仅仅是青楼、酒楼和客栈等等,数量就不少,更不用说那些从事粮食、盐铁、布匹等买卖的商贾了。

洪门的这一手,在南京城内引发了很大的震动。

抵制的商贾不少,不过洪门的态度也非常的强硬,必须要领取经营许可证,缴纳一定数量的保护费,否则就不要想着在南京做生意了。

五月底六月初,冲突终于爆发。

首先是南京兵马司出面,他们知道洪门的背景,故而只是进行劝阻,他们的劝阻当然没有作用,洪门我行我素,凡是不愿意缴纳保护费的商贾,一律不准在南京城内做生意。

六月初,南京京营的军士出面了。

就在诸多的商贾以为洪门要退却的时候,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郑家军突然出动,包围了南京京营。

南京京营的总兵贺人龙,与郑家军的副总兵刘泽清两人直接对峙。

看见乌黑的红夷大炮、弗朗机对准军营,看见无数的毛瑟枪对准军营,贺人龙知道其中的厉害了,他无奈的表示退却,南京京营的军士,哪里是郑家军的对手,看着人家强悍的装备,以及冲天的杀气,唯有退却,再说郑家军的背后是谁,既然郑家军敢于行动,那就是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只怕南京京营没有地方去申冤。

贺人龙和刘泽清本来就认识,也没有必要为了商贾的事宜相互得罪,再说上面怪罪下来了,自己也能够解释。

南京出现这一幕之后,所有的商贾都老实了,他们知道迈不过这个坎了,要是还是强硬的对抗,下一步就可能是家破人亡。

镇守太监方正化专门找到了郑勋睿,怒气冲冲,可惜郑勋睿根本不在乎,郑家军拿出来那么多的粮食救济灾民和流民,稳定了南直隶的局势,难不成要求商贾拿出来一些钱粮还不应该吗,郑勋睿甚至直接告诉方正化,南京京营以及皇城要是能够拿出来这些粮食和银子,那郑家军就不掺合这些事情之中了。

方正化满脸沮丧的离开,南京城的局势,以及南直隶的局势,他已经无法掌控了。

其实方正化清楚,这一天迟早是要到来的,看看郑勋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驱逐东林党人就可以明白一切了。

当然,郑勋睿也给朝廷写去了奏折,详细说明了所有的事宜,遭受巨大灾害的苏州、松江、常州和镇江等地,能够很快稳定下来,包括应天府以及其他府州县部分遭受灾害的地方,都稳定下来了,南京六部和都察院没有找朝廷要一粒粮食和一钱银子,都是自己解决的,要求商贾参与到救济灾民的事情之中,这是完全合理的。

方正化当然也会写去密折。

皇上和朝廷看到郑勋睿的奏折和方正化的密折,能够说什么呢,难不成要求郑勋睿不要救济灾民,看看浙江的湖州和嘉兴等地,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

户部的敕书抵达南直隶,没有说到洪门的事宜,但提出来一个要求,南京六部和都察院,一并解决浙江湖州和嘉兴等地的灾情,平定当地的局势。

户部的这个要求,郑勋睿不会拒绝,他本来就准备要插手浙江的事宜,有了户部的这个敕书,正好大胆的动作,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了,只要洪门的势力进入到湖州和嘉兴等地,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于是洪门开始进入到湖州和嘉兴等地,部分的郑家军将士也跟随进入,两地的救济以洪门为主,当地的官府协助,如此的情况之下,洪门在当地发放经营许可证,严惩屯聚居奇的商贾,就变得理所当然,两地的商贾得不到官府的支持,只能够乖乖的照办。

时间到了六月,南直隶和浙江等地全部都稳定下来了,暴雨和洪水虽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各地很少出现饿死人的情形,老百姓基本回到了家乡。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直隶的局势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士大夫和商贾都知道,南直隶说话算数的是南京兵部尚书郑勋睿,谁要是敢于违背郑勋睿的意思,轻则无法在南直隶和浙江等地立足,重则人财两空。

第六百七十一章督战

崇祯十三年六月,兵部左侍郎陈新甲来到湖广武昌府。

陈新甲是代表皇上和朝廷前来督战的,五省总督孙传庭麾下的大军人数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人,加上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五省的卫所军队,其能够指挥的总兵力号称三十万人,以这样的兵力围剿流寇,那是能够保证作战胜利的,可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一直没有见到大的围剿行动,剿灭流寇的战斗也是零星的进行。

流寇李自成和张献忠牢牢控制了河南的南阳和汝宁,以及湖广的襄阳和郧阳等地,张献忠麾下的流寇再次朝着四川境内渗透,虽说这半年时间以来,流寇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可是其占据的地盘是越来越大了。

襄王朱翊铭被流寇斩杀,曾经在朝廷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迫于流寇的嚣张,皇上终于下旨,同意封地在各地的王爷,若是遭遇到流寇的攻击,可以在撤离封地、抵达安全地方之后给朝廷禀报,不需要死守在封地,也正是因为皇上的这个圣旨,封地在南阳的唐王朱聿键得以在流寇占据城池之前,撤离到开封府城暂避。

朝廷之中关于剿灭流寇的事宜,发生了不少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孙传庭剿匪不力,应该予以严惩,撤销其五省总督之职,调整其他人去完成剿灭流寇的作战任务,举荐的人选有杨嗣昌和洪承畴等人,可占据主流意见的还是实施督战,朝廷督促孙传庭迅速展开征伐。

孙传庭和监军王永吉也向朝廷奏报了存在的困难,以及为什么没有展开大规模战斗厮杀的原因,他们的理由是充分的,否则也不敢耽误这么长的时间。

陈新甲代表朝廷前来督战。一方面是带来皇上和朝廷的意见,必须展开大规模的围剿行动,另外一方面就是看看孙传庭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困难。

武昌府衙,厢房。

陈新甲居中而坐,五省总督孙传庭,监军王永吉。湖广巡抚方孔炤,湖广总兵左良玉,以及松江总兵刘良佐等人,悉数在座。

孙传庭详细禀报了半年以来展开厮杀的情况,应该说半年的时间过去,大军还是有一定功劳的,通过一些小规模的作战,流寇基本止步在河南与湖广的部分区域,难以铺开。陕西、山西、河南、四川以及湖广五省的巡抚和总督,按照统一的要求,同样对流寇展开了不同规模的围剿,因为各路大军的努力,湖广和北方的局势基本是稳定的,就算是在遭遇到北方大规模灾荒的情况之下,局势也没有彻底的乱掉。

大军存在最大的困难,还是粮草不济的问题。

北方的灾荒明显影响到了大军粮草的供给。应该说不仅仅是朝廷大军的粮草攻击遭受到了巨大的困难,流寇的情形一样不乐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规模的征伐,必须要保证粮草的充足,否则征伐的过程之中,很有可能因为粮草的缺乏出现奔溃的局面,那样的结局是谁也无法承受的,故而近半年的时间以来。孙传庭想方设法的筹集粮草,可麾下大军的人数太多,北方普遍遭遇灾荒,筹集到的粮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方的灾荒已经严重影响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以往大军作战,地方官府应该保证大军粮草的供给,可今年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官府的精力大都投入到阻挡或者平息流民潮之中,偶尔也要救济,就算是地方官府想着提供粮草,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故而大军每一次的征伐,基本都是自行携带粮草,这不仅仅延迟了作战的速度,也限制了作战的时间和规模。

如此的情况之下,展开大规模的征伐,的确是不成立的,好在秋收季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只要秋收的时候不发生异常的情况,大军在征集到足够的粮草之后,就可以开始大规模的剿灭流寇了。

孙传庭禀报之后,王永吉也做了一些补充,大致的意见与孙传庭的差不多,不过王永吉提出了另外的要求,那就是朝廷需要拿出来银子,毕竟是大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