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293部分

明末传奇-第293部分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这等的能力,让人惊叹。

难怪郑家军能够战无不胜。

“大人分析的极是,属下都没有想到这样细致,属下和牛金星是同年,故而想着给牛金星和宋献策写信,劝诫他们不要继续助纣为虐了,属下相信,这封信一定能够动摇牛金星和宋献策的想法,就算是他们继续跟随李自成,也不能够全心全意了。”

郑勋睿点点头,很是欣慰,李岩提出这个建议,就表示已经是彻底归属了。

“李岩,你可曾想过,写这封信对于你的未来,是有着不小影响的,杞县县衙削去你功名的奏折和存档,都已经拿回来销毁了,这说明你的过去一笔勾销了,就算是有人提及,也不会有人相信,不过你给牛金星和宋献策写信之后,这件事情,就会有人提出来的,若是你日后与他人产生了矛盾冲突,此信怕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

“属下没有想到那么多的事情,再说属下过去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抹去,大人对属下的关爱,属下铭记在心,但属下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

郑勋睿点点头,李岩给牛金星和宋献策写信,这个建议的确不错,能够很快瓦解两人的斗志,恐怕他们接下来想到的,就是如何投靠官府了。

“既然你做出了决定,那就照做,不过我有一个建议,你的这份信函,大可不必劝解牛金星和宋献策应该做些什么,只要告诉他们你的境况就可以了,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聪明人,看到你的信函之后,他们能够明白一切的。”

回到船上,郑锦宏和刘泽清两人正在等候。

郑勋睿进入厢房,郑锦宏和刘泽清跟随进来了。

“少爷,是不是开船。”

“开船,今夜就离开,客走主人安,我们继续留在洛阳码头,熊大人、高公公和吴大人又要担心了,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意思。”

刘泽清有些不服气。

“大人,郑家军打败了李自成,拿下了洛阳府城,如此大的功劳,就算是在洛阳停留一段时间,熊大人和吴大人也不好说什么的。”

郑勋睿看了看刘泽清,眼神有些犀利了。

“刘泽清,你跟随在身边多年了,难道不知道我处事的规矩吗,我们做事情要干脆利落,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想着回报,这就好比是施恩,若是图别人的报答,那就不是施恩了,这一点你要切记,郑家军不同于朝廷其他的大军,军纪严明,更加关键的一条,就是所有的将士都要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能够做的,你是郑家军的副总兵,更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刘泽清红着脸点头了,其实这样的说教,郑勋睿时常都有的,刘泽清以前担任过榆林总兵,在那之前在辽东也呆过,想要完全抹去过去的痕迹,那是需要时间的。

漕船启动了,已经进入到盛夏,漕船上面有河风,凉爽很多,不过在船舱里面还是有些热的,郑勋睿没有睡意,走出了船舱,来到了甲板上面。

郑锦宏紧紧跟在身后。

“锦宏,时间过的真快啊,这些日子,我想到了当年在盛泽归家院的时候,年少懵懂,不知道天高地厚,差点丢掉了性命,若不是你及时将我拖回家,恐怕我早就成为一抔黄土。”

郑锦宏愣了一下,想不到郑勋睿会说到过去十多年的事情,其实这些事情,已经镌刻到郑锦宏的脑海里面,他永远不会忘记,也正是那次在秦淮河的遭遇,让少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十余年的时间,亲手创建了郑家军,被敕封为太子少保。

“少爷,没有想到您还记得十多年前的事情。”

“不能够忘记过去,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看看这大明天下的读书人,很多人就是因为忘记了过去,忘记了当初的贫寒,故而才会出现蜕变的,他们考中了功名,进入朝廷做官,就自以为彻底改变了,恨不得卑微的过去彻底消失,他们要是还想着当初的疾苦,还想着百姓的疾苦,就知道该如何做官了。”

郑锦宏看着郑勋睿,没有开口说话。

“锦宏,玉环还好吧,今年一直都很忙,几乎都没有怎么见到玉环。”

“少爷,玉环很好,玉环时常在属下面前念叨,要属下一定要照顾好少爷。”

“玉环可不能够这样说了,你是郑家军的总兵,麾下有着千军万马,事情很多。”

“玉环说的是对的,属下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要服侍少爷的,这是属下的职责。”

郑勋睿轻轻摇头。

“锦宏,你是知道的,我们前面的道路很难,可能会遇见很多的艰难险阻,这些麻烦甚至可能来自于内部,这些年我一直都很谨慎,就是想到了身边的人,我们已经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情况,有很多人依靠我们,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想到他们,都要为他们的未来考虑,我历来的认识就是明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管是读书人,还是皇上,都将此当作信条,不过我认为,一个男人,首先需要照顾的就是家人,只有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才算是真正的男人。”

郑勋睿这样的话,也只有在郑锦宏面前才会说,这样的认识,等于是否定了忠君。

郑锦宏也明白郑勋睿的意思,这些年少爷也是这样做的,一直都是非常照顾家人,包括他和玉环在内,也正是因为少爷照顾家人、想到家人,表现出来了忠义,身边才有可能集聚那么多的人。

郑锦宏更加明白少爷这话深层的含义,少爷的未来是难以预料的,甚至可能做出开天辟地的事宜来,作为少爷身边的家人,他必须要真正能够独当一面,面对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麻烦和问题,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帮助到少爷。

第四百七十二章凝聚力

六月初,郑勋睿回到了淮安,此次征伐的时间不长,前后也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马上就要到秋收季节,郑勋睿这个时候回来,时间也算是合适,每年秋收季节,也是总督府征收漕粮的关键时期,按照朝廷的规矩,这个时候漕运总督必须是亲自督阵的。

不过郑勋睿不需要操心那么多,漕运的事宜,他已经进行了规范,总督府的每一个官吏,职责都是明确的,这征收漕粮的事宜,以前因为有火耗,有多征收的粮食,官吏可以从中获取大量好处,所以人人都盯着,如今这一切全部都不存在了,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矩,而且漕运总督府有专门的名册,这都是各级官府禀报上来的,遭遇灾荒或者是家境特别贫寒的农户,经过官吏核查属实,不仅不缴纳漕粮,官府还有予以一定的补贴,让其能够生活。

催督参政马士英和理漕参政史可法这个时候是最为忙碌的,马士英直接负责征收漕粮的事宜,史可法必须协助马士英负责征收漕粮的事宜,这征收漕粮的事宜,重点是各级官府负责的,但总督府必须要监督,主要的责任也是在总督府,也就是说,若是漕粮不能够征收齐,直接负责的就是马士英和史可法等人。

所以秋收季节在即,郑勋睿倒是显得很轻松,马士英和史可法则是异常的忙碌,奔波于淮北以及大运河沿途各地,督促官府完成漕粮的征收任务。

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将淮北诸地治理的很好,毕竟他兼任四府三州的巡抚,但也有他力不能及的地方,那就是大运河其他需要征收漕粮的地方。包括南京和杭州等地,这些地方征收漕粮的陋习还是普遍存在,唯一出现变化的是码头,因为码头是洪门牢牢控制的,各地的漕帮已经被总督府全部剿灭。

这里面矛盾自然就出现了,各地官府和官吏。想着能够从漕运之中获取大量的好处,可码头上的事宜,悉数都被洪门控制,其实也就是总督府控制,虽说郑勋睿是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右都御史,但山高皇帝远,距离淮安太远的地方,郑勋睿无法插手。

故而一些冲突也会出现,并且在码头上面出现。多是当地的混混无赖与洪门之间的冲突,其实混混无赖背后就是当地官府暗地里的支持,郑勋睿对这些事情心知肚明,他要求洪门毫不留情的打压当地的混混无赖,只要敢在码头上闹事,那就毫不客气的收拾,至于说当地官府出面解决争端,就由郑勋睿直接出面应对。

郑勋睿右都御史的官职。令很多的地方官吏畏惧,拥有这个职衔。郑勋睿可以直接弹劾甚至是处理五品以下的官员,尽管以前这个权力限定在淮北,但郑勋睿利用在京城的关系,取得了张凤翼和杨一鹏等人的支持,将弹劾的权力扩大至京杭大运河所经过的全部码头,内阁在邸报之中也专门提到了这件事情。

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以来。有力保证了漕运的顺畅,北方对漕运的倚重是巨大的,不客气的说,若是漕运崩溃,北直隶的府州县官衙都是难以维系的。北方很快就会出现大乱子,因为漕运的顺畅,北方粮食的供给充足,京城也感受到这一点,故而对于郑勋睿权力的扩大,朝廷之中某些人尽管不满意,也只能够睁一眼闭一眼,要是因为限制郑勋睿的权力,导致漕运受阻,那么提出来弹劾或者奏折的官员,就是要直接承担责任的。

回到淮安之后,郑勋睿仅仅将少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漕粮的征收上面,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考虑如何调整人员的事宜。

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郑勋睿筹谋的布局,要开始慢慢的实施了。

首先当然是调整淮北各地的官员,这里面牵涉到凤阳巡抚等关键的职位。

现任的凤阳巡抚吴振缨,和郑勋睿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当年是郑家军护卫了凤阳府,若是那个时候凤阳府被流寇拿下,吴振缨也不要想着活命了,故而吴振缨一直都是感激郑勋睿的,但让郑勋睿无奈的是,吴振缨的能力的确一般,不能够独当一面,在郑勋睿看来,关系是关系,既然身为一个地方的长官,还是要有治理地方的能力。

大胆的启用人才,而且是忠心的人才,这是郑勋睿最为看重的事宜,十余年的时间过去,郑勋睿基本构筑了人才体系,但这些人才,绝大部分的品阶都不是很高,这也是环境的限制,以前郑勋睿考虑到了朝廷的反对,考虑到朝廷之中的那些东林党人,不过他在淮北这一年多时间,狠狠的打击了东林党人、复社和应社在淮北的势力,很多的事情可以放开手脚做了,只要谨慎的操作,不引发太多的震荡,就不存在很大的问题。

东林书屋。

郑勋睿和徐望华两人在这里,洪欣瑜守在了书房的外面,不准任何人进入,就算是有紧急的事情需要禀报,也需要在外面等候。

其实用人方面,郑勋睿完全可以独自思考和做出决定,这是领袖的权力,权力的体现核心就是在用人和用钱的方面,不过郑勋睿的想法早就出现了改变,既然要图谋做大事情,那就需要有一批核心的谋士,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帮助,否则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无法周全所有的事情。

“徐先生,能否评价一下总督府衙门的官员,还有郑家军的将士。”

郑勋睿问的非常的直接,当然徐望华的回答也十分直接了。

“大人,属下觉得,郑家军的将士,对大人是忠心耿耿的,相比较来说,总督府衙门的官员,内心怕是还想着朝廷,属下将话说的更加直白一些,那就是皇上下旨,在郑家军没有丝毫的作用,可在总督府就说不清楚了。”

徐望华几句话就点破了问题所在,总督府衙门的官员,悉数都是读书人,这里面除开文坤等极少数人之外,其余大都是通过一步步的科举考试才到目前地位的,就说史可法、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也是凭着自身的学识被朝廷启用的,只不过这个过程之中,郑勋睿伸出了援手,让他们能够很快得到晋升。

郑家军就不一样了,完全是郑勋睿一手创建起来的,与朝廷几乎没有关系,不管是郑家军的各级军官,还是诸多的将士,他们进入郑家军的时候,首先知道的就是主帅郑勋睿,根本就不知道郑家军与朝廷有什么关系,加之郑家军成立以后,郑勋睿和郑锦宏等人,阻断了郑家军与朝廷之间的联系,朝廷无法往郑家军派遣监军,郑家军的总兵、副总兵等军官,也不会调到其他的地方去,所以郑家军将士是绝对忠心于郑勋睿的。

郑勋睿也是这样的想法,他不担心郑家军,但还是有些顾虑总督府的官吏,上至史可法和马士英等人,下至顾梦麟等人,一旦他郑勋睿与朝廷翻脸,甚至是和皇上直接翻脸,这些人是不是会一致拥护他,这是不敢完全肯定的事情。

“徐先生,那你认为,我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

徐望华稍稍沉吟。

“属下认为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大胆的提拔人才,特别是有能力之人,在他们落魄以至于看不见什么希望的时候,譬如说李岩这样的读书人,大人奏报推荐李岩为山阴县县令,属下认为就是绝佳的举措,第二个办法,就是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朝廷的规矩是死的,凭什么七品的知县,就不能够直接成为三品或者四品的巡抚,只要品行好能力强,就可以破格的提拔,这种破格提拔的人,对大人一定也是忠心的。”

郑勋睿微微点头,不过这一次,他觉得徐望华还是没有能够说的很全面。

“徐先生,我倒觉得这两个方面不是最为重要的,最为关键的还是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譬如说史可法与马士英等人,他们在我的身边,亲眼见证了山西、淮北等地出现的巨大变化,他们肯定是能够比较的,特别是北方,河南与山西等地,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官府和官吏还在大规模的盘剥,让百姓无法忍受,可陕西就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淮北这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就更不用多说了,史可法等人是明白事理的,哪一种方式让老百姓稳定下来,让天下能够富裕和强盛起来,这是不用多说的。”

徐望华微微一怔,对着郑勋睿抱拳开口了。

“大人提醒的是,属下差点忘记了最为重要的核心了,陕西与淮北等地的稳定,总督府、府州县衙门的官吏都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他们不会说什么,但他们的确能够比较,流寇一直在北方作乱,可不敢进入陕西,陕西的稳定,也让朝廷能够放心,认为流寇掀不起大浪,淮北就更不用说了,一些官吏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