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235部分

明末传奇-第235部分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官希望你认真看这些材料,看完材料之后,你大概就明白该干什么了,生活方面你不用担心,你的俸禄不高,不过漕运总督府会有一定的补贴,足够你维持家用,本官希望你不要被其他的俗事所牵绊,一心一意钻研这些材料。”

汤若望很是吃惊,其实他很早就知道郑勋睿,这位大明传奇的官员,曾经是徐光启的学生,徐光启去世之前,专门说到了郑勋睿,嘱托汤若望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到郑勋睿的身边去做事情,这一天尽管来得有些晚,但最终还是来了。

汤若望接过了厚厚的几个信函。

“下官一定按照大人的吩咐做事情,只是不知道这点卯的事情,该如何的处置。”

“点卯还是必须的,漕运总督府已经专门为你腾出了办公的地方,你专心看这些材料,下一步的事情,等到你看过这些材料,本官再和你商议。”

一天之后,薄玉也到淮安上任了。

薄玉其实是工匠出身,因为精通火器方面的研制,而且肯于钻研,故而被推荐到朝廷之中,无奈工匠的身份,让薄玉根本得不到重视,工匠是被视作下流人的,薄玉能够出任从九品的兵部副使,还是因为推荐他的人身份很不错。

可惜到了京城之后,薄玉的才能没有施展的地方,他本以为朝廷会重视火器的研制事宜,殊不知火器的研制被朝中大人视作是三教九流,这让薄玉没有了施展的天地。

加之朝廷之中的官吏,几乎都是读书人出身,人家相互之间是抱成团的,薄玉来到京城,算是异类,没有什么朋友,自然也就得到不到所谓的冰敬和炭敬,依靠着从九品的俸禄,生活捉肩见肘,根本就难以维系。

这一次到漕运总督府,出任八品的仓场主事,可谓是翻身了。

故而在接到吏部的敕书之后,薄玉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带着家人离开了京城,他在京城没有任何的根基,走的也是非常彻底。

来到漕运总督府,见到了漕运总督郑勋睿,薄玉是非常吃惊的。

要知道郑勋睿刚刚被敕封为太子少保,地位是无比尊贵的,而且人家是殿试状元,功劳赫赫,在朝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就在薄玉诚惶诚恐的行礼的时候,郑勋睿已经很仔细的观察了薄玉。

这是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些自卑的中年人,或许是在京城遭受了太多的磨砺了,以至于一身的才气都被磨得差不多了。

郑勋睿有些心疼,更多的是无奈。

“薄大人,吏部任命你为仓场主事,不过这仓储的事宜,你暂时不需要过问。”

郑勋睿说出这话的时候,薄玉只是眼神暗淡了一下,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现。

“本官有其他的任务交给你,本官说话很直接,希望你不要介怀,你曾经是工匠,想必认识很多技术熟练之工匠,你来到淮安之后,首要的职责,就是找寻熟练的工匠,必须是牵涉到火器制作方面的工匠,至于说这些人日后如何安置,你不用担心,招募他们的时候,你大可向他们承诺,衣食无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本官给你十天的时间,十天之后,本官需要看见成绩,至于说下一步做什么,本官到时候会直接告诉你。”

“你的家人住在客栈,本官已经派人将他们接到官驿去了,家人的生活方面,你不用操心,本官会安排专人做好安排的,至于说你的俸禄,本官也考虑过了,每月给你补助白银十两,有了这些银子,你和你的家人都能够很好的过日子了。”

薄玉愣了一下,习惯性的准备行礼。

郑勋睿挥挥手。

“薄大人,你的职责很重,本官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不要让本官失望啊。”

第三百七十八章初次交底

杨廷枢到南京上任之前,专程来到淮安。

这次郑勋睿和杨廷枢见面,倒是大大方方的,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倒是杨廷枢还有一些顾虑,认为被锦衣卫或者是诸多官吏发现两人之间的联系紧密,怕是不大好,郑勋睿则是不屑一顾,很明确的告诉杨廷枢,其实朝廷早就知道这一幕,包括皇上都是清楚的。

杨廷枢心领神会,毕竟此次朝廷做出的大调整,他是感同身受的。

杨廷枢与张溥等人的关系同样对立和紧张,好在他们都在不同的部门做事情,加之张溥等人注意的重点在郑勋睿的身上,加之杨廷枢是主动脱离应社的,若是张溥等人不遗余力的对付杨廷枢,会招致很多的非议,对于东林党人的影响是很不好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杨廷枢尽管身在京城,但相对比郑勋睿遭遇的攻击要少一些。

但这不意味着杨廷枢就高枕无忧了,东林党人当然是会注意他的,而且不会放过攻击他的机会,几年时间以来,杨廷枢遭遇的弹劾也是不少的,只不过悉数都被皇上或者内阁压下来了,加之杨廷枢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几乎没有进入六部或者内阁的希望,这让东林党人的攻击不是那么的猛烈。

无依无靠的日子是很难熬的,在京城的时候,杨廷枢要好的朋友很少,以前读书时候的朋友,基本都断绝往来了,那些朋友基本都是复社、应社或者东林书院的读书人,这让杨廷枢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东林党人的局限,什么都被东林党所谓的结党理论给抹杀了,所有的关系都是在这种结党理论的氛围之下进行的。不仅仅是做事情,就连生活都受到直接干涉。

杨廷枢到南京出任户部尚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协助郑勋睿。

朝廷之中能够看透这一层的大人还是有的,可惜南京六部官员大幅度的调整,让局势变得复杂起来,也让尚未正式上任的杨廷枢。立刻就处于艰难的状态之下。

刘宗周和王铎两人,是郑勋睿的恩师,可是却是出面弹劾郑勋睿的大臣,两人出于东林党人的本能,反对郑勋睿,杨廷枢和郑勋睿的关系不一般,同样是遭到刘宗周和王铎反对的,如此的情况之下,杨廷枢却要和刘宗周、王铎共事。他们之间不爆发冲突都没人相信。

杨廷枢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形,上任之时,内心肯定是不愉快的。

郑勋睿再次端起了酒杯。

“淮斗兄,你我见面之时,看见你就是愁眉苦脸的,到现在还是板着脸,我都替你着急了,若以这样的态势出任南京户部尚书。自身不能够调整心态,可不是很妙啊。”

“我笑不出来啊。清扬,你也知道,以前我在京城的时候,虽说遭遇到东林党人的弹劾与攻击,不过我和他们没有直接的交集,特别在顺天府的时候。我做我的事情,他们在朝廷里面翻天覆地都与我没有关系,可现在不一样了。”

“怎么,这点压力就承受不住了。”

杨廷枢看着郑勋睿,毫无掩饰的开口了。

“说话容易做事难啊。每日里和刘大人、王大人脸对脸,真的要是爆发了冲突,大家都不好受,就更不要谈做事情了。”

郑勋睿喂喂摇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了。

“按照你的这种理解,恐怕我遭遇的问题更大,不要说做事情,保命都困难了。”

杨廷枢看着郑勋睿,张大了嘴,他不知道郑勋睿为什么会这样说,刚刚被敕封为太子少保,郑勋睿可谓是风光无限。

“淮斗兄,你认为皇上和朝廷会放心我吗,会真正的放心郑家军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实情况总是很残酷的,我也想着过安稳的日子,荣华富贵谁不想,但不可能,就看此次朝廷做出的调整,不就是直接针对我的吗,一方面想着郑家军能够狠狠的打击甚至是剿灭后金鞑子,一方面想着处处的掣肘,防止郑家军一步步的强大起来,如此矛盾的心态体现出来,我若是稍有不慎,岂不是跌入到万丈深渊之中。”

“没有那么严重吧,你不是刚刚被敕封为太子少保吗。”

“淮斗兄,你这是自我安慰,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我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任何一个人倒霉,另外一方都要跟着倒霉的,可笑的是朝廷那些大人,他们没有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五心不定,输的干干净净,如此的做作,如此的玩平衡术,最终将弄得一团糟。”

杨廷枢的脸色有些发白,看着郑勋睿,迟疑了一下开口了。

“清扬,还是注意一些的好,不管怎么说,郑家军已经是朝廷最为骁勇的军队,你这个漕运总督,也是最为显赫的。”

郑勋睿内心叹气,杨廷枢也是读书人出身,其家族就是世受皇恩的,忠君的思想根深蒂固,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自己也不能够过于着急,不能够过早的摊牌。

喝下一杯酒之后,郑勋睿转移了话题。

“淮斗兄,此次你出任南京户部尚书,处境的确不是很好,不过我建议你不必考虑那么多,你可能与刘大人、王大人之间发生冲突,最大的可能性就在钱粮方面,南京户部掌管的钱粮还是不少的,可谓是富足,如何使用这些钱财,刘大人肯定有不同的意见,这方面你稍微放手,相信你和刘大人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冲突了。”

“清扬,我明白你的意思,要是我什么都不管,与刘大人、王大人肯定能够处理好关系,这本来就算是示弱了,他们当然高兴。”

“淮斗兄,理解不要过于的偏激,不是说不管,在原则性的问题上面,不能够做出任何的让步,可在一些小的枝节方面,大可不必那么计较。”

杨廷枢稍稍思考了一下,微微点头。

“我知道了,做到这一点没有多大的问题。”

“嗯,你能够有这样的心态,就能够尽量避免发生冲突,不过有一件事情,你必须牢牢掌控,不管刘大人是什么意见,都不能够退缩。”

“我知道,你是说兵器局吧。”

“不错,我所指的牢牢掌控,要达到水泼不进、针扎不进的程度,兵器局的事情,必须是你独自掌控,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够插手,更不能够安排人手。”

杨廷枢顿了一下,同样是神情严肃的开口了。

“清扬,需要我做什么,或者说你是怎么想的。”

“很简单,我准备在兵器局研制火器,而且我的考虑,将兵器局搬迁到淮安来,在这里研制火器,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你对兵器局有着绝对的掌控。”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杨廷枢的神情反倒是轻松一些了。

“这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估计刘大人和王大人都是巴不得的,我已经了解过,南京的兵器局,因为缺乏银子,几乎就没有做什么事情,户部也舍不得投入银子,兵器局无事可做,处于停滞的状态,若是将兵器局搬迁到淮安来,刘大人会更加高兴,那样他就不用投入一钱银子了,就算是我想着投入银子到兵器局,难度也是很大的。”

“银子的事情,不需要过多的操心,我来想办法,只要能够将兵器局搬迁到淮安来,后面的事情我来做。”

郑勋睿说出来这样的话语之后,郑勋睿脸上露出苦笑的神情。

“清扬,你的话语我明白了,看来我这个南京的户部尚书,恐怕什么事情都管不了,这样也好,能够回到家乡去,总是好事情,学学原来的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大人,也是很好的,学习书法,多多看书,增强学识。”

“韬光养晦,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情,淮斗兄,你我都年轻,不用那么着急的,或许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你就可能承当更加重要的职责了。”

杨廷枢在淮安逗留了两天的时间,可能是想清楚了其中的奥妙,也就没有多大的顾虑了,其中有一天的时间,杨廷枢甚至在漕运总督府呆了一会。

郑勋睿一直都在陪着杨廷枢,同样没有什么忌讳。

应该说这次的交谈,与以前的交谈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这一刻开始,郑勋睿和杨廷枢两人已经联合到一起了,为了共同的目标开始奋斗,以往他们之间虽然是亲密无间,但所做的事情很少有交集的,当年杨廷枢出任延安府知府,不过是小范围的联合,那个时候郑勋睿的力量还是很小的,可现在不一样了,郑勋睿的实力已经不一般,甚至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高度重视了,到了这个时候,杨廷枢选择帮助郑勋睿,而且无所畏惧,那是不简单的。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杨廷枢的转变是很大的,能够义无反顾的做出选择,不回避不逃避,这让郑勋睿看到了希望。

郑勋睿不着急,很多事情都要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杨廷枢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和选择,接下来关键的地方,是两人联合起来做事情,要知道火器的研制,关系到郑家军未来的发展,这是最大的事情。

第三百七十九章议和

崇祯十年二月二十日,大清国皇太极的特命全权代表、安平贝勒杜度来到了大明的京城,陪同杜度的还有满八旗正黄旗甲喇章京杨古利,以及正黄旗牛录额真谭泰等人。

自万历年间的萨尔浒之战以来,这是后金第一次派遣使者前往大明的京城。

杜度此行是绝密的,首先通报了大明蓟辽督师洪承畴,接着洪承畴密奏皇上,皇上召集内阁大臣以及兵部尚书杨嗣昌,进行了反复的商议,最终同意后金派遣使者到京师。

杜度、杨古利和谭泰等人,在明军的严密护卫之下,从山海关入关,一路上他们都是在马车里面,根本就不会露面。

杜度等人被安排到会同馆的北馆居住。

如何安置杜度等人,在内阁也产生过一些小的争议,最终统一意见,由礼部的主客司出面负责,主客司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掌管外国的朝贡事物,以及地方政府、周边少数民族的朝贡事宜,皇太极虽然登基称帝,建立大清国,可在大明朝廷看来,皇太极依旧是大明的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就算是其继承努尔哈赤的爵位,也就是左都督,至于大清国以及皇太极这个皇帝,大明朝廷是不会承认的。

将杜度等人安排在会同馆的北馆居住,其实就是将后金视作是大明的少数民族。

负责出面与杜度等人交谈的是兵部尚书杨嗣昌。

杨嗣昌其人是有着很不错能力的,出任兵部尚书之后,深得皇上的信任,其父亲就是曾经的三边总督杨贺。

皇太极派遣杜度等人前来议和,在内阁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以钱士升、侯恂为代表的东林党人。是坚决反对议和的,他们认为必须要狠狠的打击乃至于彻底剿灭后金鞑子,若是同意议和则是丧权辱国之举措,绝对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