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122部分

明末传奇-第122部分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营的装备充足,不过神机营的装备还是有问题的,特别是火炮不足。”

“我知道,郑锦宏,杨贺,你们记住,不要老是盯着红夷大炮,红夷大炮的威力虽然很是强大,可是过于的笨重,根本不适合野战,最好的还是弗朗机,野战之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神机营的训练,还是以拼杀的训练为主,以鸟铳射击训练为辅,鸟铳的威力虽然也是不错的,可遇见了阴雨天气,就是烧火棍,没有丝毫的作用。。。”

郑锦宏和杨贺都低下头了,这样的话语,少爷说过不止一次了,可两人都觉得红夷大炮的威力最为强大,神机营至少要配备足够的红夷大炮,弗朗机、虎蹲炮等等也是需要的,但那只是次要的配备。

郑家军的几次战斗,都没有使用火器和火炮,所以郑锦宏和杨贺等人,不知道火炮真正的适用范围,他们只是听榆林总兵刘泽清说到了红夷大炮的威力,很是向往。

如今最大的问题是,郑家军的神机营,尚无一门红夷大炮,这是他们不甘心的。

“好了,我知道你们的意思,总是听刘总兵说到红夷大炮的威力,我知道红夷大炮的威力,可那是在攻城拔寨战斗之中的作用,野战的时候是难以发挥出来威力的,神机营火炮配置的问题,你们暂时不要操心,这些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说到这里,郑勋睿的神色有些严肃了。

“你们要清楚,郑家军若是不能够立下战功,就得不到更多的火炮,一旦我们能够打出来漂亮的战斗,就可以配备红夷大炮和更多的弗朗机、虎蹲炮了,刘总兵曾经给兵部写了奏折,要求大量配备火炮,榆林边镇的防御任务很重,按说兵部是知晓的,可为什么没有答应,无非是榆林边镇的战斗力羸弱,兵部认为没有必要配备,你们看看大同边镇,军士的装备就完全不一样了。”

“兵部这是偏心。”

“杨贺,话不能够这样说,不要以为兵部什么都不知道,兵部尚书张凤翼大人,知道各地的情况,榆林边镇主要是防御蒙古草原部落,辽东和大同边镇,主要防御的是后金鞑子,如今后金鞑子正在蒙古草原征服各个部落,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杀入到关内啊。”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郑锦宏和杨贺都低下头了,他们知道目前的局面是难以改变的,若不是少爷想尽办法,郑家军根本无法维持。

第一百九十七章望洋兴叹

七月初六,投降的流寇反叛了,这时候距离他们投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流寇杀死了安抚官,还有押解的五千余官军,重新举起了造反的大旗,他们选择的第一个攻打的城池,就是凤翔府辖下的麟游。

郑勋睿的分析是完全准确的。

流寇拿下了麟游县城,得到了粮食和装备之后,兵分两路,一路朝着南面,杀向西安府所辖的永寿、淳化、耀州和白水等地,一路向西直接杀向了凤翔府,当然流寇作战的重点是非常明确的,他们的主力大都是在南面,北面只是围困凤翔府城。

告急文书迅速到了五省总督陈奇瑜的手中。

看到了文书,陈奇瑜的脸色发白,身体颤抖,几路大军悉数都撤回去了,车箱峡之战,缴获了流寇大量的金银珠宝,这些金银珠宝奖励给了几路大军,大家都欢天喜地的回去了,出来作战这么长时间了,谁都想早些回去。

再次召集几路大军作战,可能性是不大了,一旦撤军之后,战斗气息在短时间之内难以积聚起来,再说流寇已经进入到相对平缓的地方,而且是兵分两路作战,采取四面合围的方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唯有采取追击战的方式,可除开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有着这样的能力,其余几路大军缺乏这样的能力。

再说派遣的押解流寇的五千大军,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被打败了,可见流寇的战斗力是非同一般的,也就是说车箱峡之战,流寇的精锐没有遭受到什么打击。

想到流寇走出车箱峡的时候,蓬头垢面,和流民完全一样,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其实流寇是保存了实力。

任何一个人遇见这样的局面,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大军迅速去围剿,至少需要做出样子来,可惜指挥了车箱峡战斗的五省总督陈奇瑜,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幼稚的错误,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卸责任。

陈奇瑜如此处理事情,有很大的过错,但也不能够将责任全部都推到他的身上,朝廷对这方面的责罚是非常厉害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不讲原因的,陈奇瑜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保,这也算是正常。

可人的精力有限,陈奇瑜将重点放在了推卸责任方面,自然就忽略了如何迅速召集军队剿灭流寇的事宜。

朝廷接到奏折之后,大为震惊。

如此好的剿灭流寇的机会失去,谁都会生气,皇上也不例外,盛怒之下处理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皇上暂时顾不上处理陈奇瑜,因为后金鞑子开始进攻宣府和大同一带了。

后金鞑子进攻宣府和大同的时间是七月初八,距离流寇再次造反仅仅两天的时间,这让朝廷陷入到两面作战的窘境之中,相对来说,后金鞑子的威胁更大,故而皇上和朝廷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到宣府和大同一带去了。

三边总督洪承畴驻守在大同,他麾下最为得力的将领就是曹文诏了,故而大同主要的防御事宜,都是曹文诏直接负责的,曹文诏固守怀仁,这里距离大同不到七十里地,是大同城池最为关键的防御地点。

曹文诏不负众望,守住了怀仁,后金鞑子进攻没有得到好处,开始在大同其他地方劫掠,七月十五,后金鞑子攻陷大同得胜堡,让京师震动,接着后金鞑子又攻陷了灵丘县,让皇上更加的忧虑,下旨要求辽东、宣府和大同等地,加紧防御,绝不准让后金鞑子深入关内,甚至是直接威胁到京师。

朝廷的敕书源源不断的来到了延绥巡抚衙门。

榆林边镇同样有边关守卫的任务,而且是紧靠着大同边镇的,后金鞑子也许会到榆林边镇甚至是延安府劫掠,所以邸报上面,对延绥巡抚衙门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要镇守榆林边镇,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

郑勋睿是真正的陷入到苦恼之中了。

史书上没有后金鞑子与流寇勾结的记载,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关键是后金鞑子瞧不起流寇,他们本就看不起大明的军队,就更不要说流寇了。

可是郑勋睿却发现了另外的端倪,那就是后金鞑子选择进攻大明边镇,或者是深入关内劫掠,总是能够找到最好的时机,崇祯二年末和三年初,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让后金鞑子没有了后顾之忧,长驱直入,进入关内劫掠,甚至直接威胁到了京师,崇祯六年,后金鞑子接受了孔有德与耿仲明的投降,趁着旅顺兵力薄弱的时机,依据拿下了旅顺。

如今后金鞑子进攻的时间,正好是朝廷大规模剿灭流寇的时间。

难道皇太极是神仙,能够在大明遭遇到困窘的时候进攻,每次都掐住了大明的脖子。

这不可能,唯一能够解释的理由,就是皇太极注重情报事宜,能够从关内获得诸多的情报,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郑家军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厮杀了,郑勋睿是希望和平的,可惜他所处的时代,没有和平的可能,越是往后面去,面临的局势越是严酷,不知道有多少惨烈的厮杀等着郑家军。

流寇在凤翔府再次造反之后,郑勋睿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他认为陈奇瑜应该是再次组织大军进行围剿,而且会迅速给朝廷写去奏折,请求调动榆林边军,不过这个情况一直都没有出现,相反因为后金鞑子的入侵,榆林边军被限制在榆林镇周边,动弹不得。

此时的郑勋睿,只能够望洋兴叹了。

且不说后金鞑子的劫掠,就说流寇的规模,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再次发展起来,凤翔府和西安府遭受了灾荒,朝廷的救济不能够及时到位,而且大军在剿灭流寇的过程之中,杀良冒功,很多的流民被无辜杀害,这个时候流寇来了,流民纷纷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让流寇的队伍在短时间之内壮大起来了。

巡抚衙门,厢房。

郑勋睿的脸色很不好,走来走去,徐望华、郑锦宏和杨贺等人,也是一脸的怅然,他们都做好了准备,以为郑家军这一次能够开拔,去剿灭流寇的,谁知道局面出现如此重大的变化,至于说郑勋睿的判断能力,他们是深信不疑的,流寇在凤翔府和西安府的活动线路,全部都是按照郑勋睿的分析进行的。

“唉,流寇怕是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其威胁甚至要超过后金鞑子了。”

郑勋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徐望华大为吃惊,在他的印象里面,朝廷大军剿灭流寇的战斗,全部都是占据优势的,只是因为时机把握不好,再说流寇和后金鞑子的战斗力,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为什么郑勋睿会说流寇的威胁大于后金鞑子。

郑勋睿看了看众人,神色凝重的解释了。

“流寇活动的地域广阔,所到之处,府州县衙门几乎都是被直接摧毁的,而且流寇还带动了当地的流民造反,这样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北方很多地方连连遭遇到灾荒,朝廷拿不出来钱粮救济,就算是救济也是杯水车薪,百姓本来就没有活路了,不造反能够怎么办,而且流寇是得到百姓同情的,甚至朝廷之中都有大人如此的认识。”

“反观后金鞑子,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百姓是痛恨后金鞑子的,不会有谁去支持他们,而且后金鞑子的劫掠,一般都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几个月时间过去,就要回去的。”

“此次车箱峡之战,陈大人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恐怕是难以逃脱朝廷的惩罚了,我听说陈大人还在为自身辩解,将责任推到他人的身上,他想的太简单了,这么大的事情,身为五省总督,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不管怎么推脱,都必须承当最大的责任。”

桌上的图上上面,画出来的线条更多,郑勋睿看着图纸,微微摇头,一脸的苦笑。

“按照我的预计,陈大人被朝廷责罚之后,洪承畴大人很有可能出任五省总督,其实之前朝廷就有大人建议,让洪大人出任五省总督。”

徐望华稍稍思索了一下,开口询问了。

“大人以为,洪大人若是出任五省总督了,是不是能够顺利的剿灭流寇。”

郑勋睿摇摇头。

“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了,流寇在车箱峡遭遇到惨重的打击,肯定会吸取教训的,今后的作战,流动性更强,这就让朝廷处于很难的境地,大军剿灭流寇,必须紧追不舍,如此的作战粮草必须要充足,北方各地遭受灾荒,粮食本来就不足,这个时候若是全力保证大军的供给,老百姓怎么办,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了,成为了流民,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朝廷岂不是越剿流寇人数越多。”

“好了,我想后金鞑子退兵之后,朝廷很快会关注榆林边镇的,郑锦宏、杨贺,你们做好一切的准备,我想郑家军出征的时间就要到来了。”

已经是崇祯七年的八月,郑勋睿清楚,郑家军必须要开始发威了,否则后面的局势就真的不好收拾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喜得贵子

冬梅红着脸,急匆匆来到厢房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要知道郑勋睿在这方面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家眷不得参与到政事之中,也不得经商,所以说文曼珊等人从来都没有进入过大堂、二堂和三堂,就更不用说来到厢房了,巡抚衙门的后院有出入的门,文曼珊等人出去散步等等,都是从后院的门出入的。

“相公,小姐肚子疼。。。”

郑勋睿愣了一下,没有来得及和众人打招呼,冲出了厢房,朝着后院而去,冬梅对着众人微微点头之后,也跟在后面,朝着后院小跑而去。

郑锦宏也站起来了,对着徐望华开口了。

“徐先生,我家少夫人怕是要生了,我这就去请产婆。”

“郑将军,不要着急,这是喜事,请产婆的同时,还是要请郎中的。”

郑锦宏点点头,虽说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转移到了郑家军之中,可少爷家里的事情,他是随时都记在心里的。

产婆早就联系好了,在延绥镇,巡抚大人的夫人生产,谁敢耽误事情啊。

产婆和郎中迅速赶赴巡抚衙门,距离不远,他们很快就赶到了,郑锦宏没有停留,迅速回家去通知玉环,这方面玉环帮忙还是可以的,冬梅、荷叶与杨爱珍,都是少爷的娘子了,身份不同了,府里的丫鬟年纪尚小,手脚不灵活,遇见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心慌,玉环就不一样了,轻车熟路,能够很好的帮忙。

玉环听到郑锦宏说了之后,几乎没有怎么收拾,迅速出门,朝着巡抚衙门而去了。

巡抚衙门后院已经陷入到紧张忙碌之中,到处都是匆匆走过的人。

郑勋睿在屋子里,产婆正在检查,附在文曼珊的耳边低声说些什么,稳定文曼珊的情绪,郑勋睿握着文曼珊的手,他没有用力,倒是文曼珊紧紧的捏住他的手,手里的青筋都露出来了,女人生孩子等于是过鬼门关,特别是医学条件还不是很发达的明朝,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是大人小孩都出现危险的。

产婆脸色发白,经过诊断,她确定文曼珊是要生产了。

准备工作早就开始,产婆一边检查一边就做出了安排,什么热水、手帕、绒布等等的物品,有些已经拿进了屋子里。

产婆看着郑勋睿,欲言又止,人家可是巡抚大人。

郑勋睿站起身来,对着脸色苍白、不断**的文曼珊开口了。

“夫人,坚持住,你就要有小孩子了,我在外面等候好消息,要是疼得厉害,你就喊出来,千万不要憋着。”

松开手,郑勋睿轻轻擦去了文曼珊额头上的汗滴,转身走出了屋子。

文曼珊停止了**,泪水从眼里滚落出来,站在旁边的玉环、冬梅、荷叶和杨爱珍等人,都忍不住流泪,产婆稍稍犹豫了一下,开始吩咐了。

最先动起来的是玉环,她迅速端来了热水,拧干了手帕,为文曼珊擦去脸上的泪珠。

其余人也按照产婆的要求开始动作了。。。

郑勋睿站在院子外面,来回的踱步,脸上写着焦急,以往从容的神态看不见了,郑锦宏、徐望华等人早就过来了,陪在郑勋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