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东方织蛛)-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材艽丈贤蛴嗨丶牵赐沉焖。
诸葛亮呵呵一笑,说道:“水军统领么……属下觉得,有一人足以担当此任。”
“哦!”刘备大喜,急忙问道:“到底是何人能担当此重任?”
诸葛亮沉声道:“王威……王公远!”
刘备闻言顿时有些失望,叹息一声,说道:“我又如何不知王威的本事,但刘备数次上门相约,王公远都闭门不见,如之奈何?”
诸葛亮却笑道:“王公远闭门不见只是对主公心有怨气罢了,但现在李子悔兵锋直指荆州,生死存亡之际,想来王公远定然不会坐视荆襄之地荼毒于战火,只要主公请的一人前去想说,王公远出山相助并不难。”
刘备奇道:“谁能请动王威将军?”
诸葛亮微微一笑,轻声道:“司马先生!”
刘备面露喜色,答道:“如果是司马先生想请,想来王公远定然不会推辞。”
虽然这么说,但刘备心里却很不痛快,司马先生是谁?当然就是荆州的名士司马徽了,司马徽此人非常有才学,和庞德公交情甚密。
如果说庞德公是荆州士族的精神领袖,那么司马徽就是荆州学子的引路人了,徐庶、庞统、诸葛亮等人都有和司马徽求学的经历。只不过司马徽为人低调,属于隐士类型的,不像庞德公那么声名显赫而已。
但司马徽这个隐士并不是真正的隐士,经常蹦出来扰乱天下局势,比如徐庶和庞统,就是司马徽推荐给刘备的。
可让刘备心存不满的是,一开始还好,司马徽或明或暗的支持自己,给自己推荐人才,但自从濄水大败之后,司马徽就有些看不上自己了,和自己日渐疏远。
所以在刘备心里,司马徽就是个投机分子,但如今有求于人,刘备不得不拉下脸皮装笑脸,狠狠的夸赞了司马徽几句。
还没等刘备动身去请司马徽,传令的兵卒来报,曹操又开始攻城了。刘备急忙起身,穿上衣甲,上城墙查看情况,一上城墙,刘备就皱起眉头。城墙之下,曹操的大军倾巢出动,旗帜飘扬,杀气冲天。
曹操自从伏击了刘备之后,仅仅又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活动,剩下的时候都只是装装样子而已,但这一次不同,曹操显然是动真格的了。
这不是刘备的错觉,曹操偷袭江陵未果,就真的没真心实意的攻打过江陵,曹操攻打江陵,只是为了给李重一个交代而已。
不可否认,曹操能袭取江州,最大的功臣不是夏侯惇,而是李重,没有李重牵制刘备,狠狠的耍了刘备一次,曹操根本就没有攻取江州,长驱直入,兵临江陵的机会。但曹操既然的到了好处,也必要尽到盟友的责任,所以曹操才在江陵城下驻扎数月,牵制住了刘备,给李重一个攻取吴郡的机会。
这时两个坏蛋之间的默契,说是狼狈为也不为过,但必须要承认一点,如果不是对付刘备,曹操和李重绝对不会如此信任对方。
还是那句话,谁让你刘备人品不好呢。
攻城的消息自然灵通一些,就在刘备得到江东战报之前,曹操也接到了消息,张飞一败涂地,伊籍的水军全军覆没。
所以知道了李重攻取丹徒之后,曹操也立即召集几位谋士,讨论接下来的战略布局。这不是曹操临阵现磨枪,没提前做好准备,关键是曹操实在没想到张飞败得那么惨。
在曹操的设想里,顶多是张飞自己突围,全军覆没,伊籍的水军救援未果而已,可现在张飞逃出生天,伊籍的水军却死翘翘了。这就是曹操见识短了,曹老大只知人妻无限好,哪知基友更胜一筹呢!
于是现在曹操面临一个难题了,是撤军,还是一鼓作气干掉刘备。
撤军有好也有坏处,只要曹操一撤军,刘备立即就能腾出手来支援张飞,稳固采石矶战线,暂时安稳下来。
但撤军也有坏处,现在刘备军心震动,士气低落,一旦曹操撤军,就再也难以找到攻取江陵的大好机会了,秭归、夷陵能驻军不假,但绝对养活不了十来万军。曹操没有强大的水军,也就没有渡江攻打襄阳的能力。
不撤军同样有好有坏,好处就太大了,刘备现在要全力固守采石矶战线,根本就没有能力抽调兵卒来将强江陵的防御力量,一旦让曹操抓住机会,攻破江陵,刘备就失去了半壁江山,曹操可以依托江陵,攻取荆州各地。
那样一来,就是李重占据了扬州全境,曹操也不怕,从战略上来讲,荆州的地位要比扬州高得多。
坏处也有,无论怎么看,无论如何,刘备都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荆州,而不是扬州,也就是说,一旦刘备的战线吃紧,刘备绝对会舍弃扬州,把兵力聚集到荆州各地,全力对抗曹操。
如此一来,一旦打不下江陵,曹操岂不是为李重做嫁衣了。
所以曹操听出撤军还是增兵之后,曹营之中立即出现两个派系,一方支持撤军,一方支持强攻江陵,文臣武将在军帐之中吵成一团。
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谁都头疼无比。
到了最后,曹操还是将目光放到老狐狸贾诩身上,想看看老狐狸到底怎么看。
一直秉承明哲保身的老狐狸知道这次是躲不过去了,毫不犹豫的说了一句话:“主公各子谁能与李子悔争锋?君不见刘季玉乎?”就这一句话,立即让曹操做出了决定。
有时候诸侯争霸必定不光是战略眼光,天时、地利、人和等等,还要比拼的是谁活的长远一些。比如说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争斗,没错,曹操确实在官渡打败了袁绍,但袁绍也没到一蹶不振的地步,如果袁本初不死的那么快,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还有刘表也是一样,老头子再有能耐又能怎么样,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其实最最悲惨的还不是袁绍和刘表,在三国群雄中,最惨的是刘璋的老爹刘焉。
如果说到雄才大略,三国之中最厉害的绝对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而是江夏的刘焉,刘君郎。
看看刘焉的事迹,刘焉早就看出来天下将乱,于是向朝廷提出州牧治,并且得到朝廷的认同,于是刘焉就打算前去交州避祸,但董扶言益州有天子之气,刘焉立即改求益州牧,可见其野心不小。
而刘焉到了益州之后,更是一展胸中韬略,先是压制了贾龙,有以张鲁作乱为借口,中断了与朝廷的联系,自己在益州割据为王,扩充实力。
到了后来董卓入京,虎牢光大战,刘焉也没参战,保全了实力。
可以这么说,刘焉的决断完全就是当年刘邦的翻版,甚至比刘邦的形势还要好一些,毕竟刘邦对付的是项羽,刘焉对付的是实力分散的各个诸侯,无论是出兵攻打,还是拉拢连横,要容易得多。
但那又能怎么样,好容易平定了益州,等到天下大乱的实际,刘焉病死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不光是诸葛亮,刘焉也是这种情况。
刘焉死的时候,年龄应该不大(194),不然的话,刘焉也不会在初平二年(191)年造车撵千乘,想要称帝了。
书上虽然没有写过刘焉的确切年龄,但是此时的刘焉绝对身体很健康,史书上明确记载过“焉托疾召璋”,也就是说,刘璋是装病的。还有一点,就是写张鲁的母亲很有姿色,和刘焉有染,想要那啥,最起码身体的不错吧!这个就用考证了。
但后来怎么样了,刘焉身死,刘范(刘璋的长子)被处死,刘璋就是个被人欺负的下场。
第四百一十章 马孟起暗自离心
所以曹操一听到贾诩说:你的儿子比得上李重吗?立即就拍板儿下了决定,反正刘备也没有反击的能力了,揍他又能咋的,大不了无功而返呗。于是曹操立即就展开猛攻,同时从各地抽调兵卒,准备强攻江陵。
现在曹操在江陵城下聚集了大约四万多军队,想要攻克江陵这样的坚城,还是很有难度的,但话又说回来了,那次攻城没有难度呢?
江陵城上,刘备身穿重甲,一手按着佩剑,一手扶着城垛,向下探望。
刘备不是来指挥守城的,这种攻守战技术含量并不高,远了用弓箭,近了用石头近身了就用肉搏而已。刘备站在城墙上是想看看曹操到底是佯攻还是真打,无论如何刘备也想不明白,曹操今天抽了什么疯。
转眼之间,曹兵就冲到江陵城下,城墙上的弓箭手也开始放出羽箭,射杀曹兵。
与此同时,曹军的弓箭手也展开反击,一支支羽箭飞上城头,压制守城的军队。冲车也一下一下的撞击着江陵的城门,发出巨大的响声。
紧接着,曹操的投石机也开始发威,将一颗颗石块抛上天空,尖啸着轰击下来,在城墙上溅起一蓬蓬鲜血。
随着曹操的兵卒开始向上攀爬,江陵的守军也向下投掷出一个个陶罐,陶罐破碎,罐中的火油到处流淌。火把盘旋着落到地上,燃气一束束火苗,转眼之间就蔓延到云梯和冲车上,烧的曹兵哀嚎连连,惨不忍睹,空气中顿时出现一股焦糊的味道,还隐隐有一种肉香味。
这还只是开始而已,数万人参与的攻城战惨烈无比,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
刘备就一直站在城头,目不转睛的看着曹操指挥军队攻城,期间刘备自己都回见砍飞了好几只冷箭,可见曹操的攻势有多猛烈了。
不过刘备也算硬气,就仗剑站在江陵城墙上鼓舞士气,神色如常,视满天的羽箭飞石为无物。主公勇猛,确实能让守军勇气倍增,一时间荆州兵卒压得曹兵几乎喘不过气来,刀砍枪刺,杀的曹兵的叫苦不迭。
一连打了三天,曹操将能想到的计谋全用了出来,什么声东击西、挖地道、防火烧城、诱敌,死上了上万人,也没能攻破江陵。
当然,刘备也不好受,将领的城墙损坏严重,防御力大降,就连一个粮仓都被曹操烧了,羽箭、木石、火油等守城物资更是消耗无数,兵卒死伤近万,城中的百姓也被冷箭、乱石误伤无数,到处都能听到痛苦哀嚎之声。
但令刘备恐慌的不是这个,那次守城不是极为惨烈,兵卒不够就抓壮丁,粮食不够就让百姓少吃一点,木石不够就拆房子,难不倒刘备。
让刘备恐慌的是曹操根本没有退兵的意思,按理说曹操的损失更为惨烈,自己死了一万兵卒,曹操最少要死伤两万兵卒,各种攻城器械也损毁的差不多了,为什么曹操还不退兵?很显然,曹操还在等援兵。
无奈之下,刘备立即出绝招,屈膝求和。
求和对刘备来说没什么心理压力,这招他没少用,提起笔来,刘备刷刷刷写了一封书信,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孟德兄亲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孟德兄转战河北,平定中原,收复西凉,进军益州,与李子悔鏖战虎牢,弟心甚慕之。
孟德兄今尽起北国之兵,侵我荆州之地,背盟友之约,所为何故?现李子悔雄霸中原,收天下之半,狼吞江东,虎视宛洛,何以当之。
遥想当年,董卓势大,雄霸关中,然十八路诸侯合力,败董卓于虎牢,救天下于水火。当今之势与当年不胜相近,兄当与弟合力相据,共破李贼,以保州县平安,孟德兄为何有此不智之举,兄当三思之。
如兄退兵与弟共据李贼,弟愿奉孟德兄为主,行犬马之劳。另许昌孤悬于北,弟无力治之,愿奉还于孟德兄,共结秦晋之好(当时不是男女结婚的意思)。
建安十年,五月,刘备拜上。
最后就是签字画押了,刘备封好书信,派人去给曹操送信了。
曹操的大营就在江陵城下,所以不多时曹操就拿到了刘备的书信,展开一看,曹操差点没乐出声来。
刘备说的道理曹操不懂吗?当然不是了,但是曹操的难处刘备却不知道。这也不能怪刘备,大耳贼现在自身难保,哪有时间考虑子嗣的问题,对于曹操来说,子嗣问题就是幸福的烦恼了。
曹操嗤笑一声,立即给刘备回了一封书信,相比刘备的洋洋洒洒,曹操的回信就简单多了:没得谈!
不说有没有贾诩提醒的子嗣问题,但是刘备的人品曹操就信不过,什么交换许昌,都是扯淡。而且别说刘备不交还许昌了,就是交还许昌,曹操都不会同意的。自己死伤了两万余兵卒,好容易将刘备打的奄奄一息了,一封书信就想把自己骗走,没门!
因为曹操根本就没把刘备求和当回事,把整个心思都放到怎么攻破江陵,怎么调动军队上了,于是就把刘备的信使凉在军营之中。
所以等到刘备接到曹操回信的时候,可就是第三天晚上了,曹操这一耽搁还好,却给刘备造成一种这样的错觉,曹操在犹豫到底是不是要退兵。
不得不说,刘备想的太多了。
等到刘备接到曹操的回信,一看之下,差点没气炸肺子,曹操的回信极尽侮辱之能,开篇就是“大耳贼亲启”五个大字。接下来就是胆小如鼠……摇尾乞怜……卑鄙无耻……耻与为伍等等词语的组合。
不是曹操就真的那么看不起刘备,实际上这封书信带有点激将法的意思,期望能将刘备引出江陵城。
不过刘备确实很有忍耐力,破口大骂了一阵,就安静下来,捏着书信暗自沉思不已。
刘备仔细思考现在的形势,现在他单独和李重、曹操作战,虽然有所不济,但刘备还能勉强坚持下来,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但一同和曹操、李重开战,是必败无疑的,悬念就是刘备能坚持多久。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破坏曹操和李重的同盟呢?
沉思了有半个多时辰,刘备心中有了一丝腹稿,吩咐手下将诸葛亮、蒯良、陈到、马超等人召到大堂之中,看看其他人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见到众人来齐,刘备当先问道:“如今曹操与李重联手,不肯接受我军求和,肯定要在各地抽调兵卒,继续攻打江陵。俗话说久守必失,江陵城内缺兵少粮,诸位心中可有退敌之策,尽管说来,大家一起参详。”
许久过后,也没人接话,刘备喘了口气,指着陈到说道:“叔至,你一直领兵守城,说说看,曹操可有什么破绽可循?”
陈到摇头道:“属下惭愧,曹孟德用兵进退有度,变化万端,末将实在是找不到曹操的破绽。不过依照现在的形势,陈到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招募壮丁协助守城,其次应该修葺城墙,加紧储备军械辎重。”
说到军械辎重,陈到飞快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