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之间,汴梁城中的完颜兀术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
只不过,完颜兀术犹豫不决。他下属的将领们可不会与他同样的见识。
根据《宋史…岳飞传》的记载:…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觊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飞旗榜,自北方来降。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
这里韩常的五万众并不是说韩常有五万士兵。
韩常是汉人,身在金营,执行的却是宋朝的制度;韩常这五万人,是包括了随军家属在内的所有人数。
要投降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甚至连金兵的高层也不能够制止。他们唯一的做法就是劝部下不要主动去降,等岳家军到了再降也不晚。
《宋史…岳飞传》中有另外一段记载………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
这个乌陵思谋就是在绍兴八年中的那位金国特使。
在完颜粘罕和完颜昌等一批前辈们死后,金国人才短缺的情况非常明显。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连乌陵思谋这样的小辈都能够当上元帅,金兵人才缺乏的程度,可见一斑。
金兵现在的这种情形,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就叫做“树倒猢狲散”。
带兵带成这番模样。让金兵的主帅完颜兀术情何以堪。
如今的岳家军就仿佛是一座天堑一般,横亘在他完颜兀术的面前。四次三番的挣扎,始终无法逾越一步。
无可奈何之下,完颜兀术唯有长叹一声,挑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带着他的一帮残兵败将,偷偷撤离了开封府,往黄河边上而去。
在正面的战场上,岳家军凭借自己的勇武,已经占据了全面的主动权;而在河溯地区,也就是黄河两岸,各路打着岳家军旗号的义军纷纷风起云涌,已变成了一种星火燎原的势态。
京东路是李宝和孙彦所带领的义军。
从绍兴十年的五月到七月这段时间内,李宝和孙彦转战在兴仁府、宛亭县、到黄河边这一范围,到处偷袭和打击金兵。
最漂亮的一仗,是在五月二十四日乘船夜袭金营。
金军因人困马乏而酣睡,毫无戒备,仅在梦寐中被刀斧斫杀者,就有几百人。待到金兵发觉遭受奇袭后,更是一片混乱,人不及甲,马不及鞍,或被岳家军所杀,或从河堤坠落,淹死在黄河。
四名千夫长全部丧命,其中有一个叫“鹘旋郎君”,即是宗室完颜鹘旋,他的白旗上写明其军职为“都元帅越国王前军四千户”,是这支金军的酋领。此外,岳家军还缴获战马达一千匹。
在六月二日,李宝和孙彦再次在黄河边上袭击了一大队金兵。
金军大批被杀伤,或者被拥掩入黄河中淹死;而在打扫战场时,在一名军官的身上发现一枚金牌,上面刻着“金牌郎君”四个字。
根据《金史》卷五十八中《百官志》的说法………“金牌以授万户”。
估计此人为宗室,姓完颜的万夫长,督率自东京开封府以北发来的大队人马,企图要到宋地进行报复。
李宝和孙彦的这两场胜利,吸引住相当一部分金军兵力,有力地支援了当时刘锜八字军的顺昌之战。
在京西路大河以南行动的是忠义军马统制孟邦傑。
孟邦傑首先率领忠义军攻克了驻守在北宋皇陵附近的金兵,然后向着西北的南城军(治孟津)推进。
七月四日夜晚,孟邦傑的部将杨遇率领忠义军将士,从军城的北角攀登而上。金兵对于来自北城的偷袭并没有半分准备,乱作一团。被杀者超过了三千余人,拥掩入水者不计其数。
杨遇所部夺到鞍马、舟船、器甲、弓箭、旗、枪等很多战利品。还有一部分的残敌乘船逃过黄河。
在西京河南府以西黄河沿岸活动的是梁兴、赵雲、李进和董荣、牛显、张峪率领的两支队伍。
梁兴和董荣这两支义军是在七月一日渡过黄河的。
过河之后。他们花了三天的时间,横扫了黄河边上的金兵守军,然后在七月四日,一起挥戈东向,进攻各个中小县城;每攻占一处,还令当地的“百姓首领”,负责召集人民,守卫县城。
由于民众的配合和支援。梁兴等部的声势愈益壮大。
在河东路西部,他们攻占了绛州翼城县(今山西翼城县)等地,泽州沁水县(今山西沁水县)等地,杀了金国的高太尉、千夫长阿波那孛堇等人;在河北路,董荣等军还深入到了怀州和卫州的地界。
在河北路附近活动的是忠义统制赵俊和乔握坚。
赵俊和乔握坚两支忠义军合兵一处,收复了庆源府、磁州、相州、开德府、冀州、大名府、泽州、隆德府、平阳府、绛州、汾州、隰州等大片地区;当地的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期日兴兵”。
活跃在河东路北部的是忠义军的统制王忠植。
王忠植领导的河东路忠义军。克复了岚州、石州、保德军(今山西保德县)等十一州军,清扫掉留守在当地的金兵势力。
除此之外,陕州忠义军的统制吴琦也派统领侯信渡河,攻劫金兵位于中条山柏梯谷的营寨,杀敌和俘敌各二百多人,夺马二十多匹。
紧接着。侯信又转战到解州的境内,大破金并七千多人,俘获敌军五百多人,夺马五十多匹,器甲七百多件。斩金将千夫长乞可。
等等等等
如今的形势,按照《金佗续编》卷十四《忠愍谥议》中。忠义军统制官梁兴递发到岳飞宣抚司的总结报告中说道:“河北忠义四十余万,皆以岳字号旗帜,愿公早渡河。”
岳家军和北方民众抗金义军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这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蔚为奇观。当年老帅宗泽所制定下来的全民抗金计划,岳飞已经完成了一大半,而剩下的部分就是………渡过黄河,直捣黄龙府。
如此形势大好的局面,是宋、金两国开战十五年以来所未曾有过的。
十年的精心准备,如今万事俱全。
这时候的岳飞心神激越。壮志将酬,他难得地喜形于色,对部下们说道:“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的漫长岁月里,骄傲的汉人们倍受屈辱;在暗自伤心流泪的同时,无不期盼着报仇雪恨。
这个无数汉人的梦想,已经不再遥遥无期,这一日终于快要实现了。
完颜兀术带领着一众残兵败将在黄河南岸徘徊,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偏僻的渡口,可以避开北岸的忠义军。
正当他完颜兀术准备渡河的时候,让无数汉人气结的一幕出现了………
一个汉人书生突然出现,还拦住了完颜兀术的马,对他说道:“四太子别走,岳飞很快就会撤军了。”
金兀术当然是疑惑不解。
那书生解释道:“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内部权臣当政,大将却能在外立功的事。岳飞自保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进攻?”
金兀术恍然大悟。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这个书生的话被证实是对的。
对于这种现象,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汉族是个很奇特的民族。从古到今,各种的汉奸和带路党就层出不穷。
具体到宋朝,或者说具体到完颜兀术这个女真人的身上,虽然他的手上沾满了汉人的鲜血,是汉人的民族死敌,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往往有汉人跳出来帮他,协助他渡过各种危机。
比如在长江的黄天荡中,比如在西北的富田,等等。
如今在黄河的岸边,出手帮助他完颜兀术的还是一名汉人。
怎一个“晕”字了得!
PS:谢谢zhuxyhh01大大、0拈香一朵0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六十六章: 另外一场战役
自从张俊和王德突然撤军以后,岳飞心里一直有些忐忑不安。
岳飞担心的并不是战场上局势,因为战场上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逐一克服;他所担心的是高宗皇帝和朝廷对这次出兵的态度。
自从在绍兴八年换了首相以后,朝廷的政策变得极端保守,一心只想着去跟金国议和。只不过,对于女真人这种以侵略起家的民族,在把他彻底打痛之前,单方面的求和无异于刻舟求剑。
所以,岳飞才会愤然说出:“犬羊安得有盟信耶!”这样的句子。
正因为岳飞看透了金国的本质,确信狼和羊是无法达成盟约的,因此这几年虽然没有战事发生,岳家军却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
金国在绍兴十年中的毁约出兵,其实是这几年来岳飞最大的惊喜。
女真人在修养生息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重新张开了自己的血盘大口,露出了要侵略和吃人的獠牙。
按照大宋朝廷百多年来所一直沿用的潜规则,根据儒家理学家们所一直强调的“修身”的道德要求,无论如何,秦桧这个一心只想着与金国议和的执宰大人,是必须要辞职以对天下人谢罪的。
按照一般的逻辑,秦桧下台以后,无论新上任的宰相是谁,只会比秦桧要好,起码不会没有底线地亲近金国。
可是,秦桧的厚颜无耻以及高宗皇帝的碌碌无为让所有的宋人的都失望了。
秦桧的恋栈不去更是让岳飞忿忿不平。
然而。根据朝廷的规矩,边防大将不可以过问和干预朝廷的内政事务。对于秦桧小丑一般的表演。岳飞和韩世忠们也只好干瞪眼。
但是,岳飞也有他自己的计划。
只要金兵胆敢南侵来犯,只要朝廷下旨让他出兵,他一定会竭尽全力,痛击来犯的金兵;好让朝廷知道,金兵的不败已经是昨日的黄花,如今岳家军的力量已经超过金兵,可以很轻松地战胜他们。
正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岳飞在这一次的北伐当中,每一战都是采取最激进的全攻型打法,而舍弃了以往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只要对上金兵,岳家军势必出城作战,与金兵在平原野地上展开对攻。而绝不聚险而守。
这种举动,岳飞是要向金兵传达一个信息,岳家军要以金兵的最擅长的方式进行决战,还要战而胜之。
岳飞不但要赢得战争的胜利,更要击溃金兵的信心。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可是来自敌方金兵的尊崇和概叹。
假如要比较斩杀金兵的数量,岳飞不一定比得上吴玠。但是,纵观整个大宋皇朝,岳家军是唯一的一支部队,能够与异族的精锐重装骑兵在野外公平对垒。还能够堂堂正正地战胜他们。
必须承认,在这次的北伐当中。战场上局势的发展比岳飞所设想的还要顺利;又或者说,金兵的孱弱比岳飞原先设想的要更甚。
完颜兀术倾全军之力,竟然在顺昌城大败于刘锜两万八字军的手中。
按照宋朝兵力排行榜,八字军的兵力应该属于中等偏下,与岳家军、吴家军、韩家军等朝廷的主力野战军不能够相提并论。
刘锜两万八字军的大胜,彻底点燃了岳飞心中的那把火。
因此,岳飞把岳家军分兵几路………张宪居中、王贵向西、牛皋往东,一起杀向金兵,要彻底击溃完颜兀术的大军。
根据岳飞的想法,岳家军不但要胜,还要大胜、短时间内大胜。
岳飞心里很清楚,自己能够掌控的时间并不充裕。
在这场战争之中,完颜兀术连战连败,损失惨重,却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指责。究其原因,套用《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说法………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公平地说,完颜兀术在这场战争中的种种布置,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最初对上刘锜的两万八字军,金兀术十三万金兵全体出动,以狮子搏兔之势,杀鸡用牛刀的打法,要尽快攻陷顺昌府。
当顺昌大败之后,得知岳家军出动,完颜兀术马上收缩防守,把在中原地区的所有兵力集中在开封府及其周边的几个重镇。
遭遇到岳家军之后,先是在颖昌府和淮宁府连输两场;完颜兀术把心一横,派出最精锐的拐子马骑兵,去郾城偷袭,实施斩首战术,把目标对准了岳飞。
在郾城和小商河连输两阵以后,完颜兀术箭头一转,把目标对准了颖昌府………这个岳家军最大粮仓的所在地。
从集中力量后的遭遇战、到突发奇想的斩首战术、再到销毁粮仓的打、等等,对于一位指挥员而言,完颜兀术已经尽了他的能力,穷其所能;至于他的失败,或者可以套用后世的一句话:“不是国军无能,只是共军太狡猾了”
岳飞原先的想法是,用大的胜利,用接连不断的大捷来刺激高宗皇帝,让他重新焕发起雄心,转而支持北伐。
以当时的思维逻辑而言,岳飞这个想法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在古代,当官员是需要政绩的,宋朝把考察官员称之为“磨勘”。
当皇帝同样需要政绩。而检验皇帝的好坏只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民生,第二就是国防和外交。
在中国的传统上,一般都是轻民生而重国防;因此,能否开疆拓土几乎成了衡量一个皇帝是否明君的重要标准。
比如在汉朝,文、景二帝重民生。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而孝武皇帝专事对外战争,击灭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等等。虚耗国库。
从后世的评价,汉武帝要远远高出文、景二帝,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岳飞的想法,只要他能够取得接连不断的胜利,就可以让高宗皇帝知道,岳家军的将士们有能力战胜金兵,光复故土,甚至还可以收回幽云诸州。从而使高宗皇帝达到了他的祖先们所不能够达到的高度。
一代明君,开疆辟土。
这样的荣耀,有哪个皇帝不喜欢!
不得不说,岳飞的想法非常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而骨感的现实只是来源于一个人,一个岳飞一生中最大的敌人………秦桧。
秦桧的心里非常清楚明了,自从金兵突然间毁约出兵南侵的那一天起。他的首相位置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虽然得以蒙混过关,那是因为高宗皇帝的慵懒、他秦桧自己的黑箱权谋操作、以及他本人厚颜无耻的结果。
实际上,包括岳飞、刘锜在内的所有宋朝将士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都是对他秦桧投降政策的否定和讥讽。
原因很简单,所有投降议和的理论根据,都是基于本国的实力不如对方。
只有在打不过对手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投降或者讲和;倘若己方的实力还要强于对手,干嘛还要卑躬曲膝地向对手求和?
这是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
对于秦桧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身上议和的标签太明显了。
自建炎四年秦桧从北方镀金回来以后,他就开始大张旗鼓、四处宣扬讲和。他最著名的理论就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而在绍兴八年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