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楚霸王-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压了下去,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见见这科学家的真面目,甚至将其掌控在手!(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贺礼(四)
ps: 感谢上京五爷的1888币打赏,还有4张催更票,这是要宅男没法休息的节奏吗?为了本书的第一次催更,决定今天多谋杀几个脑细胞,四更!
李宽的师门,业已成了李二心中的一根刺,不过不是那种欲除之而后快的刺,而是欲求而不得的那种。这个科学家虽然可以确定其存在,可就是找不出来切实的证据。就连他们有哪些人,是做什么的都不得而知,李二在之前的几年已经多方打探,却一无所获,现在一大家子已经搬到皇宫内院了,这神秘的科学家还是能这样来无影去无踪的和自己儿子接触,却不露面,难道他这一国之君还不如一个小孩?
现在听闻这个神秘学派有贺礼送上,李二真的起了好奇之心,他们会送出什么东西呢?对大唐有利还是有弊?这些在李二脑海里开始盘旋他在思索着这神秘学派到底对他登上皇位的态度。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学派收了自己儿子为徒,那么除非自己和他们的利益相左,否则是不会对自己怀有敌意的,而这个学派至今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所谓的能量的极度渴望,这一点大唐并不需要,石炭和石漆这些东西除了烧火做饭最多使用的就是灯油和火油了。而且李宽收集这些东西也花钱购买,不是强取豪夺,那么就没什么冲突可言。
李二脑中思考了许多,现实中不过短短一瞬,李宽不过刚将手伸进他的盒子里。这一次他拿出的是一幅卷轴,这和李泰之前拿出的东西很是相似。
“难道是一幅诗画?”站在底下的大臣堆里有人悄声地问。
“不知道,我还是第一次听闻二皇子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师门。之前这消息恐怕处于绝密状态,被陛下封锁了,那时候息王和齐王还在,怕他们会对二皇子不利!”一个在长安城待了不短时间的大臣解释说道。
“不管是什么,既然都献上来了,陛下一定会给出点评,或许我等都能知晓其中的一鳞半爪!”另一位大臣这样说道。
这些都是原本处于中立派的大臣。那些之前站在之前的太子现在的息王李建成一方的大臣,现在可是不敢这样随意开口说话的,而李二一边的却是习惯了凡事都是李二先说了他们才会接下去。只有一个长孙无忌或许会在李二开口之前引导那么几句。
李宽将卷轴呈上,双手举过头顶,递给李二,李二也伸出双手接住。这是一种礼节。李宽现在代表着自己师门,虽然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虚无的,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做的无懈可击才行;李二则是表现出对李宽师门的尊重,双手接过卷轴,然后徐徐展开,看了那么一眼,然后就像是魔怔了似的,双眼直直的盯着那手中的卷轴。脑袋也不由自主的摇晃着。
“陛下,究竟是何物让陛下如此入迷?”长孙身着霞披。上面绣着浴火重生的凤凰,一身大红色穿在她身上一点也不显得艳俗,反而显得很大气磅礴,衬托着她那艳丽的娇颜,更显得大气端庄。这个时候也只有她这位正宫皇后才有资格打断提醒李二。
“观音婢,朕有点入迷了,没想到这天下还有这等性情高洁之士,真是恨不得见上一面,辅机,你来给大家读读!”李二一边回答长孙的问题,一边向长孙无忌吩咐道。
长孙无忌听闻李二传唤,从群臣中走了出来,走上台阶,双手接过李二递来的卷轴,慢慢展开,并用声情并茂的声音开始念读出来:“近日欣闻陛下荣登大宝,心中甚是喜悦,但吾等皆是闲云野鹤之人,不喜朝堂约束,遂命门下劣徒献上薄礼一份,往陛下勿要怪责,吾之后辈,有一师侄,名唤杜牧,其有大才,作有《阿房宫赋》一篇,深得吾等兄弟至心意,今日献于陛下,望陛下以天下百姓为念,勿做那胡亥,杨广之事。”
这第一段就是说这份卷轴其实是一个名叫杜牧的人所作的一篇文章,是李宽老师的师侄,也就是李宽的师兄写的,希望李二能从中看出一些道理,为天下百姓多做些好事,不要向胡亥,杨广那样残暴。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长孙无忌开始念起了正文,这一念,全场就安静了,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哪怕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莽夫也都自觉地闭上了那爱嚷嚷的嘴。整个御花园就回荡着长孙无忌的高亢的声音,开篇这四句大气磅礴,前两句寥寥几字就将秦皇横扫**的霸气与威风勾画得淋漓精致。而后两句就将阿房宫的雄伟表现了出来,整个蜀地的山都变得光秃秃的了才将阿房宫修建起来,可谓是大手笔,大气魄。
所有人都听了进去,所有人都在心里构建出那宏伟的阿房宫,但是却在那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万丈高楼倾塌于一夕之间,在那一刻所有人都觉得有那么一种惋惜,还有轻松。这阿房宫虽雄伟壮丽,却是建立在六国之人的痛苦之上,建立在那骄奢淫逸的享乐之上的一个最为代表的建筑,塌了就代表着这种肆意妄为不惜民脂民膏的行为是错误的,诸多大臣从中品味出了许多的道理,同时那些世家大族中人却又在心中惭愧,他们与这文中所说的秦人区别已经不大,难道……
李二闭着眼睛等着长孙无忌念最后一段,也是他感触最深的一段。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长孙无忌一口气将这最后的一段念了出来,心中那提着的那股气也松了下来。这一段是那样的**裸,是啊!要是六国都爱护自己的百姓,而不是贵族只顾自己利益而牺牲了全国百姓的利益的话,那么秦国还能顺利的灭掉六国吗?要是秦国在灭了六国之后,不那么娇奢淫逸的自毁长城,那么还会覆灭吗?当今这天下还会使他们这些人的吗?这样深刻的教训怎能让长孙无忌不心中忐忑。
“诸位爱卿,觉得这篇文章如何?是不是说到大家的心上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篇文章说得朕是冷汗直冒。这天下是安定了,可是真的就稳固了吗?真的就没有那属于大唐的楚人,将朕的这立政殿也给一把火烧了去?”李二站在台阶之上居高临下的望着下面的群臣。
“天下刚刚安定,长安城也渐渐繁华。可是却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朕再给诸位一次机会,诸位爱卿要把握住了,不要到时候怪朕不讲情面!”李二渐渐的将话题扯远了,他似乎意有所指,而台阶下的人群中有那么些人眼神躲躲闪闪的,看来心中有鬼。
“好了,这件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以秦为鉴。勿要视百姓为鱼肉,说不定他们中间就有那么一位将来飞黄腾达。那时候恐怕诸位面上不好看!宽儿,你这师门送来的礼物,朕收下了,很是喜欢,朕将会将它装裱起来,挂到朕的书房里!”李二对还站在一边的李宽说道。
“谢父皇,儿臣这里还有……”李宽躬身下拜然后说道。
“还有……”李二
“…………”长孙无忌
………………群臣
这是要闹哪样,怎么你一个小屁孩送出这么些东西已经是惊世骇俗,前面两样马蹄铁大大的节省了大唐军需花费,马镫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之后你那师门又送出了《阿房宫赋》这样的旷世奇文,其中的那些道理让全场君臣都饱受教训,现在你还没完?
“还有什么,都一并拿出来!”李二也有点挂不知脸面,这个小子就是属倔驴的,不打不走。
“这最后的贺礼儿臣也不知道是什么,不过既然是儿臣老师郑重其事的交予儿臣,并且说关乎大唐国运,那么定然不会是什么小事!”李宽最后想送出的东西却是一只锦囊,用意是给李二提个醒,看看那耻辱的渭水之盟是不是会改变,要是改变的话历史又会怎样的纠正回来。
李宽在一次次的试探立时纠正能力的极限,之前本该被尉迟恭打死的李元吉被秦琼打死了,但是尉迟恭千里独行支持李二将这一切功劳给补回来了,秦琼在正史中不知为何不被李二待见,其功劳只在凌烟阁排名最后,是严重不符的,这里秦琼却成了李渊的棋子,被李二疏远。
总之李宽现在所处的这大唐与正史上的唐朝有着一定的区别,可是却又相差不大,甚至很多东西都刻意的向着历史记载的那个唐朝靠拢,所以李宽想试试渭水之盟要是被李二提前得知之后,会怎样,历史会不会真的开始南辕北辙的被他改变。
“快些拿出来啊!”李二见李宽伸手在盒子里掏了半天不见掏出来,有点不耐烦了,这小子虽然拿出的东西都非常的合他的口味,但是就是有点尿性,不怎么给他面子,今日已经让他失态了两次了。
“这个锦囊,是儿臣那研究神秘学的师叔所赠,其中有着关乎大唐国运的信息!具体是什么儿臣也不知晓,儿臣老师告诉儿臣,事关重大,而且还不是万分准确,所以要父皇自己决定要不要相信!”李宽神神秘秘的说了一大堆,才从盒子里取出了一只锦囊出来,双手捧着递给李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刘伯温
“什么乱七八糟的,朕看了不就知道了!”李二伸手在李宽脑袋上拍了一巴掌,然后从他手上接过那只锦囊,锦囊被细密的丝线缝住了袋口,不过却难不住李二,李二身上可是从来不缺兵刃,腰间佩戴着七星龙渊这一柄名剑,此时这柄宝剑还未更名叫龙泉,要等李渊嗝屁之后才会忌讳这些,就像李二翘辫子了李世绩就得改名叫李绩了。古时候就是这样,现代社会谁还管这些啊,太祖死了之后,那些叫神马东的没说改名叫西啊!
扯得有点远了,我们再次回到那一千四百年前的大唐时代,皇宫之中,御花园。这个平时不会对大臣开放的地方,今日李二登基才得以进入,平日里这里就时后宫禁苑,是嫔妃宫女们的活动场所,就连侍卫都没几个,更何况这些大臣。就像是这个时代不管是哪一家勋贵他们家的后院都是来访的客人的禁区,是不可以入内的。李二此时抽出了腰间的龙渊宝剑,将锦囊的袋口挑开,里边是一张纸卷,轻飘飘的对折了几次。
李二将宝剑归鞘,然后抽出了那张纸卷,展开看了一眼,面色大变。
“说说吧!你那师叔的事!”李二心中震惊,因为这纸卷上的事儿实在是让他冷汗直冒,上面只写了十个字,却如同十把尖刀,刺进了李二的心脏。因为上面写着‘颉利兴刀兵,渭水斩白马!’这是什么意思?很好解释突厥将要入侵,而后一句则有点耐人寻味了。何为渭水斩白马?难道颉利能带着突厥人打到渭水之畔?要真是那样大唐离亡国还有多远?李二不信大唐的士兵会那么不堪一击,所以想问个清楚。
“父皇想知道什么?”李宽无辜的炸了眨眼,他不过想给李二提个醒。怎么和那师叔扯上关系了,你知道将发生什么事了,还不去准备,找什么莫须有的神秘学师叔啊!
“朕要知道他到底知道所少?到底有几分可信之处?不然擅动刀兵岂是儿戏!”李二很严肃,虽然他一直对李宽都没怎么露出过笑容过,可是这一次却显得格外的凝重。
“儿臣不好说!”李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和李二打马虎眼。
“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李二双手扶住了李宽的肩膀,低着头看着李宽的脸说道。
“儿臣只知道,这位师叔姓刘。名基,表字伯温,老师说他曾经在道家学习过占卜之术,也曾在佛家偷师过那所谓的佛陀预言术。最后集两者之大成在结合我科学家那辩证的思想体系。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凭借已知的条件,再结合天下大事推测即将发生的引动天下风云的事情。”李宽绞尽脑汁将他记得的那可怜的几个后世的名人思索了个遍,才想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位明朝的开国宰相是现在最符合这个条件的人选了,所以他也就被李宽拉到这里成为了科学家的一员了。
“刘伯温?”李二沉吟。又是一个没听说过的名字,看来这天下真是藏龙卧虎。真不知道这科学家是从哪里找到如此多的人杰,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
“不知你那师叔到底是如何知道这样堪称机密的事情的?难道真的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李二问道。
“父皇,这不是未卜先知,这只是根据现在发生的事情进行一定的推测。”李宽回答。
“算了,反正你那师门藏得很深,朕这几年发动手下的情报机构居然一无所获,只是朕要告诉你,要是他们做出什么危害大唐的事情,你就是第一个!”李二有些无奈的说道,他对于那怎么找都找不到的科学家实在是有些老虎啃乌龟——无从下口的感觉,藏得那么好难怪千年来无人得知。
“儿臣保证,儿臣师门绝对不会做出任何危害大唐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那些大唐暂且无用的东西!”李宽信誓旦旦的回答,在这个生产力不足的时代,石油和煤炭确实没多大作用,李宽也从未想过用这些东西来加速大唐的发展,后世那灰蒙蒙的天空和污浊的空气让他受够了,特别是心意拳有成之后六识敏锐可是受了很大的苦头之后才习惯下来,他才不愿意再一次呼吸那种带着浓浓的灰尘味道的空气呢,像现在的大唐,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水里是有鱼的,蔬菜是没有农药残留的,这多好,再加上身在皇家过着快乐的封建贵族小日子,对于没啥追求的小市民心态的李宽来说已经是非常完美了,他现在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