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农业中华 >

第40部分

农业中华-第40部分

小说: 农业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春听了只是叹了口气,说:“我是小家小业,我不想让我的人饿死。”
  煤矿开采肯定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只是平硐进去,煤层也只有两三米宽,构造的原因,倒是不会对小凤坡村产生影响。但是对小凤坡背后的水地下水影响就难免了。幸好这个煤矿是一个低瓦斯矿,属于不粘煤,煤质低灰、低硫份、中高挥发分、高热值。围岩构造稳定,说是小煤矿,是因为它只有一个储煤层,且不宽。王仁彬的设计年产量也只有十万吨左右。
  可是这么好的煤质,这是炼钢的好煤啊,不然烧掉就真是浪费。
  “铁矿有,但是很远,这附近只有石灰矿。在雁门口,是土匪们扼守进山道路的地方。雁门口进去大概五十多里,有一个叫仙女地方。那里的铁矿古时候有人开采过。但如果想要,就只能打进去,并安定下来。”
  张春看一下县志上的古地图:“这一大片地方,一直到大洪山,从来都是土匪如牛毛,没有得到真正的治理。”
  顾明笑道:“也不是没有机会,只要公子敢干。现在我们采取的怀柔政策,已经吸引了山民的善意,拿下雁门口不是难事。”
  张春和顾明因为煤矿设计被否,专门到了煤矿,其实这个地方就在小凤坡和石女村之间。并不是太远。
  张春看着顾明笑:“我知道你早就不耐烦了。等等吧,现在好些地方都在造反,规模也跟我们差不多,我不想被人认为是造反。不然我这些人都得受苦。”
  顾明嘿嘿一笑,不说话了。
  “王工,我觉得这个煤矿按照目前的技术,能开采的不多,从它的产状和倾角来说,会倾向石女山村方向,很可能在南河的下面。然后接外面的江汉盆地,也就是以前的洪泽湖洼地。如果说盆地下面有大量的煤,我相信。这个地区有,但是不会很多,埋藏也深。您怎么看?”
  王仁彬点头,清瘦的脸上满是忧愁:“不错,这要看开采技术和钻探技术。我们没有钻探技术,大清国都没有。”
  “以后会有的。不过现在,我觉得您不必要设计一个大规模开采的矿井。只要能够安全地保证农学院需要就行了。环境破坏肯定是要有的,但是范围要小,要容易治理。”
  王仁彬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要研究好的开采技术,培训工人,开发矿山开采的工器具和设备。不是简单滴采煤,卖煤。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上,说不定您还能开采更加深的地方。”张春拍了拍王仁彬的肩膀。
  王仁彬笑了:“张大人一如既往的稳重。”
  张春笑道:“说了不要叫我张大人。还有,我不想要煤黑子,我知道别人不把挖煤的当人看,但是我的工人和我们只有工作上的不同,不分高低贵贱。伙食要好,要都洗的干干净净才能回家。工人从采石村和小风村找,其它章程你来定。矿山建设你重新设计后,让老徐安排建设。”
  骑着马从小凤坡往回走的时候。
  张春笑着问:“你真想把雁门口打下来?”
  顾明认真地点头:“真想。”
  张春摇头:“我对汉阳造不满意,士兵们也不满意。我想设计一种自动的,带弹夹的步枪,不需要打一枪换一个子弹。这样我的士兵生命就会有保证。这种枪出来,你就带着人去把雁门口拿下来。”
  顾明问:“要多长时间?”
  “明年。”
  顾明不明白地看着他。
  张春笑着说:“朝廷设咨议局是迫不得已,所以无论怎样,朝廷不会同意议会产生。宣统帝只有三岁,主持朝政的是摄政王,要,也是资政院这样的机构,置于朝廷管辖之下,而不是管辖朝廷,这个道理很简单。今年酝酿,明年还有一年大家商议,最后自然是双方撕破脸。所以明年,打下雁门口,以防兵变。进可攻,退可守。不过首要的是让辖区走向正轨,积攒粮食。不然,也不可能长久得了。”
  顾明呵呵笑了:“我就知道你做事情不是没有目的。”
  “有什么目的,保民而已,不要乱想。”张春笑道。
  刚过石女村,就看见丽质和柳慧合骑着一匹马跑过来。见到他就瞪着眼。
  张春连忙解释:“你不是在上课吗,我也就去了小凤坡不到一个时辰,至于这么紧张吗?”
  开朗了很多的柳慧笑个不停。


 第二十五章 刘英来访

  回到衙门,卫兵报告说渡口镇全盛美杂货店老板刘英刘光铭拜见,顾夫人正陪着说话呢。
  张春眉头闪了一下,顾明也怪异地看着他。
  张春笑笑,换了热情的笑容走进顾明住的小院。小院里,顾玥正拿着一个拨浪鼓追着一直小黄狗到处跑。袁芳正和两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坐在院子说话。
  见张春几个人进来,两个男人站起来。
  穿着传统长袍,不过已经是短发的刘英拱手道:“见过张大人,张夫人,顾大人。”
  张春伸手与两个人握了一下,哈哈笑道:“老朋友了,这么客气。来大街上,做小生意。刘老板好气度。”
  刘英在渡口镇开了一家杂货店,实际上是共进会的据点。门口写的这幅对联可吸引了不少人。张春伸手让两个人坐下。
  “哪里哪里。”刘英变得儒雅了很多,不过身边穿着西服的中年人倒是不卑不亢,坐下时风度十足。
  袁芳起身告辞道:“刘老板,学校里还有些事,您先叙着。”
  刘英欠身道:“打扰了。”
  丽质坐在了张春的身边,而顾明在刘英的斜对面坐定。柳慧站在丽质的背后。小梅过来给众人添了茶水,又继续去煮茶了。
  “张大人,刘某今天过来,是想在云龙开一家分店。云昌商行已经和我谈过了,将衙门傍边的商铺盘给我。另外,我也想在南张街租一间商铺,不过定国说要经过您同意。”刘英笑着道。
  张春举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没有说话。
  顾明笑道:“刘老弟几年没见,越发英姿勃勃了。这位兄弟是?”
  刘英神色不变,不过他身边的汉子皱了皱眉头。
  “孙敬,孙铁人。孙老弟对尊夫人的蒙学堂赞赏不已。”
  顾明揭开茶杯盖子闻了一下茶香:“内人只是张大人聘请的校长而已,学堂是张大人的。刘老弟到云龙镇在做生意是求之不得,我们两家隔得近,少不得亲热。不过南张街,都是山民买一些山货求一口活命的口粮,实在没有什么生意可以做。”
  刘英刚要开口。张春笑着说:“也不是没有生意可以做,我有一家酒精加工厂,不过产量有限。刘老板如果需要,我可以加工一批,今年不超过一千斤,还是能够做出来的。”
  刘英一笑:“那就多谢张大人了。”
  张春点头道:“相互帮忙而已,云龙河一带,有两害,一个是土匪,一个是湖匪。货物进出难上加难,都是仰仗各商行,小弟才有口饭吃。”
  刘英若有所思地问:“湖匪还敢到云龙镇骚扰?”
  “云龙镇是没有,商船是有的,我听说各商行都不得不向湖匪打点才能保平安。这湖匪也是一害。八百里周湖藏了多少湖匪,真是难以计数。前几年连天门县解压的税银也被劫了。可惜云龙镇与县城天隔地远,知县大人也鞭长莫及,所以我也只能防着。”
  刘英笑道:“多谢张大人指点,我刚从日本回来,平时都是家父往来漕运,还不知道湖匪需要打点。”
  张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那里的话,听说令弟娶了日本皇室女为妻,这次怕是不能回来了吧。”
  刘英正色道:“国家赢弱不堪,正是我辈报国的时候,岂能因儿女之事而误国。”
  张春起身行礼:“海外学子拳拳之心,令人敬佩。”
  “张大人没有报国之心?”刘英侧目道。
  张春笑笑:“报国有很多种方式,我只想守土安民而已。”
  刘英叹了口气:“可惜我辈报国无门。”
  张春没有答话,顾明也没有。几个人沉默了良久。见张春不愿意再谈其它事,刘英叹了口气站起来和孙敬一起告辞出去了。
  刘英走后,顾明叹了口气道:“少爷真心让他们成事?”
  张春看着他不说话。
  顾明有些急了:“湖匪不像山民,他们没有地方躲。官府收了好处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要剿灭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如果刘英收服了湖匪,足以成事。如果反过来倒打一耙。。。。。。”
  张春叹了口气:“成不成事,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没什么关系。如果收服不了湖匪,他们肯定会打山民的主意。他们的目的现在不是占地盘,而是想席卷首府,逼迫宣统帝退位。如果我估计的不错,他们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也差不多只能收服湖匪而已。”
  “少爷认为他们能够成事?”
  “要看怎么说。逼迫宣统帝退位是没问题。”
  顾明愣了愣,总算想明白了。叹了口气不说话。
  张春见丽质跃跃欲试的样子,笑道:“你懂?”
  丽质瘪了瘪嘴:“别以为就你们聪明。现在谁最大,新军和朝廷最大,革命党只是做嫁人衣裳而已。以为忽悠几个学生土匪就了不起喔。”
  张春哈哈大笑,惹得丽质在他腰上拧得转了一圈。
  顾明则哭笑不得。
  袁芳现在很忙,从新学一开始,一直稳坐泰山的百民巷总算动了起来。
  两百个学生拉到新学堂。
  袁芳只得进行考试,看这些学童能够上几年级。几场考试下来,读了三年蒙学的孩子,大部分还是只能上一年级,升二年级的只有二十多人。三年级只有八个人。而张家堡蒙学的十岁以上的孩子都留在了农学院。
  过来新学的一百多人大部分都能上二年级,因为这批孩子都是后来一次招进去。三年级四年级都是二十多人。
  问题是,张家堡蒙学的孩子知识面宽,善于自我学习和思考。而云龙镇蒙学的学生只会背书,还没开讲呢。而一年级的孩子有六百多人,四百多穷人的孩子几乎是卖给学校了,他们还什么都不懂,不过服从性好。还有一百多富人的孩子,多多少少都能认得字,背得书。他们只能单独编班。不过这些孩子在家娇宠惯了,服不得管。问题是以前集中孩子讲大课的方法,现在不适用了。五个小老师一下子就不够用了。而农学堂那边根本分不出来人了。
  云龙蒙学堂的那些私塾先生就等着这种情况发生呢。
  学生吵闹,家长告状,各类人马求情,为的是把旧私塾的先生弄进新学堂。袁芳恨不得把吵闹的孩子全部赶回去。
  没有办法,把守备队找过来,张天,张明,张峰统统暂时代课,三个排的士兵,留了两个排由张亮带着驻守军营,剩下的全部到了学校。加上袁芳九个老师教文化课,二十多个棒小伙子搞军训。不服直接扔到校门口站着。每天都有哇哇大哭的,都是镇上的娇娇宝贝。
  不过也许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倒是真没有敢把孩子往家里领的。
  顾明托人找了两个家庭困难的留日学生,其它的就是想别人来,别人可瞧不起这里,都想着前程呢。
  两个学生说今天结伴乘船下来,不过也只是说看一下。所以袁芳带着八个四年级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在码头上等着。
  刘英出来时见了好奇地问了一下,就笑着说:“我可以帮忙找,多的没有,三五个还是可以的。”
  袁芳迟疑地看着他。刘英笑道:“你可以去问张大人,如果需要,在托人到全盛美说一声。”
  说完就上了渡船过河去了。
  来的留日学生都是知日会的,读过张春的演讲。下船就看到了没有辫子,短发,新式校服的学生。
  两个人非常惊奇。
  跟着到了学校,居然发现一帮军人在训练孩子们队列。虽然混乱,但是已经有了一些模样,主要是孩子们太多了。
  学校非常“豪华”,比得上日本的中小学。来到办公楼,就发现三个军人和五个不大的男女老师满头大汗地在批改作业,作业本堆得厚厚的。
  虽然袁芳说,这个学校是免学费的学校,老师除了一日三餐和相应的福利,没有薪水。两个学生也答应留下来。
  张春听袁芳说起了刘英有意给学校介绍老师的时候笑了。
  “可以啊,能到这个学校,不拿薪水,不是穷得无路可走,就是革命者。不过你最好把农学堂的校训也写在新学堂的墙上。”
  刘英的动作很快,一介绍就是十个,好在男女都有,不是那么引人注意。
  十个人倒也不隐瞒,都是共进会会员。


 第六十六章 交换

  十个人补充进了教师队伍,守备队却没有撤离,学校的规矩没变,这十个人与被软禁也差不了多少。
  一个月后,十个人一起出来到了衙门傍边的全盛美杂货铺向刘英“道谢”。说学校的教室里全部挂上了“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八个大字。并且每天上课时都要念一遍。
  刘英听了不禁大笑:“这个张大人,在讽刺我们空谈误国呢。不过我倒要看他怎么实干兴邦。”
  十个人中,蒋新华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说:“新学堂的校长袁芳,五个年近十五岁的老师,三个守备队军官,都是张家所谓的农学院培养出来的。整个四年级的学生,大部分二三年级的学生也是农学院的蒙学新迁出来的。所有的这些人对于军事队列十分熟练,纪律性非常强,体质很好,围绕操场跑步最后剩下的都是这些人。连袁芳校长也不例外。
  二三四年级在我们来之前是采取上大课的方式教学,这些老师讲课非常宽泛,但是隐然成为一个系统。据说依据的是张春张大人叫做系统学的理论。不是简单地读书识字而已。
  二年级的学生还看不出什么,但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喜欢问问题,老师们也鼓励学生问问题,强调自己要动手实验。学生们写的小心得,只要获得优等,就会被刻印下来,放在读书馆。四年级的学生需要调查某件事情,校长可以批准出校进行调查,范围既有社会学,也有自然科学。完全能够达到中学的水准。这些学生非常向往新民农学院,认为那里才是最厉害的。”
  蒋新华讲诉这些事,其它的老师都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