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面都在扩大,有水,这些树木就能够存活,就能够长大,虽然慢一点,总还是有希望。”
张春宽慰着两个人。
学生们倒是笑了:“没有那么难,这几年我们测量树木胸径,树木的生长呈现加速趋势。只要现在不破坏,生长速度会越来越快,到时候我们再进行物种丰富的工作,草场和农田就会加快恢复。也不过就是三五年时间。”
冯玉祥就训他们:“说得轻巧,你们这帮小兔崽子过三五年屁事没有,大爷我过三五年,就去见佛祖去了。”
学生们笑嘻嘻地说:“您身体好着呢,能骑马,能骂人,吃饭香着,不比我们少。三五年见不了佛祖。我们会让您见到塞上江南的。”
冯玉祥就用鞭子虚抽他们。
“塞上江南,还学那些酸文人,大爷我抽死你们。”
学生们拨马跑开了。
冯玉祥笑嘻嘻地回来说:“这帮兔崽子现在越来越没大没小的了。”
王若飞笑道:“这都是您宠出来的,不过他们说得对,树木生长速度确实在加快。最多五年,农牧业就应该能够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其实现在也不差,东部产量增长很快,总产量是增长的,只是我们人口翻了好几番,才变得有些困难。”
冯玉祥说:“没人怎么行,没人这树也种不起来,长不活,有个屁用。”
张春笑着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张春喜欢西北人这种生活和交流方式。别看原来西北军的这些将领一个个都是大老粗,但是不管是在军队,还是在地方都比较受欢迎,因为他们有什么说什么。不像林伯渠说话遮遮掩掩。
第七十四章 圣地居延海
东西居延海现在连成了一片,《尚书》称为弱水流沙,主要的补水来源是祁连山冰雪融化后的黑河与额济纳河。汉代成为居延泽。唐以后都成为居延海。元代分成三个,清代又分为东西两个。
不过随着黑河来水量增加。东西居延海已经连在了一起。类似的还有青土湖和白亭湖,水面扩大后,也有连在一起的趋势。虽然湖面恢复,但是植被却没有,老湖区有大量的芦苇,湖中生长着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天鹅、大雁、鹤、水鸭也等常来此栖息。
但是新湖面只有很少的地方有草丛,大多数都是黄沙。湖水也很浅,绝大多数地方只有几十公分,不足一米。
若水流沙,非常形象。
中午的时候,阳光直射,水温很高,蒸腾量很大。以前一些干枯的湖床全是盐碱,现在补水后,开始变淡。
由于规划有问题,一条道路从湖边经过,现在全部淹没在浅浅的水下。环境所直接要求改线,而禁止填高路基来修复这条道路。
“我们是这样想的,这两个地方湖区面积大小,直接决定了绥远的气候。”居延海管理局环境所女所长这样解释。
“这个地方有水,沿着鄂尔泰山过去的风就是湿润的,否者就是干燥风。敦煌一带,塔里木盆地和罗布泊的恢复,天山和博格达山脉环境好转,对我们这里促进作用非常大,这几年的降水已经明显增加了,这也是为什么居延海比我们预想的恢复速度要快的原因。”
“同时是蒸腾,有树木和水与没有树木和水,对气候的有什么差别吗?”王若飞问。那些刚实习的学生眼睛登时亮了起来,他们对这个问题更加感兴趣。
“树木对风不仅有减速的作用,还有调节蒸腾水汽通量的作用,当风势过大,植物会封闭气孔以减少蒸腾。同时如果有多层树冠。对于地面温度有很大的降低作用,特别是中午阳光剧烈的时候。植物蒸腾的水分会在森林内部进行第一次循环,然后才在低空交换,最后才会升到高空。没有树木,蒸发的水汽会直接升到高空。我们知道,高空形成的云会在异地最终形成降水。但是低空云却在本地形成降水。湖泊主要是增加了水汽通量。而有植物的湖泊,和没有植物的湖泊也有很大的区别。最关键的就是对风减速作用。和森林体系的水汽内循环。它不仅留住了水分,还对地面问题进行调节。昼夜温差会缩小。夜晚的散发的温度会被植物截留。白天会降低土壤温度。形成各种生物适宜的温度环境。”
“这就不就是像人的肺一样?”一个学生显然是医学院的。
“对,森林就是大地的肺,而水分就是大地的血液。以前阿拉善草原的退化,就是得了很严重的肺病。”女所长三十多岁,皮肤晒得很黑。看起来就像一个农民,但是却是这里的灵魂人物。
“居延海还会扩大?”丽质看着在浅水里玩耍的水玲和丽质。
“还会,不过也是有条件的,就是敦煌和祁连山,昆仑山的环境一直处于进化中。我们这里的植树种草和农业结构调整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主要还是上游。我们的环境改善对于下游的作用要大一些。就像先生说的,这是一整套环境系统,环环相套,我们只是完成的一个很小的子系统。”女所长回答得很肯定。
“哈哈,不要往我身上套,系统论我只是开了一个很小的头,后来都是你们自己总结归纳出来的。和我关系不大。”张春笑道。
“那是先生太谦虚了。您听过我的好几次报告,每一次总能让我们在很多岔路上找到一条最现实的道路。”
张春叹了口气:“我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你也说了,最现实的道路并不是最短,最科学的道路。那是你们自己找到的。”
有了水分,沿着湖泊长出来的各种草木十分繁茂,是管理所最新撒播的。原有道路的树木很多已经死了。但是活下来的树木长势很好。居延海渔业管理所的职工正在把一船船的芦苇扔到浅水中。毕竟这里还是有着一些很好的条件。
防风林带并没有因为水要淹没他们而停下来。只是树种有了一些调整。
居延海一带从汉唐就开始垦殖,后来环境恶化,又退还成为草场。这种反复已经很多次了。
现在农田几乎被森林包围起来,除了水面以外,大体上森林占二,草场占一,农田占一。而以前全部是牧场。对于人口的容纳力很低。现在也不高,但是却比以前增加了。
对于巴丹吉林的治理,采取的是从四周向中心稳步推进的策略,而不是像毛乌苏沙地从开始就打歼灭战。腾格里的治理也是跟着湖泊和水走的。
这一代新建了黑水,居延,沙城三个县。整个地区因为居延海而改称居延市,这告诉人们居延海是这一地区的生命之海。
居延市过去是额济纳旗所在地,不过现在更加靠近阿尔泰山而已。位于阿尔泰交通线和张掖沿着黑水河的交通线的交叉口。市中心的广场上,张春居然看到了老子骑着青牛的雕像。
老子西走流沙的传说,源于《列仙传》:“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臣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
而这个《列仙传》应该是汉魏间人伪托刘向写的一本书。
张春把老子的天道论和系统论等结合在了一起,并且这种理论随着文字的传播而传播,它把一些宗教哲学思想穿起来,俨然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迹象。特别是阿尔泰山一带,本来趋于灭亡的萨满教兴起。他们开始把起源往老子身上靠,老子西行化为胡的传说成了依据,居延海俨然成了一个圣地。
张春多次说过人都可成仙成佛的话,原本是从历史和哲学意义上来说的。
但是到了远东和中亚,就成了萨满教教的基础教义,他们甚至把汉人在传授汉字时讲的一些汉字原始字形和自己的宗教符号结合,这导致汉字成为他们的基础符号。汉人的神仙传和志怪传,因为和他们的教义相符,而充满了人性和世俗思想,成为了他们很喜欢在讲述动植物知识和教义是引用的东西。
其中《列仙传》就是他们喜欢的作品。
《列仙传》是最早系统叙述神仙事迹的著作,记载了从赤松子至玄俗七十一位仙家事迹,时代跨度较大。认为修道成仙是不论身份高低的,经过一定的修炼或有了某种机遇,人人都可脱胎换骨、超凡飞升。所以,传中出现的众多神仙有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道教教主老子、太子王子乔、王公舍人琴高、掌制陶器的官员宁封子、大夫彭祖、采药者、卖药者、道士、卖珠者、沽酒妇、乞丐等等。无论贵贱,从帝王至乞丐都有得道成仙。
这也诠释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当然居延海之所以成为宗教圣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穆天子传》,传说中的周穆王架着他的八匹神骏马车,一路西行,来到昆仑山脚下,见到了一个披着虎皮的女王,那就是后来成为玉皇大帝夫人的西王母。而这个昆仑山就是现在的合黎山。
环境所的人教学生的时候,常常拿合黎山和白亭海青土湖说事,说这里曾经是圣地天池与北海,你看看吧,不保护环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所谓北海,传说中在昆仑山以北。是苏武牧羊的地方。白亭海一带也真有苏武祠和记载苏武牧羊的石碑,而且年代久远。
合黎山到居延海一带成为圣地,其实和绥远省号召对这一地区进行环境治理时引用了这些传说有关。
张春也只有笑笑,毕竟这对于稳定边疆形势是有帮助的,他也就默认了。
第七十五章 中国民族性
阿尔泰山脉的保护要比阿拉善早得多。
阿尔泰山也叫金山,清朝时在阿尔泰山脉淘金的人达到七八万人,人民革命军控制了阿尔泰山后,杀掉了一批,驱逐了一批,现在采金的人已经差不多绝迹了。
山脉南北气候差异非常大,南部温带干旱和半干旱荒漠气候,北部受到西风环流带来大西洋水汽,顺额尔齐斯河谷地和哈萨克斯坦斋桑谷地长驱直入,遇到阿尔泰山,受逼抬升降水。因此降水较为丰富,降水随高度递增和由西而东递减,冬夏多,春秋少,降雪多于降雨,积雪时间随高度增加而延长,最低的雪线低至海拔2800米左右,气温变化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阿尔泰山区气候垂直梯度变化明显,具有冬长夏短而春秋不显的特征。
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明显。1100米以下为山麓草原带;1100~2300米为森林带,以前主要生长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冷杉、云杉等;23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带与亚高山草甸带。
农场分布在山间的盆地,山顶和山下都有牧场。不过随着汉人对森林的养护,森林的在上下延伸。植物种类几乎翻了一番。野生动物种类也在增加。不过这一代是地震多发区,其中1931年的地震造成了一百多公里的断裂带。贝加尔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繁。军队和老百姓几乎都采用了木质结构的房屋。
一些学校,商场等大型建筑在建设的时候。充份考虑了地震的影响,采用了加固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不过山间的房屋都是采用两层木制墙体加上中间土墙的形式。火墙是做不成,所以他们每家每户都采用了改进的壁炉。带有俄罗斯风格。高速重轨列路线从张掖一直穿过阿尔泰山脉到到达巴彦查干,然后沿着杭爱山到巴彦布拉格、巴彦海尔罕,越过特斯河,唐努乌拉山到乌梁城。
这一带由于阿尔泰山丰富的降水和冰川融化的雪水,河流众多,湖泽众多,草场丰美。
不过在蒙古时期。受到苏联集约化的影响,曾经在这里开垦了大量农田,准备种植粮食。只是实际上由于人口的缺乏。导致这些农场并没有起到作用。
并入武汉政府后,这一批大规模的农场保留了一半左右,另外一半不是恢复成草场,而是森林。蒙古平原地区降水很少。主要的降水全部在山区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对于河流的依耐性很大。加上平均气温较低。冬天长,夏天短,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受到了限制。即便是最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也还是需要一定的灌溉用水。所以农田的开垦面积也要受到限制。
南贝加尔同时也是风速很高的地区,因为千百年来,这里主要是畜牧业,导致植被单一而稀少。导致戈壁滩众多,只是因为气候寒冷减少了一定的水分损失。比绥远情况稍好而已。
环境条件不同。问题却是一致的。就是植被恢复缓慢。
好的地方是,由于高山降雨和降雪丰富。沿着河流进行植被扩张的条件比绥远强多了。
农田也集中在这些地方。这让南贝加尔的种植业占整个农业的比例迅速升高,达到了近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几年南贝加尔的主要精力就在开垦适当的农田,增加森林覆盖率,维护草场发育,保护沼泽湿地和草甸。当然在阿尔泰和赤塔也在建设一个有色金属工业区。
所有的这些措施都导致了南贝加尔的人口暴增,从最初的三百多万猛增一千二百多万,已经不比湖北人口少了。
但是南贝加尔的地盘太大了,所以实际上在南贝加尔行走,看不到多少人。
南贝加尔的铁路线因为为了国防的缘故,是最先突击修建起来,大部分都是沿着山脉修建。
赤塔,自从人民革命军占领兴安山和赤塔后,苏军主动撤出了贝加尔东部布里亚特绝大多数地区,因为这里都是森林。在擅长丛林作战的中**队面前,苏军完全没有守住的可能。
这一地区准备新成立赤塔省。包含大兴安岭分水岭以西和贝加尔湖移动的地区。涵盖了整个兴安山脉。傅作义调过去当省长。
赤塔省在贝加尔湖和兴安山与大兴安岭谷地的农业发展很快,这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百万。赤塔省主要以农业,林业,狩猎业和工矿业为主。牧业最近几年才在交通线附近略有发展。而且实际上它主要用于森林防火和军事用途。产量完全忽略不计。
中苏分界线在包恩特和中卡拉尔一线,以维季姆河的两条支流为界。北部已经大面积开垦,现在正是收获小麦的季节。苏联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小麦。而拖拉机在耕地。与苏联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相比,河流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