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家后院是唐朝 >

第37部分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37部分

小说: 我家后院是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的豪酋势力不仅包括洱海地区的六大部落,越析诏,施浪诏,浪穹诏,蒙舍诏等,还有盘踞广西地区的西原蛮,李渊派遣李靖在武德年间征服南方的时候,就曾遇到十万蛮族挡道。
大唐建立以后,这些西南的蛮族表面上臣服了唐朝,但依然是雄踞一方,而蒙舍诏建立后来的南诏国以后,更是多次入侵蜀地,攻入益州城,劫掠大唐人口十数万。
西有吐蕃虎视眈眈,北有吐谷浑不断寻衅滋事,南有异族侵扰,西面的西南蛮也不是个安分的主,李愔这个益州都督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但好在益州处在蜀地中部,和这些地方不接壤,顶多发生战事的时候派兵过去,平日里还是可以安安稳稳的。
此去益州千里之遥,至少也得半个月才能抵达,李愔也不急着赶路,权当是旅游了。
一连赶了十几天的路,一天黄昏的时候,队伍在一个驿站前停下,这驿站是专门供给草料和提供来往官员食宿的地方,以前的时候他总是听说千里马一日千里的话,现在他明白了这完全是扯淡,马的冲刺力的确比人强的太多,但论长距离跋涉还不如两条腿的人类,因为马匹进食的时间绝对超过它行路的时间,而且这饲料还有讲究,不是说喂点草就行了,而是要吃粮食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古代会跑死马的缘故,超过一个里程,马就完全受不了。
队伍停下,崔莺莺蒙着面纱从马车上下来,这里不是长安,还是谨小慎微一点,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差人把马送去喂草,一行人进了驿站,连续这些天赶路,大家又困又乏,到了驿站中,李愔要了几张桌子,他和崔莺莺占了一个,其他人坐在别的桌子上,毕竟尊卑有别,适应了以后他也不觉得这样别扭了。
这么一大帮人进了驿站,驿丁忙迎了上来,秦怀玉向驿丁出示了“勘合”,这勘合是唐朝的一种符契,上面盖着印信,分为两半,到了驿站中必须对验一下,否则他们根本不会给来往的官吏安排食宿,也是为了防止有些人浑水摸鱼,浪费国家财力,毕竟这么多驿站耗费是极大的。
驿丁搞清楚李愔一行人的身份,匆匆去了后院,这驿站不是一个简单的客栈模式,而是一个小型堡垒一样,方面方正,四个角各有一个塔楼,上面都有兵丁巡逻,李愔吃饭的地方是前院,后面还有几个院子,那里则是住宿的地方。
驿丁离开不久,一个穿着黑色圆领服,模样清瘦,皮肤黝黑的人走了进来,他是这座驿站的驿将仝猛,驿丁把李愔身份和他说了以后,他忙迎了出来。
“驿将仝猛参加殿下!”仝猛向李愔行了一礼,“六皇子殿下下榻本驿馆真是下官的福气!”
崔莺莺一路上对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这些阿谀奉承的官员都一个嘴脸。
“免礼吧,仝驿将,不知这里属于什么地方?”山水看尽,李愔觉得没了意思,只想快点到了益州,休整一段时间。
“回殿下,这里已经是绵州境内!”仝猛回答道。



 第七十八章 益州城

“绵州?”李愔掏出地图,这是李愔在长安就准备好的东西,是他从网上下载又打印出来的彩色唐朝图纸,上面标注的地方都是按照当时唐朝的州府情况来的。
李愔拿出地图,崔莺莺也俯身过去瞥了眼,她还没有见过如此神奇的东西,能把大唐的州府山川河流全部汇聚于一张纸上,只要看一眼就明白自己大概在什么位置。
绵州在唐朝的行政区域中属剑南道,也就是如今的四川绵阳市,和益州也就如今的成都市同属一道,两州相距很近,相隔不过两百多里路,两州都处在蜀地,也就是四川平原境内,这里的地势平坦,正适合马车行进,不出意外顶多三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到益州了。
崔莺莺找到绵州,又找到益州,这两州中间还有一个梓州,过了梓州就是益州城,看着两者之间的距离,崔莺莺露出了一丝笑意,终于快到了,这天的车马劳顿,她还真是快吃不消了。
回答了李愔的话,仝猛有些拘束地的站在桌前,驿将虽然属于唐朝的官员,说起来也不过是朝廷给他们的安慰头衔,让他们心理上好过一些,他以前的身份不过是这驿站附近的富商,地位十分低贱。
唐朝的驿站耗费庞大,为了保证驿站的正常运转,因此朝廷想到了一个办法,指定当地的富户负责筹建驿站,亏损就由这些富户补足,因此这些个商家是苦不堪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具备精明头脑的商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利用驿馆之间交往便利开始从事买卖,不仅达到了以商补亏的目的,还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而这个仝猛就是个聪明人,开办了这个驿站以后,他专门替人进行跑商,在驿馆中还专门出售各种金银珠宝,来往的驿站的都是官员和贵族子弟,见到稀奇的就买几个,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们也不敢把这些富户逼急了,撂挑子不干,他们就麻烦了。
李愔见仝猛站在那里,一张脸局促的跟内急一样,想说什么又不敢说的样子,嘴张张合合的,看得他难受,因问道:“仝驿将有什么话想说吗?但说无妨!”
看了眼李愔,仝猛想到如今的处境咬了咬牙,开口道:“殿下,实不相瞒,自从接了朝廷的命令,下官就开了这家驿站,为朝廷出力本是下官应该做的,但是这驿站耗费巨大,把下官的家资耗了大半在上面,虽然下官利用驿站做了点小生意,但还是不足以弥补驿站的亏空,在这样下去,下官只能脱了这身官服了!”
李愔有些奇怪,不明白这驿将向自己倒这苦水干嘛,只等他把下文说来。
“下官虽在这绵阳困苦之地,但得益于这驿站消息的灵通,也晓得殿下在长安的名声,只想从殿下的盛唐商会中进一些货来,在这驿站中买卖弥补一下亏空,还请殿下成全!”仝猛躬身道。
原来仝猛的目的是这个,听完他的描述,李愔心中一动,这驿站说起来其实就是国家的物流系统,朝廷现在还只把他当做信件传递,来往官员的食宿之地,但李愔知道这个物流在二十一世纪可是个香饽饽,不知道多少人争着吃这一碗饭,而现在的唐朝,这些商人倒是有些避之不及的样子,李愔明白,这主要是唐朝人和人之见交流比较少的原因,货物的流转量也不是很大,但他从事商业,物流就是个问题,专门雇佣人转运货物成本太高,但如果利用驿站就不一样了,不但快捷还安全,可以极大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况且这个关中主干道还是益州直通长安的直达路线,这分明就是国道啊,如果这些驿将能为自己所用,自己以后和长安的联系岂不是更方便了,自己以后在益州新产品也能快捷地到达长安,为自己带来大量的财富。
想到这,李愔觉得有必要和这个仝猛打好关系,收买下他的人心,他道:“仝驿将为朝廷效力,如今却面临这样的困境,我身为大唐皇子怎么坐视不理,这样吧,我给你留下一封信件,你拿着信件去长安的盛唐商会找一个叫佟年的人,他自会接待你,为你提供商会的货物。”
仝猛如今已是走上绝境,碰到李愔是舍了命搏一把,没想到那么顺利就得到了李愔的首肯,他一个低贱的商人,却得到皇子的慷慨相助如何能不激动,他哆嗦着嘴唇在李愔面前缓缓跪了下来,“殿下,您的大恩大德,仝猛永世不忘,今后若有役使,仝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一个士兵需要精通刀剑技艺才能存活,一个将军需要精通指挥才能胜利,一个谋士需要精通权谋才能辅助君主,而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他唯一需要会技能是让士兵,将军和谋士为自己所用,而做到这样很难,也很简单。
来到唐朝以后,李愔一直在学习,学习如何用人,学习如何在恰当的时候收买人心,李愔亲手把仝猛扶起来,“仝驿将请起,不必言谢,来坐下!”
“这个……”仝猛搓着手尴尬地站着,不敢坐下,眼睛在李愔和崔莺莺身上来回转着。
李愔看了眼崔莺莺,被她白了一眼,她笑道:“仝驿将请坐!”
仝猛这才敢坐下,但把凳子拉的距离桌子远远的,屁股也只是坐在椅子的边缘,紧张地一头冷汗。
想到了日后的物流系统,李愔还有不少问题想讨教一下,便又问了仝猛几个问题,原来,这驿站名义上是朝廷的,可是运营纯属是个人的事情,驿站的驿将负责提供马匹和草料,马匹死亡也是一文钱补偿没有,除了这些官方的事物,他们也给过路的行商提供草料和食宿,但是,这就得收费了,不想李愔这样,食宿全免,所以叫做自负盈亏。
虽然是个人的,但延误了朝廷的信件,怠慢了官员,驿将们还得被按律处罚,所以,他们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听完仝猛的讲述,李愔不禁有些同情,崔莺莺也是锁着眉头,如果是仝猛说的这样,这一条路的驿馆还不如一个人全部承包下来,这样相对来说成本会减少很多,效率也会高很多。
当然,这只是李愔的初步想法,也不知道实施起来会怎么样。
吃了饭,众人各自休息准备明天赶路,益州就快到了,那时候再慢慢琢磨吧。



 第七十九章 益州官员

第二天,李愔和众人吃过早饭,在仝猛的相送下离开锦州,向益州而去。
李愔骑着红孩儿和崔莺莺的马车同行,十几天的朝夕相处,两人间也没有了一开始的生分,欢声笑语间倒是有了几分夫妻的样子。
回头望了望站在远处,依旧不肯离开的仝猛,崔莺莺笑着看向李愔:“殿下还真会收买人心,三言两语,一点小恩小惠就让一个驿将对你百依百顺,感恩戴德。”
“你怎么知道是收买人心呢?”李愔多少有些意外,这个这妮子懂得不少嘛。
崔莺莺轻轻哼了一声:“殿下当我是那些不识诗书的女子吗?再说我爹可是侍中,这些手段我见多了,殿下若只是同情那个驿将,只需去一道书信就行了,何必还一副热心的样子,又打听这驿站的怎么运营,后来又关怀那驿将的生意情况,还问候他的家人。”
崔莺莺一条条点出,让李愔无从辩驳,他道:“没错,我是有一个想法,想把关中到益州这条路上的驿站掌管在自己手里,这样咱们和长安的联系也就方便了许多,你觉得怎么样?”
崔莺莺把胳膊支在窗上,一手托腮,想了想道:“只是这条路上,我们路过的驿站少说也得一百个上下,这得耗费多少钱粮才能支撑下去!”
“我问过那个仝猛了,一个驿站一年下来也就一千贯钱左右,一百个也就十几万贯而已,对我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李愔张口十几万如同轻描淡写一样,崔莺莺眼睛转了转,柔声道:“殿下,咱们现在家资几何?”
“四五百万贯吧!”都是一家人了,李愔也没想什么,脱口而出。
崔莺莺呆了一下,她知道李愔在长安城中做了一些生意,但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积累出了这么庞大的财富,愣了一下神,她道:“殿下,我娘教导过我,说夫妻二人要同心协力,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殿下到了益州以后肯定是政务繁忙,这些钱帛之类的事情就由莺莺打理吧,免得殿下分心!”说完,用清澈的眼神盯着李愔猛看。
李愔顿觉上当,这个小妮在这里等着他呢,这才入门几天就开始准备拿下家里的财政大权了,但崔莺莺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大道理也摆出来了,他总不能腆着脸说不行吧,毕竟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你现在都是蜀王妃了,你说的话下人还能不听吗?”
“也是!”崔莺莺得意了一下,李愔没有明着说,但也算是默认了。
又是三天的车马劳顿,在第三天的中午,众人遥遥看到了前方巍峨的城池,虽然益州城的规模不能和长安相比,但在蜀地也是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了,据有关资料统计当时剑南道的户数,总共在六十七万上下,而仅仅一个益州城的人口就有十万户,也就是五十万人上下,这还不包括环绕在益州城周围的十四个县城。
见到益州城,众人都是欢喜起来,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愔唤过秦怀玉把一个装着铜鱼符的金丝带交给他,这是唐朝官员的身份证明,出示了这个才能证明他们的身份。
秦怀玉接过铜鱼符带着四个护院策马向益州城先行一步,李愔则是和队伍慢慢走着,到了城门口被拦下来还是一样得等。
听到外面的动静,崔莺莺掀开窗帘,瞅了瞅又放了下来,临走前崔绍的话还在耳边,蜀地自隋朝以来都是不得志官员的流放之地,蜀地肥沃,享誉天府之国的美誉,但唐人对蜀地的看法并不好,这都是因为当时蜀地的风情习俗,概括起来就是百姓多沉溺于逸乐,人情薄凉,穷人不想着储蓄食粮,富有的人专好谋利相互侵夺,一些边野的富户还经常和山里的蛮族勾结,狼狈为奸,暗中控制州县。
崔绍认为李世民之所以让李愔来这里一来是为了整治蜀地,移风易俗,把这里真正变成天府之国,同时也是为了堵住朝臣的悠悠之口,隋文帝的时候为了防备自己四子谋反,就把四子封为蜀王,李渊在位的时候,也曾答应李世民让李建成做蜀王,原因在于蜀地狭小容易制衡,所以,这时候的人都一致认为蜀地这块地方特别适合用来防范那些意图谋反的皇子,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的决定没有被任何人反对的原因。
秦怀玉不一会儿就回来了,他通知了益州刺史,现在他们携着官员在门口等着李愔。
益州城门口,益州刺史高权,长史程简,司马王龙银站在一起,望着不远处缓缓行进的队伍,早几天前他们就收到了朝廷的命令,知道蜀王殿下会在不久抵达益州。
在很长一段时间,益州这个地方都没有来身份这个高贵的官员了,尽管他从驿差那里打听到这个皇子是受到贬斥,但他依旧不敢怠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那文书上还专门交代益州军政都受他辖制,若单是政务,他这个刺史的腰还能挺得直一些,但这个蜀王手上还有兵权那就不是开玩笑了,他怎么也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在长安也有些耳目,这个李愔恐怕来者不善。
他的身旁站着的长史程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益州是蜀地的中心,繁华之所在,平日里收受钱财那是家常便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