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第8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正廷还没说完,杨锐就打断道:“乌勒玛是不是就是伊斯兰教会?”
“正是。”王正廷点头,“他们是伊斯兰教法的权威人士,在整个国家中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类似与我国的秀才、举人、进士,但他们很少为官,并不受国王节制,国王可以更换很多次,但乌勒玛千余来一直很稳固。他们有自己的税收机构,学校、清真寺、现在还有自己的报纸,国王很多时候拿他们也没办法,比如国王的犯人如果躲入了清真寺,巡警是不能冲进去捉拿的,这类似于另外一个王国。”
王正廷介绍这波斯帝国下的另外一股力量,而后再道:“我们的赈灾粮开始是交付波斯政府的,但经调查后发现,很多粮食都被贪官们倒卖给商人了,最终卖给了英国人;最后不得已我们只好把粮食交给乌勒玛,赈灾工作才真正的顺畅起来。之前的工作忽视了乌勒玛,在波斯要想事情顺利,很多工作需要乌勒玛的支持。
像国王将烟草特许权卖给外国人这件事情,就被很多乌勒玛反对,他们手中有许多土地,不少都在种植烟草,同时波斯国内很多烟草商人、市集商人都向他们缴纳宗教税,所以他们带头反对国王,鼓吹专门商一旦进入设拉子城,就对他们展开圣战。”
“圣战?!”杨锐叹了口气,这是多么后世的一个词汇,不想数年内居然听到了两次,另外一次奥斯曼对协约国宣战的时候发出的。“那波斯铁路是怎么谈成的?”
“我同意支持他们对铁路股份的要求,以及答应了其他一些纯粹教义上要求,然后他们就同意了。不过关键还是将粮食交有乌勒玛,由他们负责赈灾的回报。”王正廷道。
“很好!”杨锐点头。波斯铁路和洋人在中国修铁路的模式完全一样:由中国借款与波斯、并负责铁路的修建运营,三十年收回铁路投资后,铁路交由波斯政府。协约是这样签署的,但实际上三十年到期后,铁路依然由中资公司和波斯公司控制。
“国内现在政局如何?”铁路正常情况下是中国掌握的,但若波斯发生政变推翻了现任政府,那就另当别论了。
“比较混乱。英波石油公司不但不按条约交付石油公司的分成利润,还对波斯提出索赔——当初德国人指挥的宪兵队破坏了石油管道,所以英国提出需赔偿两百万英镑。现在这个国家能够稳定,完全是我们支持和五十万吨赈灾粮在维系。”王正廷道。
“如果只是石油管道,也不会要赔两百万英镑吧?”杨锐有些咋舌,英波石油公司1914年由英国皇家海军投入两百万英镑以占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但这不等于他在波斯资产就有两百万英镑资产,石油公司也类似于风险投资项目,只要发现了油田,那么股价就会十倍几十倍的上涨,以刚才在阿巴丹看到的炼油厂规模,其固定资产最多不会超过两百万华元。
“主要是当初德国人鼓动波斯部族占领阿巴丹时,为了防止德国人得到石油,有大约一百二十万桶石油被付诸一炬,这笔损失英国也算在波斯政府头上,这么算起来确实有两百万英镑。”王正廷道。“现在首相莫西尔杜拉希望我们能帮其与英国人谈判,减免一部分赔偿,并向我国借贷实际需要赔偿的那部分金额。”
“这笔钱也要借?”杨锐笑道。“据我所知,波斯每年财政收入大概有两百万英镑。”
“是大概有两百万英镑,但在1909年驱逐国王之后的临时立宪政府,曾向英俄借贷了一千两百五十万英镑用以维持政府运转。彼得堡条约中俄国的借款虽然不要还了,可英国的那一部分还是要还的。”王正廷道,他担心杨锐不理解波斯,又道:
“波斯其实和前清非常非常的相似,一样处于英俄势力的纠扯中,在我们帮国王训练的军队驱逐俄军前,其北部各省完全处于失控状态。现在是我们在帮他们救济灾民、扶持军队、赔偿外债,而好处是英国得的。有一个稳定的政府,英国的债务和石油公司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而且我们还能帮其免除来自红色俄国的威胁……”
王正廷说到最后忽然感觉到一些不满、对波斯人的不满,中国现在在他们看来像是一个大善人,只要有困难,那找中国准没错,这一点比中亚两个汗国还不如。杨锐对他言辞倒没什么反应,支持波斯是长期国策,只要是借款,终究有拿回来的一天。他道:“有多大的可能发生政变?”
“如果我们稍微有不支持波斯现任政府的态度,那就一定会发生政变。”王正廷道。“距情报局的消息称,英国人正在接触一些部落的首领,但还不清楚他们想干什么。”
“乌勒玛那边呢?有没有可能发动政变?”杨锐想起后来的伊斯兰革命,是以问道。
“这倒没有这个可能,他们的做法一般是发动教民闹事,使得某个协议无法执行,并无政变上台的可能。”王正廷道。
“这未必。”杨锐说道。“也许现在不可能,但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感觉到……,怎么说呢,任何现代化进程都会削弱宗教的控制力,而不进行现代化又无法抵御西方的坚船利炮,最终不得不签订卖国条约,所以不管怎么选,乌勒玛都会不满。你刚才说的是对的,我们的在波斯的工作重点不仅要关注政府,还要关注乌勒玛。”
“总理,那这个政府该如何处理?”王正廷道,“是同意英国人观点,扶持一个民族主义政府上台,还是任现政府存在下去?也就是同意他们的借款要求。”
“两百万英镑?”杨锐嘀咕着,英镑现在的汇价是一英镑兑三点六六美元,也就是七点三二华元,两百万英镑就是一千四百六十四万华元,比上次价值五百万的粮食赈灾款多多了。“波斯以什么作为抵押?”
“抵押是以英波石油公司的特许权分红。当初国王和英国人议定:石油公司利润的百分之十六为特许权的回报。以英波石油公司的产量看,这笔钱每年最少有二十万英镑。”王正廷道。“可关键是国王不懂现代公司财务运作,他们根本不知道英国人赚了多少钱?”
“哦……”杨锐来兴趣了,“那么按照他们和英国人的协议,国王对英波石油公司的财政有监管权吗?也许不叫监管,有没有监督权?”
“照理说是有的。”王正廷也没有看过当初英波石油的协议,不过既然是以利益计算特许权回报,那自然就应该有监督财务的权力。“总理是想派人监督英波石油公司的财务?”
“不是我们派人,而是波斯国王聘请我们的人帮其监督石油公司的利润。因为我们的借款是以石油公司的特许权分红作为抵押的。”杨锐道。
他说完转而说到对波政策:“波斯是我们在西边的重要盟友,地位相当于朝鲜,不过他和朝鲜不同的是:他对我们的认同感很低,而且还有教派隔阂,所以你在波斯应该多做好事,交好各方势力,同时韬光养晦,乌勒玛既然有这样的地位,那就绝对不能损害其利益。现在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这条铁路要快一些修通,我们的利益也只在这一条铁路……”
“下官担心英国人会最终反对。”王正廷忽然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战时答应的东西放到现在总让人不放心。”
“那就从两头开始修吧。”杨锐对于这条铁路也不抱太多希望,但事情到了这一步,总是要想办法完成。“几个月后我去日本时将与日本人商议这条铁路,他们很早就想参股了,实在不行那就再把美国人也拉进来,他们也很早很早想参股了。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路存在,然后能以正常运价和功效运作,我们并不像德国一样,有那么多产品和英国人竞争。”
“可美国人和日本人来之后那局面就……”王正廷道。中国现在还是原料土产输出国,不似德国一样是工业品输出国,波斯铁路一通,中亚、西域的棉花以及其他土产就等于接入了国际市场,而波斯湾是英国人海军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英国人会因此受益。
“这只是一种威慑,按照国联的条款,各国有纠纷时将仲裁协商解决。如果日本和美国都进来了,那么事情闹到国联英国并没有把握赢。”杨锐道。他见王正廷还是担心,再道:“欧洲大战后英国已彻底衰弱了,他们没有办法再承受另一次布尔战争,不管是财政上还是民意上,这也是他们不得不放弃巴库的原因。
如果他对国联的裁决不认帐,那我们就支持波斯人打一场独立战争,我相信不光铁路能保住,油田也将不再归他们所有,皇家海军虽然还可以封锁波斯湾,但波斯的石油却可以通过我们卖到东亚。这个结局是他们绝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我们有鱼死网破的筹码;
再说这条铁路值多少钱?一千八百公里,也就是一亿华元的投资,如果再加上输油管道的话,最多不超过就是一亿八千万华元。这笔钱不说我们出的起,就是铁路和输油管道本身也能带来稳定的利润;另外还有油田,波斯人必须求助我们才能使油田产生价值。不说能控制整个油田,最少以后的波斯石油公司我们将会占到一定的股份,事情最终算下来,就波斯这一块来说,英国吃了大亏,波斯占了大便宜,我们占了小便宜。”
王正廷的外交是绅士外交、或者是技术外交,杨锐的外交是革命外交、或者说是刺刀外交。王正廷说到底,其实是他这个满清外交官还不习惯角色反转——以前都是被人欺负的,现在欺负别人老是客客气气,不懂威胁。
“下官受教了。”王正廷认真的道。
杨锐对于他的态度比较认可,再次告诫道:“记得大事上我们和英国人是完全一致的,小事情、特别是陆地上小事情就应该由我们主导。
辛卷第八十七章上
波斯除了英国没有其他好顾虑的力量,而波斯整个国家建立在中英势力之上,一旦双方抛弃了这个政府,那它被彻底推翻是屈指可数的事情。在与波斯国王亲切交谈数日后,杨锐便从德黑兰直接回国,在阿拉木图机场,杨增新、彭清鹏以及一干日本人正在等待。
长途飞行让人极为困倦,特别是飞机飞行的高度只有两三千米,气流极易造成颠簸,这不得不让杨锐怀念飞艇。不过日本人在侧,杨锐还是打起精神和机场等候的诸人见礼——新日本来首任总督是日本的殖民专家,后藤新平。
“先生旅途劳顿,还是请先休息吧。”回到北庭总督府阿拉木图,彭清鹏见杨锐脸上掩饰不住的倦意,小心建议道。
“没事,给我泡杯浓茶便好。”杨锐满不在乎的道。“这地方刚占下来,心里不踏实,你们还是先介绍情况吧。”
新占之地被命名为北庭,此完全参照历史的北庭都护府,因为这个名字,很多人有建议将西域改称谓安西。不过叫什么名字都是文人的事情,在杨锐看来,只要不叫新疆便好,这些地方可都是祖宗故地,绝非什么‘新’疆。
北庭总督区的报告每月都发给杨锐,移民的进展、本地官员的任命、总督区的施政方略,这些都极为细致的写在报告里,现在杨锐一下飞机就要汇报,彭清鹏总觉得摸不着头脑,而杨增新却是老吏出身,感觉到了杨锐对北庭很不放心,便反客为主道:“总理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深深的喝了口浓茶,杨锐的精神好上不少,他讪笑道:“我当然很不放心,若不是日本人也在此地、还有蒙古人、卡尔梅克,我都想放弃北庭了。”
“什么?!!”杨增新和彭清鹏大惊,当初为了在西面开疆扩土,几个人可是费尽了心血、绞尽了脑汁,现在杨锐居然有放弃的打算,这岂不是说之前所做的一切全都白费了?
“是俄国人要打过来了吗?”彭清鹏忙问道。北庭是从俄国手里抢下来的,从军事上说,真正能威胁这里的只能是红俄。
“不是。”杨锐摇头,现在红军正在清剿各地白军,而且很快就要进攻波兰,他们才没空管东面的事情。真要来攻,一定是华沙战败后不得不开辟亚洲反资本主义战场,但,历史和原来已完全不同了,此时红军比历史上更强,华沙他们未必会败。
“那就是回教了!”杨增新肯定道。他知道杨锐一向对回教深有忌惮。
“嗯,正是这个原因。”杨锐在德黑兰几日,不但与国王畅谈,还与乌勒玛的教士做过交流,更参观了穆斯林社区,初时觉得这类似与中国的农会组织,但细想却发现,农会与其相比,只是形似,精神层面则是云泥之别。
“国人求神拜佛敬祖宗,说到底还是有所求,所以不管有多信,其实都是一种交易;而回教徒的信仰却是真的,最少大部分人是真的,如果让一个村的汉人和一个村的回人竞争,最后一定是汉人完败而回人必胜。”杨锐说完叹了口气道:“我很担心移民无法和回民竞争啊!”
杨锐的担忧彭清鹏是不懂的,他道:“按规定,各个农会都有农兵更有枪械,军队也在一边压着,回人还敢造反吗?”
“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杨锐摇头,他此时的精力不足以向彭清鹏完全解释清楚自己的担忧,因为这根本不是武力的比对,而且有先进武器的一方未必绝对有优势,最少不能几百年上千年都保证这种优势。
“但蒙古人和日本人却足以压制住他们。”杨增新明白杨锐说的是什么。他都此也苦无良策,说句不好听的,汉人实比回人更奸诈怯弱——回人处事常常要顾及真主,而汉人行事只考虑实际,所以他几次报告关内不要什么人都运过来,一些‘顺民’移过来只会坏事。
“我们现在所依仗也只有蒙古人和日本人了。”蒙古人的信仰不必担心,日本人也是死脑筋,这两类人在中亚,多少给了杨锐一些信心。“但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总不能事事都依仗着蒙古人和日本人吧?”
“这……”杨增新苦笑,“我能想到的就是让他们多生孩子,只要我们比他们人多,终究能占住这片地方的。移民一人需五百华元,反倒不如关内精挑细选后只运两百万人来,而后鼓励他们多生养,生一个补贴一百华元绝对比移民划算,而且生于斯长于斯,人口才能真正稳固。”
“关内要怎么精挑细选?”杨增新虽有报告上来,但杨锐却未细看,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