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锦衣王侯 >

第467部分

锦衣王侯-第467部分

小说: 锦衣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回情势颠倒,左顺门事件里,武将没有几个被牵连的,被打死的人,又基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弹劾过郭勋等勋贵武臣,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打死他们,实际是给这些勋臣撑腰。

一时间,这些勋臣家的门前,就多了不少车马轿子,各种关系也被人挖掘出来,上门讲情送礼。杨承祖家里也不例外,九姐的面子大,就走妾室的门路,送首饰、送绸缎、字画,还有的甚至送来了房子和店面。

即便是大族,要想把一个成员捧成京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就这么被搞掉,同样是个不小的损失。对于其家属来讲,就更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或是儿子,被活活打死,所以代价上也就给的格外多些。

当然,还有一些人送的礼物更贵重,乃至于连田地也肯送出来,买的却不是人活,而是指定某个人死。毕竟被捕者中有许多言官,这些人平日弹劾百官,树敌无数,此时落马,自有人出来追杀落水狗。

除了这些经济上的好处,还有一些人,想到的办法是联姻。待字闺中的美娥,就已经有好几户官宦子弟,要娶她做正室。

美娥出身不过是个锦衣千户,后来还是靠长寿的关系,给李雄追封了一个锦衣指挥使,这种身家实在低的不值一提。像是月娥当初要是嫁给张举人的公子,都得算是高攀,这回来提亲的,却是一位侍郎家的正室,为自己的嫡子娶正妻,并且保证绝对不让儿子纳妾,只求早点定亲。

说实话,这种条件,算是给足了面子,月娥都有些动心了,拉着美娥问道:“这两年姐姐不在家,你没有认识什么不该认识的男人吧?你姐夫身边年轻才俊虽然不少,可是能比侍郎公子的,怕是还没有几个,你可要想清楚一些。家里现在姐姐最大,你的终身,我可得为你想着。”

美娥的脸上看不到什么喜悦,似乎侍郎公子于她而言,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低下头去,半晌之后才道:“我要跟着姐姐,哪都不去。再说,家里是娘说了算,不是姐姐说了算。”

“你!”月娥才要急,却被二妹拉住,见玉娥脸色很有些难看,拉着姐姐到屏风后面小声嘀咕着“当初承祖曾戏言过,要美娥长大了,做他的小媳妇,或许这不是戏言了。”

“那……那也不能姐妹三个,都归了他吧?”月娥虽然性子柔软,但终归还是有些市井气。即使是此时,一门姐妹嫁与一人,总归不好听,何况美娥在这个家里,只能混个不出头的妾,怎么也比不上一个正室的位置,心里还是不怎么高兴。

玉娥冷哼一声“怎么不能?你我怎么跟的他,又不是不知道。难道你想美娥也像我们一样?还不如大家都有一点面子,现在把三妹给了他,还能落个好脸。他这几天,不是住在永寿那,就是被娘娘们分去,再不然,就是住到尼姑庵里。三妹要是愿意过来,其实也是好事,我要是没看错,三妹自己也愿意的。”

想想美娥的神情,月娥也得承认,三妹从本心,或许也是愿意过门的。她还是有点不甘“可是……可是这名声,实在是不好听啊。还有,这可是侍郎的公子啊。”

“监狱里的侍郎而已,再说一句,等他出来时,多半就不是侍郎了。”等晚上回到家里,杨承祖听了玉娥没同意婚姻的事,倒是把她着实夸奖了一番。

“他家现在肯点头,就是为了跟我结成亲家,我冲着亲家的面子,就得保住他的前程,看把他美的。这个侍郎,他是当到头了。这人,做事就是没有脑子,到了这一步,还是不肯交出真正的东西。你们看,这鲁侍郎就比他聪明得多,主动交了几百亩田,我现在要的就是田地,再不然就是铺子,店面。区区一个婚约,算的了什么。再说和我家结亲家,他还差点分量。”

美娥做小的事,暂时还没好说出来,总要先跟柳氏那里打好招呼,再和九姐说一下,接着才好操办。再者现在京师里,处理官员的事堆的多,杨承祖自己也忙的闲不住,能到李家姐妹这里坐坐,就已经是天大的面子。

一下子捉了那么多官,京师的各大衙门里,空出了那么多岗位,就意味着权力出现了巨大真空,需要人来填充。京师里等候补缺者,进京铨叙者,全都使出了周身解数,全力钻营,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契机。

那些曾经和杨记因为经营理念发生分歧的勋贵,现在也都急着修补关系,郭九姐发现自己成了名人,很多所谓的好姐妹连自己都不怎么记得了,也都主动来请她看戏,或是去打猎。显然,是要走她的路线,把自己家的人推出来。

这种局面,也正是嘉靖需要的,用一批自己可以控制的大臣,拿住京师的衙门,进而掌握住朝政,让大势控制在自己手中。接着,就可以推动下一步的新政,实现自己的理念。

在那之前,这场导致明朝官场大震动的礼议风波,先定出了调子,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兴献皇帝称皇考、蒋氏称为章圣圣母皇太后、武宗称皇兄、庄肃皇后夏皇后称皇嫂。

这道圣旨下发时间不久,那位二次发病,浑浑噩噩的张太后,就在一次急病中,一睡不起,与世长辞。随着她的死,也预示着,孝宗时代的烙印,已经被嘉靖彻底抹去。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生变

张氏的死,原本也得算一个大事,可是在现在大礼议之争的环境里,她的死活,就变的无足轻重,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也没多少人真正关心。整个朝局的变化,官场的动荡,远比一个太后的死活,更引人注意。

动荡持续了十几天的光景,被关押的大臣,陆续得到了释放,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开始并没有到衙署内工作,试图通过不工作来表达不满。可等到他们想回到衙署时又发现,自己的岗位,已经被人占据了。京师里传说着杨承祖悬秤卖官,将六部五寺职位明码标价,大发横财的传言,让这些人恨不能食肉寝皮,偏又无可奈何。

通过左顺门这次事件,这帮人也意识到,硬拼多半是拼不过这位宠臣,只能继续送礼,希望把自己的岗位买回来。剩下被放出来的,就都急着回衙门抢印把子,免得自己将来想回也回不去。

真正不打算干下去的,是几位阁臣。经过这次打击,梁储等人已经心灰意懒,不管是谁的挽留,都无法让他们冷却的心恢复温度。出狱之后,随即上了告老折子,离开京师返乡。包括那位因为弹劾宁王而险遭不测的费宏,这回也坚持着辞朝告老,回乡耕田。

他们四人在朝内名声极重,门下也多有弟子故旧,虽然经过打击,在京师城外送行者,也有几百人。内中还有一些,是河北的名门望族,宿老名儒,来为老友送上一程。

这种送行,注定是不会有什么好话的,负面情绪在接官厅内外蔓延,很多人指桑骂槐的指责着朝政,或是更激烈一些的,则直接高喊朝内有奸党,驱逐忠良。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照这么折腾下去,江山不久就会烂掉。

老成持重者,倒是不怎么说话,只在那里说一些场面上的话,至于心里怎么想,就没人知道。忽然,一乘马车从京师方向行来,而在前面担任引马,是一名中年文士,众人中颇多相识,纷纷道:“放鹤先生?马车里的,定然是杨阁,杨阁来送四位阁老,大家且让一让道路。”

杨廷和这次没有在左顺门参与请愿,这些士绅和官员,在背后肯定有过这样那样的议论,但是不管怎么说,见了面之后,还是要对首辅保持尊敬。及早的,让出一条通路,让马车过来,费宏等四人,也迎到了古亭之外。

杨廷和并未着官服,穿着居家袍服从车内下来,对四人连连拱手“四位兄台,老朽生怕赶不及,还好,总算是赶上了。你们几位,在诏狱里,都受了不少苦,这皆是杨某无能,不能回护众位同僚,在此,倒要向几位道歉了。回乡之后,若是有什么人为难你们,尽管派人来知会,老朽不会看着厂卫鹰犬,凌虐士人。大不了让他们把我也抓到诏狱去。”

毛纪苦笑一声“石斋,若是连你都进去了,这个朝廷,又有谁来做事呢?咱们几个加起来几百岁了,少年人的话,就不必要多说。我们几个老不死的一走,内阁里,只剩了你一个,今后天下人过的差劲,就只好骂你一个,我们几个可不替你顶雷。”

“嘉靖嘉靖,家家干净,天下人,还能过的差到哪里去?”杨廷和也苦笑一声“你们四位甩手一去,我只好放到火上来烤,他日朝廷上下,怕是都要说老朽,是朽木为官,木雕泥塑了。”

这几个人虽然已经致仕,但在朝野之间,依旧有强大的影响,在这里聚会说说怪话,也没人能说什么。厂卫中人,也不会因为他们说什么过头的话,而对他们就做出什么制裁,他们也没什么顾虑。

梁储看着京师城墙,似乎陷入回忆之中“回想起当初,老朽到安陆,请来陛下登基,那时的天子看来,谦和温顺,似是圣君之象。我曾经想过,就算累死在任上,也要扫除积弊,重振朝纲。现在想来,觉得这几年间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一场大笑话。石斋,你现在被人指桑骂槐的比做曹操,日子也不是太好过吧。”

“既然坐了这个位子,就得坚持走下去,不管日子好过或者不好过,总得要做好自己的事。这次,万岁把你们几位赶出朝堂,接下来,怕是又要在朝廷里搞风搞雨。我这把老骨头留下,好歹可以看家护院,让朝政不至于糜烂到真的不可收拾的地步,先是复了开中法,将来,万岁要做什么,谁也猜不到。天家少年聪明,但坏,也就坏在这个聪明上。”

杨廷和顿了顿,又看了看亭外,从怀里取出了一份奏折放在石桌上

“万岁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的成,又想要建功立业,在身边一些小人的撺掇下,就开始按着自己的想法,用管王府的办法,来治天下。却没想过,王府和天下是不一样的。在几位辞朝之前,老朽接到广西巡抚王守仁的奏折,田州土司岑猛,起兵造反。四方土司,多有响应者,手下据说已经聚了数万人马,两广的局势,又要乱了。按照奏折所书,岑猛打出的旗号,就是清君侧,诛奸臣。说是朝内有奸臣,借着钦差身份,强夺了他的妻子为妾,他咽不下这口气,这才起兵叛反。有人说老朽是曹操,老朽倒真希望自己是曹操,如果我是曹操,肯定就先杀了朝廷里的奸臣,把这个天下,给它变好。”

“有这等事?”其他四人面色都微微一变,广西地处远瘴,山多林密,不利于大军作战。朝廷对于那里,向来奉行羁縻策略,只要当地人表面恭顺,就一切都好。于改土归流而言,大多数朝廷官员是没什么兴趣的。那种穷地方如果变成朝廷直接控制,每年光是财政补贴,就是一个巨大数字。

对于杨承祖的改土归流策,这几位阁臣的意见是一样的,都认定是祸国殃民,贻害无穷的拙劣谋略。现在逼反了岑猛,就是这种恶正的后果体现。几人虽然离了朝堂,但是遇到这种事,还是不能做到置身事外,仿佛又回到了值房里,想着该如何处置,又该如何安抚。

几个老人讨论了半个多时辰,才想起来,现在自己几人已经不再是阁老,发发议论还可,想要左右什么,已经不大可能。蒋冕道:

“石斋,我们几个老朽,是没什么本事陪你走下去了,但是我们还有些门生弟子,旧识故人。这些人,今后就需要你多多照看,想要祛除奸邪,重振朝纲,他们或许可以帮上你一些忙。”

四人位高权重,在文坛也极有地位,门生子弟数以百计,京师附近,也有几百名有才干,有官身或是有势力的官吏、才子、大户可用。这个托付,就等于是把四人在京师的基本盘,交到了杨廷和手中,使得这位内阁首辅手中的力量,又增加了一枚重要筹码。

也就差不多在他们京外话别时,京师内,杨承祖则接到了来自三边的急报,闻香教的接收,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变数,局势似乎变的有些混乱。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赵全再现

在杨承祖的布局里,闻香教算是成立的比较早的教门,经过数年发展,已经演变成覆盖数省,教众超过百万的庞大势力。即使比起它的老上级白莲教,也未必就弱到哪去。其与秦王府,三边军卫有密切的联系,坐着收脏贩脏,以及与蒙古人私下贸易等生意,财源广进。靠着巨大的财富,也能够笼络教内高层,保持整个教门的发展能力。

郝云龙年事已高,早晚是要寿终正寝的,对于他的死,杨承祖也早有防备。青青一来是女流,二来嫁了人,三来成亲后,对于教里的事,基本都是撒手不管,在教里的地位威信什么的,不怎么谈的到。她又不像冷飞霜,不具备那种圣女的潜力,一看就是个傻大姐,大家或许不讨厌她,但谈不到真服她。如果靠她自己的能力,想要接任这个教主,即使杨承祖,也不会投同意票。

但是闻香教搞的这么大,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官府的插手,从教门刚一成立,就有锦衣卫在里面搞渗透,掺沙子。教里的高层人物身边,基本都放了锦衣眼线,郝青青只要抬出杨承祖如夫人的名字,按说就该能顺利接盘。但问题在于,这次似乎是出了新的状况,青青接掌教主之位失败,青龙山那边的情形,似乎搞成了一个僵持状态,闻香教群龙无首,选不出教主来。

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固然有闻香教自己的原因,以及青青是挺着大肚子上山的,让一个带球跑的女人做教主,很多大男人不太满意等因素。可是刨除这些因素后,还是有些问题,引起了杨承祖的重视。

那些反对者里,显然有些人背后,也是有人支持的,这些支持者或者是财主,或者是官员,这里面,怕是很有些人从中发力,想要把闻香教这份基业夺为己用,鸠占鹊巢。

杨记在陕西、河南一带的产业,与闻香教牵扯甚深,很多时候,闻香教也要承担为杨记输血的重任。一旦闻香教被别人夺了去,杨记在这两省的生意必然大受影响。乃至援助骆飞红的物资通道,也变的不再安全,于杨承祖的蒙古布局也颇有影响。

更重要的是,闻香教是一个拥有百万以上教众的庞大组织,在他的布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