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平生相见即眉开 >

第9部分

平生相见即眉开-第9部分

小说: 平生相见即眉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然后那个被称作“陆郎”的黑衣男子随着谢东楼的指引最在了大堂的正坐下,谢东楼自己则坐在次坐上陪着。
  这一切瑾夏儿看在眼中,令她惊奇的是,这谢东楼从来都是眼高于天,这次怎么自甘居于人下?
  黑衣男子右手托着腮,左手捏起一颗枣子放在乌黑的桌面上。
  “谭为渊。”他道,“为人谨慎可继续任左仆射。”
  原来,他放下的那颗枣子代表的是当今宰相谭为渊。
  又捏起一枚枣——
  “周顾年纪大了,威望足却疲于权术,将其置于枢密院事几方利益方可均衡。”
  “赵荆甫不适合在御史台,让崔颢先入了兰台,再顶替他。”
  三枚枣子并排而放,黑衣男子又捏起了第四枚枣。
  这时他微微皱眉,“如今年连年征战又逢陕西大旱,财政漏洞不小。一定要是刘半城任计相才行,不过他性子太过执拗,三司里当用合他心意的人来办事。”
  于是,黑衣男子又在那颗名叫“刘半城”的枣子下面又摆了三枚小枣子。
  “盐铁、户部、度支,分别用周顾、何远、张庭之。”
  ……
  渐渐地,桌子上摆满了一排排的枣子。纵观下来,正好是一幅朝廷官职分布图。
  黑衣人波澜不惊地说着,谢东楼仅仅侧着耳朵听,少见的一次嘴也没插。
  仿佛,这黑衣男子派任的官职都会成真。
  不远处,瑾夏儿还在弹着琴,心思却早就跑远。
  她开始仔细考虑这黑衣男子究竟是谁。
  是皇帝?
  这是瑾夏儿的第一个念头,因为,这黑衣男子说出的话是只有皇帝才可能说出来的,换一个人说便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但她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当今皇帝已经将近五十岁了。而眼前这黑衣人却分明是个少年。
  也许是举止投足之间的气质使这黑衣男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显成熟,但瑾夏儿仔细观察,却觉得这人或许连二十岁都不到。光洁的额头,鸦翼一般的墨色长发,修长却略显单薄的身形,怎么看都是一个少年人。
  但这就更可怕了,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少年,却可以把两府大臣视作一盘枣子一样随意摆放,而且身为朝廷三品大员的谢东楼还对他毕恭毕敬、洗耳恭听……
  “那赵奕之该安放在哪里?”谢东楼问道。
  “刚才那个紫衣衙内?”黑衣男子问道。
  “正是。”
  “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之徒,先放到符宝司,等他爹下了地方就将其罢免了。”
  “对了,还有你。”正说着,黑衣男子突然话锋一转。
  可他说的这个“你”并不是指谢东楼。
  ——这话,竟然是对着瑾夏儿说的。
  瑾夏儿吓得一怔,就怀疑自己听错了。明明,隔着一扇帘子,黑衣男子应该看不见她才对,可是一双眼睛,却分明是在盯着她的。
  就在瑾夏儿发呆的片刻,黑衣男子已经来到她面前,隔着纱帘问道,
  “你,不记得我了?”
  黑衣男子来的太过突然,吓得瑾夏儿乱了弹琴的手法。
  琴弦一蹦,“噔”的一声就断了。
  黑衣男子叹气,从瑾夏儿面前离去。
  原本,瑾夏儿以为这是他要离开凤鸣楼了,没想竟是朝旁边的厢房走去的。
  那厢房是瑾夏儿的住处,不知这人要进去干什么,瑾夏儿只得放下琴赶紧跟上。
  男子打开厢房的门,走到梳妆台前,打开第二个抽屉,取出了存放在那里的琴弦。
  瑾夏儿吃惊地看着这人。
  忽然想起,知道这琴弦放置位置的男子,天下只有一人。
  黑衣男子拿着弦来到琴旁,坐下,开始换琴弦、把琴弦拉紧、一根一根的调试声音。微微侧着头,把耳朵贴在琴上细细地听。一缕细细的鬓发轻轻垂落在白皙的颈项间,男子回忆着年幼时记忆中的音调,轻轻哼出了声。
  调好了声音,把琴交还到瑾夏儿手上。
  男子苦笑道,“看来瑾夏姐姐是不记得我了。”
  忽然想起了很久以前的记忆。那时瑾夏儿也还是个孩子,另一个更小的孩子亦步亦趋地跟着她,斜抱着比自己还高的古琴,“瑾夏姐姐”、“瑾夏姐姐”地喊着她……
  眼睛一热,豆大的泪滴滚落下脸颊。
  瑾夏儿道,“殿下,长大了啊。”
  “嗯,长大了。”陆沉回复她,语气少见的温和。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三章

  可能有人会问,陆沉当年在京城好歹也是做皇帝的,怎会在凤鸣楼认识一个妓/女,还问对方叫姐姐?这事在后面会好好说明,现在,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向那个被陆沉评价为“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的紫衣衙内身上吧。
  赵衙内赵奕之回到家中,爹爹正在正堂等着他。
  “又去凤鸣楼了?”赵中丞黑着脸问自己的儿子。
  赵奕之低头不语。
  “我赵家三代在朝为官,怎就出了你个不孝子!”
  “我也是在朝为官的嘛……”赵奕之小声嗫嚅道。
  “荫官也算官?刚好现在贺解元住在我赵家,你要多向他请教。”
  “贺解元?解元为何要住在我们家?”
  “是为父原先同窗好友的儿子,名叫贺温玉。四书五经无一不精,中了江宁府的解元。如今在咱们家借宿,等着来年春闱说不定就是一个状元。这几个月我叫他好好指教你做学问,你怎么也得考个秀才吧,不然为父的脸往哪搁!”
  然后赵中丞就差下人把贺温玉请到正堂来,并对自己儿子嘱咐道,“见了人家要恭恭敬敬的拜师!这几个月就不许出去乱跑了,定下心来才能做学问。”
  “还拜师?”赵奕之愁眉苦脸,看来定是把个难缠的书呆子请回了家。
  忽然,一人从长廊中走来,一步步踱上正堂。阳光打在乌绸般的长发上,一袭白衣行云流水,腰带衬出了挺拔的腰身,吴带当风地飘散。恍然间,好似一千年前的晋人现世。
  这人停在正堂前,弯腰行礼。
  “见过赵中丞、赵公子。”声音仿佛两片冰玉轻轻相叩。
  直到这人抬起头来,赵奕之的心又被惊住了半拍。
  浓墨轻画的双眉朝双鬓斜飞,明亮的凤眼就如同一汪清潭般流转回光。鼻翼笔直挺拔,淡红的双唇仿若含朱。
  赵奕之逛遍了京城的大小妓院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不禁觉得,还是江南的水土养人。
  赵中承看见贺温玉来了便露出笑脸来,“小的时候伯伯也是见过你的,可还记得?”
  贺温玉略作思忖,道,“可能是那时年纪还小,竟是不记得了。”
  “我却是记得你的,你和你爹很像,都生得一身好风骨。是唤作‘大鹤’?”赵中丞抚须作笑。
  贺温玉一怔,尴尬道,“邻里间的戏称罢了……”
  大鹤,赵奕之在心里默念一遍就觉得贴切,这人确实像鹤一般好看。转念一想,让这个人教自己做学问似乎还不错。于是便老老实实的和贺温玉到了书房。
  行至书房,赵奕之发现原本应该紧锁的门微微开了个缝,不禁疑惑。因为他平时只顾着花天酒地却是从没进这书房的。
  只见半截白色的衣袖从门缝间逸出,一只白白的小手扒在门上。然后,半个小脑袋也怯生生的探了出来。
  赵奕之看看这露出的小脑袋,再扭头看看贺温玉。长着一模一样的墨发、一模一样的凤眼,连衣服穿的都一样。简直就是小了一号的贺温玉。
  赵奕之不禁笑了出来,“怪不得你不叫鹤郎、不叫鹤君偏偏要叫大鹤,原来是因为还有只小鹤呢!”
  兄弟二人都涨红了脸。
  贺温玉蹙眉问贺平安道,“你跑到人家家书房做什么?”
  贺平安耷拉下脑袋,小声回答道,“……就是随便看看。”
  进了书房贺温玉就知道贺平安为什么要来了,因为书房里大大小小的桌椅柜子全是木雕的,雕的极为细致,而贺平安就对这些感兴趣。
  “这位是府上的赵奕之赵公子,叫哥哥。”贺温玉向贺平安介绍道。
  赵奕之笑眯眯地看着贺平安。
  可是贺平安却不敢看他,小孩子认生,平安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小声叫了一声“哥哥”。
  赵奕之笑着回了他一声,“小鹤。”
  结果原本就红的脸更红了。
  小平安,忙跑出去玩了。屋子里只剩下赵奕之和贺温玉。
  原本和谢东楼约好去凤鸣楼的事儿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赵衙内此刻是只顾惜取眼前人。
  贺温玉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来,问道,“赵公子,从中庸开始可好?”
  “好啊。”
  贺温玉打开书,“赵公子就先讲下道不远人。”
  赵奕之愣了半天,一肚子套近乎用的话还没说出来就先被这人一句“道不远人”给噎住了。
  贺温玉耐耐心心地等了一会,只见这赵衙内仿佛哑了一样。
  温玉公子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心说这赵衙内真是不学无术,中庸的开篇第一章都不会,若是平安早就该敲脑袋了。但是他毕竟第一次见人家,直接敲脑壳实在太失礼了,于是好心的提醒了一下,“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接着,屋子里又沉默了很久、很久……
  赵奕之偷偷斜眼望了一眼贺温玉,面冷若冰霜。
  一瞬间,赵奕之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遇见的所有教书先生的面容全都叠画在了贺温玉脸上。
  嗯,其实贺温玉已经在心里默默炸毛了。如果在书院,像赵奕之这样不学无术的打他八百戒尺也不亏。
  就在温润如玉的温玉公子即将说出“把手伸出来!”这五个字的时候,他总算还是忍住了。转而轻声道,“那就由贺某来讲吧……”
  虽然温玉公子是个傲娇,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偶尔还是懂一点的。
  于是他背过手,也背过赵衙内,面对着窗子,开始像机关枪一样背那什么“道不远人”。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造造尔。
  就这样,每天沾花惹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纨绔子弟赵衙内,彻底被贺温玉玩儿傻了。
  特别是这才是第一天。
  特别是贺温玉把他不会被的东西全都统计了出来简直是人身攻击。
  特别是接下来的每天上午下午白天晚上贺温玉都会带着那样鄙视的眼神冷冷的抽他背书。
  特别是贺温玉还会向他爹告状。
  特别是他爹还胳膊肘向外拐和贺温玉是一伙的。
  总之,由于天天被父亲教训,赵衙内半个月都没能去一趟凤鸣楼,原先不曾在意的姑娘们现在突然想起来简直都觉得倾国倾城。
  家里倒是有一个貌似倾国倾城的,但是越看越像被去年来的那个六十多岁的教书大爷附了体。
  于是,就在这么黑暗的环境下,赵衙内的心灵寄托只剩下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小、平、安。
  赵衙内真心觉得小平安太好了,怎么会有这么好养的孩子呢。今后生个孩子就应该教育成这样的!遇见生人了会自动躲着,养熟了之后摸摸脑袋就会给你摇尾巴。
  而且极好养熟,至少比家里那只花狸猫好养熟多了。那只花狸猫,赵衙内喂了它整整一个月顿顿吃肉才算喂熟了。
  而小平安,喂了两天就喂熟了。
  第三天起床,就看见自己窗台上摆着一对木雕小鸭子,下面压着一封感谢信,写着,“谢谢你的烤鸭腿。”
  简直是猫的报恩啊。
  有的时候赵衙内也会想,贺温玉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弟弟?辣样的贺温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弟弟?
  而且因为从小一起长大养得极熟,什么一起洗澡啦~一起睡觉啦~自然是做的行云流水毫无违和感。偶尔高兴了还会主动香一口,即使被贺温玉瞪了也会嘿嘿嘿的笑。
  将近一个月没去过凤鸣院的欲求不满的赵公子很想提出一句,“我们也一起洗澡吧~我们也一起睡觉吧~亲我一口就给你鸭腿吃……之类的。”但是连他自己都觉得违和感满满。
  于是贺温玉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弟弟……
  一个月之后,欲求不满的赵衙内决定报复社会了。
  他的计划是,把贺温玉给干掉,然后逃出去凤鸣楼玩儿。
  说是干掉但也不能真的干掉,下点药就行了。
  于是赵衙内拿着手中的春·药把玩了半天,叹了口气又放回抽屉。他敢给贺温玉吃这个,贺温玉就敢和他同归于尽。
  还是用居家旅行的大众药——蒙汗药吧。
  在听着贺温玉噼里啪啦讲了半个小时论语之后,这货终于有了口渴的迹象。
  贺温玉呷了一口茶。
  赵衙内看着他的喉头一动,那是眼睛发亮。
  一、二、三
  贺温玉一个没站稳就华丽丽的倒进赵衙内怀里了。
  小蛮腰!——这是赵衙内的第一触感。
  再仔细看看脸,面如冠玉,眉如墨画,唇如含朱。闭着眼眼合下纤长的睫毛,仿佛两片蝶翼。
  顿时京城大小妓院的姑娘们又被比下去了。
  于是赵衙内的脑子中分裂出了一个小人a和一个小人b。
  小人a问,“家里就有一个美人何必出去花钱买呢?”
  小人b说,“可是这厮醒来绝对会和我同归于尽的啊。”
  小人a想了想说,“那事后工作做得好一些他不就发现不了了?”
  小人b问,“你做的好吗小人a?”
  小人a说,“我可以试试啊。”
  小人b想了想说,“好吧我听你的,你是最棒的!”
  此刻赵衙内的心砰砰地跳着,他把教书先生君放在了床上。轻轻解开衣带,感觉贺温玉的睫毛轻轻颤了一下。停顿片刻,无事,继续脱。小心翼翼的把月牙白色的外衫褪下来,露出了中衣。解开中衣的两个结,展开,露出半边象牙白的肌肤。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