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平生相见即眉开 >

第15部分

平生相见即眉开-第15部分

小说: 平生相见即眉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
  一声声惊雷,沿八百里山川震荡,连绵不绝,仿佛要开天辟地。
  从秦川到宛阳城,时有火光冲天、电闪雷鸣。
  “肯定是圣上祭天,玉皇大帝就派来雷公电母显灵了!”有人吆喝着。
  接着,迟了一年的大雨便瓢泼而至,大滴大滴的砸向地面、砸向干涸龟裂的土地,砸的个尘土飞扬、砸的个坚如磐石化作那川流不息。
  “老天显灵!”
  “圣人圣明!”
  即使是暴雨,秦川豫州两府的百姓们也纷纷上街。仰头望天,沐浴淋漓。
  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大旱的西北,但是由于雷声太震,京城竟也乌云密布下起雨来。
  此刻在京城郊外的云台山上,一抹小小的白影子眺望西北。
  细细的雨丝像银线一样打在贺平安的身上,他毫不在意,他痴痴地笑着。心想,这一个月的辛苦还真值。
  他已经在云台山上呆一个月了,每天做着各种爆炸试验。盐、碘、银、氢……各种乱七八糟的矿物、气体,多加一点或少加一点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要一点点的尝试才能找出最合适的调配比例。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险象环生……最危险的一次,平安差点炸掉自己一条胳膊。即使现在,雪白的手臂上那一条结痂依然触目惊心。
  “小心伤了风寒!”谢紫玉从后边的山洞走出来,把斗笠按在贺平安的脑袋上。
  “哎呦。”平安一个没站稳倒在了谢紫玉身上。
  无奈,谢紫玉把他抱到山洞里。放下篝火边,突然看见平安的衣袖边上染了淡淡几片血迹。皱眉,“伤口又裂了吧,叫你往外跑!”
  贺平安仿佛没听见似的,继续傻笑。笑够了,又得意的对谢紫玉说道,“师兄、师兄,你说我怎么这么厉害呀!”
  谢紫玉赏了他个爆栗,“你厉害?你知不知道我为了让你这半吊子的二踢脚能炸起来费了多少事?光秦川一脉就布了二百发炮,还要让它们一起炸,你知道有多难么。”
  贺平安又嘿嘿一笑,“反正你就是学布阵的嘛。”
  细雨夹杂着山下的欢呼声,“吾皇万岁”、“圣上圣明”之类。所有人都朝着皇宫方向跪拜一片……
  贺平安听见了山下的声音,开心地笑着,权当大家都是在夸自己。
  “还笑,尾巴都翘天上去了。”
  宛阳城
  当第一声雷响起的时候,土匪头子魏七目瞪口呆。
  莫、莫非那皇帝老儿当真是位列仙班的真龙天子!?他在心里暗暗道。
  陆沉的眉头微皱,旋即,又对魏七道,“快去吧城门封了!”
  魏七这才回过神来,“也是!”
  但封了城门又奈何?那流寇原本就是乌合之众,大灾之年只为混口饭吃才烧杀抢掠,此刻天降大雨,不快快回乡抢田好保证来年有个收成,又留在这是非之地作甚?只见城门之下不时有人叫骂,两半城门也几次几乎被人潮给挤开。
  魏七带人,斩了两个带头叫骂的,城中才算渐渐平息。
  陆沉坐在高高的城楼里,靠窗、品茶、冷眼看着发生的一切。
  “怪力乱神。”他自语道。
  这天下,竟真有人能震荡八百里山川的来呼风唤雨?
  “怪力乱神、怪力乱神。”他又自语了两遍,放下茶杯。
  想不明白便不想了罢,现在关键是自己何去何从。
  逃跑?嗯,来得及。不过他不想逃,因为他不想输。
  他决定按原计划行事,大不了,再拿命赌一回罢了。
  陆沉自小过的都是赌命的日子,勾心斗角、刀光剑影,阎王殿都几十个来回了,早就习以为常,倘若哪天真的死了……他想过、那便无怨无悔好了。
  来到正堂,找到魏七,陆沉问他,“魏头领,你手上能用的兵还剩下多少。”
  魏七思忖道,“怕是不足两万了,你问这个做什么?”
  魏七看着面前这男子。墨发乌衣、面容苍白。正看着,便见这冷心冷面的人,嘴角一勾,竟笑了。
  “你说,如果我们带着这一万多人杀到京城,皇帝他料不料的到?”
  “你疯了?京城光常备守军就有十万,再加上厢军和外地援军……”
  “你想当皇帝吗?”陆沉打断他。
  魏七沉默,半晌,忽然抬起眼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我叫陆沉,平民百姓一个,陆是陆地的陆,沉是破釜沉舟的沉。”
  “破釜沉舟……”魏七念道,他心想,此时,别人都可以逃,但是他魏七却不可以逃。这兵变就是他发起的,恐怕如今魏七这个名字已经传遍南北十三府了,即使是逃,估计也得落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于是他抽出长刀,一道银光,唰!刀尖插入桌子三分,刀柄嗡嗡地来回晃荡。
  “行!我魏七爷就陪你破釜沉舟一次!”
  于是,在还未停下的大雨磅礴中,一支军队、一群亡命之徒,磨亮了刀枪剑斧,如离弦利箭般穿破了隆隆震雨、杀向京城。
  原本,他们也许只是一帮乌合之众,但是当决定杀向京师改朝换代的时候,这群人就真真正正的成了一群亡命狂徒。他们知道,要么成就万代功名,要么,便化作这陌路上的万年枯骨、被践踏个粉碎!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本朝太平无事一百余年,军队早就懒散惯了。谁见过这等疯狂的阵势?于是魏七的队伍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势如破竹,往往刚听到风声一个县的人就逃光了。偶尔遇到顽强抵抗的,便抓住县官,剥了皮挂在城墙上,肯归降的俘虏就纳入军中,不肯归降的或砍头剥皮抽筋活埋……手段耸人听闻。
  陆沉天天坐在大帐里,从不参与战斗。众将士见他身形单薄,面容苍白,天天除了练练字什么也不干,只当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不把他不放在眼里。只有大头领魏七,每日对他毕恭毕敬,“陆先生”、“陆先生”的叫着。
  军队行进时,陆沉就坐在马车里,安营歇息时,便呆在大帐中。魏七打了大小仗一百多场,陆沉连一次都没看过。
  魏七习惯每次打仗前都问一下陆沉的意见,陆沉话不多,一般情况下,一句“首领自己看着办”就把魏七给打发了。
  但是偶尔,陆沉会放下茶杯多说两句,往往他多说的那两句便是至关全局、万分危急的事。
  平时不用打仗时魏七也喜欢找陆沉聊天,但是从宛阳城聊了一路,魏七连一句话都没从陆沉嘴里套出来过,身份地位家世一概不知。只知道他喜欢练字练字练字练字……
  这人即使是练字也古怪极了,只用清水,从不沾墨。有一次,魏七费了好大劲让侍卫偷出一张陆沉写过还没干的宣纸。找了个先生一起研究,最后发现上面写的是: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今天路过静州,鸭肉果然不如鹅肉好吃。)
  魏七一口老血喷在桌面上……
  经过了丰临县,东京城尽在眼前。魏七带着部下在城下休整。
  原先一路都无所畏惧,此时,杀到了皇城脚下,望着高耸厚重的城墙,望着整整齐齐布在城墙上的御林军。魏七突然害怕了。
  一路上扩充队伍,他现在有四万人马左右,可是其中多是从未上过战场的乡野平民。而他的对手,是京师十万御林军,以及各地会陆陆续续的赶到的援军。
  “怎么办,陆先生?”魏七问陆沉。
  “兵不在多,在于恰当的时候正好在恰当的位置。京师一共十二道城门,李阖需要把他那十万御林军分散在十二处才能守住。而我们,只需集中兵力冲破其中一道城门就能胜。”
  魏七想了想,“那我们去攻哪一道城门呢?”
  “这便是关键。”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四章

    紫宸殿
  皇帝李阖一身戎装坐于大殿之上。他得到宛阳的流寇居然一路杀到京师的消息,勃然大怒。
  李阖半生戎马生涯,简直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人。但是自从当了皇帝,便一次仗也没打过。这天,他堂而皇之的穿上了戎装,握上了伴随自己二十多年的长刀,威风凛凛,竟有些许兴奋。
  殿上的大臣多是文臣,未经历过战争,或自视甚高纸上谈兵,或固步自封句句都是和谈招安。两府大臣争论多时也未提出什么好的意见。李阖大手一挥,“都散了吧,你们只管稳定全城百姓,区区流寇看朕如何收拾他!”
  于是皇帝李阖亲自上了城楼指挥战斗。
  经验丰富的将军们都在漠北戍边,一时赶不回,于是整个东京城里,作战经验最丰富的正是他皇帝李阖。
  第二天,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皇帝坐镇宣德门中阵,另派十二将镇守京师十二道城门。临行前十二位将军都立下了军令状,若是让敌军登上了城楼,负责的将军便要斩首示众。
  十二道门,敌军会选择哪一处攻入?李阖思索,最终定下了三处最有可能——宣化门、安肃门、新郑门。于是多派兵力在这三处,又在周边设神弓营成犄角之势。
  魏七大营
  陆沉指着地图,“宣化门、安肃门、新郑门这三处最好攻入,可在其中选两门做佯攻,然后主攻一门。”
  “主攻哪一门?”魏七问道。
  “宣化门。”陆沉回答。
  首先冒起硝烟的是西边新郑门,一股股浓雾遮天蔽日。
  “圣上!不如派万胜门与固子门的守卫去支援新郑门!”一将军跪拜。
  李阖略作思忖,指着西边的乌云密布,说道,“你看那烟雾,定是因为敌军人手不够才要造出这么大阵势,新郑门是佯攻不必理会。”
  接着是安肃门方向传来消息,城墙竟被炸出缺口来!
  这下该是来真的了吧!众人心想,连城墙都穿了,还如何守城?
  “那缺口有多大?”李阖问道。
  “足可通过三人!”
  皇帝笑了,手一挥,“众将随我!”
  “还问陛下,我们这要是去支援安肃门?”一将军问道。
  李阖道,“不去安肃门,去宣化门!”
  “可是安肃门连城墙都被炸开了啊!”
  李阖道,“攻城都两个时辰了才去炸城墙,炸城墙还不知分散开炸,偏偏只炸一处,定是火炮不够,若是炸开个两三处我军一定焦头烂额,可是才炸开了一处,一次才能通过三人,我军站在城墙边上就算一个个的打也能把他们打死完了。朕断定,敌军的火炮如今都集中在宣化门前,等汝等去了安肃门,宣化门早就被炸了个遍地开花!”
  “皇上圣明!”
  李阖哼一声冷笑,这土匪头子倒是也算懂几分兵法,若是遇上不懂兵事的皇帝外加几个根本没出过京师的御林将军,他大昭朝的国运也就断了!
  可是皇帝是他李阖。半辈子都在马背上过去了,拎一把长刀横扫诸国,几十年来天下的仗都被他打了遍,怎会对付不了这小小一个流寇!
  “派陈州门和新宋门的人也速赶到宣化门,不得有误!”
  “是!”
  赶到宣化城楼,李阖向远眺望,最后一丝担忧也放下了。城下敌军少说三万,而魏七的部队一共才四万人,也就是说这宣化门果真就是他们的主战场了。
  “派万胜门和固子门的人悄悄包抄了他们的后路,咱们来个瓮中捉鳖!”李阖抚须笑道。
  城楼下
  魏七早已布好了阵势,一场大战蓄势待发。
  陆沉少见的走出了营帐,解开系着自己那匹黑马的绳子。
  “陆先生要去哪?”
  “我去见一位故人。”
  “大战在即,陆先生要去哪里见故人?”
  “启夏门,我离开京城前就让我那故人带着骑兵在城门口等着。”
  “你在启夏门还有人马?”魏七大喜。
  陆沉点点头,“头领在宣化门开战,我在启夏门起事,打他个措手不及。”
  “那你在启夏门有多少人马?”
  “一百三十二人。”陆沉回答到。
  魏七沉默了一会儿,觉得自己没听错,于是问道,
  “你……当真?”
  陆沉正正经经的点点头。
  然后魏七彻底愣住了,他都开始怀疑陆沉是不是在耍他了,这人平时那么老谋深算,即使他现在说自己突然有了十万大军魏七都会信,但是他说的却是要带着一百多号人来攻破京师……
  “你……真的只有这点人?”魏七换了个角度又问了一遍。
  陆沉面无表情的回答他,“魏头领,我原来在京城也只是个做小生意的,这一百多号人便是我镖局的所有伙计了。再说水泊梁山也就是一百单八将,这一百多号人若是用的好了,自然也可以打他个天翻地覆。”
  “可是……你会武功么……”
  “算是会吧。”
  “那……也好,陆先生便去吧。”
  魏七望着陆沉,那身板瘦的一阵风就能吹走,料想即使会武功也好不到哪去……
  也罢也罢,他想去就让他去吧,说不定是想找个理由逃跑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五章

    启夏门
  陆沉的谋士林仲甫已经带着部下等候多时。
  “多日不见公子可安好?”
  “安好。”陆沉下了马,“仲甫,人可齐了?”
  “齐了,已在此地候命三日,就等公子下令。”
  一百多号人,在林中若隐若现,他们都是陆沉精心挑出来的,每个人都配了最好的装备,左手挎箭右手拎刀,骑技精湛,更精通十八般武艺,以一敌十绰绰有余。
  “看见城头上的人没?一齐发箭,一人一发,把他们全射下来。”陆沉道。
  一百三十二人,隐秘在林间,一齐拿出弓箭,一声令下,一排箭整整齐齐的飞出,闪出银光一片。一箭对应一颗人头,城墙上百余人应声倒地,连一发都没有浪费。
  幸存的守城将士们全怔在那里,谁见过一百多号人在一瞬间同时毙命?而且连敌人在哪他们都没发现。再等守城的士兵反应过来,已有七八个大汉快爬上城墙来了,不借助云梯,一根锁链就能嗖嗖嗖地爬上城墙。紧接着耳边隆隆,城门口也炸开了花。
  ……
  “皇、皇上,启夏门告急了!”一传令兵跌跌撞撞的赶来宣化门。
  怎么会!李阖心中一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