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平生相见即眉开 >

第10部分

平生相见即眉开-第10部分

小说: 平生相见即眉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脱。小心翼翼的把月牙白色的外衫褪下来,露出了中衣。解开中衣的两个结,展开,露出半边象牙白的肌肤。再解开里面一个结,展开。两颗粉红色的茱萸暴露出来,随着呼吸上下缓缓浮动。
  “咦,我哥哥怎么了?”
  晴天霹雳。
  没错,赵奕之的感受就是从头顶被雷劈了一样。
  慌忙扭过头,看见人家弟弟正天真无邪的站在他身后。
  赵奕之的大脑一片空白。
  小平安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问道,“他是不是病了?”
  “对对对!不对不对!他不是病了,他是困了!他想睡觉!”赵奕之乱七八糟的解释道。
  由于赵奕之的身体正好挡住了贺温玉的上半身,所以贺平安其实只能看见他哥哥的月牙白色衣服。也所以就没想那么多,回了一句,“也是,他这几天就知道看书,一定是累着了。”
  赵奕之借坡下驴的回复道,“好!没错!所以我们就不要打扰他休息了,我们出去玩吧!”
  “去哪玩?”
  “有好吃的!”
  “行。”
  三言两语先把弟弟打发走,赵奕之默默把贺温玉的衣服又系回去,伪装成因为劳累而睡着的样子。
  然后——
  带上人家弟弟逛窑子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四章

  其实,御街上除了凤鸣楼还有不少小倌馆,毕竟设定里本朝男风盛行嘛。
  于是在经过这些红灯区的时候,赵奕之紧紧地拉着贺平安的小爪子,生怕他被人拐跑了。毕竟,一个衣着朴素、操着外地口音、十五六岁的可爱男孩子——这是多么适合被拐卖的设定啊!
  总算到了凤鸣楼,赵奕之领着平安驾轻就熟的拐到夕晖阁。
  只见谢东楼正在阁上坐。这人,与花相交映,散着发、斜斜靠在朱红柱边,见人来了,轻轻一笑,扬起白玉杯,唱到,“好花需映好楼台”。
  “修傍秦关蜀栈战场开!”赵奕之脱口接到。四书五经他是一窍不通,但是什么词儿啊曲儿啊的,只要这青楼姑娘唱过一遍,那他便是过耳不忘。
  “这孩子,是谁?”谢东楼指着平安问道。
  “我爹同乡的儿子。”说着,赵奕之拉着贺平安交付到谢东楼手上。
  “我还有急事,谢大人帮忙看着孩子吧……”
  于是,就像大人们逛街时最喜欢把孩子扔到儿童乐园一样……赵奕之把小平安扔到谢东楼这里就急急忙忙找他的花姑娘去了。
  谢东楼站起来,打量着贺平安。
  乌黑墨发,柔软地贴在脑后,用一根白绳轻轻束起,一根也不乱。衣服微微发旧,从布料来看,家里可能不太富裕。但是即使只是一块粗布,也可以收拾的得体漂亮,比如说这衣服一定是贴着少年身子仔细剪裁的,把少年那比起同龄人略显单薄的身线衬得十分挺朗。而且颜色也选的刚刚好,清清秀秀的月牙白。若是换一个颜色便总嫌少了几分韵味。
  再看相貌。乍一看只是觉得清秀,再仔细看,又觉得这样便刚刚好。浓墨轻画的双眉仿佛是哪个丹青大师沉吟良久,才缓缓画上去的。一双凤眼顾盼生辉、流转似水,眼角微微上翘在一个刚好的角度,再多一分就过媚、再少一分就太懒。好看的悬胆鼻从正面看含蓄,从侧面看单薄又俊朗。两瓣唇,微微张着,仿佛含着笑意、又仿佛欲言又止。
  少年的五官仿佛都长在了一个最合适的位置,看似平常,推敲起来却完好到不可改动一分一毫。
  难描难画。
  不见得倾城倾国,但是却难描难画。
  谢东楼看着这个小小的孩子,微笑着拍拍他的脑袋,“你娘把你养得可真好。”
  “是呀。”小平安也冲着他笑。
  然后谢东楼继续喝着他的酒,小平安坐在一边吃点心。
  “你也来一杯?”
  “嗯。”平安接过酒,杯子一仰,喝下了肚。
  谢东楼原本是逗着玩的,没想到这孩子真的喝了。再喂一杯,又喝了。接着,杯杯酒下肚,却一点醉意都没有。
  “你喜欢喝酒吗?”谢东楼问道。
  “不喜欢,可是师父喜欢让我陪着他喝酒。”
  “师父?你还有个师父啊,是什么师父?教喝酒的师父?”
  平安刚想开口,又摇摇头,道,“这我不能告诉你。”
  其实此刻,瑾夏儿姑娘也一直都在,毕竟她就住在夕晖阁嘛。坐在白色的帷帐里,轻轻地弹着琴,与背景很好的融为一体。
  方才赵奕之拉着这孩子过来,瑾夏儿还想,哪有带着小倌逛妓院的?观察半天才又觉得,其实只是个普通孩子罢了,估计连自己进的是妓院都不知道。
  她就这么心不在焉地弹着琴、胡思乱想着。
  忽然,白色的帷帐被掀开了,瑾夏儿一愣。
  一个小脑袋探了进来。
  “姐姐,这曲子我听过。”白衣少年说道。
  诶?他想表达什么?瑾夏儿思考着,这清平调要多平常多平常,听过,行啊,所以呢?
  白衣少年走到她的琴旁,俯下身子,伸出白皙的手,一寸一寸的量着。抬头,笑道,“正好和我师父那个琴一样长。”
  但是瑾夏儿还是不懂他想表达什么。
  “这个曲子我师父也喜欢弹,但是琴声比姐姐的清亮,我就寻思是不是姐姐的琴太沉了。”
  “瑾夏姑娘,他这是嫌你弹得不够好啊。”谢东楼笑道。
  “不是姐姐弹得不好,是琴板的问题,底儿太厚了,回声不好。”
  “那怎么办?把琴板削薄一层估计琴也得散了。”
  “不用削薄,我雕一层镂花这琴的声音就好了。”
  “沉就沉吧,不必麻烦小公子了。”瑾夏儿笑道。
  这琴瑾夏儿可是很宝贵的,至于她为什么很宝贵呢,我们还要从陆沉他娘说起。
  陆沉他娘还活着的时候琴弹得很好,而瑾夏儿的琴技就是陆沉他娘亲手教的。
  这琴,也是陆沉他娘送的。不是什么好琴,寻寻常常的。可是也伴了瑾夏儿十多年的光阴。
  望着那在阳光下微微发光的新弦,是陆沉不久前才帮她换上的。
  “你猜它本来该多好听?”白衣少年笑道。
  瑾夏儿一愣,把手放在琴上,细细抚摸着。她打量着少年,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真的可以使琴声变得好听?镂空雕刻可是要技巧的,而且就算雕的好雕错位置了也是白搭。琴板本来就只有一本书厚,雕错一点整个琴也就毁了。
  “你有几分把握可以把琴雕好?”谢东楼忽然问道。
  “十分。”平安肯定的答道,“我不懂音律,但是花样还是记得熟的,这琴和我师父那把一模一样大,按着师父的雕花就好了。”
  “瑾夏姑娘,要不让他试试?”谢东楼提议道。
  瑾夏儿踌躇半天,问道,“真的……没问题吗?”
  “没问题。”
  于是瑾夏儿就答应了他。
  平安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好像竹简一样的羊皮卷,打开,二十多把各式各样的小刻刀排列开来。
  “这玩意你还随身携带?”谢东楼叹道。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啊。”平安仿佛自言自语般回答道,精神,已经完全被那琴吸引了。
  打开一个细竹筒,露出一根短短的勾线笔。再把竹筒帽也拧开,原来是个小墨水瓶。
  谢东楼和瑾夏儿都觉得这还真是个精致的小东西。
  平安盘坐在地上,闭起眼睛回忆着师父的琴的模样。他虽然读不好书,但是雕花的花样却是扫一眼就可以过目不忘。更何况,那琴陪伴了他七年。
  起笔,开始在琴板上细细描画。头压的很低,整个身子都几乎趴在了琴上,手却稳极了,一条贯穿整个琴身的云线,从左到右,整个人随着线条行云流水的滑过去,毫不迟疑、首尾粗细一致。
  在描画的过程中,少年那一头柔软的散发总是滑到胸前,散落在琴上,十分扰人。平安就拿起一根毛笔当做簪子,把头发全都绾起来。有几缕纤长滑落在颈项间,也懒得在意了。
  谢东楼走过去看看,一副工笔画已经慢慢显现在琴板上。少年看起来似一个性格松散柔弱的人,画起画来,却是极端的谨慎严肃,一片瓦砾一根松叶都不肯放过。若不是谢东楼亲眼看着他画的,定以为是那个年过半百的老师傅的作品。
  描完线,便开始雕刻。只见贺平安刚才还又慢又稳的小爪子现在简直是运转如飞。右手快得只看得见残影,木屑像雪花一般在天上纷飞。
  谢东楼目瞪口呆的看着贺平安那个同时玩转着二十多把刻刀的小爪子,怀疑他会不会其实是什么黑暗组织的暗杀高手。
  就这样,贺平安从白天一口气雕道了晚上。幸亏赵奕之也和姑娘们玩到了晚上,才没叫他回家吃饭。
  雕完了,小平安虚弱的嘤嘤两声就倒地上睡着了。
  赵奕之只好抱着他回家睡觉。
  瑾夏儿忐忑不安地拨弄了一下琴弦。
  荡——
  只一声,就使她失了神。
  拨云见日。
  仿佛这琴声,前十年都被云雾重重遮绕,现在,才透出了阳光。
  瑾夏儿心想,差一点,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这琴原来还可以有这样好的声音。
  入夜,寂寥无人。瑾夏儿还坐在夕晖阁中,轻轻拨弄着琴弦。月光烛影在琴上摇曳,瑾夏儿自言自语着,“你这琴呀,真是好福气。”
  黑衣少年仔仔细细的为你换弦。
  白衣少年认认真真的为你雕花,
  二人虽然素不相识、从未见面。
  这琴声、却把他们的心思,合成了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五章

  陆沉在京城开了家小镖局。说是镖局,其实就相当于快递公司。
  京城商贩交易运输频繁,善于抓住商机的陆沉同志写信给巴扎,叫他送来百十个手脚利索的汉子,顺着汴河来往于南北运送各地货物,顺便打探消息。
  不过镖局生意几乎都是林仲甫在打理,陆沉更多的是时候都是在谢东楼府上活动。由于谢东楼好吃懒做天天就知道在凤鸣院鬼混,于是枢密府的公文有一半都是陆沉在暗中批的。
  本朝的政治制度其实和美国一样,实行“三权分立”。把行政权、军权、财政权相互分离开来。
  管行政的是中书省——就是姓谭的那一家管着的。
  管财政的是三司。首长被称为——“计相”。我觉得这个名字太拉风了,于是在以后的故事中会把三司的事儿大书特书的。
  管军事的就是谢东楼呆的枢密院。
  三个机构的首长就相当于宰相,于是身为“枢密副使”的谢东楼其实就相当于副宰相。
  哦,差点忘了。还有一个独立机构——御史台。作用是监察百官,也就是赵奕之他爸赵中丞管着的。
  然后,监察机构除了御史台还有一个谏院,设立原因是为了防止御史台自身腐败、起到互相牵制作用。
  以上基本就是本朝权利构架,可以说是互相独立,互相牵制,勾心斗角呢~
  陆沉同志,就是在这样复杂的重重机构中策划着他的反清复明,啊呸,登基继位复国大计。
  如今,执掌行政权的谭家已经被陆沉拖下了水,管辖本朝一半军事力量的谢东楼干脆把全部工作扔给了他。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呢~
  然后我再来讲一讲,谢东楼这号人是怎么年纪轻轻就混上副宰相的。
  谢家原来是经商的,做的药材生意。
  谢东楼小的时候呀,天天背个药篓子大街小巷的吆喝着,什么“祖传秘方,包治百病”之类的。
  ——和神棍没什么区别。
  但是谢东楼天生一颗玲珑心,惊天地泣鬼神的华丽药效介绍外加一张人畜无害童叟无欺的真诚脸,于是没病的都被忽悠着买了他家的草药。
  ——总之生意非常好。
  然后生意越来越好,好的谢东楼都没啥干劲了,于是决定当个官玩玩。
  开玩笑,你以为当官容易嘛,那是要十年苦读然后考童生考秀才考举人考贡士考进士一步一步的考上来的。
  他谢东楼的童年、少年时代全部都用来坑蒙拐骗、欺负隔壁大爷了。即使脑子再聪明,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了个大学究啊。
  但是经商实在太费心思了,谢东楼真的很想当一个公务员。
  于是就把自己的妹妹给卖了。
  额,不是卖给老鸠了,是卖到皇宫了。
  谢东楼的妹妹,那也算是全县一枝花啊。
  谢小妹稍微花点心思,在宫里学着其他妃子的时髦打扮,把一口方言给改掉,背几首古诗练两个小曲儿,洋洋气气的就一跃成为个气质美女了。
  于是谢小妹终于获得了皇帝李阖的青睐,从才人一口气升到了皇贵妃。
  作为哥哥的谢东楼也鸡犬升天的被赐同进士出身可以入仕了。
  入了仕,八面玲珑的谢东楼突然一改往日习性,变成了一个不党不群的翩翩君子。而且为政清廉,不管在哪儿为官临走时都会有百姓前簇后拥哭着喊他“谢青天”。顺带着,破获几个大案、抓获几个反动派,进山围剿过一次土匪。
  皇帝陛下以及两府大臣们对谢东楼的印象越来越好,于是他就一步一步成了副宰相。
  (这简直就和贺平安他爹是个完全相反的例子啊)
  额,然后再把视线拉回到陆沉身上。
  他正在替谢东楼处理公文。
  谢东楼向皇帝报过告,说枢密院人多眼杂不适合做机密的军事决策工作,于是他想把公文都带回家来处理。
  皇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特批了。
  李阖哪知道,谢东楼回家甩手就把这些高级机密文件扔给了恐怖分子陆沉同志。
  有的时候,连陆沉都搞不懂。谢东楼一看就是没啥大野心的人,而且他还知道自己要干的是谋逆大事——那他为什么还要帮助自己?
  总之谢东楼就是这么一个猜不透的人。
  “听说你是镖局的?”
  前面提到的皇贵妃谢小妹,叉个腰,站在门口问陆沉。
  陆沉合上公文,点了点头。
  “那你就护送我回皇宫吧。”谢小妹说道。
  陆沉摇了摇头,“我还有事。”
  陆沉不想进宫,过了这么多年,能认出他长相并且还活着的人已经没几个了。
  而这几个人,全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