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494部分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494部分

小说: 三国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敦母妃早逝,并不为先帝喜爱,是伏太后将他一手带大。

眼下,伏太后苦口婆心,刘敦想到往昔种种,顿时说道:“母后说的是,敦儿受教了”。

伏太后心中一软。叹了口气,道:“是在朝会上受委屈了吗?”

刘敦连连颌首,“大臣们虽然没有明言,可我知道,他们在等着我下罪己诏”。

刚刚继位就要下诏认罪,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些沉重。

伏太后皱起眉头,嘴里道:“李大将军是怎么说的?”

“李将军并未多言,不过,我觉得他并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黎民百姓”

伏太后心中黯然,李贤把持朝政,虽未彻底铲除异己,不过距离王莽之辈也相差不远了。

这等权臣越是在乎百姓,刘氏皇族也就越危险。

伏太后只是一个‘女’流之辈,她只想母子平安,不想为了汉室皇位付出身家‘性’命。

刘协已经死了,连大汉天子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伏太后又能怎样?

伏太后已经认命了,自从刘协暴毙,她便恨透了豪族权贵。

若不是权贵争权,刘协又怎会毙命?

相对于不择手段的各路豪强,李贤虽然揽权,然而,对待皇族却照顾有加。

这样一个人,明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有碍于江山社稷,可是,伏太后却怎么也恨不起来。

“敦儿,你觉得李将军如何?”

刘敦眉飞‘色’舞:“开疆拓土,造福一方,是大大的能臣!”

伏太后松了口气,幸好,皇帝还小,权力**不甚旺盛,这样的话,只要善加引导,也能拖延一下君臣为敌的日子。

想到这里,伏太后循循善‘诱’:“李将军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自然是极好的,你觉得他对我们怎么样?”

刘敦认真地想了想,笑道:“行宫的吃穿用度样样不缺,是个忠臣”。

皇帝毕竟是个孩子,没有太复杂的心思,这样也好,省的多费口舌,伏太后拉着刘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敦儿,你是天子,日后要接触很多大臣,他们有的对你忠贞不二,有的对你心怀不轨,你要学会分辨,谁对你真心,谁对你假意,对你好的,你要记在心上,对你坏的,你也要虚与委蛇,切记,不可莽撞”。

刘敦似懂非懂,“母后的意思是说,李贤对我们好,敦儿就要对他好吗?”

伏太后心中黯然,她不敢宣扬君臣之道,只得颌首说道:“是这个道理,你是大汉天子,李贤是大汉将军,只有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社稷才能长稳”。

“敦儿明白了”

希望你能真的明白吧,伏太后心情低落,嘴里道:“琅琊突发地震,这是天灾,不是你的错,不过,如果群臣执意下诏,你也不要反对了,署名发诏便是”。

刘敦心中不爽,“敦儿知道了,可是,母后,这时候不应该赈济灾民吗?难道这罪己诏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你不是让李将军负责赈灾事宜了吗?他一心为民,你就不要担心了”

刘敦微微颌首,“我知道了,李将军有他的责任,我也有我的责任”。

恍然间,刘敦好像长大了些。

伏太后五味陈杂,“敦儿长大了,你以后会是个好皇帝的”。

刘敦很是高兴,“母后,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

第七百零三章议事

一直以来,刘协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大汉天子。

身为天子,必须掌权,否则的话,‘奸’臣‘弄’权,百姓肯定过不上好日子。

刘协认为,过去的几十年,正是因为天子大权旁落,权臣‘操’‘弄’朝纲,所以才使得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其实,州牧割据也好,暴民谋反也罢,这一切的一切,只要他重掌大权,一定可以彻底扭转。

取代李贤,刘协有信心让麾下臣民过上好日子。

可是,徐州、青州的乡民却让颠覆了刘协的观感。

官府轻徭薄赋,百姓感恩戴德。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贤做的足够好。

刘协甚至有一种自叹弗如的念头。

不过,在董承的长期吹捧下,刘协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点:李贤是窃权之贼。

既然是贼,李贤做的再好,也都是枉然。

刘协很是纠结,如何才能扭转局势,让百姓对李贤生出厌弃之心,转而崇尚天子?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无比。

待在封闭的马车中,刘协额头生汗,他脑中冒出无数个念头,可是,不及片刻,又被他自己全部推翻了。

李贤可以冒险,可以失败,刘协却不可以。

李贤败了,还有数万大军做依靠,刘协若是败了,能有什么凭仗?

两千名亲卫军?

刘协自己明白,相对于青州军主力而言,两千人的规模太小了。

既然不能冒险,那么只能从长计议。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蓝蓝的天幕像一个巨大的罩子,淡淡的云雾点缀其上。

打马奔驰在原野上,李贤好像看到一朵奇特的云儿由南向北拉成了一道长长的白线,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喷气式飞机,所有的一切绝对是原生态的。

“看,使君,神龙向北,尾扫天际!”陈登忽然出言叫道。

李贤仔细一看,那云朵确实像极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只是看了一眼之后,李贤并没有多想,然而下邳城中的徐庶却笑道“白日见长虹之气,如蟒蛇白蛟贯天而过,祥瑞呀”。

陈宫幽幽一笑,也是叹道“神龙由南往北,岂不正是与使君行踪一致?蟒蛟之像原本就是极其富贵的象征,应该是上天见到大汉中兴有望,这才降下福祉,以护佑我等”。

糜竺是个直‘性’子,他哈哈一笑,“天降神迹,正好利于我等大收人心,一会儿传将出去,好让百姓知晓,这大汉是有上天护佑的”。

徐庶击掌笑道“妙极妙极!”

下邳城内发生的一切,李贤自然并不知晓,策马奔驰了两个时辰,他终于在日落之前来到了青州武阳城。

如今,城内有人口三万,是青州地区有数的大城。

李贤此次出行,与胡庸的背矛军同行,臧霸的开阳军紧跟其后。

距离武阳城城不过三里地的时候,城头就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一队队手持弯弓的军士迅速的立在城头,紧张的望向南方。

南方,是李贤出现的地方。

骑军速度极快,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三里的路程便是转瞬即逝。

此时武阳城‘门’紧闭,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作为青州刺史,这种叫开城‘门’的任务自然不需要亲自施为,稍一示意,胡庸便纵马向前,大声唤道“某乃大汉平北校尉胡庸,城上何人,为何不开‘门’迎我入城!”

城上噪杂许久,片刻之后才有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站出身来,回应道“我等为武阳守军,自然要为武阳安危负责,除非拿出天子手诏,否则一概不得入城!”

胡庸大怒,正待喝骂,却忽然听到李贤平静的说了一句,“青州刺史,这个地位够吗?”

那络腮将军一脸惊讶,他迟疑一番,当即利落的说道“原来是使君亲临,恕小将冒犯,还请使君稍待片刻,末将这便使人开‘门’。”

李贤不置可否。

到了李贤的地位,如果任何一桩事情便勃然大怒,到头来只怕累死也没有尽头。

须臾,吱嘎嘎,吊桥升起,武阳城的南‘门’缓缓打开了。

此时,城中守将满头冷汗,快步上前,嘴里道:“使君恕罪,刘杨他不知轻重,不识使君,还请使君莫怪”。

李贤摇了摇头,道:“刘杨尽忠职守,何罪之有?”

守军擦了擦冷汗,愣了片刻,又连连颌首:“使君‘胸’襟宽广,末将佩服”。

“嗯,起来吧,天子车驾正在后头,快快使人准备一些解暑之物”

“喏!”

李贤一行在青州武阳休整,兖州,曹‘操’却面临着抉择。

袁绍信使款款而谈,道:“使君,李贤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忠不义,人人得而诛之!”

曹‘操’没有擅做评价,嘴里道:“袁本初现在何处?”

“使君应该正在泽幕城下”

“依你之见,泽幕城几日可下?”

使者伸出三根手指,道:“三日足矣!”

曹‘操’一拍桌案,嘴里道:“好,三日之内,只要泽幕易主,我便与你同去!”

使者眉飞‘色’舞,他说的口干舌燥,终于等来了曹‘操’的承诺:“如此,使君且敬候佳音!”

曹‘操’不置可否。

须臾,袁绍使者告辞离去。

曹‘操’将麾下文武大臣唤到跟前,嘴里道:“袁绍想‘诱’我出兵,讨伐李贤,你们认为如何?”

荀旗帜鲜明地反对:“使君不可出兵,天子正在下邳,出兵徐州,我们岂不是成了‘乱’臣贼子?”

曹‘操’皱起眉头,一言不发。

每一次,荀都会因为天子刘协的事情与曹‘操’争辩,今日,依旧不同。

幸好,曹‘操’早就学会了装聋作哑,他置若罔闻,仿佛没有听见。

曹仁摩拳擦掌,道:“主公,李贤主力北上,徐州空虚,正是大好时机呀”。

“高顺、张辽所领兵马正在徐州,若想进击下邳,须得与人马过过招”

曹洪不屑一顾:“手下败将而已,何足挂齿?”

“话虽如此,可是,高顺、张辽强悍,又得李贤相助,若是硬碰硬,我方定会有所折损”

“哪有全无折损之战事?”

“好了,别嚷嚷了,奉孝,你有何高见?”

。。。

第七百零四章毒计

徐州琅琊发生的地震造成了近千人的伤亡,震后,李贤第一时间调派粮秣赈灾。复制网址访问

随同粮秣一同抵达的还有天子免税的诏令。

免税意味着未来,及时运抵的粮秣意味着生存,而大批的军卒抵达灾区,意味着秩序。

李贤三项举措一出,受灾的百姓顿时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在以往的岁月里,真正夺人性命的并不是自然灾害,而是灾害之后的**。

官府赈灾不力导致百姓无法生存,绝望之下,百姓揭竿而起,成为四处流窜的流民,蚁贼一般的流民烧杀劫掠,造成了更多损失,这便是古人“闻灾色变”的恶性循环。

李贤穿越而来,自然不会让悲剧重演,于是,琅琊地震成了李贤彰显手段的表演。

在此之前,军队、官府从未配合得如此默契。

灾民有了奔头,自然不愿生事,这让心怀叵测之辈大失所望。

琅琊地震,兖州也有震感。

只不过,曹操刚刚得到消息,还没来得及施展阴谋,接连不断的消息便传了过来:琅琊郡内到处都是郡兵,他们将灾民集中管理,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赈济粮秣,更令人叫绝的是,李贤竟然免去了灾区的税赋,此招一出,灾民拥护之情更为高涨。

曹操听罢,阴沉着脸,半晌之后方才叹气说道:“治民、治军,我不如李维中!”

郭嘉本想劝慰一番,可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像曹操这般枭雄,极为自负,有时候劝解之言,反而会适得其反。

与其这样,倒不如保持沉默。

不过,郭嘉毕竟是鬼才,只是片刻他就想出了转移话题的法子,“听说江东出兵五万正在猛攻丹阳。主公觉得孙权可以成事否?”

曹操皱起眉头,嘴里道:“丹阳守将是于禁吧,于文则守成有余,丹阳城不会丢的”。

“江东兵马远远不止五万,如果孙权发兵十万,于文则是挡不住的”

曹操很是惋惜,“只可惜。孙权不会那么傻”。

“主公是觉得孙权识破了我们的借刀杀人计吗?”

“江东人才济济,就算孙权失去理智。周瑜周公瑾也不会让他如愿的”

曹操分析的鞭辟入里,郭嘉深以为然。

刺杀孙策,栽赃李贤,使得江东、徐州反目成仇,这本是一招妙棋,可是,现在看来,江东的战事不会无休止的夸大。

指望李贤分兵江东,缓和兖州的压力。看来已经行不通了。

郭嘉略一犹豫,又说出了一个坏消息:“主公,适才细作来报,说那孙尚香已经回到了江东”。

曹操矗立在舆图之前,深深地叹了口气,“看来,江东也乱不了多久了”。

“孙尚香不过是一介女流。她可以影响江东的战事吗?”

“奉孝,真正左右战局的还是孙权、李贤,难道你没看出来,李贤跟孙权根本就不想扩大战事吗?”

郭嘉吸了口气,“主公是说,江东军的规模以及主将?”

“不错。如果孙权一心北伐,早已经亲征丹阳,又何必让韩当出手,即使孙权走不开,黄盖一向好战,让他出征便是,为何把他打发到了交州?”

郭嘉大为敬服。“主公深谋远虑,奉孝佩服”。

曹操并未点破,以郭嘉之才,岂会看不透这些?

对方之所以故作不知,只怕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罢了。

郭嘉用心良苦,曹操很是感动,“奉孝,若事不可为,你可与子恒一道退往汉中,张鲁志大才疏,绝不会拒绝你们……”

郭嘉脸色大变:“主公何出此言”。

曹操正色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兖州军力不如徐州多矣!”

“许褚许仲康、曹真曹子丹都乃不世豪杰,有他们在,主公何必忧心?”

曹操语气低沉:“妙才死了,文谦死了,子和死了,文烈落入臧霸之手,我如何不痛心?恨不能一身代之!”

郭嘉没想到,曹操肩负的压力如此之大,这时候必须让他振作起来:“主公,李贤不除,妙才等人如何瞑目?

曹操喃喃自语:“是啊,李贤不除,妙才何以瞑目……”

沉吟片刻,曹操忽而面目狰狞,道:“若能手刃李贤,我愿折寿二十年!”

“主公!”

适才的软弱不翼而飞,曹操又恢复到往日那副枭雄模样,“奉孝,让刺客到辽东、江东、益州去,只要与李贤友善之人,一个都不要放过”。

郭嘉瞪大了眼睛,“主公,若是消息走漏”。

“矢口否认便是”

“同时发动刺杀,是否会让江东军惊醒?”

“无妨,孙权不堪大用,若他一心与李贤友善,那便刺杀他麾下大将”

郭嘉颌首,“徐州如何行事?”

“陈公台的锦衣营防备严谨,让细作们继续潜伏吧,这一次就不要他们响应了”

“喏!”

“至于兖州境内的徐州军,可否一网打尽?”

郭嘉苦心冥想,道:“我有一计,若能大功告成,徐州军将伤筋动骨”。

曹操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