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488部分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488部分

小说: 三国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还未开口,黄盖已经直入主题:“使君,何时发兵徐州?眼下李贤主力都在兖州,江北只有于禁一部人马,正是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啊”。

黄盖是个主战派,一直以来,他都反对与青州结盟。

现在,孙策遇刺身亡,李贤成了凶手,黄盖自然不会妥协。

孙权略一斟酌,嘴里道:“大军出征,粮秣、军械都需要准备充分,否则的话,一旦战事不利,军卒便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黄盖没有否认,只是催促,“使君明鉴,出兵一事越快越好,否则夜长梦多”。

孙权的犹豫众人看在眼中。

黄盖只想北征李贤,不懂得察言观色。

可是,韩当却看得明白,看来,凶手一事另有蹊跷,否则的话,使君不会如此犹豫。

黄盖又道:“大军北上,我愿为先锋,请使君恩准!”

孙权皱起眉头,“公覆劳苦功高,交州正需要你来坐镇,北伐先锋一职……”

周瑜顺口借道,“使君,韩当韩义公可为先锋!”

黄盖吹胡子瞪眼,他压根没想到,这差事竟然落到韩当头上,真是没有天理。

孙权愕然片刻便明白了周瑜的意思。

黄盖冲动鲁莽,如果让他统领先锋军,就算没事,也会被他惹出事来。

韩当倒是稳重,入厅至今,他少言寡语,极少表态。

将军队交给韩当,孙权放心!

“公义,我江东军精锐俱在交州,此番北上,你有何良策?”

“大军奇袭,利在出其不意,否则的话,一旦对方有所反应,再想攻城拔寨,那就很难了”

孙权微微颌首,周瑜让韩当引军,果然没有看错人。

一开始,孙权没打算出兵,可是,黄盖的表态让他意识到,江东军中,一定有不少人卯足了劲头要北伐徐州,与李贤拼个你死我活。

军士敢战,这是好事,一味的抑制只会消磨锐气,使得军卒成为畏缩之人。

江东军是孙策一手炼出的虎狼之师,是孙权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如果军卒战力衰退,孙策留下的偌大基业,转眼间便会土崩瓦解,这是孙权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因而,为了保持军卒的旺盛斗志,孙权只得出兵。

江东军厉兵秣马,消息自然瞒不过李贤。

“孙权这是要出兵吗?”

“孙仲谋初掌大权,如果江东军一心北上,他也不好过多阻拦”

李贤皱起眉头,“到底是谁杀了孙策?竟敢陷害我!”

“此事怕是曹操所为,放眼天下,只有曹操有这能力”

“曹贼着实可恨,真他娘的憋屈,我跟孙权明明都是受害者,却北他玩弄于鼓掌之间,诸位,你们有什么法子?江东军就要打过来了,我们总不能真的厮杀一阵吧?”

“先打上一阵也好,不过,这战场厮杀一事,也需要有技巧,既要给民众一个交待,说明我们不怕江东军,又要保持克制,万万不能杀顺了手,杀红了眼,如果江东军损失惨重,就算没有孙策一事,只怕孙权也会与我们不死不休”

“此战不可避免?”

“战一场也好”

李贤无奈,“好吧,既然如此,谁可为将?”

“于禁即可,他常年驻守扬州,是最佳人选”

“也罢,既然如此,我便手书一封,将其中关窍说与他知晓”

徐庶不置可否。

“报,使君,孙夫人求见”

李贤叹了口气,孙尚香这时候来,一定是得到了消息,“让她进来吧”。

“喏!”

孙尚香进来的时候,徐庶等人已经退下。

夫妻二人总有些私密话,如果外人在此,难免有些放不开。

“大兄真是你杀的吗?”

甫一见面,孙尚香便板着脸,她抽剑在手,双目含泪。

李贤摇了摇头,“不是我杀的”。

“你还要骗我!”

“我为什么要骗你?”

“为何刺客供认是你所为?”

李贤不屑,“如果真是我的人,你认为他们会被抓住吗?及时被抓住了,你认为他们会供出我吗?”

孙尚香哑口无言,根据她对李贤的理解,这等低级的错误,对方是万万不会犯的。

“那为何如此?我听说二哥正在准备兵马,不日即将北上!”

李贤叹了口气,“我跟你二哥都是受害者,凶手另有其人!”

“是谁?”

“曹操”

“曹操?”

“不错,正是他”

孙尚香咬的牙齿“咯咯”作响,“不行,我要去告诉兄长,我的男人绝不是杀死大兄的凶手,我不能让你们自相残杀!”

李贤摇了摇头,“没用的,孙仲谋已经骑虎难下”。

“这是为何?”

“你二哥初掌大权,江东军的骄兵悍将岂能服他?刺客说我是凶手,江东军岂能充耳不闻?这时候,就算你二哥知道不妥,也无法拒绝”

孙尚香惊呆了,她瞪大了眼睛,“这可如何是好?”

“不妨事,你二哥出兵,我接下便是”

“还要打仗?”

“我会叮嘱下去,只要江东军将是个明白人,伤亡便不会大”

孙尚香嚎啕大哭,“我要回江东去,为兄长送终!”

李贤找不到阻拦的理由,只得随她去。

青州与江东之间的战事一触即发,兖州,许昌城,曹操大喜过望,“哈哈,孙仲谋果然入瓮了!”

“孙权威望不及孙策,由不得他选择”

曹操意气风发,“李贤退兵了吗?”

郭嘉略一犹豫,“暂时没有”。

“嗯?这是为何?江东可是有八万大军,于禁那万余人马挡得住吗?”

“兴许李贤还抱着讲和的念头吧,毕竟,他是被冤枉了”

“冤枉个屁,这世道早已经黑白不分了,他不过是一个盐丁出身,凭何窃据高位?凶手,李贤就是杀死孙策的凶手!”

郭嘉没想到曹操的怨念这么深,“使君,需要在兖州散布流言吗?”

“有用吗?”

“李贤行刺孙策,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是小人行径,只要利用妥当,军卒们便觉得我们是在清君侧!”

“也罢,此事便交给你了”

“使君,孙尚香应该在近日返回江东……”

“不可,孙尚香要是出了事,李贤也好,孙权也罢,他们都会疯了,这时候还是不要打草惊蛇的好”

“喏!”

第六百九十五章大丈夫

占据交州之后,江东孙氏实力膨胀,已经成为仅次于李贤、曹操的割据势力。

李贤、曹操连年征战,财力、物力折损极多,江东军就不同了,他们虽与荆州军有过数次搏杀,可是,相对而言,江东的财物最为宽裕。

这是为何?

江东偏安一隅,席卷中原的黄巾之乱未曾波及,倒是有不少大族南迁江东,这是其一;青壮流民不明真相,他们为了躲避战乱涌入其中,为江东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这是其二;孙策稳定局势之后,开垦荒地,大造船只,可谓领导有方,这是其三。

六年的时间,李贤平步青云,孙策又何曾默默无闻?

只不过,与李贤相比,江东军只是在荆州的战场上偶有建树,少为人所知罢了。

如果说,李贤是锋芒毕露的宝剑,那么,孙策便是光华内敛的盾牌。

不战,却已立于不败之地。

江东人才济济,孙策采取周瑜周公瑾的计谋,高筑墙、广积粮、缓逞强,六年之后,终于攒下一份偌大的基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天下人关注曹李之战的时候,孙策不声不响间直取交州,这便是江东最令人吃惊的地方。

当然了,江东能有今天,李贤功不可没。

若不是数年前李贤交给孙策的那张海图,江东船队不可能找到门路。

海贸不兴,江东军便没有多余的财货。

现在好了,单是海贸一项,每年就可以为江东带来海量的利润。

财货是图谋大事的根本,整军备战也罢,操演兵马也好,这都离不开宽裕的钱粮支撑。

如果没有钱粮支撑,江东军绝难走到今日。

有钱、有粮,招募新卒易如反掌。

李贤南征北战的时候,孙策招兵买马,从不声张。

青州军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江东军扩充了一营又一营的人马。

趁着李贤无暇反顾之际,江东军扩充极快。

若非如此,士燮也不可能轻易降了孙策。

交州土地广袤,百姓却极为穷弊。

归降孙策,既可以免除刀兵之祸,又可以得到银钱补偿,何乐而不为?

孙策招降士燮的时候,曾经许下十年百万钱的许诺,也就是说,士燮可以在十年之内向江东官府支取银钱。

天下即将大变,交州绝难独善其身。

孙策开出的条件如此丰厚,士燮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士燮归降,孙策不费一兵一卒便取了交州。

虽说,江东为此付出了些许银钱的代价。

可是,与大兴刀兵比起来,士燮得到了并不过分。

江东得了交州,士燮得了钱财名望,双方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在江东声名鹊起之时,孙策遇刺身亡。

江东大事不可无主,孙策死时,并无子嗣,于是,从弟孙权继承大权顺理成章。

孙坚也好,孙策也罢,他们父子俱是能征善战的枭雄,孙坚在讨董的战事中大放异彩,是各路诸侯中少有的能够击败董卓的人马;孙策呢,数百兵卒起家,连战连捷,最终打下一份偌大的基业。

与父兄相比,孙权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正因为如此,在江东大将叫嚣着北伐李贤的时候,孙权才瞻前顾后,无法拒绝。

凶手未曾确定,江东军便大动干戈,在孙权看来,这是莽撞。

只可惜,孙策在军中威望太高,军将也好,军卒也罢,他们迫不及待地为其报仇。

就算是孙权,又怎能拒绝“为兄复仇”的大义?

就算凶手不是李贤,孙权也无法阻拦。

只能私下里找到韩当,面授机宜。

“义公,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韩当略一迟疑,嘴里道:“徐州李贤势不可挡,只怕曹操不是他的对手,一旦曹操败亡,各路诸侯皆非李贤之敌!”

孙权大为赞赏,“早听说义公文武双全,如今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使君谬赞了”

孙权话音一转,问道:“我江东如何?”

韩当哑口无言。

孙权又道,“无妨,这里只有你我二人,直说便是”。

韩当这才说道:“江东虽得交州,却非李贤之敌,若能延续秦晋之好,当可无忧”。

秦国与晋国,这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大国,为了增强国力,应对挑战,他们世代联姻,成为春秋时期关系最为稳定的诸侯国。

眼下,韩当重提秦晋之好,便是提醒孙权,李贤不可力敌……

孙权叹了口气,韩当说的道理他岂能不知?

只可惜,江东百姓多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便是孙权也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在全力奔驰的战车上,努力驾驭。

韩当,也是孙权选择的驭者之一!

“义公所言老诚谋国,某深以为然,不过,眼下北伐李贤已成定局,当务之急却是控制规模,以侯良机”

韩当眼前一亮,“使君的意思是说,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孙权微微颌首,“大军北伐李贤,还不是因为兄长遇刺一事?如果查明真相,证明李贤与此事毫无关系,那么,北伐军便师出无名”。

韩当迟疑起来,“黄公覆等人极力主战,若是退军,只怕又兴事端”。

“无妨,黄公覆那里自有我去分说!”

“使君,若是我方控制战事,徐州军却不依不饶,那又该如何是好?”

孙权正色道:“李贤应该不会这么蠢,不过,如果徐州军真的纠缠不休,那便与他们分个胜负”。

韩当松了口气,他本来担心一味避战,会让徐州军抓住战机,那时候,江东军想反击都不成,现在好了,有了孙权这句话,韩当便可以随机应变。

果不其然,下一刻,孙权又道:“义公,此番北上,是战是和,由你把握!”

这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韩当很是感动,“使君!”

“去吧,好生备战,刚才那番叮嘱,并不是我怕了李贤,如果李贤真是凶手,江东军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与他不死不休,我只是担心冤枉了李贤,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韩当重重颌首,“末将明白”。

一番推心置腹,孙权了却了一桩心事。

北伐一事事关重大,一个不好,江东便面临灭顶之灾。

孙权虽然没能见到孙策最后一眼,可是,他可以想象的出,自家兄长的殷切希望:壮大江东,让孙氏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江东军磨刀霍霍,徐州军自然有所耳闻。

与江东一江之隔的吴郡,于禁接到了李贤的密报。

信中未做明确要求,只是让于禁量力而为。

于禁有些迷惑,他将随军长史唤到跟前,嘴里道:“使君让我随机应变,量力而为,此语何意?”

“孙策遇袭,凶手污蔑使君是幕后指使,若是将军大开杀戒,难免会坐实了凶手的名头”

“打都不能打?这不是憋屈吗?”

“非也,并非不能打,将军只要把随机应变便是,须知,此番江东军是为复仇而来,如果孙权一心厮杀,江东军定然不会留手,那时候,将军只要全力搏杀便是,如果孙权心有疑惑,认为使君并非凶手,那么,江东军将便会谨慎小心,那时候,将军也得小心应对,这便是随机应变,量力而为”

于禁微微颌首,“也就是说,是大战还是小战,也要看对方的意思?”

长史似笑非笑,“也不尽然,如果真有灭敌良机,将军放手施为便是”。

于禁大喜,“可以吗?事后使君不会怪罪?”

“将军多虑了,只要大获全胜,使君怎会怪罪”

“可是,使君的意思不是避免大战吗?”

“并非如此,使君是说随机应变”

“有何不同?”

“这正是使君的高明之处,他担心说的太清楚,会束缚住你的手脚,因而,他只说随机应变,却未说其他”

于禁乐不可支,“也就是说,如果我真有击败江东军的把握,便可大战?”

“当然,只是将军须得量力而行”

于禁连连颌首,“明白,我明白!”

孙权、李贤都是聪明人,他们通过不同的手段向麾下军将下达了类似的军令。

江东战事将起,水军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这一日,李贤来到海州军港视察军情。

正巧,军中捉了一个海贼。

此獠络腮胡、方面大耳,他被被一道不粗的绳索捆住了双手,面色虽显疲惫,但却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