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不计前嫌,想说服陈宫投降,谁曾想陈宫竟然慨然赴死。
有能耐,偏偏又不按套路出牌,这等谋士,李贤做梦都想收入囊中了,只是苦无机会罢了。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陈宫‘胸’中有丘壑,这一点,被文士当枪使的吕布深有感触,因而,吕布初入兖州之际,对陈宫言听计从,那时候,吕布两败曹军,打的曹‘操’轻易不敢出城。
不过,吕布却有一个骄傲自大的‘毛’病,连胜两阵之后,吕布自信心高度膨胀,他认为曹‘操’不过寥寥,有这般想法,吕布对陈宫渐渐冷淡起来。大事偶有所问,只是陈宫的想法已经很难影响到吕布了。
吕布的变化,陈宫早有察觉,不过,向来智珠在握的陈宫却耻于在吕布跟前献媚。
反正曹‘操’已然回返,不可能做出屠城之事,吕布真要是败了,也只能说他技不如人。
无人劝谏,于是,吕布行事越发偏‘激’起来。
近年来,繁重的税赋压迫下,吕布渐失民心。
兴平二年,吕布兵马败于曹军麾下,局势危急,若非装备铁甲的步卒在关键时候顶住了曹军的进攻,说不定吕布兵马已然全军覆没。
大败之后,吕布又想起了陈宫这根救命稻草。
以往,每一次出事,只要陈宫出马,所有难题定会迎刃而解。
这一次,吕布害怕李贤中途变卦,悔不认账,所以竭力说服陈宫前来试探。
陈宫原本不想再为吕布出力,可思来想去,这正是一个难得的脱身之机,因而,当吕布恳求的时候,陈宫应诺下来。
从兖州进入青州,直至都昌城,一路行来,诸多变化让陈宫感慨不已。
吕布治下,兖州的百姓食不果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青州民众却安居乐业,一点也没有经历战事的恐慌。
都说李贤军力无双,然而,在陈宫看来,李贤在内政民事上也有大才,否则的话,青州百姓绝不会活的如此自在。
至于吕布心急如焚的求援意图,陈宫压根没当回事。
像李贤这等枭雄,如果他觉得吕布可以救,一定不会婆婆妈妈,反之,如果李贤认为吕布无可救‘药’,就算陈宫说的天‘花’‘乱’坠,对方也定然不会上当。
因而,与李贤碰面之后,陈宫只是隐晦地提了一句吕布粮秣不多的事情,若是李贤置若罔闻,那便说明青州根本没有援助吕布的意思。
谁曾想,李贤竟然摆出一副竭力相助的事情,这比袖手旁观更让陈宫惊讶。
斟酌片刻之后,陈宫嘴里道:“听说九江袁公路已然挥军北上,号称十万大军,使君不怕徐州有事?”
李贤大笑,自信十足地说道:“不妨事,李典、于禁二人足以应付他们”。
“听说李典、于禁二人麾下俱是青州新卒,使君就不怕托大吗?”
“公台拭目以待便是,十日之内,必有捷报传来!”
李贤说的如此斩钉截铁,倒是让陈宫更加好奇了。
兵马数量少于袁术的情况下,李贤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这时候,普天之下,除了李贤之外,谁也没有将孙策放在眼中,便是孙策名义上的上司袁术也是如此。
陈宫智谋无双,可毕竟不是穿越者,不知道江东孙氏的厉害,而这时候,李贤与孙策结盟的事情只有寥寥几人知晓。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了李贤的大力相助,孙策注定要名扬天下。
“使君如此自信,想必另有后手,只是,同时招惹袁术、袁绍、曹‘操’这等敌人,使君就不怕引火烧身吗?”
李贤不屑一顾:“有事情可不是你怕就不会发生的,曹孟德,虎狼之辈也,我与他之间早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至于袁氏兄弟二人,他们一南一北,恰好堵了我北上南下之路,与他们冲突也在所难免,若能一战换取数年之安危,我甘愿一战!”
陈宫听得悠然神往,与匹夫之勇的吕布不同,李贤言语间包涵的自信让人生出一股信服的感觉,就好像青州军取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一样。
吕布的自信,有时候只是妄自尊大,可李贤的自信却截然不同,青州军的强悍的军力,李贤积攒下的丰厚财力确保他可以傲视群雄。
哪怕举目皆敌,那又如何?
。。。
第三百七十二章陈宫的抉择
修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80
陈宫自诩学究天人,只可惜未遇良主,白白‘浪’费了一身所学。
刘岱不必多说,其人莽撞,难成大事,若不然也不会为卞喜所害;曹‘操’倒是有伯乐的名头,麾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只可惜,深入接触之后,陈宫发觉曹‘操’多疑好忌,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吕布眼高于顶,是个彻头彻尾的武夫,他一直认为武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与之共事,陈宫总觉得格外疲惫。
前前后后三任刺史,足足耗费了陈宫四五年的时间,闲暇之际,陈宫忍不住会想,人生碌碌,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富贵荣华?陈氏在兖州颇有势力,即便陈宫坐吃山空,也足够他挥霍一辈子。
权势地位?陈宫早已经看透了,如果找不到乐趣,便是身居高位也毫无意义。
难道就这么隐居乡间,再不理世事?
陈宫终归是不甘心的。
凭什么荀彧、徐庶、审配之辈声名在外?而陈宫却担负着背主之名?
若不是为了兖州、徐州的黎民百姓,陈宫又怎会背弃曹‘操’,迎立吕布?
用心良苦无人懂,陈宫觉得人生寂寞如雪。
有时候,人若是太过聪明,会活的很累,陈宫看透了吕布,知道此人绝非明主。
天下间,还有谁值得陈宫投靠?
青州李贤,年轻气盛,文治武功颇有建树。
一封别开生面的招贤令,楞是打破了“德才”兼备的垄断地位,让一些‘私’德有亏却有才能的家伙有了奔头,这份魄力,放眼天下,寥寥无几;古来今往的人头税延续了近千年,可李贤愣是取消了,一同取消的还有名目繁多的商税,取之以田亩纳税,最值得称赞的是,李贤要求以粮粟代替银钱来缴纳,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粮食才是所向披靡的硬通货,李贤此举,可谓高瞻远瞩……
一样一样盘算下来,李贤似乎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每一样都令人称道。(
陈宫告诉自己,如果天间还有唯一一个人值得投靠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李贤,也正因为如此,当吕布恳请陈宫出使青州的时候,陈宫略一思索便应诺了下来。
借此机会再去都昌瞧瞧李贤也好,如果真是无可挑剔,改换‘门’庭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反之,如果李贤徒有虚名,陈宫便绝了投靠的心思。
谁曾想再度接触之后,李贤三言两句就让陈宫彻底信服了。
没错,李贤就是陈宫一直在等待的明主!
用多了‘阴’谋诡计,这一刻,面对李贤,陈宫直截了当,一揖到地,嘴里道:“如若使君不嫌,某愿为使君驱使!”
“什么?”李贤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容置信的模样。
陈宫倒是显得镇定十足:“如果使君不嫌弃我才学低微的话,我希望能够为使君效力”。
这回李贤听明白了,陈宫是想跳槽!
好嘛,吕布派来的使者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李贤的臣子,这要是让吕布知道了,铁定会气炸了肺,不过,相对于陈宫可以带来的帮助,所谓的负面影响压根不算事儿!
一直以来,李贤麾下武将颇多,可文臣极少,只有徐庶算是最嫡系、最趁手的得力谋士,其余几人,像徐干、管宁之辈,指望他们出谋划策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虽有才能,可经过历练之前,顶多能够执掌一县之事。
招贤馆设立已久,也为李贤带来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可是智谋无双的人物,李贤却是一个也没见着,。
眼下,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愿意跳槽的大才,李贤哪里会放过?
“啊哈哈,我得先生,如得十万‘精’兵矣!”
陈宫心里美滋滋的,被人夸赞的感觉自然是极好的,尤其是被自己心仪的明主欣赏,这种舒爽,简直难以言语!不过,这时候自然要谦逊一番,不然只会显得自己太过狂妄:“使君谬赞了”。
李贤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嘛,一早上喜鹊就在枝头叫,还真是喜气盈‘门’!”
陈宫只是笑着并不多言。
李贤没有提吕布,陈宫也没有。
李贤没有提,是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就算与吕布决裂,也一定要将陈宫留下来;陈宫不提,是因为他相信李贤,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以后何成大事?
新晋的君臣二人组,很是默契,仿佛相识十数年的老友一般。
这时,外头忽有军卒来报,说辽东大船已然入港,千余骑卒正在卫卒的监视下缓缓下船。
李贤喜道:“哈哈,真是双喜盈‘门’,公台,来,随我一起去瞧瞧,嗯,速去通知赵云,就说我为他准备的‘精’锐骑卒已经到了,让他速去港口”。
“诺!”
军卒接令而出,倒是陈宫一头雾水。
青州与辽东素有往来,这不是什么秘密,两者用海船联络,这也是题中之义,可怎么听李贤讲,辽东是将‘精’骑送了过来?
公孙瓒莫非是疯了不成?
在袁绍兵马大军压境之下,公孙瓒‘精’锐还敢‘抽’调兵马南下,难道他就不知道死字是什么写的吗?
不对,一定没有这么简单!
见惯了尔虞我诈,陈宫宁愿相信着是一个‘阴’谋,“敢问使君,‘精’骑从何如来?”
李贤神秘地笑了起来:“这其实只是我与公孙瓒‘交’易的一部分,具体情形,公台一看便知!”
陈宫微微颌首,不再言语。
李贤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份上,陈宫若再打破沙锅问到底,那就显得太没水准了。
身为一名合格的谋士,什么时候可以问,什么时候问什么,这都是一种艺术,需要察言观‘色’,开动脑筋的。
出了郡府,李贤、陈宫一人一骑,身后跟着黑压压一大片甲士,哗哗的甲叶撞击声格外强劲。
青州甲胄已然闻名天下,无论是敌是友,得到青州君甲之后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只可惜,不知李贤是不是有意而为,无论是公孙瓒还是吕布,他们所获甲胄的数量总计在两千以内,超出这个数额,李贤可就拒绝提供了。
匠工营昼夜不息地劳作,所产甲胄的数量只有李贤以及寥寥几个人知晓,陈宫初来乍到,自然不清楚详情,不过,这却不妨碍陈宫猜测:青州一定还留有更多的甲胄!
李贤到底有着怎样的实力?
赶路之际,陈宫忍不住回首反顾,身后的甲士已然踏马而行,马蹄轰隆隆作响,甲士利刃入鞘,目光直视前方,奔行间没有一人‘交’头接耳。
行动如风,令行禁止,当世之‘精’锐不过如是!陈宫心中赞叹。
。。。
第三百七十三章雇佣兵抵达
青州境内有多条河流,途径都昌的潍水便是其中一条。
潍水发源自沂‘蒙’山脉,由北向南流入大海,河流的水流量不大,但也足以支撑千斤上下的船只行驶。
后世里,潍水所属的潍坊比不得烟台、青岛这样的大港,名头不大,然而,东汉末年,毗邻都昌的特殊位置让潍水的入海口成为一处独特的所在。
隔着老远,忽忽的海风便让人闻到了海的气息。
陈宫喜欢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极少到海边出游。
此番,跟着李贤策马奔驰了二十里,陈宫终于再度见到了海。
与印象中荒凉的景象不同,海岸边,停满了密密麻麻的船只,一条宽敞的官道从脚下一直延伸到海港。
来来往往的船夫蚂蚁一般从船上往下搬运着东西,陈宫眼力极佳,他好像看到了几百名身着铠甲的军士在船边。
马嘶声、民夫的呼喊声、军卒的斥骂声不绝于耳,陈宫从未在海边见过这般景象,一时之间不由得惊呆了。
自古以来,海边都是人烟稀少的,因为沿海地区不利于耕地种植,而造船技术的落后,也使得海中捕捞危险至极,多数时间内,渔夫下海都是在拿命来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船毁人亡。
潍水港,数年之前也荒凉无比,仅有的几十户人家以捕鱼为生。
然而,自打糜氏出海的船队将泊地选在此处之后,村落的人丁陡然间兴旺起来。
先是一座军营拔地而起,紧紧地驻扎在港口之旁,接着,数千名民夫齐心合力修缮出一条宽敞的石路出来。
即便是雨水丰沛的季节,官道也不会积水。
宽敞的官道每过一段时间总会繁忙起来,长途跋涉而来的海船也总会带来一些海外奇珍,这些货物在中原地区都是抢手货,吸引了众多的商贾。
繁忙的港口完全改变了村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在村内外安身立命,繁衍生息。
李贤与陈宫看到的,正是一副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哒哒哒”清脆的马蹄声在官道上传出了老远。
李贤一行人连同护卫,足足有三百多人,这样一支骑兵队伍第一时间引起了港口哨塔的注意。
若非先锋亲卫已然前行通秉,说不定轮值的军卒已经吹响了示警的号角声。
“使君已至,尔等快快迎接”
港口处的军卒听闻李贤到来之后急忙狂奔疾走,四处告知。
留守的军卒的也就罢了,他们急忙正理衣盔,摆出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以待检阅,可那些刚刚下船的北地青壮就没有这种‘精’神了。
从未坐过海船的游牧骑卒,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家伙之外,多数人都有些晕船。
当然了,对于游牧骑卒来说,他们与青州军之间最大的问题便是沟通问题。
游牧民族只有极少数人会说汉话,而青州军懂得外族方言的人跟是少之又少。
幸亏辽东公孙瓒准备充分,为李贤留下了两名汉人通译,不然的话,便是孙武在世也绝难练出一支‘精’锐出来。
潍水港,除了不懂汉化的外族骑兵之外,无论民夫还是军卒这一刻全都为李贤欢呼。
如果不是李贤,一旦公孙瓒为袁绍所破,袁绍的十万大军定会择机南下,那时候,青州能否坚持住依然是一个未知数,眼下,公孙瓒在李贤的支持下依旧苟延残喘,最大限度地位青州军拖延了时间。
李贤恰恰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打马来到港口,李贤见到一伙又一伙面目疲惫,呕吐不已的外族青壮。
显然,这些晕船的家伙就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