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5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如晦点头,道:“反隋联盟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并不是一条心。王世充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攻打河北。”
“洛阳缺粮,河北又是刚刚平息战乱,而且即将面临战争,王世充北上,捞不到什么便宜。他这是想要一心南下,夺取江汉平原,取得荆襄的粮食。”杨侑已经看透了王世充的目的,王世充如此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洛阳一带,大战连连,农田基本荒芜,而洛口仓、回洛仓以及黎阳仓,三大粮仓经历多年战斗,以及李密的慷慨放粮,已经被耗尽。
王世充缺粮,河北无法取,所以只能去荆襄。而荆襄有韩世谔,南阳、襄阳又都是重镇,杨侑几度巡视,千叮万嘱,务必要将这两地好生经营。如今两地城池坚固,兵强马壮,根本不惧王世充。不然,王世充也不会欺骗杨侗,想要利用他夺取荆襄。只是可惜,王世充聪明反被聪明误,差一点就将小命丢在襄阳。
“陛下,既然北海郡已经被李尚书掌控,山东一战,虽然尚未正是开始,但大局已定。”杜如晦说道。面对南方势力,要守大岘关,以齐郡、北海郡为根基,才能有胜算。而李密绵连的是南北夹击,几乎无险可守,若不是杨侑担心大河发水,早就挥师南下,灭了李密。……15142359
第824章两封书信
“虽然大局已定,但目前却不宜用兵,朕已经有了计划,克明,你且瞧瞧如何?”杨侑说道。
杜如晦点点头,道:“陛下请说。”
“王世充一心南下,单雄信退兵汲郡,朕想,短期内,王世充这一路,必然不会北上,只需高开道就能牵制敌人。”杨侑缓缓说着,用手指将代表王世充的旗帜拔掉。
“李密这边,虽然形势艰难,但由于大水,同时还有那两封书信,而且他还要面对李靖的大军,李密自顾不暇,也不能北上,朕便可放心北上。”杨侑已经有了主意。
杜如晦一愣,道:“陛下,就要北上了吗?”
“嗯!”杨侑一脸阴沉,显然,北上,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突厥人虽然没有消息,但他们都是骑兵,要想南下,速度很快,朕若是等到消息传来,再北上,恐怕已经晚了。”杨侑摇摇头,道:“突利小可汗曾经来过中原,对中原还算了解。而且,天下大乱,不少隋人逃亡突厥,使得突厥冶金技术进一步提高,也会打造攻城器械。”
“一个逐渐汉化的突厥是可怕的,远远比会农耕的高句丽更为可怕。”杨侑做出了判断,理由非常简单,因为突厥人多,而高句丽人少。一旦突厥学会中原人的冶金技术和智谋,比起高句丽更加可怕,就如历史上席卷西方,打到欧洲多瑙河的蒙古。
“突厥人虽然可怕,但朕决定要在这一战打怕突厥,让突利小可汗知道,大隋就算已经分裂,国内还有反贼,大隋的荣耀和威严是不容侵犯的。只有将突利打怕,颉利可汗心生惧意,大隋才能从容平定国内战事。等到朕恢复了元气,再一举灭掉突厥。”杨侑又说。
杜如晦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站起身来,道:“陛下原来是想要让突厥老实一些,不过,微臣以为,即使打怕了突利小可汗,恐怕他会劝说颉利可汗南下。”
“嗯,这有可能。”杨侑说道,颉利可汗是突利小可汗的叔叔。实际上两人并不对付,历史上的颉利可汗一直对突利小可汗有提防之心,毕竟,突利小可汗是兄长始毕可汗之子,若不是始毕可汗死的时候,突利小可汗年纪尚小,他才是真正的可汗。
如果突利小可汗在幽州大败,反而对颉利可汗有好处。杨侑沉吟着,既要让突利小可汗不敢再进攻大隋,更要让他保持着足够的实力,在某种程度上牵制颉利可汗。如此,颉利可汗将来即使南侵,也不敢倾巢而出。
杨侑想着的时候,杜如晦突然低声道:“陛下,是否考虑过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杨侑一愣,义成公主按照辈分,是杨侑祖母辈。她先是嫁给了启民可汗,启民死了之后,按照突厥风俗,先后嫁给了始毕可汗、处罗可汗,然后便是如今的颉利可汗。义成公主在突厥多年,有自己的势力。处罗可汗、颉利可汗能够当上可汗,义成公主出力不小。当年始毕可汗突然围攻雁门关,让杨广进退两难,后来突厥退兵,有义成公主功劳。
杨侑想着的时候,杜如晦再度道:“陛下,突利小可汗控弦十余万,一战不可能将其剿灭,不如利用义成公主,令其退兵。”
杨侑“嗯”了一声,这倒是个好办法,在击败突利小可汗的同时,利用义成公主的声望,让突利小可汗退兵,这样,河北暂时在一年之内,都是安全的。而这一年内,杨侑已经打通了河北与江淮的连接,极大削弱李密的势力,甚至,已经灭掉了李密。如果是那样,大隋南北就可以互通有无,以南方的钱粮,养北方之兵。
杨侑想到此,不由笑道:“克明,多亏你提醒朕。”杨侑立刻走到案几前,提笔写了一封书信,然后让独孤云山赶往突厥大帐。两件事情办妥,杨侑下令三军收拾东西,从武阳郡西进,沿着魏郡、武安郡北上。
济北郡。
李密接到杨侑退兵的消息,立刻蹦了起来,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李密怎么也想不通,杨侑明明已经夺下了北海郡,对瓦岗的包夹之势已经形成,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撤兵?李密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杨侑有什么阴谋?
他已经吃了一次亏,就像惊弓之鸟,深恐杨侑又有什么诡计。在优势下撤退,显然不符合常理。李密不放心,再度派人去武阳郡刺探消息,不久,探子回报,说杨侑的确已经撤退,不过,武阳郡尚有一万兵马,驻扎在聊城,统兵将领是沈光。
李密自然知道沈光是何许人,他自问以沈光的才能是挡不住他李密的,不过,李密也明白,这个时候,绝非北上的良机,因为收复北海郡,显然比北上更为迫切。可是,李密此时又不敢去北海郡,因为他害怕杨侑是欲擒故纵。等到自己撤兵又或者是兵进北海,杨侑再突然率兵杀到,那么李密的形势更加艰难。
李密决定再等,三日后,他得到了杨侑率兵襄国郡的消息,李密瞟了一眼地图,立刻知道自己上当了,很明显,杨侑这是要赶去恒山郡,抵御唐兵。而此刻,他李密即使知道了杨侑的企图,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侑北上。
李密迅速召见了魏征,商讨下一步的行动,魏征认为,隋军北上,必然是冲着李世民而去,这就等于给了瓦岗喘息之机,瓦岗要趁着这个机会,夺回北海郡,一举荡平徐元朗。至于李靖,魏征认为,有徐世绩,应该无碍。
这个建议让李密大加赞赏,他对这个计划十分满意,他就要敲定这个计划的时候,门外,刘德威的声音响起。
刘德威也是隋朝降臣,他曾经在江淮一带平定叛军,后来跟着裴仁基一起,迫于形势,投靠了瓦岗。李密是一个对新人很重视,对旧人不在乎的人,所以他对刘德威非常不错。当初邙山大战的时候,刘德威远在东郡濮阳,因此没有参与那场大战,也就没有和秦叔宝、罗士信等人一样,投靠王世充。在李密最为窘迫的时候,刘德威不离不弃,这让李密对他更加看重。听见心腹大将的声音,李密开口示意让他进来。
刘德威进来施礼,“魏公。”看见魏征的时候,微微一愣,心中暗想,原来两人在商量大事,心中颇为踌躇。
“德威,有何大事?”李密说道。
刘德威瞟了一眼魏征,道:“魏公,刚才得到消息,就在前日,徐世绩和王薄同时接到一封书信。”
“一封书信?”李密不由就是一愣,什么书信?他压根没有给这两人写过书信呀,难道说,是魏征写的?想到此,他将目光放在了魏征的身上。魏征摇摇头,表示不是他写的,又或者表示他根本不知道。
刘德威低声道:“魏公,根据情报,是隋帝杨侑写给他们的。”
魏征吃惊地道:“两封书信,都是杨侑写的?”
“如果消息没有错,应该都是他写的。”刘德威说道。
李密猛地站了起来,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王薄和徐世绩居然与杨侑有所勾结?!李密的心中顿时紧张了起来,无论是王薄还是徐世绩,对于瓦岗都十分重要。王薄若是降了,齐郡就落入隋军之手,从齐郡便可出兵济北郡,或者是南下鲁郡,对李密影响巨大。
而徐世绩那边,影响更大。徐世绩率兵三万,镇守鲁郡任城,是防备李靖的重要棋子,如果他叛变,除了隋军得到鲁郡之外,对瓦岗军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徐世绩是跟着翟让草创瓦岗的元老,在瓦岗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如果他叛变,李密不敢保证部下也学徐世绩,纷纷造反。
想到此事的严重性,李密的额头顿时冒出了大汗,他一直因为徐世绩是翟让系的关系,对他十分防备,所以才会让他去镇守黎阳仓。虽说后来徐世绩帮他做了不少事情,但李密对他的防备之心,仍然没有放松,在他身边安排了探子,所以,徐世绩刚接到杨侑书信,刘德威就得到了消息,赶来禀告。
“玄真,何以教我?”李密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魏征捋着胡须,半响不语,他也没有料到杨侑如此狡猾,给徐世绩和王薄各写了一封信的内容魏征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但内容也能大致猜出,无非就是给一定的好处,招降两人。
魏征此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杨侑在此时撤退,摆明了是给魏公时间处理此事,如果从这个逻辑上来看,杨侑是在使诈。虽然看出来杨侑是在使诈,但这话,魏征却不敢说,万一徐世绩或者是王薄面对杨侑的招降,动了心呢?如果他们动了心,魏征却说这是杨侑的诡计,不碍事,那么他魏征就是最大的罪人,这个罪名,魏征自然不敢去担。
魏征的脸上阴晴不定,一时之间,他也拿不定注意,该怎么办。李密看着他,一脸的紧张。两人不知不觉中,额头上已经大汗淋漓。大帐内,陷入了沉默,这种沉默让大帐内所有人都非常难受,刘德威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大,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15142360
第825章反间计
鲁郡,任城。
在徐世绩跟前,摆着的是一封书信,封面上,是杨侑苍劲的几个大字。书信徐世绩已经看过,杨侑在言语中,流露出了招揽之意。如今大隋不再是哪个日落西山、垂垂老矣的大隋,在夺取了河北之后,显示出勃勃生机,有恢复天下之势。
尽管反隋同盟已经建立,但以徐世绩的目光,自然能看出这个所谓的联盟后面隐藏着的不足。各大势力不是一条心,这是最大的缺点,各自为战,军令不一,即使在总兵力上占据了优势,也会因为各自的利益牵扯,行动不能一致,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恐怕会被杨侑各个击破。
郭孝恪坐在徐世绩的对面,两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书信上。郭孝恪是颍川人,他见天下大乱,带着百余人投奔了当时声威最为盛大的李密。李密见他聪颖,见识不凡,对他很是看重,后来,随着徐世绩守卫黎阳仓,如今,又随着徐世绩镇守任城,抵挡隋军的进攻。
徐世绩轻轻敲打着案几,道:“孝恪,你意下如何?”
郭孝恪咳嗽一声,道:“东海公,孝恪窃以为,这封书信不足为信。”此时,徐世绩被李密封为东海郡公,是以郭孝恪才有此称呼。
“如何说?”徐世绩再问。
“这封书信送来,只是派了一般的使者送来,而且送来之后,人也消失不见,根本毫无诚意。”郭孝恪说道。
徐世绩沉吟着,道:“或许是害怕被我抓起来吧。”
郭孝恪顿了一顿,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又道:“如今大隋的确势大,但联军也不是没有反扑的机会。如今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而且,卑职有一点担心。”
“担心什么?”徐世绩不解。
“如今逆隋朝廷已经稳固,李靖、屈突通、韩世谔等人,都是名震一方的大吏,至于程知节、侯君集、裴行俨、罗士信等人,也都是杨侑跟前的心腹,而早就闻名天下的杜伏威、李子通,甚至是夏王窦建德,都是一方霸主,他们也都归附了杨侑。东海公,若去投奔杨侑,恐怕……”郭孝恪的话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你徐世绩作为一名降将,论资历,论重要性,能比得上刚才的那些人吗?
徐世绩自然有自知之明,听到郭孝恪之言,不由点点头,非常赞同郭孝恪的说法。“你的意思是,继续选择为魏公效力?”徐世绩问道。
郭孝恪道:“如今看来,静观其变,才是上策。”
徐世绩听出了郭孝恪言下之意,他疑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话音刚落,一名亲兵匆匆走了进来,拱拱手,道:“大帅,魏公来了。”
“魏公来了?!”徐世绩和郭孝恪相视一眼,立刻站了起来。
“走,去迎接魏公!”徐世绩说道,郭孝恪应着,两人正要走出房门,徐世绩突然返身,将案几上的书信纳入怀中,这才大步走了出去。
李密带着他的内军,进入任城。一路上,李密仔细地打量着城内的情况,他发现,任城并没有发生任何的战斗。这让他加深了心中的怀疑。李靖北上,在彭城郡逗留了半年,而在鲁郡,也有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不可能一仗不打。李靖之所以迟迟不进兵,如今看来是有猫腻,徐世绩有很大的可能已经变心。
想到此,李密的一颗心紧张起来,如果徐世绩真的变心,恐怕他出不了任城。但如今看来,他只有一搏,才能将可能出现的叛变扼杀。进入了城中之后,王伯当和李密分开,李密直接去府衙找徐世绩,而王伯当则去军营夺取虎符。
李密刚刚进入府衙,徐世绩匆匆而来,看见他,立刻拜倒在地:“卑职见过魏公。”
徐世绩的态度让李密大悦,但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他走上两步,虚扶徐世绩,道:“东海公请起。”
“魏公,里面请!”徐世绩说道。
李密略略踌躇,他有些担心这是徐世绩的欲擒故纵之计,正迟疑间,郭孝恪轻轻摇头。徐世绩突然再度跪倒在地上,道:“卑职有罪,还请魏公责罚。”
徐世绩如此动作,让李密更加惊讶,电光火石之间,李密已经转过了数个年头,猜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