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建德站起身来,在屋子利踱步,这时,窦红线敲门进来,手中端着一碗热粥,“爹,吃点粥,暖暖身子。”秀目忽然看见苏定方,窦红线觉得有些惊讶,道:“苏大哥,你也在这里?你不是去探查军情了吗?”
苏定方点头道:“刚回来,便先过来想夏王禀告军情。”
窦红线知道自己帮不上忙,但仍然问道:“敌人大举进攻,能挡住吗?”
“能挡住吗?”其实窦建德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虽然心中没有底,但他却不能将这种消极的情绪传给女儿,想到此,他哈哈一笑,道:“线儿,你就放心吧,这一次爹早就做出了准备,一定会让他们铩羽而归,尤其是刘黑闼这个叛徒,我一定要亲手砍了他的人头!”
窦红线不疑有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她放下了米粥,道:“爹,你趁热喝了吧。苏大哥,我让下人给你端一碗粥来!”窦红线这么一说,苏定方顿时觉得有些饿了,他点点头,道:“多谢公主。”
窦红线转身走了出去,在门外,她犹豫了片刻,快步走了出去。屋里,窦建德将米粥推给苏定方,道:“定方,你先喝!”
感受到窦建德的真情,苏定方接过米粥,大口吃了起来。
窦红线快步走出了夏王府,朝着乐寿城内的锦衣卫据点走去,在这个时候,她能想到的是,要杨侑速速带兵北上,搭救父亲,因为她该感受到父亲的华丽一点底气都没有。
窦红线匆匆在城中走过,一间酒肆里,一个年轻的男子,手中举着酒杯,紧紧盯着窦红线的背影,丝毫不离开。他年轻男子的身边,是一个强壮的中年汉子。
看见年轻的男子如此,中年男子叹息一声,低声道:“公然,你这是何苦?她毕竟是夏王的女儿,与主公和大唐是敌人,再说她已经许配给隋帝,你们是不可能的。”
年轻的男子正是罗成,他时常以刺探军情的借口来到乐寿,只为了看心上人一眼,就这样看着,他就觉得满足了。可是,薛万彻的话让他十分郁闷,他只是来看一看心上人,有什么错?俗话说苗条淑女,君子好逑,这不是一个正常男人的需要吗?
为什么这样的一个简单的要求都会被说三道四?罗成觉得十分郁闷,他目光扫过薛万彻,道:“名花虽有主,我给名花松松土!再说她虽然有了婚约,但毕竟尚未许配给隋帝,我为什么就不能娶她?”
薛万彻一愣,他本来是好意,可是想不到罗成对窦红线竟然用情如此之深?他们不过见了一面,薛万彻觉得有些搞不懂这些年轻人了。在他看来,女人只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抓过来,抱上床,折腾几下,等到生了娃,还不服服帖帖?
罗成顶了他一句,薛万彻也不想说话了,他默默地看着前方,窦红线匆忙的背影,心中若有所思,窦红线如此焦急,难道有什么事情吗?想到此,他站起身来,跟随着罗成走出了酒肆。
河北风云变幻,群雄积极备战,而在这厢边,大隋出征高句丽的事情,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经过大半个月的挑选,选出了三万精锐战士。这三万战士,将会乘坐着二十多艘巨大的战舰,出征高句丽。
出征士兵的数量并不多,但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士,在杨侑看来,兵在精而不在多,三万士兵只要能夺下平壤,形势就会好上许多。李靖也认为陛下的办法是对的,路途遥远,粮食补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兵马不需要多,不然光是粮食就让士兵够呛。若是千辛万苦抵达了平壤,大军却陷入了粮食危机,那还有什么用呢?
杨侑为了让士兵们熟悉大海,还简单地进行了几次拉练,大军从太仓出发,朝着东方走了两天,杨侑在船上收集了一些数据,风向、水流等等,在收集了半个月的数据之后,杨侑觉得可以出发了。
就在这时,杨侑接连接到了几份军报,在仔细地阅读了军报之后,杨侑立刻将李靖、杜如晦等心腹召集了起来,举行了一场简单的会议,会议上再次确定了方针,同时,杨侑对锦衣卫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各地的消息,尤其是军事上的消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给李靖一份,当杨侑率领大军登上高句丽的土地之后,这些军报就要迅速转到杨侑的手中。
替独孤武师参加会议的黄云连连点头,表示锦衣卫的战士一定全力配合大好这一次的战役,因为此时谁都知道,这一战,不仅仅是征伐高句丽的问题,更关系到中原争霸,谁也不敢怠慢。
会议商谈了足足三个时辰,会议定下的策略只有聊聊数人知道,在群臣退出之前,杨侑特意留下了李靖,再度叮嘱了一番,李靖连连点头,表示明白陛下的担忧,同时,他再度献出了一计,让杨侑眼前一亮。
杨侑思考片刻,答应了李靖的要求。随后,一匹快马奔出了江都城。
第640章扬帆北上
七月中旬,隋军战舰从太仓出发,一路扬帆北上。此时大海的水流从南向北流动,由于是顺流,战舰的速度快了许多,加添天空作美,刮的是南风,隋军战舰张开了风帆,风力将风帆鼓起,战舰仿佛吃不住风力一般,朝着北方驶去。
如此快的速度让隋军将士目瞪口呆,他们想不到,在前些日子慢吞吞的战舰此刻就像离弦之箭,让他们惊讶不已。出海后,天空格外的蓝,纯净的像一块碧玉,士兵们大呼小叫着,就像一群兴奋的孩子。
杨侑站在甲板上,目光看着远方,他之所以选在七月出兵,就是因为每年的七月,海流就会转向,利用这股从南至北的海流,战舰就能迅速的抵达高句丽。
杨侑的手中有地图,他已经通过自己的记忆和大隋皇宫之中的海图,确定了行进的方向。唯一可惜的是,这个时代没有出现于欧洲的六分仪,所以杨侑只能依靠司南和罗盘来确定方向。这个方向,大致太仓东北方向六十度左右,只要沿途的地底没有铁矿等影响司南精度的矿藏,就能顺利抵达平壤。
不过这还不是杨侑最担心的,时间足够,杨侑相信路再走错,也来得及在九月之前抵达平壤,九月、十月、十一月,三个月的时间,杨侑相信,足够他扫平高句丽,这不是自大,而是他的腹中已经有了良策。
其他的事情杨侑能算到,但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杨侑担心的,是台风。历史上征伐四方,几乎是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在跨海征伐倭人的时候,就遇见了挫折,这并不是倭人有多厉害,而是台风将两次雄心壮志的蒙古人战舰都给摧毁了的缘故。
所以,杨侑刻意叮嘱,瞭望台上的士兵,必须十二个时辰密切注意四周的环境,一旦有台风来袭的趋势,战舰就要速速转移。瞭望手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每一个时辰换一个班,以便士兵保持足够的体力和足够的敏锐,能够及时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出发的前几日,倒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隋军白天行船,晚上若是月明,也会继续前进,若是天气昏暗,视线不清,便就地驻扎,若是附近有小岛那边最好不过了。
杨侑为了防止士兵出现败血症,特意在战舰上寻了地方,栽种蔬菜,让士兵们及时补充营养。长期的航海,由于接触外界不多,比较孤独,会导致脾气暴躁,杨侑将后世一首歌稍作改动,写了出来,每天带着士兵唱。通俗易懂的歌词让士兵们很有劲头,漫步在甲板上,每时每刻都能听见士兵们在哼歌。
除了唱歌之外,杨侑还让举办了射箭大赛、比武大赛等等,除了高级将领,队正以下的士兵都可以参加,士兵们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只要在比赛中显示高超的本领,就能得到陛下的赏识,因此人人卖力。
时间几乎是一晃而过,由于杨侑采取的措施得当,士兵们的士气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越加高昂了起来,他们都期盼着能抵达高句丽,给高句丽王一个教训。
在行军途中,杨侑依旧不忘研究高句丽的地理形势,高句丽的国土大体是后世的中国辽宁、北棒子以及南棒子北部,当然在杨侑看来,高句丽算是中原王朝,这个始建于公元前三十七年的国家,生命力的确强大,国都丸都城一度被攻破,但最终都乘着中原王朝内乱而再度兴起。
高句丽的民族成分非常复杂,是何人的后裔也传说纷纭,但杨侑不管其他,高句丽不臣服,那就打到他服为止,杨侑不介意杀戮一场,毕竟高句丽的民族是以扶余人为主体,其中还有肃慎、高夷人以及相当一部分的中原人。这些中原人多是在国家之际,来到的高句丽。
杨侑时常凝视着地图,在高句丽的南部,是新罗和百济,历史上大唐剿灭高句丽,靠的是高句丽内乱,此外还有新罗的配合,大唐才能先灭百济,再灭高句丽。但是,唐军灭掉了高句丽不久,大同江流域得而复失,最终便宜了新罗。
为人做嫁衣的事情,杨侑不会去做,打下了高句丽,杨侑就要想办法守住,并未日后攻打新罗、百济做准备。只是这个人选,杨侑一时没有想到。所以按照杨侑的想法,暂时只能派一名大将驻守。主要守住了大同江流域,以平壤为基地,隋军会有机会收复汉朝四郡。
战舰航行了十五日之后,借着水势和风向,隋军从东莱郡与朝鲜半岛之间穿梭而过,杨侑派人登上东莱郡,确定了一番之后,修正航线,呈四十五度角,朝着平壤出发。
就在隋军还在路途上的时候,李世民也经过十余日的行军,抵达了介休,介休对于李世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正是在这里,他大破宋金刚,最终击溃了刘武周的心里防线,定杨军纷纷逃窜,让李世民得以收复并州,成就了莫大的功劳。
在行军的时候,柴绍告诉李世民,愿意为先锋,拿下窦建德。李世民答应了,对于柴绍的那点小心思,他非常明白。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作为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男人,被人阉割数年,柴绍还没有疯,李世民是有些佩服他的。
李世民一路北上,顺便招揽了不少并州的游侠儿,充实自己的实力。此时的他已经深深明白,没有绝对的实力,哪怕是皇帝,也是一个纸糊的皇帝。他李世民绝对不会如此。
李世民意图染指河北,而河北在窦建德和苏定方、曹旦等人的精心布置下,一道防线正在迅速的建设中,窦建德按照苏定方的建议,决定打一仗艰苦的防守战,只要熬到了冬天,熬到大隋的军队北上,窦建德就有了喘息之机。
至于李密,也在趁着这个机会攻打徐圆朗,大军杀入琅邪,徐圆朗固守要隘,双方激战数日,各自付出了伤亡,李密的瓦岗仍然拿徐圆朗没有办法。双方的战况看起来,至少需要半年。
江陵城,越王杨侗正在看着妻子姚念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大夫告诉他,王妃已经有孕在身,这让越王杨侗心情格外愉快,每日陪着妻子散心,生恐她闷着了。
江陵本来就风景美丽,临江处美不胜收,杨侗拿出钱财,在临江处买了一栋房子,建为别院,居住在那里。陛下出兵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高句丽是大隋之殇,杨侗也希望陛下能一举拿下高句丽,恢复中原人的荣光,为此,他常常与妻子在佛前祈祷,希望陛下平安归来。
这一日正在府中闲着,杨侗正在,这时,管家匆匆而来,手中拿着一块玉佩,递给了杨侗:“王爷,门外有人拿着这块玉佩,说是王爷的亲人!”
杨侗不觉一愣,江都兵变,祖父一脉的子孙几乎被杀光,这个所谓的亲人,是何人?他接过了玉佩,仔细看着,不由狐疑万分。这一块玉佩上,刻着的一个“杨”字,的的确确出自于皇室。而且,看这块玉佩的新旧,至少有三十年以上,玉佩被摸的十分光滑。
杨侗站起身来,道:“带他来书房见我!”
“是,王爷!”管家匆匆而去。一炷香后,管家带着一个年约五旬的壮汉走了进来。杨侗一看,顿时一张脸就沉了下来。
“哼,郭庆,你还有脸来见孤?”杨侗冷冷地说道。在他眼前的这人,赫然便是荥阳郡太守,杨庆。
询王杨庆是河间王、询王杨弘之子,而杨弘则是隋文帝叔伯的弟弟,辈分非常高。杨弘的父亲杨元孙在北魏分裂的时候,由于宇文泰在关中兴起,而当时武元皇帝杨忠(杨坚父亲)为宇文泰效力,杨元孙害怕受到牵连,因为随母姓,改姓郭。由此成为杨庆改姓为郭的由来。
杨庆几度改姓,在李密手下的时候,他改姓郭,在洛阳朝廷治下的时候,改姓杨。原本的杨侗懦弱,管不了杨庆,于是便由着他来。
此时杨庆听到杨侗不满的声音,他嘿嘿一笑,一张老脸显得十分卑微:“微臣见过陛下!”
杨侗一愣,道:“你说什么?”
杨庆依旧弯着身子,道:“陛下,你才是大隋的天子,如今微臣奉命前来,是想要迎接陛下回洛阳,主持大隋国事!”
杨侗闻言,身子不由微微颤抖,他嘴巴略略张开,显得十分吃惊,他用颤抖的手指的指着杨庆,再度失声,问道:“你,这是何意?”
“陛下,昔年郑王曾经说过,等到天下大定,一定将皇位还给陛下。郑王之言,并不是虚啊!如今天下虽然依旧板荡,但陛下已经逐渐成长,可谓雄才伟略,郑王愿意将洛阳的军政大权交还给陛下!”杨庆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杨侗。
杨侗的脸色潮红,呼吸非常急促,这个消息是在是太出人意料了,换做是谁,都一下子不能接受吧?杨庆也不急,静静地依旧弓着身子,等待着杨侗的回答。
半柱香的时间后,杨侗的呼吸渐渐平缓了,他的目光有如鹰隼,死死地看着杨庆,几乎是一字一顿地道:“你是说,王世充愿意拥立我为帝,恢复大隋天下?”
杨庆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点点头,道:“是的,陛下!”
杨侗忽然笑了,他的眼睛迸射出了一丝神采,但旋即消失了。尽管杨侗掩饰的很好,但杨庆瞧在了眼中。他知道,杨侗已经动心了,在权利面前,没有几个人能抵抗。
第641章收集情报
大同江发源于狼林山脉,是从东北流向西南的水流,此时的大同江又叫浿水,它与萨水相距不远,在两条河流中间,是冲积平原,此地人口众多,是高句丽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高句丽在稳定了南方之后,防住了百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