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923部分

将血-第923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话少说,心念电转,杜橓卿已经理出了一些头绪。

    其实,也不容他再多想什么,他只需明白。今日的机会,可谓是稍纵即逝。也许几句话,就能决定他之后数十年之荣辱,他本就是大将军心腹,又有师生之谊,在这样一个时候,若再左右旁顾,犹豫不决,不定便失了大帅信重。

    一旦让大帅心中不喜。。。。。。。。。想到这个,杜橓卿后背颇然便冒出了冷汗。

    此时,他再无犹豫,立即起身肃容道:“学生之所以有今日,全乃大帅所赐,学生肝脑涂地,也难报大帅恩情于万一。。。。。。。之后如何,学生所思所想都不要紧,最紧要的是,大帅想学生如何,学生便如何。”

    赵石目光闪动了一下,随即便是一笑,轻轻拍了拍桌案,“既然没想好,就回去好好想想。。。。。。。。好了,下去梳洗一下,过后军议,不要来的晚了。。。。。。再有,今晚你那里还得辛苦一番,将带来的人马整理好了,交给张峰聚所部看守。”

    “遵令。。。。。。。”

    虽然心乱如麻,但杜橓卿还是没有忘了自己此行的另外一个目的,只是现在他有些犹豫了,不过他略微停顿了一下,还是开了口。

    “大帅,秦川北路典农使张大人随军到了,他想求见大帅,请学生代为引见。。。。。。”

    秦川北路典农使张贤,虽然和西北张氏接触并不多,但赵石与张峰聚乃是结义兄弟,对西北张氏的一些人物还是有所了解的。

    如今的西北张氏比起二十多年前来,可要膨胀太多了,即便张祖缠绵病榻,应该是不久于人世了,但西北张家已经成为当今西北第一等的官宦豪族,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以赵石听闻来的消息,现在西北张氏主事的应该是,张峰聚的三叔延州指挥副使,掌伐夏右路军粮草辎重事的张承,而这位秦川北路典农使张贤,则是张祖嫡次子,张峰聚要唤其为二叔。

    加上张峰聚,也就是如今西北张氏最杰出的三位人物了。

    典农使,已经是正五品的高官,说起来,张贤升任典农使,也还和长安之乱有着关联,主要是皇帝陛下为酬西北张氏从龙之功,不但许了张承延州指挥副使之职,还顺带给了世代从军的张家另外一条出路。

    当然,这里面还有掣肘延州指挥使,大将军折汇的意思在里面。

    而典农使这个职位,在布政使辖下,但劝助农桑,修路挖渠,丈量田亩,分发农具耕牛,甚至于粮草转运,税赋收取等朝廷大事上,都少不得要牵扯其中。

    这是一个看似职权不太大,却又与国朝重事,农业,息息相关的职位,做的好了,自然有朝廷褒奖,官路亨通,做的不好,也有布政使衙门以及地方正官分担责任,实实在在是官员熬资历的美差。。。。。。。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西北延州边地,没有谁的风头能盖过西北张家了,这是大秦新晋的地方豪族,如此经营下去,未必会比河内韩氏差了才对。

    只是这样一个时节找上门来。。。。。。。而且,张峰聚乃他的结义兄弟,又身在军中,不经过张峰聚之口,便直接来此拜见,其中关节,实在耐人寻味。

    再加上,张峰聚每次提及西北张氏,也不过是说说那位老爷子罢了,其他人都是绝口不提,赵石也明白,像西北张氏那样的大族,乱七八糟的事情绝对不少,而张峰聚一直在外征战,与族人的关系多有疏远也是难免,说不定,还有间隙生出来。

    赵石沉思了片刻,再瞅向杜橓卿的时候,目光中便多了几分锐利。。。。。。

    没等赵石说话,杜橓卿脑门上已经出了一层薄汗,心道,这才是无妄之灾,要知道,典农使衙门本就有权干涉粮草转运事,而且,这位张大人还出身西北张氏,是大帅义弟张将军的叔父。

    这样的人既然开了口,于公于私,他哪里能随意推脱?

    不过,不管这些能不能宣之于口,他之前的犹豫确实是有道理的,这里面也确实有些不妥当之处,那么他就必须做出解释了,把自己先摘出来为上,这样的事情,他可不想牵扯进去。

    “大帅,张大人押运粮草而来。。。。。又说张将军那里军务繁忙。。。。。。便请学生直接禀报一声。。。。。。学生想着,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学生去回了他便是。。。。。。。”

    赵石想了想,垂下眼脸,漫不经心的挥了挥手,“还有些空闲工夫,让他直接过来吧,以后行事谨慎些,遇事多动动心思,不然今后如何让人放心交之以重任?”

    “是,学生今后定谨记大帅教诲。”

    退出大帐,外面的风一吹,杜橓卿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头脑这才清楚了不少,跟守在帐外的程书奇微微抱拳示意,带着亲兵便匆匆离开了中军大帐所在。

    回到自己营地的一路上,杜橓卿满脑门的官司,只是略微想想,就将张贤张大人抛在了脑后,西北张氏再怎么显赫,与他也无关碍,他现在要琢磨的是,大帅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已经安排好了,还是临时起意,之后大帅再行问起,自己又该怎么回答?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没有任何的答案。。。。。。。

    甚至于,他都想着是不是跟程书奇探问一下,大帅如今的脾性,但随即,他就将这个颇有诱惑力,却十分的不靠谱的想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到了此时,他才有些感慨,要说这些年,他都在大帅麾下任职,远也没远到哪里去,但他怎么就一门心思的那些繁杂事宜之上,反而没想到在大帅身边多呆些日子?不然的话,也不用这样费尽心思的揣摩大帅心意了。

    回到营地,忙起来心思也就少了,多少事等着他呢,一边询问安营事宜,一边随口处置,连梳洗都是在巡营当中完成,当然,他也没忘了命人将典农使大人请过来。

    不过这一次,态度可就冷淡的多了,只是告之,大帅命其立即前去中军大帐,之后便以军务繁忙为由,匆匆他去了。。。。。。。。。

    典农使张贤虽然出身于世代从军的西北将门,但他和他大哥都差不多,并不以弓马见长,这一路辛劳下来,可谓是筋酸骨软,若非有大事压在肩头,说什么他也不会亲自来到这风沙狂野之地。

    他本想着休息一日,缓一缓身子骨,然后再去见那位声名赫赫的大将军,没想到的是,到这里的第一日,便能得了召见。

    心中亦惊亦喜,也没怎么琢磨这位杜大人的姿态,只是心里有些暗闹,这位杜大人做事太过粗疏,竟然没跟他说说,大将军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心情又是如何等等。。。。。。。(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韦州(五)

    很快,张贤便来到了中军大帐所在。 章节更新最快

    “下官秦川北路典农使张贤,押运粮草至此,见过大将军。”

    赵石抬头看了看,张贤看上去四五十岁年纪,一袭官服,和张峰聚一样,长了一张略显消瘦的长脸儿,眉毛粗重,双目有神,不过赵石还是能一看瞧出来,此人已经不经行伍久矣,身上已经没有多少军人的精气神,反而透出一种读书人特有的文弱气息出来。

    当然,赵石在意的不是这个,此人进来之后,只是躬身失礼,这无疑是失礼的,要知道,不说他如今统帅大军,就说以他大将军的身份,别说一个小小的典农使,便是安抚使见了他,也要行下军礼相见。

    不过,对于官场礼节已经烂熟于胸的他,脑子稍微转转,就明白了其中关节。

    事实上,此人还真不算失礼,一来,典农使是正经的文职,可以说与他不相统属,平时相见,行个下官礼也就是了,用不着大礼参见,二来呢,他和张峰聚乃结义兄弟,论起辈分来,也就差着一辈儿,若以私谊相见,先行礼的反而是他这个大将军才对。

    但理是这么个理,真要较真儿,现在让人拖出去打上几军棍也说的过去。

    这里是哪里?这里是两军阵前,伐夏诸路兵马总管的中军大帐,不论谁来到这里,除了皇帝陛下亲临,剩下的,不论谁来到这里,都是他的下属,典农使。在他这儿真不叫官儿。。。。。。

    赵石目光闪动间。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并站起身来,摆手道:“张大人一路辛苦,赶紧坐下说话。”

    眼瞅着对方脸上笑意大盛,赵石这里便有了点谱,不过随即心中便是一晒,道了一句,虎父犬子。

    这四个字可不是凭空而来,他与张祖虽然并未谋面。但有两件事,却已经让他印象深刻。

    当年,秦夏议和,西夏人欲迎娶靖佳公主入夏,派了迎亲使节入秦提亲。

    那时,景帝已经意动,也许只要西夏使臣到了长安,这事也就定了,正是他赵石,联结了李匪。又暗中送信与张祖,最终有了洗劫西夏使臣队伍。使得和亲之事无疾而终。

    而且,随后李匪率西北马匪入吐蕃低地,并能在吐蕃低地站稳脚跟,实际上都离不开西北镇军的暗中支持。

    在这件事上,算是赵石欠下张祖一个大大的人情,也让赵石清楚了,西北镇军指挥使张大将军,就算没有折大将军的威望和领兵之能,但在心胸手段以及魄力上,世上也没几个人比得上。

    而且,后来几年之前的长安之乱,有他片纸相邀,便有张承率兵汇合吐蕃骑兵,挥军长安,而那个时候,张祖已经病重,还能有着如此决断,几乎将西北张氏一门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他的身上。

    这样一个人,若是生而逢时,不定能掀起多少风浪波涛出来呢,可惜,当天下风云涌动之时,此人已然老去。。。。。。。。。

    而之前,他和西北张氏的关系,也很简单,互为依靠,暗中相互扶持罢了。

    但到得如今嘛,他已经晋身为兴国公,冠军大将军,为大秦诸位大将军之首,身上还有着枢密副使,国武监山长这样的职衔,今日,更是伐夏诸路兵马总管,手里握着数十万大军的兵权。

    可以说,现在西北张氏,已然处于他的庇护之下,若是没什么意外,只要他在一天,西北张氏无须做什么,自然可享尽荣华富贵。

    现在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张峰聚真正晋身大将军是早晚的事情,真要论起来,他立下的战功,比杜山虎还要多上许多,之所以到得现在,还不能真正跨过那道门槛,不但是因为他的年纪,还因为受了家族拖累。

    一门之中,出现两位大将军,在大秦,除了折种两家,再无旁人,加之,一个手握西北镇军兵权,一个游离在外,与大将军赵石情同手足。

    这样的西北张氏,别说折种两家不愿意见到,就算是当今陛下和朝中重臣们,也要忌惮万分。

    所以,伐夏之役过后,西北张氏肯定要迎来一个巅峰,张承,张峰聚,都要往上走一步了。

    所以,右路兵马,西北悍将张承只能做个押粮官,种遂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压一压西北张氏,战后论功行赏,也好留下余地。。。。。。。。

    这不以各人的意志为转移,战后,他能保张家出一位大将军,另外一位如何,却要看朝廷的意思,而在张承和张峰聚之间做出选择,结果应该很明显。

    这些事情,都明明白白在他心里装着呢,以他这样一个位置,见到的,听到的人和事太多太多,能想的如此明白,如此的透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人多年相交处下来的情分罢了。

    而种家,李家这样的姻亲,即便是巩义赵氏一族,也没见他如此费心过,男儿相交,可贵之处,正在于此。。。。。。。。。

    本来,他想问问张峰聚的意思,却一直不得其便,伐夏之功就在眼前,两人要操心的事情都是太多太多,没空深谈什么。

    以赵石想来,等到拿下灵州,应该能松缓一下,在论功行赏之前,跟张峰聚深谈一次,不成想,却等来了这位张大人。

    此人巴巴的来到军前求见,想来不会是为了自己加官进爵,或是为子侄求些什么,看他的模样,也应该不是张祖病情有了反复,那为何而来,多少也就清楚了。

    再加上之前做派,那么,一句虎父犬子,还真没说错什么。

    等到张贤坐定,赵石便开口笑道:“张氏族亲,见的不多。。。。。。以往四处奔波劳碌,可西北这边只来过一次,还是年少时节,到的也只是庆阳,所以不曾拜见过张老爷子,一直以来,引为憾事,嗯,不知老爷子如今病情如何?”

    张贤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位声名赫赫的赵大将军,一直在暗中打量,他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在这位赵大将军于蜀中一战成名之时,多少觉着这位大将军好运气,那是听闻侄儿与其结为兄弟,心里还有些泛酸。

    若是他那几个小畜生能送去长安,不定也能随之在蜀中立下战功,尤其眼红的是,之前还有从龙之功,东出潼关的百战之功在身。

    等到这位大将军身份愈发显赫,西北张氏除了侄儿一人,其他人等却无多少受益之处,他这里便不免有些怨怪,不过,他到也不算糊涂,明白以朝局来看,西北张氏要真那么靠上去,一个不慎,便有倾覆之祸的。

    等到长安之乱,也就是他不知晓,若是知道老父会派三弟带兵入京,他一定会拼死相阻,那可是与谋反无异的灭族之罪啊。。。。。。。。。

    不过,长安之乱后,他听到消息,除了震惊和后怕外,就只剩下了艳羡,接着便成了担忧。

    要知道,张承乃张氏三房长子,却已经有了接过张祖之位,掌握族权的架势,身为长支次子,如何能不急?

    即便得了秦川北路典农使的职位,也无法消除他心中之忧虑。

    其实,和赵石想的差不多,大族豪门之内的争斗罢了,而张贤此来,也必定不会是他一个人意思,却只有他冒然前来相谈,这也只能说明,他是最急切的那一个。

    张贤听闻过大将军赵石的很多事情,都说闻名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