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862部分

将血-第862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记着,这得心胸狭窄到什么地步?到了你的麾下,那还有我活路吗?

    心里腹诽不止,但他心思确实机灵无比,立即躬身笑着回道:“不想大将军还记得下官,当时下官年少轻狂,若有何得罪之处,还请大将军不要见怪才好。”

    赵石笑笑,又拍了一巴掌上去,转头向李吉道:“李家人才辈出,可喜可贺。”

    若旁人说这话,李吉自然会当做真心赞许,但这话出自这位冠军大将军之口,却怎么也让他听不出任何赞美的味道。

    只是淡淡道:“这些后生晚辈,略有才干不假,但却算不得什么人才,与将军比起来,他们差的不可以道里计,将来若有何不当之处,还要将军多多教诲才是。”

    赵石瞅了他一眼,与他的堂兄同门下平章事李圃比起来,这位户部尚书大人少了几分沉稳老道,却多了几分锋锐之气。

    当然,这也只是臆测而已,他同李圃也只是交谈过几次,和此人更是只是见了几面,连话都未曾多说,这样的评断,却是靠不住的。

    有了这个插曲,李吉也不愿再多耽搁了,匆匆将剩下两个介绍一番,便束手相邀道:“这里不是说话所在,还请将军入府,家兄已然设宴于府中,只待将军光临,只是未能亲迎于将军,让老夫代为告罪则个。”

    赵石笑道:“无妨,请。”

    “将军先请。”

    赵石再不客气,迈步先行,一行人簇拥着他,走上台阶,进入府门。

    李吉扭头吩咐,“李浑,你引其他人妥当安置,不要让客人觉得怠慢。”

    略略吩咐一句,扭头随着赵石入府而去,李浑在其他人古怪的目光中,留了下来,心里有些郁闷,但他也知道,这位四伯父对待晚辈向来严厉,却也非常护短。

    自己方才没做错什么,但被那位大将军指名道姓的数落,却让四伯父有些不快,所以略略顶了一句,之后却又罚了自己,到也不算奇怪,自己也正不愿跟那位大将军多照面呢。

    不过他这里确实有些冤枉,当年的那些事情,都是因年轻气盛做下来的,谁又没年轻过了?

    现如今却是被那位大将军惦记上了,要不……还是借着年关将近,百官回京述职的机会,谋一任外放?

    借着心里已是有些惭愧,当年还要和人家别别风头,心里更是不服气的厉害,如今人家一句话,却就让自己生出了出京避风头的心思,自己他娘的骨头也太软了些。

    不过……注定是要外放一任,熬一下资历,顺便长一些见识,还能熟悉一下地方政务,这样才能在宦途上更进一步,大伯父,四伯父以及家中许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那才是仕途正道。

    总是呆在京里,也不是办法不是。

    一边想着,一边招呼定军侯府的侍卫家将们,将人让进府门,自去招待不提。

    赵石这里可想不到,自己几句话下来,就改变了一个李家子弟的命运,只是跟李吉说着话,一路来到府中正厅……

    (求月票,求赞。)(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交锋

    李府会客正厅灯火摇摇,看上去就像草原上的篝火,显眼无比。

    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已经等在正厅之外,这位老人只是随意的站在那里,估摸着就算旁边有再多的人,头一眼看到的也会是他。

    这就是气度,两朝首辅当下来,已经完全取代了当年杨感在朝中的地位,但因为种种原因,他的权力,却远不如杨感在时,为什么会如此,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也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表了  。

    即便如此,也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跺一跺脚,京师长安也要颤上三颤,这样的人物,自然非同小可。

    隔着还有老远,其他人已经闪在了一旁,赵石停下脚步,微微躬身,抱拳施礼道:“劳李相相迎,赵石怎么敢当?”

    灯火之下,李圃摇摇回礼,声音清朗,“今日仓促相邀,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将军见谅。”

    赵石直起身子,继续前行,来到近前,与李圃对视了一眼,他与这位李相并不算陌生,尤其是长安之乱后,不论是李圃,还是汪道存,都曾相谈过几次。

    当然,那个时候是很有些剑拔弩张的意思的,几乎将他等同于逆臣贼子,但正所谓成王败寇,身在长安,陪于帝侧的他们,之前根本无法真正了解到,大将军赵石南征北战这些年,已经具有了怎样惊人的实力。

    赵石回京,之后入狱,其实都少不了他们这些朝堂重臣的参赞。若是有那么一个两个为赵石说话。事情也不会闹到那般地步。说到底,大家伙儿还是瞧着大将军赵石兵权过盛了些……

    也许,他们之前只是觉着应该削夺赵石兵权,到了后来,除掉大将军赵石,他们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地方。

    直到万千铁骑,滚滚而入长安,他们也才惊觉。原来算盘打的太过如意了些。

    所以,两个人算不上是对手,但也绝对算不上是朋友,长安之乱前后的情势,实际上许多人都是一般,顺势而为罢了,主导了长安之乱的赵石现在站在这里,真正想要谋算于他的对手们,大多都已做了刀下之鬼。

    对于李圃此人,赵石算不上有什么好感。却也没有太多的厌憎之情,作为景兴鼎革的中坚。赵石其实是隐隐有些佩服这位老臣的,但作为大秦兵权最重的大将军,他却并不喜欢上面有这样一个人压在头上,指手画脚。

    文武殊途,其实也就是这样一番模样了。

    不过李圃就说不准了,不定心里早已将他当做了像曹操那样的人物呢,如果是那样的话,赵石就是他的天然对手,忠臣嘛,总要有着一二大奸大佞之臣来衬托,才能称得上是忠臣不是?

    当然,这只是臆测而已,实际上,景兴鼎革进行了这么多年,若是李圃是那样一个心胸狭小,不知变通又固执己见之人,想来早已被赶了下台,怎么会一直坐在那样一个位子上岿然不动?

    回到正题,赵石并没有多少拘谨,随意的笑着道:“李相相邀,赵石不敢不来,但……李相说的不错,赵石觉着确实仓促了些,还觉着,应该是先入宫面圣,之后就算李相不曾相招来见,赵石也要登门造访,向李相问候一声的。”

    李圃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见到赵石就不曾变化过,就像戴上了一张面具,让旁人根本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听了赵石的话,也没有半点怒意浮现,只是看了赵石衣袍一眼,自嘲般的掸了掸身上的官服,虽是不动声色,但心里却也滋味难明。

    曾几何时,这个年轻小子别说见他一面,便是等李府的门儿,恐怕都不太够资格,许多人私下里更是称其为景王府家奴,但如今,却已能和他平起平坐,还能就势埋怨上几句,战阵上的百战之功,真的是能赶上旁人一辈子的殚精竭虑了。

    而旁边的李吉则在想,皇帝陛下都亲自登门了,,还用入宫面什么圣?也不知在皇帝陛下面前又进了几多言语,若不将你叫过来商量一下,不定之后一脚就迈进了你的套子,惹得皇帝陛下不快了呢。

    成武皇帝深夜出宫,看着悄无声息,但实际上,瞒不住有心之人,像李氏这样的大族豪门,更是当日晚间,就得了消息。

    大将军赵石回京,本就是万众瞩目,李圃得了这个消息之后,当即便决定隔上一天之后,在府中宴请大将军赵石。

    如此这般,也能看出,朝中为官着实不容易,耳目通达是必须的,还要有着必要的手段,不然的话,怎么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却听李圃的声音响起,“将军说笑了,如今朝政纷繁,千头万绪,老夫深感力有不逮,将军正值壮年,心胸眼界,皆非旁人能及,而今回京,可忍心置身于事外,让老夫这样年纪的人为国事操劳?”

    赵石扬了扬眉,随即摇头苦笑道:“李相何出此言,您这jīngshén头看着可比年轻人还要强的多了,怎能称老?赵石后生小子,见识短浅,总是想着多做少说,生怕给人添乱,怎么能说是置身事外呢?”

    无略辞举止,隐隐的交锋,从见面开始就不曾停下,一老一少,相对而立,侃侃相谈,谁也不落下风,旁人的李氏族人见了,才算真正当面感觉到,这位大将军的威势。

    但生于世家,身在朝中的他们,却还是根本无法想象到,随手一挥,万千将士敢死向前,扑向血肉横飞的战场,将天地之间,变成浮屠地狱的时候,那种威风和煞气到底和朝中你来我往的政争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区别。

    现在的赵石,已经能够将锋芒收敛起来,让人很难察觉到他的危险和可怕了,相比之下,人们如今更多的则是在意他的权势。

    不过,几句话下来,虽然有着隐隐的交锋,但气氛还是和缓了下来,又寒暄两句,李圃邀客道:“宴席已经备下,全当老夫为将军洗尘,请。”

    “能与李相相对而酌,实乃生平幸事,李相先请。”

    来回谦让了一下,李圃也不再侨情,当先步入正厅。

    正厅之中,温暖如春,酒菜也早已摆好。

    赵石四下打量了一番,也并不出乎他的预料,这里古朴中隐隐透露着奢华,连梁柱之间,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脚下是木制的地板,脱了靴子,踏在其上,没有一点凉意,厅中十分宽敞,却并不显空荡,四壁之上,都挂着装裱精美的字画,想来都出自名家手笔才对。

    几个俊美的小童,一早便迎上来,引着众人落座,旁边自由美婢,斟酒布菜,富贵之气,一览无余。

    微微向李圃施礼,席地坐下,赵石不由笑道:“百年世家,果然名不虚传,相比之下,我那定军侯府,可就像个草庐般不堪入目了。”

    刚刚落座的李吉终于有些忍不住了,这位大将军自来到府中,便句句带刺,真当李家无人耶?

    “将军何必过谦,如今京师谁不知定军侯府豪富逼人,美酒千万,田宅无数,恐怕皇家……”

    说到这里,已在主座落座的李圃却是打断了他的话,“且住,不得妄言,将军有功于国,岂是你能凭之论之的?”

    赵石却是摇头笑道:“无妨,赵石所取,皆为应得之物,到是不怕旁人说什么,再者说了,大丈夫在世,当居华屋,驱奴仆,鲜衣怒马,飞鹰走狗,行于道途,人皆侧目才对,所以说,我那定军侯府差的还远,得多看看,多学学,才更气派一些不是?”

    李吉面色不虞,却不再说话,意气之争,总归不能几次三番的在李府正厅上演,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李家不懂待客之道,虽然接待的是这么一位特殊的客人。

    其他李氏族人多少有些不满,但他们这次来,本就是陪着客人饮酒的,毕竟,大将军赵石的酒量在满长安都是出了名的,若是武人心性作祟,将李府的主人当即灌倒在席上,那才叫真正的笑话。

    实际上,此时满座的人,也就三个人有开口说话的资格,其他人根本插不上话。

    李圃却彷如浑然不觉,还点头微笑道:“将军说的是……不过将军这话到让老夫想起旧日之事,当年老夫曾随扬相入宫,于凝翠园中见驾,嗯,当日好像将军也在才对,当时先帝令众人赋诗,兵部尚书李大人做了半阕好诗,但下半阙却还未有成之,扬相当场补之,意思和将军方才所言极是切合,可见,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说完,微笑不语。

    赵石回想了一下,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当时,景帝还让做不出诗的人讲自己一件趣事,自己呢,自然做不出什么诗来,却趁机澄清了擅离职守,北上云外草原的事情。

    多年过去,细节已经记不太清了,又哪里会记得杨感做了什么诗?不由有些疑惑的瞅了李圃一眼,他是真的有些迷糊……

    到了李府,一来他心里不舒坦,二来也确实看不惯高门大阀的一些做派,三来呢,他不会像文人那样旁敲侧击的试探,只能激怒对方,看看对方的目的到底如何,是有着敌意,还是其他什么。

    说到底,还是武人本性作祟,几乎就是照着行军打仗的套路来的,当然,面对的也就是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其他人嘛,到也不至于如此。

    不过文人骂人不带脏字的本事,哪里是他能比得了的,想都想不明白。

    (求月票,求赞)(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下风

    实际上,当年李承乾刚刚继任兵部尚书,正是意气风发,目无余子之时。

    而杨感年迈,不得帝心,已显去意,新老之间,自然不可能融洽,李承乾野心勃勃,欲取而代之,杨感多年为相,威严所在,却也不容后生小子轻犯。

    李圃所言的两阙词句,与赵石所说暗合的其实是李承乾的上半阙,不过他谅赵石这样的武人哪里还会记得那样的词句?所以只说杨感,将李承乾略过不提,毕竟,杨感已经逝去多年,而李承乾还在兵部尚书的位子上  。

    像他这样谨慎的人,自然不会在私下里肆意议论朝中重臣之是非,以免传出去,不但得罪于人,还要留下话柄。

    二来赵石与李承乾不睦,若直说了,怕是赵石当即便能察觉,这不是什么好话。

    至于这话里面的意思,也就很深了。

    两阙词句,上半阙意气风发,锐气逼人,下半阙却是英雄迟暮,黯然魂消,当日,便让李承乾很是下不来台。

    现在拿出来,则是暗讽赵石太过得意张狂,将来却总有失势之时,断不会如李氏百年豪门般,常享尊荣。

    明面之上,却也在拿杨感和李承乾两人当年情形来比喻如今,告诉这位大将军,自己还在相位之上,放尊重一些为好,不然的话,只能弄自己个没脸而已。

    一句话之间,锋芒隐露,透着指责,告诫之意。却又不显咄咄逼人。你连计较都计较不得。

    赵石却哪里会想那么多。就像李府中人无法想象两军对阵时的惨烈一样,他也根本不会理解,人家一句话中,有那么多的弯子。

    在心里想了想,却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