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君上 >

第36部分

君上-第36部分

小说: 君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麒显得有些局促,欲言又止。
他极少会有这样吞吞吐吐不自信的时候,於是萧祈停下脚步,回身道:“说吧,什麽事。”
楚麒在心中反复斟酌了一下,才看向萧祈,谨慎的开口道:“殿下,如果我说,我想您帮我辞去太常寺的神官职位,您会不会生气?”
“辞去?”
“是。”楚麒点头,又看向萧祈“可以吗?”

且说,楚麒楚麟两个,原本都是自民间选入太常寺的男童,那一百男童皆是朝廷里专门培养来为日後担任神官而准备的。
通常而言,是需要终身侍奉在神殿之中,鲜少有机会出来的。
但由於楚麟楚麒两人,被十一皇子萧祈选中,入宫做了侍读,因此在过去几年之中才没有待在太常寺内。
但是,他们却始终都在那里挂著官职,一直以来,都拿著候补神官的俸禄。
如今萧祈封了雍王,不再继续留在宫中,身边也不需侍读陪伴念书,按理来说,楚麟楚麒也应该回到太常寺去,接受正式的神官职位。
楚麟尚在昏睡中,自是另作计较,楚麒却是不能耽搁的。
然而他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他要辞去这个神官职位……
在诡月,神官的职位与一般的官职不同,是个超脱的存在,更具有神圣的地位,必须从一百灵童之中选择担任。且不可以随意辞去。
所以,楚麒如果不想当这个神官,必须要萧祈从中使一些特别的手段才能做到,否则是无法轻易脱身的。

萧祈沈吟片刻“当然没有什麽不可以,但是楚麒,你总得告诉我因由。”
楚麒於是说道:“是这样的,两天以前,我帮著殿下整理书案,见到上面有一份文书,是光禄寺三年一度的官员内部的推举通告。所以,我想辞去太常寺的神官职位,让殿下为我写举荐信函,推荐我去参加光禄寺的官员考核。”
“原来是为了这个。”
萧祈这才恍然,淡淡笑了。
光禄寺虽然名义上个专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的衙门,但实际上,它的权力远不止於此。
且不说皇帝身边的智囊谏官全都集中在这里,只说这每隔三年一次的官员推荐考核而言,就能说明他的重要性。
光禄寺是个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这些官员,并不是从民间科考采纳上来的,而是自官员王族内部通过举荐信函上报而来,统一参加光禄寺的内部考核,由皇上亲自批示,委任候补职位,再经由训练之後,方可正式上任。
如果说,神官职位管理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那麽通过光禄寺的官员考核,才是真正算得上入了仕途。
“我只是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神官。殿下允许吗?”楚麒看著萧祈,仍旧不是很确定自己做的选择是否正确。
一直以来,他都非常习惯与听从萧祈的意见。
萧祈想了想“希望我推荐你去考哪一类的官职?”
楚麒应道:“想去考核一些大司农部属的官吏职位。”
这回,倒是给了萧祈不小的惊讶。
“怎麽不是谏议大夫?我以为,那一类的官职更合适你来做。”
谏议大夫专为帝王谋事,楚麒天生聪明,思虑严谨,如果考核顺利,留在父皇身边,官途实在不可限量。
然而大司农部,是掌管赋税钱财货币漕运之类事宜的地方,萧祈以为,这些繁琐却并没有什麽意思的职位并不太适合楚麒去做。
“但是殿下你日後又不会成为帝王,那些权谋之事,楚麒便不想多花心思。”他犹豫了片刻,终於还是说了出来:“反而是大司农这类的官职於我更有用处。日後,楚麟总会醒来,殿下也一定会去雍州久居。即便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事情,但是……雍州是你的封地,总会去的。封地之内的事情也很多,赋税钱粮漕运之事朝廷必然不会再多派人手替您掌管,即便有人代为管理,账目之类也总要亲自查看过才能放心。但我对账目之类的这些事情不太擅长,所以……”

楚麒笑了笑,眼眸灿亮,对雍王殿下说道:“我想要早作打算。”




君上 50 齐王萧禅

看著那样的楚麒,原本就要点头答应的雍王殿下却又有了片刻的犹豫。
他对楚麒说:“其实,你该寻一些自己更喜欢的事情去花心思,而不是为著别的什麽原因。至於日後去封地的事情,也不必一定要你亲力亲为。你和楚麟年纪原本一样的,也该像他一样,不要给自己那麽多的责任。”
楚麒听了,却难得表现的十分任性,他并不认同萧祈的说法,慢慢坐到床沿边上,一下一下舀著手中的蛋花粥。
低声说道:“我和楚麟……不一样。他是他,我是我。”
之後,便不再说话。
萧祈见状,也便没了办法。
楚麒和楚麟的确不一样。
无论性情还是喜好。
他们一个是太过孩子气,另一个则太过懂事。
但两个人却有一点极为相似的地方:一但认定了的事情,便会一路走到底,死也不改。
即使萧祈,也每每只能顺著他们来,而奈何不得。

“既然你已经做了选择,那就这样吧!我去帮你想办法辞去神官职位,然後再写推荐的信函送到光禄寺去,如此,便可以去参加官员考核了。”
至於楚麒是否能够通过,萧祈倒是并不担心。
楚麒生来就有天赋,还从没见他有学不会的东西。

楚麒默默点头:“多谢殿下。”

待得萧祈走後,楚麒看著床榻之上始终睡著的孪生弟弟,伸出手去,捋著他的头发,一直摸到发梢……轻轻叹息。
将自己的头侧著贴在他的手臂上,合上眼睛,就像是也要陪著他一起睡了一般。
好半天,才低声说道:“楚麟,你什麽时候才睡醒?你不醒来,今年端午的煮鸡蛋,谁来帮我吃蛋黄……还有,你知不知道,你睡著的时候,殿下他,很寂寞。”

……
……


且说萧祈换好了衣裳便动身入宫。
未央宫内,睿帝正在夙曦殿内批阅奏折。
虽然天气已经渐渐热了,他却极为畏寒,这个时候肩头仍旧披著挡风的厚外袍。
“父皇。”
萧祈得了传召,进了宫内便在帘帐外跪拜请安。
“祈儿?”
“是儿臣。”
“进来吧。”睿帝将御笔搁在笔枕之上,端起茶盏,浅浅呷了一口,似乎也并没有什麽要紧的事情要说,反而闲话聊天起来:“如今已经封王,便是真正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王府,不在宫中。近日都在做些什麽?”
“之前父皇教导儿臣,要儿臣多去卫尉府衙及南营走动,多多学习管理兵将,因而最近都在那两处……”
“朕是要你掌握军权,不是要你学习。祈儿,如今不需要学习什麽了。你已不再是皇子,而是雍王。南营的军队,是未央宫、甚至若望城的根本,只有把他握在手中,这座皇城,才会稳。”
“是,父皇,儿臣明白。”
睿帝也不在这个话题上多谈,转而又说其他。
“听说你将王府选在了城南一处荒凉的地方?你母亲很不开心,跟朕提了两次。”
“只是地点略为偏了一些,算不得荒凉。母亲养尊处优,喜欢热闹,才会觉得那里不好。”
“你觉得那地方比城东的繁华景致更只得欣赏?”
萧祈沈默的想了想,斟酌用词,恭敬的回应道:“人各有所好,儿臣以为,城南固然不能与太摩湖畔的绝佳胜景相比,但是却也还算得上安静,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
睿帝听完,也只是合上眼前的一本奏折,笑了一笑,不予置评。
从龙椅上起身:“祈儿,同朕到园子里走走。”
萧祈於是上前搀扶著睿帝肘臂,身体稍稍退後,朝著畅园方向缓缓走过去。
“你如今去了王府居住,却也要记得多进宫来,陪陪你母亲。梅妃没有为朕生下一位公主,就只有你与觞儿禅儿这三个儿子。如今连你也封王了,她一人独自在宫中,难免寂寞。”
“儿臣明白。之後便去给母亲请安。”
睿帝点头,这时才把正经要说的事情,缓缓道来“祈儿,朕今日召你前来,还是有件事情要你去处理。”
“父皇吩咐。”
“近来,西煌那边,不大太平。朕想著,不知什麽时候,恐有战事。”
“西煌虽然也是古国,历史悠远,但是国力始终不强,父皇无需多虑。何况,过往之日西煌始终依附我们,如今也尚有质子在……”
“朕要说的,正是这件事。” 睿帝点头,出声打断他“几十年来西煌始终有内乱,其间朕得到密报,可能这次的情形与往日的还不相同,局势尚未明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西煌有势力的几大贵族侯王之中,不乏想要废帝自立的。更有他国的军方势力虎视眈眈,妄图强加介入,甚至有可能还与兀术国有些关联。所以,不得不提早做些准备。如果西煌帝座易主,与诡月,虽算不得好事,但也不坏。只是朕之前考虑著,他们或者需要这位留在诡月质子府中的皇子也说不定。所以,之前将这件事交给了太子,要他多加留意。後来,西煌倒是真的有所动作,秘密安排的接应之人私自传递书信。因此,太子为了不出差错便将质子移出了质子府,另送到了鸿胪寺一处隐密的别馆软禁。只是捉到的递信之人已经服毒,无法深追。而太子如今犯下了大错,又已经……这件事情便一直搁置,朕也因为事忙而无暇去顾及。召你来,便是要把这事情交给你。务必要从质子的口中逼问出幕後主使,看看究竟是何人想要他回到西煌。如果条件有利,必要的时候,朕也会派军出征。只是,兹事体大,消息不可外泄。至於怎样才能逼问出来,只要不伤他性命便好,其他,你自己拿捏。”

萧祈听完,心中思量了一番,便点了点头。“儿臣知道该怎样做。”
羽墨皇族素来子息艰难、人丁单薄,皇位不稳也已经早有苗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只是这个国家历史悠长,羽墨皇族承天之运,子民又有尊奉玄鸟崇拜的习惯,任何人要将这个信仰从子民的头脑中抹去……想必也很艰难。到不如立一个傀儡君王在手中摆弄来得简单。
这样想来,西煌质子的确是很有可以利用的地方。所以才会有人不惜牺牲人力财力想要将他接回国去。

萧祈对於那位西煌质子有些隐约印象的时候,大约也是七八年以前的事情。
那是西煌因为国内生变,要诡月派兵与边境处制衡。之後为了以示两国修好的诚意,便依照诡月的要求,送来年仅九岁的三皇子。
宫宴的时候,匆匆一瞥,萧祈也还对那个散发头戴额饰的少年有一点模糊印象。长什麽样子,却一点也记不得了。
原来关於质子的事情,之前一直都是太子皇兄在处理……
想到太子的事情,他心中黯然。
事情已经过去许多日子,太子被关押在宗正寺。皇上却迟迟未曾下旨委派谁去做这个主审官。不知未来究竟如何。
睿帝似乎也能了解萧祈心中所想一般,忽然就将话题转到了太子的身上。
“祈儿,太子的案子,你牵涉其中,了解的也多。依你来看,交给谁来主审最为适合?”其实,这件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他只是一直都在斟酌人选。
“儿臣以为,此时应传召丞相太尉以及诸位大卿前来商议才更稳妥。太子是国之根本,儿臣觉得……”
萧祈有些说不下去。其实他是想要为太子求情的。
但是,这件事情,原本又是他拿了虎符去亲自查办的。
从最开始,睿帝就将他放在了一个比较超脱的位置上去看待问题,因此,立场上,他是无法随便去为太子说话的。
“朕的意思是,想要派皇子中的一个,去做这个主审。”
睿帝将目光投注在远处的双雀宫桥之上。目光之中,尽是宽厚。
萧祈见此,心中顿时一松。
之前,恐怕是他多虑了。
睿帝是个仁君,至少,在与国家祸福并无大的关碍的时候,他是这样的。
对於太子,睿帝并不想严厉惩治。
因此,不愿意委派朝臣去做主审官,而是打算从诸多皇子之中去择一人。
这个人须得明白帝王的心思神意,须得圆融通达会办事,更需要与太子相亲厚,便於在关键的时候,放他一码……

睿帝沈吟半晌,开口说道:“齐王萧禅,你觉得,如何?”




君上 51 别馆初逢(上)

齐王萧禅,安王萧觞以及雍王萧祈,皆是梅妃所生。
虽然同母,三兄弟的性情却又全不相同,各有各的长短所在。
七皇子,齐王萧禅为人爽朗豁达,擅於结交朋友,但是有时候有些鲁莽。
九皇子,安王萧觞则是睿智冷静,凡事明察秋毫,但是难免让人觉得有些阴冷。
至於十一皇子,雍王萧祈,虽然沈稳冷静,擅於制衡,但却又总是与人疏离,不易亲近。
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有所得、有所思。

此次废太子是势在必行之事。
但是立太子一事,又是让人伤透心神。
睿帝虽然抛出了问题,去问萧祈“你觉得,如何?”
但是却并不等待他的答案,便挥手说道“去吧,见你母亲去吧!”

於是萧祈也便不去回答那个问题。很多事情,原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独善其身,有时候都不能够。
於是他退步跪拜“是,父皇。儿臣告退。”

&&&&&&&&&&&&&&&&&&&&&&&


萧祈在宫中转了一圈,见了睿帝後,又去给梅妃及太後请了安,等到从宫中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
本想要回到府中去给楚麟梳头发,谁知道,前脚才出了宫门,後头便有内宫舍人追了过来,仔细一看,正是睿帝跟前近身服侍的小太监。
那小太监过来拿给他的是一方令牌,说是专门用於出入鸿胪寺别馆、便於管理调度之用的。
想来,父皇的意思便是要他尽快的接手那位正在软禁中的质子,免得将事情耽搁了节外生枝!
於是萧祈收好了令牌,索性便策马一路前往别馆,先去看一看那位身在诡月多年的羽墨皇族三皇子,羽墨栩。

所谓质子,其实就像是国与国之间的一纸活契约,用人来做担保,比那白纸墨字倒是要可信一些。
而质子的选择,只要不是本国的太子,那麽皇上跟前的任何一个儿子,都是可以拿来用的。
只是要在他国久居,且身份尴尬,甚至比那些和亲的公主还要难以自处。一但两国起了干戈,这位皇子的性命都是堪忧的,因此,一般而言,皇上都会选一个比较无关紧要的、不得自己宠爱的儿子。
这样的一位皇子,想必性情之中多有缺失,弱点也很明显,要在他口中问出一些事情……略施些手段,应该也不难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