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商-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宝玉遂将众人到了西南边境之后,遇上忠勇亲王的事情给说了。
薛蟠一听,连忙说道:“这个忠勇亲王我还是有印象的,看起来倒也是个性格耿直,脾气爽朗的人。皇宫赐宴那会子,他还仗义执言帮我说了许多好话。我倒是对他印象挺好的——圣上也和我说,他这个哥哥是个很纯粹直率的人,十分可交。你怎么一副很头疼的模样?你不喜欢他?”
宝玉突然通红了脸面,有些不自在的说道:“也不是头疼。我只是不耐烦他一见我的面儿就说什么‘男儿丈夫,本该血战沙场,做出一番事业。岂能日日厮混内帏,鼓捣这些个胭脂水粉的’。你说我鼓捣我的胭脂膏子,与他什么相干?”
薛蟠凝神,看着贾宝玉口上不悦,眉宇间却斯斯艾艾的模样,不由得轻声一笑,开口说道:“那你觉得,忠勇亲王是否是那种草菅人命、武死战的沽名钓誉,国贼禄蠹之流?”
贾宝玉讪讪的看了薛蟠一眼,低着头嘀咕道:“我到了西南那一会儿,正赶上边塞打仗。敌军溃败之下也将我和商队的人冲散了。差点儿没被敌军的流寇给杀了,是忠勇亲王及时救了我。后得知我是跟着薛家的商队过来的,又说他此番打了胜仗,全赖大哥哥的火炮之功,便执意护着我回京了。”
薛蟠一听,越发的惊奇了。“我自是晓得忠勇亲王因火炮一事对我有些好感,不然的话皇宫赐宴上也不会仗义执言。不过我竟想不到你们两个还有如此缘故?”
看着贾宝玉神色越发扭捏的模样,薛蟠心中一动。犹豫的问道:“喂,你该不会是……”
想了想,终究觉得不太可能。便讪讪的住了嘴,反而转移话题道:“今年正月光景不太好,正赶上皇太后薨了,也就没机会去府上拜访。史老太君和府上众长辈们都还好吧?”
贾宝玉被薛蟠这么一问,也将话头转了过来,絮絮叨叨的说道:“也说不上好不好。毕竟国丧之际,府里面有诰命的长辈们俱都守制护陵随去孝慈县。折腾了一个月方才归来,也都懒懒的。袭人和鸳鸯姐姐的老子娘也殁了,整日里的也打不起精神来。风姐姐忙过了年事又小产了,流下了一个成型的男胎。此刻也伤心的什么似的。她精力不济,府里的大小事宜便全权交给了大嫂子和三丫头,又是好一番折腾。弄得府里头上上下下鸡飞狗跳的,我呆的头疼,便寻个借口出来了。”
薛蟠恍惚记得红楼梦中确实有这么一段儿,不过时隔太久,倒也记不清了。不由得随口问道:“她又是怎么折腾了?”
贾宝玉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先是她姨娘的兄弟死了,为发送的银子事儿闹了好一通。又是二十两,又是四十两的。还连带了袭人也受了一通挂落。她那姨娘又撒泼似的闹了好一通,不可开交的。要我说三丫头也是不容易,她那个当娘的,真是太糊涂了。可惜了她这么一个伶俐通透的姑娘。”
说着,便长吁短叹的叹息起来。
薛蟠听得稀里糊涂的,也觉得麻烦,便摆摆手道:“依我看,这内宅的事情你也就听听罢了。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咱们这些个外间的爷儿们,说不清楚。”
贾宝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光如此。年前去赖大家的逛了逛。瞧见他们家的园子每年除了戴的花儿,吃的笋菜鱼虾之外,还由外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的利。回来便动了心,说什么我家的园子比他们家大了一倍还有余,便也要包了给人,每年至少还能得四百两银子的利呢!”
薛蟠听得越发诧异,不由得起身问道:“你们家难道困顿到如此境地,竟然连这样的法子都想得出来?”
贾宝玉摇了摇头,随口说道:“依我看,想着开源节流倒也是好事。”
“好个屁!”薛蟠越发的好笑了,“真真是小门小户的小家子之谈。你们家是什么样儿的人家,赖大家的又是个什么身份?堂堂的荣国公府竟然就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到了需要赚奴才钱的地步?你且不说这个,但说那大观园可是你们贾家给贵妃娘娘建的省亲园子,一草一木那可都是皇家的。如今却给奴才包了去赚利息钱,你也不怕传出去叫人笑话!快快回去叫她歇了这个心思吧!举凡世家侯爵,活的就是一个脸面。你们家如今这一弄,却是里子面子都丢光了。将来还怎么在这圈子里自处呢?”
贾宝玉一听,一时间倒也觉得甚有道理。
薛蟠却不耐烦和他说这些个琐事了。当下吩咐红袖给换了外出的衣裳鞋袜,拉着贾宝玉的手笑道:“我原本还想不起来出去走动,正好你来了,我们就一起出去吧!”
贾宝玉遂将之前的心思丢诸脑后,反而笑着问道:“这是要去哪儿呢?”
“童家满门被贬为庶民,家财抄没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此事俱都是忠廉亲王负责的,他将童家的家财抄没之后,便着人给我说个信儿,说是给我留了一些好东西。我前些日子犯懒,也没耐烦去取,今儿你便和我一起过去吧!”
贾宝玉自然知道薛蟠是想替自己和忠廉亲王两个牵线搭桥,认识认识。他也早就听过忠廉亲王最是风度翩翩,君子如玉的品格,当下也不推脱,起身谢道:“那就多谢大哥哥了。”
于是两人相携出了忠信侯府,打马到了忠廉亲王府。
忠廉亲王府的门房自然认得这位常来的薛家大爷。立刻笑眯眯地迎到阶下,一面吩咐小子帮着牵马,一面谄笑道:“大爷可是有日子没来了。前儿我们王爷还叨咕呢!”
又冲着一旁的贾宝玉迟疑道:“这位是……”
“荣国府的宝二公子,你称他宝二爷便是。”
那门房立刻顺从的叫了声二爷,不过冲的却是薛蟠的面子。
贾宝玉也清楚这个,随手从怀里掏出两锭金锞子交给门房,那门房的笑容立刻真诚许多。
这会子进去传报的小厮也回来了,走至二人跟前,连忙笑道:“王爷吩咐了,叫二位爷即刻进去呢!”
于是便领着薛蟠两个进府去了。
忠廉亲王的府邸虽然不比忠信侯府的富丽堂皇,但是清幽雅致,闲惬淡然倒是别有一番风味。此中假山花石,清幽小径,鱼池荷塘,越发显出了几分君子如玉的温润气质。
两人随着小厮的引领进了大堂,徒藉已经到了。看见迈进门来的薛蟠不由得笑道:“早几日便叫你过来,你一直懒得动。我还想着是否派人给你送去呢,没想到你今儿来了。”
“好好地,给我们府上送东西做什么,没得叫人看了又乱猜乱想。索性我自己过来拿,岂不干净利落了?”薛蟠说着,随意挑了个座位坐下。一旁的贾宝玉却是恭谨的行礼问安。
两人虽然生疏,倒也不是第一次见面。尤其徒藉的习性更是温润和煦,当下含笑着和贾宝玉寒暄了几句,这才吩咐下人将送给薛蟠的好东西拿了上来。
足足有一小箱子的东西,俱都是世间罕见的希贵宝玉。比如银盘大小的羊脂白玉,比如颗颗肉颖儿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子足有八颗,再比如累死攒金堆得细细密密栩栩如生的牡丹盆景。白玉为盆,绿玉为茎,金丝堆花。比如颗颗饱满圆润的南珠大小共一百零八颗堆放在檀木盒子中……每一样都是一场难得的宝物。且徒藉都是按着薛蟠的习性,挑的俱都是金银珠玉。至于那些个“鬼画符”一般的字画真迹,倒也没放到薛蟠跟前碍眼。
薛蟠漫不经心地打量了一会子,其实这东西本身倒也没有什么。金陵薛家富甲天下,自然是不在乎这些个金玉之物的。难得的却是徒藉的一个态度,因此薛蟠倒也乐乐呵呵的接下了。
众人喝过一巡茶水,徒藉这才微微叹道:“太后丧事刚刚忙过,圣上又忙着出征东瀛的事情。据说已经点了二哥为出征统帅,现如今朝野上下都张罗着此事。听说忠信侯已经有几日没有回家了。反倒是我等闲王,虽然身份尊贵,但到底帮不上多少。”
“那也不见得。”薛蟠摇了摇头,开口说道:“圣上经常和我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爷心思缜密,通透灵活,虽然上战场与敌人厮杀血拼不太可能,不过今后却也有的是机会让王爷大展身手呢!”
徒藉心中一动,不由得问道:“哦,蟠儿是这么想的?”
薛蟠点了点头。
徒藉笑道:“我想你这个好折腾的也闲不住。正等着看你发威呢!如今看来,你是准备在朝上折腾了?”
“也说不上是在朝廷。”薛蟠顿了顿,开口问道:“王爷可曾知道我手上的精诚商会?”
徒藉点头笑道:“自然是知道的。”
“精诚商会自成立之始,每年需缴纳三成的收益作为赋税。到了如今,几乎每年都能上缴白银一千万两。这还仅仅是商会之中的商家上缴赋税,王爷想想,若是天下间所有经商的人全都上缴赋税的话……这该是多大的一笔银钱?”
徒藉眼前一亮,开口说道:“这么说,你是准备——”
“推行工商杂税!”薛蟠将手中茶山扣在案几上,斩钉截铁的笑道。
☆、140 第一百四十章
“推行工商杂税?”徒臻一脸沉吟的看着面前的折子;修长的手指下意识的在桌案上面轻弹。面前忠廉亲王徒藉一脸恭谨的站着,旁边则是艳若桃李;色如晓月;灿如夏花的忠睿亲王。他的身边则是无论何时都显得漫不经心地薛蟠。
徒臻不动声色地看了一圈儿;最后长叹一声,径直冲着薛蟠问道:“这一定又是你的鬼主意,还不快说来听听?”
“要我说出个清晰明白的,我也未必能说得出来;只就是这么个意思,你们若是觉得可行,就费心琢磨钻研一些就是了。”薛蟠说着;伸手指着一旁的忠廉亲王笑道:“依我看;忠廉亲王性格稳重;心思细腻,又八面玲珑。忠睿亲王对于经商方面天生敏感,也熟悉商行之间的各种道道。他们两个珠联璧合没,倒是很合适负责这个。”
薛蟠话音未落,徒藉和徒煌两个脸上不约而同的闪过了一丝尴尬。这个蟠儿,实在是太直白轻率了。就连夸赞都是这般干巴巴,□裸的。若不是两人同薛蟠相交甚笃,听见他这一番话,恐怕真以为薛蟠是看他们不顺眼,故意到徒臻跟前上眼药来了。
毕竟,朝廷大事自然由圣上乾纲独断。别说推行工商杂税这样的事宜,就算是些许小事需要给小官去处理,大家也只敢将一群名字报上去共圣上选择,顶多在旁边多敲两下边鼓就是了。哪有薛蟠这般,径自就将人定下的道理。
不过换句话说,也就是薛蟠敢这么直截了当。换了个人,恐怕也没那个胆子。
两人正暗暗想着,就听薛蟠还嫌不够似的继续补充道:“来之前我还和忠廉亲王以及忠睿亲王就推行工商杂税一事谈论了好多,两位王爷自然也给了许多好的建议,倒是比你朝廷上那些个只会说空话的文臣们强多了。”
徒藉和徒煌两个听到这里,心中不由得泪流满面。
尼玛这是上眼药呢还是上眼药呢还是上眼药呢?
朝廷推行重大举措,你不先和圣上商量,反而同我们两个说了。你……
此时此刻,两位王爷已然无语了。这一刻,他们终于深切的体会到了外间传言的薛家大爷嚣张跋扈、不懂规矩、不拘世俗的真谛。尼
玛一个眼睛里面根本就没有世俗,没有规矩的人,你让他怎么“拘束”,怎么“懂得”?
徒臻见状,不动声色地皱了皱眉,开口说道:“他是他,你是你,你暂且将你的想法说出来我听听。然后由五弟补充就是了。”
薛蟠有些为难的挠了挠脑袋,其实他也未必就有了什么详尽的法子,只是突然想到罢了。于是他沉吟半日,方才开口说道:“我只是突然想着,朝廷这几年一直忙着减税免徭役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其实这劝课农桑固然是英明之主必要做的,但减免了赋税国家的财政便要捉襟见肘,各方面都省俭下来,却也没有必要。农业赋税是农业赋税,朝廷的财政是朝廷的财政,两者本来不是一码事儿。不过是历朝历代以农为本,将这朝廷的财政和农业的税收太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才有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罢了。其实依我看来,百姓低头种地,一年辛苦又能赚得多少。恐怕还没有商人往返一次倒卖一成的收益来得多。我央央大雍,黎民亿万,地大物博。却将一国之财政都依仗在仿若蚊子腿儿一般的农科税收上,却放过了本就利润庞大的商业,实在是有些舍本逐末太过迂腐了。”
忠廉亲王听到这里,反倒是有些不赞同了。“史册记载,历朝历代,莫不是以农为本。英明君主,劝课农桑,休养生息。这才能让百姓丰衣足食,吃饱穿暖。只有百姓过的好了,朝廷才能稳如磐石。少有的几个不重视农业的王朝虽然当时看着显赫辉煌,诸如秦皇汉武功勋卓著,可是没经营几代便因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流离失所起了内乱,最终大伤元气乃至烟消云散。老话说民以食为天,倒也是个老理儿。不能不信。”
“民以食为天,自然是正确的。我大雍朝大部分的百姓整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只要一口饭吃也就满足了,不会想太多的事情。然则尔等身为朝廷大员,却是不能不想的。因为所谓的吃饱穿暖,和我大雍朝需要的国富民强并不是一个概念。须知我大雍朝自建朝以来,迄今为止已有百年。经过了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正该是民间藏富,百姓优渥的时候。然而我大雍朝廷不晓何谓经商贸易,导致民间财富暗暗埋藏,多有富户豪强以储存银两铜钱作为乐事。殊不知,银钱银钱,只有花费出来的才是钱。存在自家地窖里的充其量也就是一堆废铜或者矿物,没有任何利益。”
“银钱不能流通,只深埋在地底腐朽,货物堆积如山,却不知该往何处去卖。长此以往,必定导致国家铜钱稀缺,甚至威胁到朝廷财政。而民间富户空有余财,却不知道如何花费才是正确,最终也是白白浪费了。”
“……引导民众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对于朝廷财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百姓们的钱都拿出来花,我大雍朝才能得到更多的赋税,才能用这些钱更好的造福百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退一进的关系。其实只要做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