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德国的技术人员一直没卖力。比如博克赛底火。就算兵工厂的工人们不了解,那些德国人肯定是知道的,却一直没有人主动提出来。当然,他们确实帮兵工厂解决了不少难题,但仅仅是维护了所谓的职业操守而已,还有很大的能量没有发挥出来。
想要拉拢这些外国人全心全意地为中国服务,显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如果他们家人也在中国,那或许会让这些家伙更积极一些。
冯?戈宁想了一下,没有反对。毕竟德国也是讲究个人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要是像美国这种注重个人权益的国家。恐怕就很难办到了。
大的方向上达成共识。接下来就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了,比如什么时候交易、什么地点交易、交易什么等等。
郑卫国他们的要求是由德国先行运来一批物资,因为他们已经提供过一个油田了。现在理应由德国人率先行动。冯?戈宁却认为知道一个油田不算什么,不代表知道更多的油田。这种交易没有任何保障。他们德国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决定先交割一半的物资。
交易地点。准确点说是交易路线,因为从德国到冀中实在太远了,从德国到缅甸。再到云南,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花费的时间也让人无法忍受。而且上次有国民政府出面搞定了英国人。下次还有没有那么顺利可就不好说了。历史上英国人可是关闭过滇缅公路的,这个时空会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可说不准。
让郑卫国感到吃惊的是,德国人早就考虑好了一条新的路线——从德国通过火车运到苏联,然后经新疆或者内蒙抵达中国。
在许多人眼里,1945年以前的苏联和德国是战场上的仇敌。纳粹德军的入侵夺走了2700万苏联公民的生命,而苏联红军正是踩在第三帝国的废墟上宣告一个强国时代的到来。可实际上,德国和苏联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军事合作。
双方的合作最早始于1922年4月10日的热那亚会议。当时苏德两国备受协约国集团排挤,处境艰难。这种外部环境迫使他们放弃过往恩仇,抱团取暖。
仅用了不足六个小时的密谈,两国外长就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德国和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这就是开辟长达20余年苏德合作时代的《拉巴洛条约》。
根据条约,双方恢复外交关系,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下发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关系,双方放弃赔款和财产等要求。随后,两国又缔结了一个秘密军事协定,德国抗拒凡尔赛和约的禁令,向苏俄提供成套武器制造生产线,帮助苏俄红军建立现代化参谋指挥和训练体制,苏俄则向德国开放基地和工厂,德国能够在那里不受干扰地训练装甲兵、飞行员及其他军事人员,研制凡尔赛和约严禁的武器。
1926年4月,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和中立条约》,德国向苏联保证不参加任何国际集团对苏联的封锁,苏联则保证了德国东部的安全,这项条约更加促进了两国的军事合作。当时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甚至希望联合苏联,共同对付与法国结盟的东欧新兴军事大国波兰。
双方随后的合作日益密切,简直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比如克虏伯公司在图拉制造大炮、装甲车,容克公司在莫斯科郊区开业制造飞机发动机,法本化学公司在萨马拉省制造军用瓦斯和毒气。可以说德国的军工就是在苏联复兴的。
而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在德国的帮助下完成的。以1930年到1933年为例,这4年苏联从德国进口的总值达到惊人的20亿马克,让苏联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除了工业,苏联的军事也是在德国的指导下实现了现代化提升,像潜艇、航空部队、空降兵、装甲部队都是由德国教官手把手教会的。
遗憾的是,这种友好关系到希特勒上台后就开始出现了裂痕,因为小胡子是极端仇共的。不过元首迫于现实压力还是不得不继续同苏联进行贸易。1938年底,希特勒开始具体计划发动大战,为避免德国重蹈两线作战的覆辙,德国突然率先提出加强苏德军事合作问题,提出用苏联原料换德国武器的方案。斯大林求之不得,双方立即开始疯狂的物资交换。所以从现在到战争爆发前,将是德国和苏联最后的蜜月期,也是中国从中渔利的大好时机。
这些情况郑卫国知道一些,倒是周参谋长大吃一惊。冯?戈宁非常满意这种效果,得意洋洋地说:“很惊讶吧?德苏关系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郑卫国心里嘀咕一句,你们两国马上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了,哈哈!这样的机会真的是很期待啊!对于中国来说,最好让这些邪恶的白畜国家一起完蛋。
一直没怎么吭声的周参谋长则问道:“戈宁先生,苏联方面已经同意了吗?”
冯?戈宁点点头说:“当然,不过到时候运送物资并不是以德国的名义。而是一家在瑞士注册的商业运输公司。物资运到新疆或者内蒙都可以,具体运到哪里由你们决定。”(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屡战又投了一张月票!
第三百九十章 贪婪的毛熊
“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戈宁先生,明天我们还要在国民政府代表的监督下拟定一份合约,然后就可以开始交易了。” 经过大半夜的拉锯战,这份油田资料换武器装备计划终于达成,剩下的就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了。商谈了大半夜终于谈出了一个结果,郑卫国感到既疲惫又兴奋。
冯。 戈宁和马塞尔也非常满意,相视一笑,伸出手来用刚学会的汉语说:“郑将军,猪窝们喝作淤快!”
郑卫国微微一点头,分别跟两人握了握手说:“嗯,合作愉快!两位,这边请!”
一行人边说边起身向屋外走去。为了表示尊重,郑卫国和周参谋长还特意亲自送到了院子外面,又吩咐说:“柱子,送两位先生回去休息。”
柱子唰得一声立正,敬礼道:“是,总座!戈宁先生、马塞尔先生,这边请!”
冯。 戈宁心情大好,还恭维了一句:“中校很有普鲁士军人的风范!”可惜柱子对普鲁士是什么意思不太懂,就算略知一二也不觉得很荣耀。冯。 戈宁这记马屁算是做了无用功。
看着他们消逝的背影,周参谋长微微一笑,兴奋地对郑卫国说:“总座,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容易。等这些武器一到,咱们终于有在华北立足的资本了!”
郑卫国笑着点了点头正准备说话,旁边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司令员、参谋长。洋鬼子都答应咱儿的条件了?”
两人回头一看,只见程政委从老槐树背后钻了出来,双手不住摩挲着,脸上却红光满面充满了希冀和兴奋的神情。
“老程?你躲在这儿干嘛?”见他冻得直打哆嗦,郑卫国笑道:“哈哈,冻坏了吧!走,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周参谋长见状,知道他们有事要谈,就说:“总座、老程,那你们快进屋。我还要回去整理物资清单。就先回去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好,忙不过来就多找几名参谋帮忙。”本来和德国人的交易不需要签约,因为这个交易没有任何强制保障。只要有一份备忘录就行了。但是国民政府掺和进来之后就使得问题复杂化了。不得不做一些表面文章。
这个年代温室效应尚不明显。一到秋天气温就下降得特别厉害,所以有“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说法。到了深秋更是冷得让人窒息,程政委一进屋里就跺着脚嚷道:“哎呀。好冷,好冷!”
郑卫国忙给他倒了一杯热水,笑骂道:“活该!你来了怎么不进来,呆在外面不是找罪受么?”
程政委双手焐在瓷缸子上,一脸郁闷地说:“我不是怕搅和了你们的谈判么,谁想到你们一谈就是大半夜,差点没把我冻死!”
郑卫国嘿嘿一笑,心想你还没见过真正的“马拉松式”谈判呢,大半夜算什么,一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都有。
程政委又问道:“司令员,咱们的条件德国人都答应了?”
郑卫国说:“嗯,跟咱们之前预测的差不多,第一份方案被他们否决了,交换的物资主要还是以旧武器和轻兵器为主。这是接下来第一批要交换的物资,你自己看。”
程政委喜滋滋地说:“太好了,这半夜的冻总算没有白挨!”说着迫不及待地将表格接过细细看了起来。
郑卫国忍不住笑道:“你不会为了这个结果专门等上半夜吧?”
程政委笑道:“去,我又不是第一次见你跟德国人交易,犯得着猴急吗?”又一脸神秘地解释说:“司令员,我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
郑卫国没好气地说:“这不是废话吗?少卖关子,快说!”
程政委嘿嘿一笑,见吊足了胃口才吐露实情。原来,经过延安的多方努力,青霉素的价值终于得到了苏联的认可。苏联方面表示同意就此谈判,谈判代表已经在路上了,过几天就能赶到冀中。
郑卫国闻言大喜,忙问道:“老毛子,哦,不,苏联代表打算出什么价?”
程政委眉头微皱,说:“这个我还没来得及打听,想来应该不会比德国人的出价低吧?”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这可不一定,咱们得好好筹划一下,可不能贱卖了。”猛得想起一事,又赶紧问道:“我党员的身份暴露了吗?”
程政委一愣,说:“应该没有吧!”
郑卫国松了一口气,说:“这就好,这一点也要向延安和八路军总部强调,无论如何也不能告诉苏联人,哪怕是共产国际的代表也不行。”
38年的时候共产国际尚未取消,各国的gc党都是共产国际下属的支部。从理论上讲,每一名党员都必须服从国际的命令。所以,郑胡子的身份一旦泄露就别指望靠这个换毛子的装备了。
程政委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忙郑重地点了点头。
次日,在国民政府代表的监督下,郑卫国代表第四十一集团军和瑞士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名义上是用医药科技交换物资,运输通道则是经苏联运往新疆。进口手续由国民政府办理,按以往的“规矩”,国民政府军委会将从中获得百分之五十的抽成。
实际上这份合同不过是一个幌子,因为双方都有利益需要,联合制造了一个假象而已。德国人不希望油田的事情曝光,郑卫国也不希望继续被国民政府“盘剥”。至于新疆通道的交易只是掩人耳目,内蒙才是核心交易地点。
除了与郑卫国交易以外,德国政府也决定采购一些钨砂、白药、桐油和猪毛等战略资源。反正已经被郑卫国拖下了水,索性把买卖做大一点。至于日本人那里就留给外交官头痛去吧!
签约完成之后。马塞尔继续留在冀中担任联络官。冯。戈林则直接从新疆去了苏联,可见当初就计划好的。
又过了几天,苏联代表伊万诺夫诺夫少将也赶到了冀中,并且是由聂司令员亲自陪同的。当然,聂司令员也不是光为了陪这个伊万诺夫,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分赃”。前段时间冀中和晋察冀八路打下好长一段铁路线,战果惊人。本来说好平分的,但晋察冀交通不便,大部分物资都运到了冀中。所以聂司令员实际上是要账来了。
郑卫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打趣道:“聂老总。你这账也催得太急了吧。简直跟黄世仁有一拼嘛!”
聂司令员哈哈笑道:“我呸,你才是黄世仁呢!好家伙,居然不声不响攒下这么大的家当,整个华北就数你这个土豪最肥。”
郑卫国开玩笑说:“就知道您这回来没安什么好心。不过现在可是各阶层统一战线时期。打土豪已经被禁止了。聂老总。您可不能违反政策啊!”
聂司令员却拍了拍郑卫国的肩膀,笑道:“放心,物资的事情好商量。我这回来主要也不是为了这个。”
郑卫国笑道:“不会吧。不图小利,必有大谋。什么东西比物资分配还重要?难道是跟毛子的谈判?这个您请放心,我一定想办法多换点装备。”当初说好了,跟苏联的交易是要分给八路一半的,所以大家都很上心。
聂司令员摆手说:“跟苏联代表没关系,我是想请你帮忙代为训练一个正规旅!”
郑卫国一愣,疑惑道:“为什么要找我帮忙?”
聂司令员笑道:“还能有什么,你打得好呗!”
津浦路和平汉线反击作战不仅让日军和国民政府大为震惊,对八路军的触动也很大。当初在平安县的时候,郑卫国所部虽然装备不错,但战斗力还是远远赶不上由红军改编成的老八路。但在随后的长乐村战斗中,郑部战斗力明显提升,已经跟八路军的水准持平。而最近这两次反击,冀中各部更是表现出了超人一等的战斗力。
以前各打各的,纵有些许差距还看不出来。即便有人看出些什么,也会理所当然地推到装备上。说什么我们要是有那么好的装备,怎么怎么样。可这次冀中部队分别跟晋察冀和129师联合作战,双方摆在同一个战场,很多东西就一目了然了。冀中部队不再仅仅是装备好,军事素养、战术水平也开始与八路军拉开了差距。这一点,前线指战员感触最深。
说实话,这让八路军各位首长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儿。但军人是最实际的,有差距肯定要想办法弥补。以前是缺装备,现在装备有了,训练和战术就是最紧要的问题了。
历史上,八路军的游击战术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问题也很突出,就是战斗力急剧下降。以129师为例,从37年到38年,部队的战斗力飞速提升,特别是长乐村之战,八路军甚至可以跟同等数量的日军相持。可是随后八路军不断扩张,老兵日益减少,新兵训练又跟不上,战斗力就急剧下降了。
到了40年,八路军一个主力旅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甚至吃不下日军一个大队。关家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