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39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39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宠物狗吃了几口后,便七窍流血而亡。英国商人这才害怕起来。准备将《文汇报》卖给丁默邨!而这一笔交易若是成功,便是对所有中国人的当头一棒!作为中国人的众编辑又怎能甘心!

    他们宁可让《文汇报》就此停办,也是绝不能答应此事!

    而根据此时的英国公司法,所有英商企业至少应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属于英商,所以,《文汇报》在登记时,把百分之五十一的的股份划在英国商人名下,由英国商人再办一张转让文件给真正的股东。而公司的经营方针,要由多数股权决定。

 第六十二章 看电影(第二更)

    万幸的是,此时的英国公司法中有一条规定——如果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股权不同意,公司就不得继续经营。

    《文汇报》一种编辑赶紧筹划,计算他们自己和肯定能跟他们一条心的股东手中的股权,连持有《文汇报》股权的《大公报》的都算上,还不到三分之一的数额。所以,就需要收购一定数量的股票才行。

    好在有些股东担心报纸停下后股票变成废纸,愿意出手,英国商人也没想到中国人会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心。使出这一招,并未出资抢购。所以,足够的股权很快就收集到了,一众编辑便赶快写了—份申请停刊书,交给英国大使。

    而此时的租界当局,由于英国特殊的对华政策,不愿亲日,也不想对日持强硬政策。属于那种表面上安抚日本,实际上任由中国人出面抗日的态度。

    所以,租界公董局对于取缔英商出面的抗日报纸非常痛快,立时批复下来——《文汇报》不得再出版!

    至此,《文汇报》的一世英名方才保住。一众编辑各奔东西,只留下一个暴跳如雷的丁默邨!

    *******************

    就在七十六号与《文汇报》众人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余生和万氏四兄弟制作了将近一年的动画片《大闹天宫》终于上映!

    这部动画片,长度有两个小时。完全不同于任何一部同期上映的真人电影,也不同于以往上映的各种电影或动画。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所以,虽然没有直指时事,却也让人觉得不同凡响。

    再加上余生的名头,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余威,票房也很可观。虽然并没有《万里长城永不倒》那般夸张,却也是大赚一笔。

    原本,包括余生在内,都以为这《大闹天宫》一片便这么过去了。却不料,竟又惹出风波来!这次的风波爆发点,在孤军营。

    而说起孤军营,便不得不提起谢晋元。

    在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时,谢晋元已经是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参加了闸北八字桥战斗。然后出任五二四团团副,在团长牺牲后继任为新团长,率部驻防闸北火车站,与日军激战两个月。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大场阵地被日军突破,中国军队全线退守沪西,而闸北对面的日军,认为这是中国军队的战术,为了避免遭到伏击,并未追赶。然而,军队的撤退,大都需要有人断后掩护。

    所以,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命令谢晋元率领五二四团一营,断后掩护。而原本的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便成为谢晋元选择与日军交战的地点。

    四行仓库是金城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和中南银行,四家银行在上海设立的联合营业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是一座六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仓库中,存储了几万包粮食,以及牛皮、蚕丝等物。楼高墙厚,位置巧妙,易守难攻。

    其实,此时谢晋元所率领的一营,不过有四百一十人。分为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排。为了迷惑日军,所以在记者采访时,号称八百人。史称,八百壮士!

    而谢晋元率领的这四百余人,在与日军苦战四天后,接到撤退命令。按照原计划,当由租界内的英国军队掩护撤退,经由沪西归队。然而,在这四百人进入租界后,却被英国人当即缴械。然后押上早已准备好的卡车,送往胶州路一处十五亩左右的空地内羁留!此处,便被称为——孤军营。

    此时的英国人,并不愿意和日军撕破脸,所以必须牺牲中国人。以至于后来,这四百人中,谢晋元被叛徒刺杀,其余将士在日军占领租界后成为日军苦役,客死他乡。死里逃生者,竟无一人!

    而当谢晋元和四百将士被羁留于孤军营时,却并未放弃希望。谢晋元将孤军营管理的井井有条,每日按照教育、生产、体育三项内容,安排时间。

    每日早晨四点三十分起床,五点至七点出早操并进行军事训练,八点由万国商团的白俄人清点人数,九点吃饭。

    十点至十一点三十分上课,下午进行生产自救。平整场地,自盖房屋,开办工厂进行制皂、织袜等,并以此换取生活费用。

    下午四点吃晚饭,五点到七点,练习拳术、唱歌或者进行其他文艺活动。七点半之后休息,九点熄灯入睡。

    所幸的是,上海民众得知孤军营近况后,时常对孤军营进行捐献。有时孤军营每日可接待数千人。是以,孤军营虽然困苦,却也衣食无忧。

    并且,这样的捐献也并不止于衣食,书籍、报刊,甚至是唱片之类的东西也是常有的。这一日,竟然有几个青年学生带来一套电影放映设备。在搭建完成后,给孤军营的四百人放映了一部电影!

    此时,虽然孤军营受万国商团的白俄人管辖,白俄人并不同意向孤军营放映上海滩的抗日电影,但是,此时的上海滩却有一部《大闹天宫》,是连一个真人都没有的,讲述一只猴子的故事。白俄人却是不好阻拦。

    所以,这一日下午四点晚餐后,孤军营便集中到电影银屏前,高高兴兴的看了一部动画片。最初看时,包括谢晋元在内也没把这部动画片当回事,觉得虽然有趣,却也不过是消遣而已。

    孰料,越看越入迷。当猴王看到自己的手下经历生老病死,而不能自己掌控命运时,心中的不甘与愤怒,竟是直刺这些为国浴血苦战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和安慰的孤军营心头!一时间,代入感爆棚,满场除了动画片中略带京剧色彩的背景音乐外,竟是鸦雀无声!

    然后,猴王由不甘而至求索。告别花果山众人,进入茫茫人间世,去寻找一个虚无缥缈的长生不死的可能!

    ************

    筒子们,预告一下,明后两天有些琐事,所以只有一更了,望见谅。大后天开始恢复每日两更。另外,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啊!

 第六十三章 长歌当哭

    这一段在后世的《大闹天宫》中并不存在,是余生根据八六版的电视剧,改编添加的。这一段的背景音乐便是《敢问路在何方》!

    孤军营众人看着猴王一人,独坐孤舟,在巨浪滔天中,横渡沧海。而九天之上传来隐约浮动的歌声!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两肩霜华。风云雷电,任叱诧,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样的一段歌句与场景,竟将《敢问路在何方》中的沧桑辛苦和坚忍不弃表达的淋漓尽致。孤军营众人,虽然大多并未上过学,也没有识得几个字,歌词未必都听得懂。可是这曲调,竟如山呼海啸,直入此心!

    响起此身的所在与坚持,便不由得落下泪来!一曲结束,满场四百钢铁硬汉无不泪湿眼眶。

    长歌,当哭!

    而这四百余钢铁男儿的一哭,是瞒不了上海滩众人的。自然要寻找原因。看完《大闹天宫》的四百个人,虽然被谢晋元下了封口令。但是,那天下午看电影的事却是瞒不了人的,想来也只有《大闹天宫》这一个原因而已。

    所以,第二天上海滩各大报纸便纷纷刊登头条。《竟惹孤军营四百男儿一哭》!《论余生新作,动画片》!《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诸如此类。尽数孤军营之功绩与委屈无奈。然后,不可避免提到了余生和《大闹天宫》!原本,进电影院观看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大多是些孩童而已。大人去也不过是看个新鲜,还真就没怎么注意配乐和主题曲。毕竟,这歌虽然好听,却也与上海滩大众流行的浮华奢靡和讲究当下太过背离。

    所以,票房虽然不错,但还算不上是大红大紫。而孤军营这一哭,却又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所有人都会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艺术,才能让这些流血不流泪热血男儿不由自主的痛哭失声!

    众人认真听过之后,才察觉出《敢问路在何方》其中的一丝沧桑至极,却历久弥新的韵味来!一时间,上海滩众人皆醉!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大闹天宫》半红不火的上映一个月后,红遍上海滩!

    *******************

    丁默邨掌管的七十六号未能按时拿下一个有影响力的报刊,并令其倒戈。便算是把事情给办砸了。而且,《文汇报》不正常的停刊内幕,上海滩的新闻界都基本上知道了,更引起其他报刊的警惕与愤怒。

    原本还有些克制的报纸,例如CC的《中美日报》、宋子文的《大美晚报》以及《申报》、《新闻报》等,无不对汪精卫和丁默邨等破口大骂,尽情抨击。在这十里洋场内,汪精卫的汉奸傀儡之名,一时臭名远扬。

    而骂的最狠的,当然是被汪精卫给背叛了的老蒋下属的CC一系的《中美日报》和宋子文的《大美晚报》。到了这个时候,便不是要将某个报纸拿下的问题了。而是已经撕破脸皮,短兵相接了。

    所以,还在汪精卫犹豫不决的时候,南造云子便明令丁默邨,伺机砸掉《中美日报》和《大美晚报》!一来,砸掉对日本人不利的喉舌,二来,以此逼迫优柔寡断的汪精卫与蒋介石一系彻底决裂!

    ******************

    于此,便需提一下汪精卫。汪精卫的真名是汪兆铭,一八八三年,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所以,史称汪精卫。然而,汪精卫此人并没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坚韧。

    汪精卫父亲汪瑎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年轻时先后在广东三水、曲江、英德等县做过幕僚,但薪俸不高,对外却要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生活清苦。汪精卫十三、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只得跟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衣食用度都有赖于汪兆镛供给。

    与那个年代很多传统的中国家庭相似,汪家也是数代同堂,兄弟姐妹混居一处的大家族。而这种大家族中,除了一致对外的时候,大多都是明争暗斗不断的。汪精卫和其长兄这一支,由于父亲早逝,并不受重视。所以,汪精卫和其长兄长嫂并没有少受同族人的闲气!

    这样的日子过起来自然是闹心不已,不得欢愉,年少的汪精卫又反抗不得,便只能闷头读书。久而久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虽欲求自立,却以妥协避让为先的处事风格和个性。

    而汪精卫也并非没有热血的时候。一九一零年,他和黄复生等在北京,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却最终失败!

    在狱中,原本准备以身殉国,赋诗曰——“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便是这一句诗,成就其一生政治生涯的基础。可是,世事往往出人预料。汪精卫在武昌起义后,被袁世凯开释出狱,死里逃生。反而更加惜命了。

    后来因为其为人谦卑圆滑,长于调和,能左右逢源,既得左派支持,又避免右派的敌对,所以被推为广东国民政府的主席。他的性格,算是最传统的中国政客性格。未必欺软,却绝对怕硬。

    一九二六年,汪精卫因为蒋介石对“中山舰事件”的处置先斩后奏,汪精卫大怒,指使朱培德和济深扣留蒋介石,但居然指使不动。汪精卫见蒋介石势大,故态重萌,一九二六年五月,便以“迁地就医”为名,引咎辞职。

    而这样的以身体不适为由的逃离还有很多。一九二七年,广州起义,汪精卫出国。一九三二年,张学良抗命,汪精卫请病假去德国看病……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

    筒子们不好意思,更的有点晚,琐事忙完,清唱争取明日就恢复两更哈……另外,再次感谢书友@将进酒我不停喝。

 第六十四章 不可接受的妥协(第一更)

    汪精卫于一九零三年,公费去往日本留学时,曾亲眼看见日本由虚张声势的衰弱,在获得中日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后,飞速的发展与强大。

    所以,自中日两国对抗开始,便不认为中国可以战胜日本。汪精卫曾有言道:“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

    另据记载,某次汪精卫曾问冯玉祥,大家都呼“抗战到底”,这个“底”在何处?冯说打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便是底。在汪精卫这个秀才听来,“这简直是一个丘八的狂妄无知”。

    所以,汪精卫自一开始选择的路线便是对日本人妥协。

    至此,便牵出一个历史性的谜团。当年汪精卫在重庆,在由戴笠的军统无孔不入的重庆,是如何做到联络日本人而不被发现的?又是如何顺利离开重庆的?军统连自己人都有例行监视,为何单单漏掉了汪精卫一人?而汪精卫在离开重庆时,又为何给蒋介石留书道“今后兄为其易,而弟为其难。”?

    而在《李宗仁回忆录》中,又为何会说——“说一句公道话,汪兆铭当了汉奸,却没有做积极破坏抗战的勾当。他投敌后,向与其渊源最深的将领,也未尝作片纸只字招降,如第四战区司令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