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243部分

乱世英雄-第243部分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机会发起进攻。如果情况恰好相反,即罗耀武没有打算立即放手,而是想在唐山这边多坚持一段时间的话,就会想办法诱使美日联军发起进攻,然后在唐山地区打一场消耗战。
        果真如此,第十五集团军退守北京就是罗耀武的诱敌手段。
        也就是说,罗耀武故意把第十五集团军撤下去,让美日联军认为中国军队在唐山方向上防御空虚。
        这一点,也正好得到了战术情报的支持。
        在第十五集团军撤往北京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第六十五集团军、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二十七集团军都部署在唐山附近,而且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虽然这几个主力集团军的状态都不够理想,但是贵在人手充足,而且得到了大量新编集团军与民兵的支持,打几支战斗力不够完备的美日师团,绝对不是大问题。
        这个顾虑,让帕特里奇在考虑是否该攻打唐山的时候,不得不万分谨慎。
        如果罗耀武在这个时候有所举动的话,反而能让帕特里奇对局势做出准确判断。
        也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会让第二机步师在部署好防线之后,对第四十集团军的防线进行试探性进攻。
        可惜的是,罗耀武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反应。
        这下,帕特里奇心里没底了。
        要知道,一直以来,帕特里奇对罗耀武的评价非常高。虽然美日联军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逐步逼近北京,但是每一场会战,美日联军都在掌握了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为胜利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可以说,如果没有罗耀武,中国军队早就战败了。
        赤山会战,更让帕特里奇不敢低估罗耀武的指挥才能。
        客观的讲,赤山会战的胜利者不是美日联军,而是中国军队。原因很简单,在罗耀武的指挥下,中国军队挫败了美日联军进军北京的企图,使帕特里奇没能达到战役目的,甚至得在会战之后花一个多月来调整作战部署,让遭到重创的美日主力师团恢复元气,也就没有可能在第三季度之前取胜。
        事实上,连帕特里奇都承认这一点。
        虽然美日联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在战役与战略层面上,美日联军遭受了自开战以来最大的失败。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自然得对罗耀武的一举一动保持高度警惕。
        在摸不清罗耀武的意图之前,帕特里奇肯定不会贸然发起进攻。
        当然,这并不表示帕特里奇什么都没做。到六月十日,第一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的整编工作基本上完成,加上第二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得到优先补充,美军再次在前线集中了相当于三个主力师的兵力,具备了发动一场中等规模进攻战役的能力,也就获得了打下唐山的资本。
        只不过,这一切都在罗耀武的掌握之中。
        六月十一日,第四十集团军在唐山与新编集团军换防,随后就按照罗耀武的命令,主动撤出唐山,向北面的遵化转移,而原先守在遵化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撤往北京东面的平谷,在此进行整编。
        中国军队再次进行部署调整,立即引起了帕特里奇的重视。
        问题是,与第四十集团军一同调动的,还有好几支新编集团军,以及专门负责掩护主力部队的民兵。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只知道,中国军队正在调整部署,而不清楚具体情况。
        结果就是,在六月十一日下午,也就是美日联军准备攻打唐山前数个小时,帕特里奇紧急取消了进攻行动。
        这一耽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第四十集团军与第二十七集团军轻松完成了换防行动。
        到六月十二日上午,等到美军发现中国军队的主力集团军已经撤离唐山的时候,就连留下来断后的新编集团军都撤出了唐山市区,留下来的,只有一些由民兵组成的游击队,以及唐山市上百万市民。
        虽然美日联军最终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唐山,但是中国军队也保存了所有主力部队,并且在唐山西面构筑了一道更加坚固的战略防线。
        以美军那三个师的兵力,显然不足以攻打京津地区。
        到此,帕特里奇不得不承认,他必须等到七月中旬、甚至是七月下旬,才有可能发动攻打北京的战略行动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章 战略契机
     更新时间:2011…3…21 14:05:04 本章字数:3618

        第一章  战略契机
        赤山会战争取到的不仅仅是守住首都的机会,还有扭转战局的战略契机。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军队在北京保卫战之前都处于劣势,最终是在北京保卫战中扭转了局面,但是深入了解就能发现,如果没有赤山会战,特别是中国军队在会战第二阶段唐山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恐怕中国军队根本没有机会在北京组织起有效防御,也就不可能在北京保卫战中挫败美日联军,甚至不会出现北京保卫战。
        中国军队在唐山获得的,正是至关重要的喘息机会。
        可以说,从二零一四年的六月到七月,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从而导致战局出现显著变化。
        拿中国空军来说,J…20的大规模服役,彻底粉碎了美军的绝对制空权。
        在六月初,也就是二零一四年的第二季度末,至少有三家生产厂的六条生产线开始全速生产这种全世界唯一能够与F…22A抗衡,与之争夺制空权的重型战斗机。在此之前,仅仅只有成都飞机制造厂的一条生产线在生产J…20。
        产能扩大,意味着J…20开始大规模服役。
        要知道,战时机制不能用平时的情况来衡量。
        在和平时期,一架战斗机的生产周期往往长达一年以上,即便是一种成熟的战斗机,制造周期也长达数个月,而一条生产线,平均每个月能够生产十架战斗机就非常不错了。一些价格昂贵的先进战斗机,一个月连一架都生产不了。
        显然,在战争时期,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这也是各个国家针对战时需要采取的一些必然措施。
        说得直接一点,和平时期,各国的战争机器都以怠速运转,而到了战争时期,则会以全速运转。这就好比汽车发动机一样,怠速只有全速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因此在战争时期,战争机器能够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
        一条J…20的生产线全速运转的话,制造周期只有二十天,而且月产量在一百架左右。
        具体多少,主要还得看工人的熟练程度。毕竟先进战斗机的组装工作不像批量化生产的轿车,很多时候需要手工完成,因此工人的能力决定了生产线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时期,国家能够根据战争需要,特别加强某一种装备的产能。
        对中国来说,先进战斗机绝对是最重要的装备。
        虽然受作战系统限制,J…20很难扭转乾坤,在与美军交战的时候,仍然会吃亏,但是与之前的战斗机相比,J…20至少具备了与美军对抗的能力。特别是在某些关键战场上,如果中国空军能够投入适当的支援力量,J…20就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这一点,在战场上已经得到证实。
        就在赤山会战期间,中国空军用两架J…2000D支持J…20机群,偷袭了在渤海湾上空巡逻的美军支援飞机,取得了击落一架大型预警机、一架舰载预警机与两架电子战机的出色战绩,并且迫使美军将支援机群后撤了两百公里。
        要知道,在J…20大规模服役之前,这样的偷袭行动屈指可数,而且往往得在美军主动向前扩展防空区的情况下,才有机可趁。这种主动出击,并且取得胜利的战斗,根本就没有过。
        当然,空军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先进战斗机。
        准确的说,J…20的成熟,给中国空军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最为明显的,就是让中国空军初步掌握了探测隐形战斗机的方法,并且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
        虽然J…20的隐身性能不如F…22A,最多与F…35在一个水平上,但是J…20是货真价实的隐身战斗机,对中国空军完善防空系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正是在J…20的帮助下,中国空军才在多基地长波防空雷达的开发与设计上取得了突破。这一成果最先用在战略要地防空作战中,并且成功发现了美军的B…2A与FB…22。即便按照美军公布的战报,在二零一四年前半年中,就有十四架B…2A与二十七架FB…22是在被中国空军的雷达发现之后才被防空战斗机与防空导弹击落的。
        防空能力增强,与J…20大规模服役有类似的作用,即大幅度抵消了美军的空中优势。
        相对而言,在陆军装备方面,中国军队取得的进步并不是很明显,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针对美军的M1A3主战坦克开发的99S型主战坦克。
        这种主战坦克除了将能够拦截速度在每秒七百米以下的反坦克弹药的主动防御系统作为标准配备之外,主要的改进之处就是换装了一门口径为一百四十毫米,但是无法使用美军弹药的坦克炮。
        虽然与美军M1A3装备的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坦克炮相比,99S的坦克炮在技术上落后了许多,即便使用最新式的长杆贫铀合金穿甲弹,威力也比美军的差了一大截,但是在与M1A3交战中,99S一点都不吃亏。主要就是,M1A3是在M1A2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主要就是更换主炮、增设自动装弹机,增强了坦克火力,改变了M1A2在与99系列主战坦克交战中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其装甲防护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在抵抗威力更大的穿甲弹时,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如此一来,在双方的有效射程之内,99S与M1A3都能击穿对方的装甲。
        受此影响,决定优劣的成为了双方坦克手的素质。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观瞄系统,特别是夜视成相系统的性能也很重要。
        从理论上讲,这并不假。只有做到先敌发现,才能做到先敌开火与先敌摧毁。因为坦克炮的威力大幅度提高,而坦克的防护性能受自重与材料影响,很难同时提高,所以现代主战坦克的相互摧毁距离高达数千米,比如99S与M1A3的相互摧毁距离就在四千米以上,如果使用具有攻顶能力的炮射反坦克导弹的话,甚至能够达到十千米以上。如此一来,坦克战的交战距离在理论上高达数千米。
        问题是,实战中,坦克在数千米外开火的战例屈指可数。
        特别是在这场战争中,因为双方基本上在城市密集地区作战,中国军队还刻意避免与美军打野战,所以坦克的实战交火距离,九成以上都在一千米以内。在城市战中,坦克的实际交战距离甚至只有数百米。
        如此一来,观瞄系统产生的影响远不如坦克手。
        可以说,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别说用穿甲弹,就算用高爆弹,只要直接命中目标,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都能杀死坦克手,根本不需要穿透坦克的装甲。
        由此可见,对中国陆军来说,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足够多的主战装备,而不是足够先进的主战装备。
        这一点,与空军恰恰相反。
        事实上,在赤山会战期间,中国陆军的装备补充能力就得到了恢复。
        随着狄劭康全权负责战略指挥,无条件的给予罗耀武最大支持,全国上下也以守住北京为首要目的,几乎每天都有载满主战装备的列车驶入北京与天津。因为铁路无法运送全部主战装备,所以很多装备被运到石家庄等地,再由拖车送往北京,或者干脆挂上橡胶板,自行驶往北京。
        这种集全国力量的投入,足以使中国军队获得想要的各种武器装备。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从六月上旬开始,东北军每天收到的主战装备就能武装好几个营。到了六月中旬,为了加快装备的交接工作,罗耀武不但安排了几十名参谋专门负责相关事务,还让各主力部队轮换安排部队到后方接货,而不是让后勤部队把装备送上前线。
        当然,决定部队战斗力的,并不仅仅是装备。
        对于本来就不靠装备吃饭的中国军队来说,士气与斗志比装备更加重要。
        相对而言,主力部队的士气一直不是问题。按照罗耀武制订的人才选拔机制,能够进入主力集团军的,都是最优秀的官兵。对这些官兵来说,会战的成败并不是影响士气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普通部队、民兵、准军事力量以及民众的抗战意志,罗耀武在六月初向狄劭康与刘诚志提交了一份报告,要求所有留在首都的军事文艺人员必须深入到前线与基层,为那些进行抗战劳作的军民进行无偿表演。
        在得到狄劭康与刘诚志的支持之后,罗耀武就展开了行动。
        为了确保文艺人员能够下基层,并且诚心实意的进行慰问表演,罗耀武不但亲自编排了节目表,还安排了相当于一个旅的警卫力量,专门护送文艺工作者。说白了,主要还是防止那些平时娇生惯养的文艺人员临阵脱逃。
        当然,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实事求是的讲,在部署京津防御的时候,罗耀武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就是他之前从没考虑过的士气与斗志。
        打到这一步,中国军队已无退路。
        再退一步,就是国破家亡。
        只有全民动员,调动起每一个中国人,才有可能在决战中取胜。
        问题就是,如何发动与鼓舞全体军民?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二章 士气斗志
     更新时间:2011…3…22 11:19:00 本章字数:3684

        第二章  士气斗志
        在中国军民中,士气与斗志问题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暴露出来。
        台海战争爆发之后,大陆的一些民主人士就对当局提出了质疑,特别是用武力完成国家统一的理由。可惜的是,民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