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撤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将个人感情因素排除在外,从长远考虑,罗耀武也会首先把第十五集团军从前线撤下来。问题就在这里,美日联军A集团军的进攻非常凶猛,虽然为了保存实力,帕特里奇在五月十五日就命令第一装甲师退下去休整,让协同作战的日军担负起了进攻重任,但是这并没改善第十五集团军的处境,反而让第十五集团军在撤退的时候畏首畏尾。别忘了,美军第一装甲师是一支突击能力非常强大的作战部队,过了山海关就是一马平川,只有退到秦皇岛才能够据守。
受此影响,如果要让某支部队断后的话,最合适的选择就是第十五集团军。
也就是说,只有让第十五集团军死守唐山,才能确保另外两个主力集团军,以及协同作战的新编集团军与民兵纵队撤下去。
毫无疑问,罗耀武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重建一支军队并不难,可是要想获得几万名实战经验丰富,而且将其凝聚成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部队,绝对不容易。
远的不说,第四十集团军到现在都表现不佳,就与此有关。
在突出部战役后期,罗耀武想尽办法让第十六集团军分散突围,将近万名经验丰富的基层官兵撤了回来,最终保住了这支主力集团军。
如果在这个时候丢掉了第十五集团军,对北京的防御作战肯定有严重影响。
要想保住第十五集团军,就得留下一支部队在秦皇岛挡住美日联军的A集团军。
毫无疑问,这不能是一支新编集团军。
虽然在东北军内,有十多支新编集团军的素质不比主力集团军差,但是受装备影响,绝大部分新编集团军都不如主力集团军。要将几十万部队撤下来,至少需要好几天,没有任何一支新编集团军能在秦皇岛坚持几天。
必须留下一支主力集团军,而且还得留下足够的预备队。
罗耀武别无选择,只能在安排撤退工作的时候做点文章。
五月十九日,罗耀武就让第四十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一同南下,由第二十六集团军顶住北面的B集团军,第四十集团军则走在前面,前往秦皇岛部署防御,为第十五集团军的撤退行动做准备。
也就是说,罗耀武决定把第四十集团军留下来。
对第四十集团军的官兵来说,这个决定很不公平。
只是,当时没人知道,罗耀武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原因很简单,就算不留在秦皇岛,第四十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要想突围,也得经过秦皇岛,因为从青龙县向西突围的通道已经被美日联军堵死了。更重要的是,打了这么久,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的作战物资差不多用光了。在撤下去之前,肯定得进行一次补给。
当时,前线作战部队的作战物资主要囤积在秦皇岛与唐山,而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显然不可能在补给之前到达唐山,也就只能去秦皇岛。再说了,罗耀武做出了让部队撤退的决定,也就等同于做出了放弃秦皇岛的决定,因此得在部队撤走之前,尽可能多的将囤积在秦皇岛的物资带走,不然最后也得全部销毁。
如此一来,当部队向秦皇岛撤退的时候,没人知道谁会留下来断后。
因为美日联军逼得很急,所以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的撤退行动并不迅速。在此期间,第十五集团军仍然在防线上坚守。
三天之后,第四十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才到达秦皇岛。
此时,美日联军已经包围了古治县,正在猛攻这座至关重要的县城。
为了扩大攻击范围,特别是在日军连续投入了六个主力师团,使得美日联军的总兵力大幅度增加,无法全部投入一个战场的情况下,帕特里奇主动拉开了战线,让一个日军主力师团与三个二线师团攻打西边、也就是唐山北面的丰润县,以此扩大包围范围,增加中国军队的突围难度。
毫无疑问,这个想法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是,罗耀武在决定放弃秦皇岛的同时,还做出了一个极为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在唐山与美日联军决战。
受此影响,在五月二十日,也就是美日联军攻打丰润县的前两天,罗耀武就让已经恢复了战斗力的第三十九集团军进驻丰润县。
虽然在发现四个日军师团向丰润县运动之后,罗耀武就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从前沿阵地上撤了下来,把防线交给了协同作战的新编集团军,以免过早消耗进攻力量,但是丰润县的战斗一打响,帕特里奇就发现,驻扎在这里的部队比他想像的要多得多,而且战斗力绝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引起了帕特里奇的高度重视。
要知道,在此之前,帕特里奇一直在怀疑,罗耀武正在策划一场大规模会战,而且会战地点不是秦皇岛就是唐山。
随着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向南退却,秦皇岛方向上的战场范围大大缩小,可供中国军队迂回的空间也大大缩小,所以罗耀武要想决战的话,就只能将战场选在唐山,也就得提前部署决战兵力。
可以说,让日军攻打丰润县,正是帕特里奇在试探中国军队的部署情况。
虽然作为唐山的北大门,也是通往天津与北京的必经之地,丰润县非常重要,但是在此地出现战斗力强大的作战部队,仍然很反常。要知道,如果罗耀武在策划决战的话,肯定会将主力集团军与战斗力强大的新编集团军放在战线后方,仅由普通军队守卫战线。出现在丰润县的部队,显然就是决战部队。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在当天就让追击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的美日联军放慢了步伐,并且向西展开,尽快与攻占了迁西县的部队会师。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拉平战线,消除战线上的漏洞。
毫无疑问,帕特里奇小心得有点过头了。
虽然这两股美日联军之间有大约一百多公里的漏洞,足以成为中国军队发起战役反击的突破口,但是罗耀武已经做出了撤退的决定,而且已经让正面防御的部队向后收缩,因此很难将主力进攻部队放在唐山与秦皇岛之间,也就难以抓住美日联军战线上的漏洞。
这也难怪,毕竟帕特里奇在罗耀武手里吃了不少亏。
美日联军的追击速度慢下来,帮了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的大忙。
五月二十二日,在第四十集团军的主力进入秦皇岛,并且完成了防御部署之后,罗耀武给第十五集团军下达了撤退命令。
因为北面的协同进攻不太有力,所以美日联军A集团军在追击第十五集团军的时候也不是很卖力。当然,这也与第一装甲师正在休整,没有参与追击作战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这也是帕特里奇过分小心的结果。
按照他的部署,第一装甲师撤下去之后,并没有解除作战状态,而是以战役预备队的形式部署在战线后方。当时,帕特里奇的主要想法就是在日军取得突破之后,由第一装甲师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迅速扩大突破口。
如此一来,在第十五集团军撤退的时候,第一装甲师就应该追上去。
可惜的是,帕特里奇始终担心罗耀武部署了反击行动,所以在让第三机步师放慢了追击速度的同时,也让第一装甲师留在了后方。
这系列的反常举动,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覆灭的第二骑兵师。
要知道,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只有两个主力师全军覆没,一是第四步兵师、二是第二骑兵师,而这两个师都是部署在东北战场上的作战部队,而且都是在帕特里奇的指挥下,走上了不归路。
可以说,第二骑兵师覆灭,给帕特里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客观的讲,影响到帕特里奇的,主要还是美日联军较为紧张的兵力。当然,这也与第二骑兵师覆灭有关,因为这让帕特里奇少了一支主力师。
在兵力本来就不太充足的情况下,帕特里奇丝毫不敢托大,只能万分小心。
第一装甲师是美日联军中最强大的作战部队,如果该部队有个三长两短的话,别说打到北京,能不能打下唐山都是个问题。
出于保存兵力,帕特里奇自然不会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盲目追击。
毫无疑问,这等于让罗耀武获得了撤走三个主力集团军的天赐良机。
五月二十五日,在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相继撤下来之后,罗耀武给第四十集团军下达了撤退命令,最终只留下了一个战斗力不是很强的新编集团军。
最重要的是,到此时,罗耀武的阻敌计划已经取得成功。
在这一个月内,各主力部队都得到了补充,反击的机会到来了。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七十七章 唐山反击
更新时间:2011…3…18 12:55:33 本章字数:3406
相对而言,唐山也不是决战的理想地点。
主要就是,这个战场太狭窄了。
虽然与秦皇岛相比,唐山这边更加理想一些,但是从战场范围来看,罗耀武最多在该地区投入两个主力集团军。再多的话,就会因为兵力密度太大,使得部队难以分散机动,从而在美日联军的空中打击下遭受更大的损失。
可惜的是,除了唐山,罗耀武别无选择。
再退的话,就是天津与北京了。
因为无法投入更多的兵力,所以罗耀武不但动用了战斗力最强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还在作战部署上精打细算。
前面已经提到,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东北军争取到了一个月的宝贵时间。
只是在反击开始的时候,局面仍然不太有利。
随着美日联军挺进丰润县,也就是唐山的丰润区,罗耀武不得不把靠前部署、原本应该作为突击主力的第三十九集团军撤退到玉田县,从而使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距离增加了数十公里。
这一变化,对整个反击战役的影响不可低估。
比如,为了弥补第三十九集团军后撤留下的空白区域,罗耀武除了将原本应该配合第三十九集团军发起反击的两个新编集团军留在丰润县,并且使其进入防御阵地,从而很难参与反击行动,还不得不把原本应该部署在大后方,充当战役预备队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派往北面的遵化市,增强侧翼突击能力。
甚至可以说,罗耀武不得不指望这支战斗力非常有限的部队。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第三十九集团军因为突击距离延长而无法顺利完成任务,就只能依靠第二十七集团军发起突击,对美日联军实施大包围。这样一来,能不能在反击中取胜,就得看第二十七集团军能不能完成战役迂回。
更重要的是,随着包围圈扩大,被围的敌军增加,还得投入更多的兵力。
相对而言,战线南方的问题还不是很突出。
因为美日联军没能在古治县迅速取得突破,所以在中国军队发起反击之前,部署在丰南区的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受到影响。
当然,受北面局势影响,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作战负担也增大了不少。
按照罗耀武最初的部署,第六十五集团军主要配合第三十九集团军作战,即在第三十九集团军突破成功之后,从南面杀出,迂回到滦南县,对前来增援的美日联军A集团军的侧翼发起攻击。只有这样,罗耀武才能利用第三十九集团军歼灭从北面南下的美军第十山地师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
虽然罗耀武的胃口大得多,但是在扩大战役规模之前,他必须打掉几个美军主力师。
现在的问题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行动很有可能无法取得圆满成功。如此一来,美军就可以适当扩大活动范围,而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南面突击的意义必然大打折扣。说得简单一点,如果不能保卫第十山地师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就算第六十五集团军能够迫使第一装甲师放弃驰援行动,也无法阻挡第二机步师、第三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而第三十九集团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场战役中干掉这么多美军
受此影响,罗耀武必须想办法挡出从东北方向上赶来的三个美军主力师。
正是如此,在五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唐山反击战打响的前一天,罗耀武命令已经撤下来的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分别在卢龙县与迁西县停了下来,并且就地部署防御,准备阻击美日联军。
毫无疑问,这道命令对两个主力集团军造成了严重影响。
甚至可以说,这道命令,基本上抵消了因为帕特里奇过分谨慎而获得的微弱优势。
要知道,当时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都没有得到补充,就算在撤退的时候从协同行动的新编集团军中抽调了部分作战人员,但是装备损失非常严重。加上在此之前,罗耀武并没有想到要在唐山东面再打一场阻击战,所以卢龙县与迁西县的防御部署相当薄弱,几乎没有现成的防御阵地。
就算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的素质非常过硬,也很难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挡住三个美军主力师。
事实上,这也是罗耀武在五月二十七日就下达了战役反击命令的主要原因。
只有尽快完成歼灭战,才能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向东增援,或者把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撤下来,保住这两个主力集团军。
问题是,帕特里奇已经有所警觉。
在发现丰润县有大规模驻军,而且守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之后,帕特里奇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强攻古治县,争取早日打下来,二是降低进攻强度,让部队提前转为防御,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占据有利地位。
要在以往,帕特里奇肯定会选择前者。
毕竟只有在打下古治县之后再转为防御,才能使美日联军在防御作战中更加有利。
这次,帕特里奇却没有冒险。
在他看来,随着罗耀武让顶在秦皇岛的三个主力集团军向唐山撤退,中国军队的反击行动很快就将开始,而能不能在反击中占据主动权,主要就看能不能守住古治县。显然,中国军队绝对会死守古治县,而且守军的士气将非常高昂。
更重要的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