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搞清楚这一点之后,帕特里奇立即对部署做出调整。
第一道命令不是给美军的,而是给正在北上救援义县的三个日军主力师团。按照帕特里奇的命令,这三个日军主力师团将由攻转守,在义县南面的七里河构筑防线,全力抵挡南下进攻的第三十九集团军。
必须承认,在作战决策上,帕特里奇很有自知之明。
打了这么久,帕特里奇非常清楚东北军各主力部队的状况。论进攻能力,如果不考虑空中支援的话,第三十九集团军甚至超过了美军的第二骑兵师,是货真价实的王牌部队。因为美日联军的空中优势无法发挥出来,甚至等于没有,所以与第三十九集团军打对攻战,日军将死得非常难看。
帕特里奇的目的不是消灭第三十九集团军,而是守住锦州,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按照他的设想,如果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行动受挫,罗耀武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进攻,二是继续投入主力部队。
毫无疑问,这两个选择,对美日联军来说都有利可图。
如果放弃进攻,锦州将确保无忧。到时候再组织日军进行反击,甚至有机会守住义县。
如果继续投入主力部队,罗耀武能够用在其他方向上的作战部队就将大大减少,从而无法阻止美军进军赤峰。到时候就算打下了锦州,也没有多大意义。
由此可见,防御确实是最佳选择。
下了这道命令之后,帕特里奇才联系了第七步兵师的前线指挥官。
他的第二道命令就是让第七步兵师放弃南下救援义县的行动,从清河门向西进军,攻打突出部。
此举看上去是“围魏救赵”,即通过攻击突出部,威胁第十五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迫使中国军队放弃攻打义县的作战行动。实际却并非如此。美军从清河门出发,沿三零四省道向西推进,首先要攻打的就是小塔子,而守在该地区的是一个新编集团军。要想威胁到第十五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美军还得在占领小塔子之后向白石水库南面的上园推进,最终占领义县西面的头道河。
显然,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进军路线。
暂且不说在这条路线上有没有中国军队的主力集团军,就算没有,美军也得突破由新编集团军守卫的好几道防线,一时之间难以取得成果。
与之相比,美军在到达小塔子之后转为向北推进,攻打马友营,等于完成了对突出部的迂回包抄。别忘了,第七步兵师是四个美军主力师中最擅长防御作战的步兵部队,以帕特里奇的战役目的,他肯定会让第七步兵师在完成包抄之后就地进行防御部署,阻止突出部内的中国军队北上。
如此一来,罗耀武就没有能力阻止向赤峰推进的美军主力部队了。
说得确切一点,此举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消除美军攻打赤峰的侧翼威胁。
也许在外行人眼里,帕特里奇的部署非常精明,把战役企图也掩盖的非常严密。可是在罗耀武眼里,帕特里奇的企图已经明了。
十月四日凌晨,帕特里奇向第七步兵师下达了命令之后不到两个小时,罗耀武就让驻扎在小塔子的新编集团军扩大了防御范围,并且让驻扎在白石水库北岸的第四十集团军沿着三零五国道布防。
罗耀武能够如此迅速的做出反应,主要归功于潜伏在敌占区的游击队。
虽然罗耀武手里没有侦察机,也没有美军那么多的无人飞机,甚至没有办法派遣太多的侦察部队,但是依靠游击队建立起来的情报网,他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美日联军主力部队的一举一动,并且及时调整部署。
只不过,在北面战场上,罗耀武基本上是见招拆招。
如同帕特里奇拼命想打下赤峰一样,罗耀武也想尽力打下锦州。可以说,东北军能否在关外坚持到年后,就得看能不能打下锦州。
当时,罗耀武主要关注的还是南面战线。
三个日军主力师团就地部署防线,对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以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能力来说,在日军防线上取得突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罗耀武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每耽搁一个小时,北面防线的风险就要增加一分。如果不能及时取得突破,那么进军锦州将没有任何意义。
受此影响,四日清晨,罗耀武押上了第二个筹码,即让已经机动到葫芦岛市的第六十五集团军火速北上,从西南方向上攻打锦州。
得益于动员起来的数百万民兵,罗耀武在兵力部署方面一直掌握着主动权。
虽然美日联军拥有强大的侦察能力,就算所有侦察机都被派去寻找导弹发射车,仍然有不少的无人飞机能够执行侦察任务,但是一年多打下来,中国军队早就掌握了对付空中侦察的战术。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罗耀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部署,也就能够秘密调动各主力部队。
把第六十五集团军放到葫芦岛市,正是罗耀武此次战役行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名声不如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多场战役中的表现也差了许多,但是几场恶仗打下来,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得到补充之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编制规模也做了调整,完全按照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标准组建进攻部队,攻击力不在第三十九集团军之下。
既然日军在锦州北面死守,其他方向上的防御部署肯定有漏洞。
必须承认,罗耀武的判断非常准确。
可以说,这种敏锐的战场直觉是一个天才型将领必须具备的素质。
当时,罗耀武并不知道挡在第三十九集团军前面的是三个日军主力师团,也没有足够的情报证明他的猜测。
也就是说,罗耀武完全凭直觉认为日军主力已经北上,留在后面的都是二线部队。
毫无疑问,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当然,罗耀武的判断也不是没有依据。日军在义县受到攻击之后迅速做出反应,足以证明率先出动的肯定是主力部队。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日军的目的是救援义县,而不是帮助义县的部队突围,因此出动的也是行动更加迅速、攻击更加强悍的主力部队,不可能让二线部队担任救援任务。
主力部队北上,留在锦州的自然是二线部队了。
事实上,当时留在锦州的还有两个主力师团,只是剩下的就全是二线部队了,连三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也是二线部队。
四日上午,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在高桥与日军接触。
这是突出部战役的第二个转折点,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转折点。
随着两个主力集团军,外加数个新编集团军向锦州发起突击,美日联军在锦州的环形防线受到严重冲击。
开打不到两天,帕特里奇不得不面临第二个艰难选择。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
更新时间:2011…3…8 12:53:04 本章字数:3441
因为并不知道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秘密进驻葫芦岛市,更不知道有三个新编集团军会同第六十五集团军行动,美日联军在锦州西南方向上的防御非常薄弱,驻守高桥的只有一个日军二线师团,所以打到四日傍晚,第六十五集团军率先取得突破,击溃了日军,占领了锦州西南的门户。
高桥迅速失守,给帕特里奇的战役规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虽然日军前线指挥官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让一个主力师团与两个二线师团火速赶往松山与十里台,但是锦州西南方向上已经无险可守,就算日军全力以赴,也最多只能在锦州城外坚持几天。
随着第六十五集团军攻入锦州城区,美日联军将很难坚守一个月。
要知道,在此前的战斗中,没有任何一场城市攻坚战超过一个月,哪怕在沈阳这样的特大城市,也就是个把月的事情。
锦州比沈阳小得多,美日联军又没有得到城市居民的支持,坚守只是一句空话。
这个时候,就连帕特里奇身边的一些高级参谋都认为,应该放弃进军赤峰的计划,让第七步兵师在占领小塔子之后南下,同时将第四步兵师与第二机步师派往阜新,协同第七步兵师攻打义县,解除锦州受到的威胁。
问题是,帕特里奇并没把参谋的建议放在眼里。
可以说,这个时候,仍然对攻打赤峰抱有一线希望的恐怕也只有帕特里奇了。
四日夜间,帕特里奇给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的第二骑兵师、第二机步师与第四步兵师下达了进攻命令,让这三个主力师在八个国民警卫队师的支持下,从通辽出发,沿着一一一国道向赤峰进军。
因为在此之前,美日联军已经利用扫荡游击队的机会,将战线从通辽向西推进了一百多千米,美军的反游击队巡逻部队甚至一度到达一一一国道与三零五国道交接的敖汉旗,并且在沿途设置了数十处据点,每个据点至少有一个营的国民警卫队,所以在美军主力部队进军赤峰的时候,基本上不会遇到多少阻碍。
得益于此,美军的进军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的推进距离将近四十千米。
可以说,这几乎是机械化部队在公路上的最大推进速度了。
美军主力部队出发之后,帕特里奇才向锦州的美日联军指挥官下达命令,出动一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去加强日军在西南方向上的防御部署。更重要的是,帕特里奇将另外两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抽了出来,在锦州东面的凌海市部署防御。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帕特里奇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保卫后勤补给线。
从锦州调走的两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都是不久前到达战场的新编部队,战斗力加起来都顶不上半个主力师,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非常有限。一直以来,这类性质的美军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付游击队。
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发起全面进攻之后,敌后游击队也愈发活跃。
仅在十月三日,游击队就袭击了数十支美日联军的运输车队。因为美日联军已经提高了战备级别,运输车队的护送兵力大大增强,游击队的袭击行动多半被挫败,但是由此造成的影响却不能低估。
别的不说,受游击队袭击影响,有将近一万吨作战物资没能及时运抵前线。
虽然美日联军已经利用之前休战的机会,在前线囤积了大量作战物资,对后勤保障的需求不是很大,但是长此下去,肯定会对部队的作战行动造成影响,甚至会因此让很多部队无法正常行动。
可以说,保护后勤补给线的意义不比正面作战差。
问题是,从长远来看的话,帕特里奇此举的意义就不那么简单了。
因为美日联军的作战部队大多集中在前线地区,留守后方的大多是战斗力非常糟糕的二线部队,其中又以日军二线部队为主,所以只要前线战败,美日联军就很难坚守,甚至会全线溃退。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绝对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日本增派的作战部队已经到达东港,正在集结之中。如此一来,如果帕特里奇准备拿锦州换赤峰,就得设法在锦州东面组建第二道防线,并且要在这道防线上坚持到日军增援部队到达。
显然,这才是帕特里奇让两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撤到凌海市的主要原因。
虽然从锦州出发,中国军队有多种选择,比如可以北上攻打阜新,或者向东北穿插,攻打北镇、黑山等地。但是帕特里奇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军队在占领锦州之后,必成强弩之末,就算继续进攻,也不会把目标放在几百公里之外,最多只能扩大防御圈,为接下来守卫锦州打下基础。
如此一来,中国军队在占领锦州之后就会攻打凌海市。
即便中国军队有能力进军北镇、黑山等地,也得先打下凌海市,因为驻扎在凌海市的美日联军必然会对中国军队的侧翼构成威胁。
由此可见,只要能在凌海市站稳脚跟,就能将丢掉锦州的影响降到最低。
如果能在此期间打下赤峰,那么丢掉锦州仍然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甚至可以说,只要能打下赤峰,就算丢掉了锦州,也能兵不刃血的打回来。
当然,两个国民警卫队师肯定守不住凌海市。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罗耀武只动用了三个主力集团军,即便算上在突出部北部布防的第四十集团军,也只动用了四个主力集团军。按照帕特里奇的判断,与第十五集团军一样擅长打防御战的第十六集团军肯定在北面,甚至有可能部署在赤峰东面的某一地区,比如敖汉旗。
这样一来,还有第二十六集团军没有现身。
显然,这也符合中国军队主力集团军的实际情况。
第二十六集团军是一支攻防能力相对均衡的主力部队,没有值得称道的进攻能力,也没有值得赞叹的防御能力,却一直充当战略预备队的角色,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毫无疑问,第二十六集团军再次充当了预备队。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第二十六集团军应该部署在突出部,毕竟预备队要做好随时堵漏的准备,即有可能北上、也有可能南下,所以应该留在两条战线的结合部,但是帕特里奇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罗耀武是一个目的非常明确的指挥官。
这场战役中,罗耀武的目的就是打下锦州。因为第十六集团军的防御能力有目共睹,所以罗耀武很有可能把第二十六集团军放在南面,作为进攻锦州的预备队。更重要的是,突出部非常狭窄,已经部署了大批新编集团军,加上从该地区出击的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能够用来部署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地方非常有限。
罗耀武没有让第二十六集团军投入战斗,主要还是第六十五集团军在锦州西南方向上取得了突破,对锦州构成了威胁。只要第六十五集团军顺利攻入锦州,守在七里河的日军主力师团就得撤退,第三十九集团军也就能够取得突破。
显然,罗耀武打算把第二十六集团军用在更关键的地方。
比如攻占凌海市。
受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