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207部分

乱世英雄-第207部分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帕特里奇相信,只要美日联军能够打到大凌河西岸,罗耀武就会把部署在医巫阁山的主力部队撤走小最多留下敌后游击队。
    原因也很问千。罗耀武午里的丰力部队本来就不多,守卫防线尚且 讥就没有可能拿来打游击战。
    事实已经证明,用正规军打游击战并不划算,不然罗耀武不会组织那么多敌后游击队。
    这下,问题回到了正面战场上,既进军阜新与锦州。
    虽然在作战策划阶段,就连众多美军参谋都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攻打一处地点。而不是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发起大规模进攻,但是帕特里奇始终认为,如果只打一处地方。很难撕开中国军队的防线。
    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从美日联军的作战能力上看小就算日本大力增兵,使日军规模迅速恢复到七十万,美军也及时完成休整与补充。各战斗部队均恢复了战斗力,但是日军新增部队的战斗力肯定远不如之前,美日联军的整体实力已经大大降低。
    彰武会战,中国军队体现出了强大在战役决战能力。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罗耀武回归产生的结果,而且彰武会战之后。中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也严重降低,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凭借庞大的人力资源,加上花数个。月构筑的战略防线。中国军队仍然具有较强的实力。
    在此情况下,分兵两路必然降低美日联军的突击能力。
    从战略进攻上讲,美日联军集中兵力攻打锦州,不在阜新耗费太多力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问题是,不打卓新,美日联军能够集中兵力攻打锦州吗?
    暂且不说医巫阁山西面的公路线对中国军队战场机动提供的便利条件。让中国军队能在卓新与锦州之间随意调配兵力,从而使美军强攻锦州变得更加艰难。
    从战略局面上看。因为阜新在北面,正对着美日联军进攻锦州必须经过的一零二国道,如果不能打下阜新,美日联军的后方就不安全。
    也就是说,在美日联军攻打锦州的时候。中国军队很有可能从阜新杀出。
    这一点,连那些坚持单线进攻的美军参谋都不能否认。
    彰武会战,美日联军惨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军在康平被围,美军没能及时回援,最终导致日军十三个师团全军覆没。
    如果单独攻打锦州,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单独攻打卓新呢?
    帕特里奇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这种战术。主要是卓新是内陆城市。就算有较为发达的道路交通,也因为处在山区边缘,不管是南下与西进都会受到大山阻挡,对下一步进军行动非常不利。
    再说了,单独打下卓新后。还是得南下攻打锦州。
    在帕特里奇的坚持下,美日联军最终做出了南北两路同时进军的决定。
    问题是,重点在哪?
    如果完全按照帕特里奇的观点,美日联军将从盘锦出发,沿京哈高速、三零八省道、以及三零五与一零二国道攻打锦州,背面从彰武与黑山攻打卓新只是佯攻,不会投入多少主力部队。
    也就在帕特里奇准备按这一计划部署军队的时候,中国军队的全面调动让他犹豫了。
    罗耀武没有把主力留在锦州,而是全部派往卓新!
    这家伙到底想干嘛?
    如果不是罗耀武,帕特里奇还不会担心什么,可是打了这么多仗,他非常清楚。罗耀武的每一个举动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
    请敌深入?
    果真如此的话,罗耀武就太被动了,与他的一贯作战方式完全不一样。
    帕特里奇只能相信,罗耀武也知道死守锦州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把主力集中在北面,准备在美日联军强攻锦州的时候,从卓新出发,攻击美日联军的侧翼。如果能在黑山与彰武取得突破,中国军队就有可能切断美日联军的后勤补给通道。
    因为美军船只还无法安全进入辽东湾,也就无法将物资送往港口。所以只要后勤保障线受到威胁,美日联军不但难以打下锦州,能否从中国军队的包围圈里逃出来都是问题。
    很明显,罗耀武想打大规模会战,以锦州为依托,重点打击美日联军的有生力量。
    别说再丢掉十多个,日军师团,就算再损失几万人,只要没能打下锦州,美日联军南下进军战略就会受到影响。至少日军不会继续支持帕特里奇的作战行动。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考虑调整作战部署。
    锦州一定得打,而且还得打下来,只是北面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因此有必要在攻打锦州之前,在卓新方向上与中国军队好好打上一场,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为攻占锦州创造有利局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柑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三十章 能力有限
     更新时间:2011…2…21 23:44:18 本章字数:5437

    口须承认,帕特甲箭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指挥    彰武会战结束后,他就认识到,美日联军惨败的根本集因不是中国军队能打,而是美日联军在做战役规划的时候,目光过于短浅,只盯着战役层面上的得失,没有把重点放在战略层面上。
    策划阜新会战的时候,帕特里奇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七月八日,美日联军发动了代号为“雷雨”的夏季扫荡行动,重点清剿阜新与锦州东部地区的敌后游击队。
    按照分工,日军负责卓新地区的扫荡行动,美军则负责锦州东部地区的扫荡行动。
    当日,日军八个师团从彰武出发,由两个主力师团打前阵,攻占了由敌后游击队控制的哈尔套之后,沿一零一国道向卓新进发。
    南面,美军四个小师从黑山出发,沿三零四省道到达王屯,随后分兵两路,沿着二零五省道分别向南北进军。
    很明显,美日联军的目的压根就不是扫荡敌后游击队。
    战斗打响后,除了在哈尔套与王屯有过较为激烈的战斗之外。美日联军根本没有攻打那些敌后游击队控制的偏远村镇,甚至没有向偏远地区进军,主力部队一直集中在一零一国道与二零五省道上。
    美日联军的意图也很明确,沿着这两条线路部署防线。
    显然,美日联军在部署战场,要从南北两个方向包围阜新,用防线把部署在外围的中国军队隔开小然后集中兵力打下卓新。
    为了策应北面的行动,美日联军还在盘锦进行了大规模兵力调整。
    在帕特里奇看来,如果罗耀武胆敢动用部署在锦州这边的部队去加强阜新的防御,或者继续向阜新增兵,在那边打一场大会战,美日联军就能集中兵力攻打锦州,让中国军队南北不能相顾。
    如果罗耀武无动于衷,则继续按照他的部署,先打下卓新,再围攻锦州。
    必须承认,帕特里奇的部署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罗耀武早就把主力派往阜新,中国军队的部署重点也在北面。
    当天晚上,罗耀武就下达了作战命令。让第十六集团军前出沙拉与苍土,在锦州东面部署防线,阻击快速挺进的日军,第十五集团军则前往二零五省道与三一四省道交汇处的朝阳寺,集中兵力拦截北上的美军。
    更重要的是,卓新南面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妾集团军沿县道进入医巫阁山。
    这次,罗耀武盯上了美军。
    虽然在作战策划阶段,罗耀武不存在帕特里奇那样的问题,在他做出了决策之后,参谋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但是在打击敌人的问题上,仍然有不少参谋认为应该继续重点打击日军,争取像对付韩军那样,用惨重得不能承受的巨大代价,迫使日军放弃进攻。如果能让日本当局撤军,那就再好不过了。
    问题是,日本是韩国吗?
    暂且不说要用多大的伤亡才能迫使日本撤军,仅从军事层面上讲,继续打击日军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原因很简单,坚持南下的是美军,而不是日军。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罗耀武要想在东北战场上取胜,就得把美日联军吸引到中国军队的重点防线上来,重创主张进军华北的美军。美日联军把重点部署在南面,基本上放弃了大规模扫荡吉林与黑龙江的行动,表明罗耀武的战略已经收到效果。这个时候,就应该重点打击美军,让美军丧失战斗力。
    可以说,如果不能瘫痪美军。华北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东北地区的战斗就无法取胜。
    锦州之后就是山海关,中国军队已无退路。
    从作战行动上看,打击日军的难度也要大一些。不是说日军的战斗力更强、或者是规模更大,而是经过彰武会战之后,东北军的战斗力全面下滑,各主力部队的主战装备都得不到保障,突击进攻能力大大降低。在较为广阔的战线上与美日联军作战,需要更加强大的纵深突击能力,而这正好是中国军队欠缺的能力。
    实际情况正是如此。
    日军为主的北线战场上。地势较为平坦,而且战线拉得非常开。就算能够获得更多的突击机会,如果突击不成、或者突击后不能歼灭敌人,突击就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遭到重大损失。
    与之相比,在较为集中的南线战场上,因为有医巫阁山为屏障,战线较短,突击纵深也不是很大。只要能在正面守住,就能让部队从侧翼发起突击,通过战术级别的穿插,把美军分割成较小的部队,再一个一个的吃掉。
    最重要的是,担任突击任务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都缺乏重装备,更适合部署在山区小并且依靠山区作战,而不适合在平原上作战。
    这些因素,都迫使罗耀武把美军当成重点
    明确了战术,该怎么打就简单得多了。
    除了已经部署的个主力集团军之外,第四十集团军留守阜新,充当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的战役预备队,第二十六集团军则留在义县,充当这次会战的总预备队。为了增强主力集团军的战斗力,罗耀武为每个主力集团军配备了两个新编集团军,并且在卓新与医巫阁让。各部署了一个民兵纵队。
    相对而言,出了动用了六个主力集团军之外,罗耀武投入的兵力不算多。
    比起动员了两百多万军民的彰武会战,在这场会战中,罗耀武最初动员的军队规模还不到八十万。
    当然,从绝对数量上讲。这也是一支非常庞大的军事力量了!
    接下来两天,除了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先后与美日联军交火之外,战线上没有重大行动。
    受到拦截后,美日联军并没继续突击,而是稳住了阵脚。
    在卓新东北方向上,日军甚至沿着第十六集团军的防线展开,面对面的部署了一道新的防线。
    阜新南面,美军进攻受挫后,直接退回大板。
    在这两天里,罗耀武也没有采取更有力的反击行动,只是让两个由当地民众组成的新编集团军化整为零,透过美日联军的防线,到敌后战场去联合游击队,袭击美日联军的抬重车队与巡逻部队,顺带搜集战术情报。
    可以说,经过彰武会战。双方都显得格外小心谨慎。
    美日联军是被打怕了,担心中国军队会有大规模反击,所以在进攻之前,首先得做好防御部署。
    罗耀武则在担心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特别是在战线拉得较开的情况下,各主力部队的战场活动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说得简单一先,在时机成熟之前,罗耀武不会轻易让主力部队参战。只要主力部队投入战斗,就得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战役目的,消灭两到三个美军主力师。
    只有这样,才能在敌人反击之前把主力部队撤下来。
    罗耀武的小心谨慎也完全能够理解,因为在他手里就那么几支主力部队,卓新会战摆明了是锦州战役的前奏。不管能不能守住卓新。如果在这边丢掉了太多的主力部队。就算已经留下了十多个新编集团军守卫锦州,也很难顶住美日联军的大规模进攻。
    由此可见,对罗耀武来说,情况一点也不容乐观。
    事实上,这也是罗耀武为什么在战役策划阶段疑虑重重的原因。再看得远一点,罗耀武副职的时候就跟陈必时提到,就算他能在辽东打几场胜仗,也很难守住东北,甚至难以守住山海关,最终肯定得退守华北。
    也就是说,早在几个月前,罗耀武就知道,他在东北做的努力,只是在为后方组织战略防御争取时间。
    这场战争,打到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已经是精疲力竭。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没有丢掉沈阳,罗耀武还能依托庞大的战争机器,特别是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体系,在边境地区与敌人好好打几场。迫使美军把重点放在东南战场上小不惜代价的攻打南京。
    随着沈阳沦陷,东北军失去了最重要的战略根据地,要想守住东北,那就太难了。
    这种局面不免让人有点悲观。可这就是现实。
    回到战场上,美日联军用了三天完成战役部署之后,与七月十一日凌晨发起总攻。
    这次,率先发力的正是踌躇满志的美军。
    美军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攻占朝阳寺,突破中国军队在阜新南面设置的防线,率先攻入阜新。迫使卓新东北方向上的中国军队全面回撤,然后由兵力多得多的日军负责攻占阜新城区。
    当然,进攻行动不会顺利,因为挡在美军前面的是第十五集团军。
    相对而言,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短得多,一个连只需要守卫一到两百米的战线,兵力非常集中,防御工事也修得十分坚固。
    战斗打到天亮,美军仍然没有取得突破。
    到此,帕特里奇也知道,挡在美军前面的是一个主力集团军。而且是擅长打防御战的主力集团军。
    铜墙铁壁已经形成,担任快刀手的突击部队也就不远了。
    进攻不成,美军在天亮后转为就地防御,等着中国军队发起反击。
    问题是,中国军队并没在天亮后发起反击!
    战场一下冷了下来,让帕特里奇感到万分不解。
    罗耀武到底在耍什么名堂?
    美军已经被第十五集团军挡住了去路。进入医巫阁山的第三十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