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站、指挥塔、防空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空袭。
鹞式战机占据高空,负责地担任着护航和保卫的任务,强行起飞的印军战机躲过了轰炸和扫射,却再次陷入了鹞式战机的围攻,纷纷冒着烟火栽向地面。
趁你病要你命,印度空军在二天的大战失败后,实力大损,最主要的是精神和心理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们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正沉浸于争论和混乱之中,突然而猛烈的空袭则再次使印度空军雪上加霜。
安巴拉空军基地燃起了熊熊大火,跑道上密布弹坑,已经不能再起降飞机,防空阵地被集束炸弹犁了个遍,已经基本瘫痪。空袭机群开始转向停在机坪上的印军飞机,机关炮、火箭弹劈头盖脸砸向这些毫无反抗能力的摆设。随着连串的爆炸声,飞机接二连三中弹起火,碎片横飞,烟柱在火光中升腾。
几乎与此同时,印度西姆拉空军基地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一个中队的混编机群对这里进行了狂轰滥炸,使其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南巴突击机群在火光中返航了,印军地勤人员开始从掩体里冲出来抢救,机库、油库未成为目标,也就是说,空军基地还未完全瘫痪,紧急修复后还有使用价值。
但只过了一个小时,印度人的心便完全冰凉了,第二波空袭机群带着死神的轰鸣飞临了基地上空。这次空袭只有少量鹞式战机担任护航,而出动的则是F—86中队,显然,南巴联合空军已经认为印度空军经过空战和空袭的打击后,对自身的威胁已经急剧降低。
天光大亮后,南巴联合空军又对这两个空军基地实施了第三次空袭,时间都是八点四十五分。三次空袭彻底摧毁了这两座空军基地,指挥塔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机库成了一片瓦砾,油库的大火经久不熄。
战果是惊人的,南巴联军以三架飞机的代价,在地面摧毁了印空军各种型号飞机两百多架,旁遮普邦的两个最大空军基地完全瘫痪,整个战场的上空完全被联军所掌握。
象是历史上中东巴以战争的重演,而以色列角色被南巴联军所饰演,惨败的一方则变成了印度阿三。
当历史迈进一九七二年时,印巴战争的结果在外界看来已经没有了悬念,完全掌握制空权的联合空军开始狂轰滥炸印军的地面部队,破坏他们后退的公路、桥梁,阻断和炸毁他们的物资供应,杀伤他们的有生力量,摧毁他们的重装备,打击他们的战斗意志。
印度政府失去了最后的筹码,再也无力赌下去了,但他们提出的停火要求被南巴联军所拒绝。严格来说,不应该称之为拒绝,而是提出了令印度政府难以接受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立刻从东巴和克什米尔撤出入侵的军队;贾朗达尔和冈格拉印军解除武装后撤退;印度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和监督,公布其核研究计划;沿西巴边境一百公里为禁飞区……
如果接受这些条件,那和投降又有什么区别?印度政府明白,这与他们当初进攻东巴所使用的伎俩是一样的,在胜利面前千方百计地扩大战果,而对联合国通过的停火协议提出种种苛刻条件。现时报啊,现在面临困境的变成了他们。
失败是催化剂,对于英迪拉甘地来说,不仅要应付只是时间早晚的西线的惨败,国内的政治反对也令她处于危境。她的政敌开始咄咄逼人地要求她辞职,他们发起了一轮轮示威,示威又逐渐演变成骚乱。人民党还劝喻警方如果被要求开枪镇压时不要执行。公众的不满、战争的失败、艰难的经济环境、以及威望衰落的政府令印度的时局愈演愈烈。其后,一场巨大的集会包围了议会和英迪拉的居所,要求她下台。
印度总统艾哈迈德应英迪拉的要求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英迪拉下令警察和军队镇压示威和骚乱,并下令逮捕敌对派别的领导层,而这些被逮捕的人士当中,有很多都是在独立前曾反抗英国而下狱的斗士。在所有印刷媒体被资讯广播大臣所控制的情况下,警察从而亦获得了无限的权力和拨款,所有非执政党控制下的地方政府都被解散。
第391章 战争结束
紧急状态挽救不了印度所面临的困境,尽管反对派遭到了沉重打击,英迪拉甘地的耳根子清静了许多,但西线的战局如何收拾,才是最困扰她的问题。
目前的战局看似僵持,但西线的印军其实是处在被动挨打之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南巴联合空军正用轰炸不断削弱着印军的力量,折磨着他们的神经。可以预见到不久之后,精神崩溃的印军将向联军举手投降。南巴联军未尝没有发动总攻一举获胜的可能,但他们为了减少损失,显然正将空中打击视为最省力的取胜方式。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没有了敌机的威胁,南巴联合空军的各种机型都可以承担空中打击任务,甚至B…57轰炸机和C…130运输机改装的轰炸机也大摇大摆地飞到印军阵地上空,倾泻下如雨的炸弹。印军地面部队被看得死死的,只能被动挨打,眼睁睁地看着后方将来可能撤退的公路、桥梁被摧毁殆尽,眼睁睁数着自己的重装备在日渐减少,人员伤亡在不断增大,物资在不断消耗,就象一个得绝症的病人只能数着屈指可数的时间,维持着自己可怜的生命。
进入克什米尔东南部的印军已经开始撤退,在南巴联合空军的小机群频繁空袭下,行动缓慢,装备和人员损失不断,但到底是摆脱了被切断后路的噩运。即便这支印军撤回到出发点默纳利,也不会再向冈格拉和贾朗达尔进行增援。在失去了空中支援和掩护下,再派多少地面部队也无济于事。
而冈格拉和贾朗达尔的印军进不能攻,退恐怕便是溃败的开始,只能硬着头皮在硬顶,但最终的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停火,当初印度傲慢地不屑为之,现在,却成了救命的稻草。
可那些苛刻的条件如何处理,全部答应下来的话,国内民众的愤怒恐怕连紧急状态也无济于事吧?只有请苏联帮忙了,有条件地答应巴方的停火要求,结束这场还未到最大灾难的战争。
苏联方面接到英迪拉甘地的请求后,感到很高兴,印度的失败将使这个国家在以后更加依赖苏联方面的帮助。而趁机迫使印度放弃核武器计划,对苏联是有利的,还不会引起印度人极大的反感。形势使然,印度人,哼哼,那个女人终于在连续的打击下低下了头。但这个女人还能在政坛上停留多长时间,苏联人在表面上对英迪拉甘地的请求表示了积极的态度,但暗地里已经开始与反对派领袖联系,做着换马的准备。
从东巴和克什米尔撤出军队,政治解决领土纠纷;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和监督,并公布其核研究计划。这是印度政府最后的底线。
一九七二年一月五日,在苏联的调停下,印巴两国宣布就地实现停火,并冻结所有军事调动和军事物资运输。这个条件对巴基斯坦来说是极有利的,就地停火意味着他们可以暂时占据着印度的领土,对印军保持压力,为谈判营造有利的条件。而克什米尔的印军已经完全退了出去,巴方并无损失。关键是巴国集中营里还有成千上万的印军战俘,这是谈判中非常重要的筹码。
谈判注定是冗长而枯燥的,战争在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印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而第一批援巴军的到来,也使印军丧失了再战的勇气。而在谈判中,巴基斯坦只要把联合国决议当作圣旨,也就有了彻底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依据和道理。事实上的占领,再加上联合国的介入,印度人想再强烈反对,也无济于事了。
黄历到此时终于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悄悄地回国了。而南洋联邦的收获还不只前面提到的利益,海军借着运送援巴部队,悄悄登陆控制了尼科巴群岛中的大、小尼科巴岛,卡彻尔岛,格莫尔达岛。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是孟加拉湾与安达曼海之间的岛群,属印度。北隔普雷帕里斯海峡与大陆相距约220公里。南隔十度海峡遥接尼科巴群岛,行政区划上与尼科巴群岛共同组成印度中央直辖区。共有204个岛屿,以北、中、南小安达曼岛为主,有些岛屿无常住人口。面积6,461平方公里,最多的岛屿为中安达曼岛,人口约十万。群岛呈长串形,自北而南排列,长467公里。港湾曲折,水道纷歧,常年有水的河流很少,供水困难。
南洋联邦偷偷占据的这几个岛屿离印度大陆有一千多公里,而距离南洋联邦的亚齐州不过两百公里,现在南洋联邦将其占领,则消除了外来力量对马六甲海峡北方入口的威胁,而且不惧印度使用武力来争夺。况且,印度也没那个军事实力,更没有支持海外战争的经济实力。即便不打,耗下去也会令印度束手无策。
事实上的占领,或许没有法理依据,但可以胡搅蛮缠,将整个安达曼群岛分裂成安达曼和尼科巴,先以打击海盗为名进行驻扎,再行公民自决,这个路子对于南洋联邦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事情。而印度现在正忙于与巴基斯坦谈判,对于这遥远海外属地的情况显然缺乏了解和应变的能力。
而尼克巴群岛和安达曼群岛的距离,以及尼克巴群岛上的原住民—贾拉瓦人和昂格人等部落的落后愚昧,使其具备了与安达曼群岛分离的基础条件。
以钟可萍为首的南洋联邦第二代领导人还在贯彻执行着黄历制定的计划,一步步稳妥地加强着国家的安全,构筑着国家的安全屏障,拓展着国家的发展道路。
以战立国,以战强国,南洋联邦并不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但也不惧怕战争,更不回避自己的责任。强国必霸或许有失偏颇,但对于潜在敌人的打击却是不遗余力。因为黄历等人都相信,武力是国家强盛的保障,宝剑要经常磨砺才会闪耀寒光。
第392章 国际政治的冷酷
印巴战争在实际上是结束了,剩下的冗长的口水仗对于南洋联邦来说已经不重要,他们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只出动了一个机步师和一个混编旅,以及前后两个航空大队,便左右的两个国家的战局,外界普遍是这样的看法,而忽略了其中更为重要的运筹帷幄、卫星情报、预警飞机和干扰机等各种新武器、新战术的运用。
当然,对南洋联邦战力的高估是黄历等人乐于看到的结果,经此一战,另一个敌人北越是老实多了,他们也在评估自己的苏式装备到底与南洋联邦有多大的差距。其实平心而论,装备水平与战争胜负的关系远没有外界所看到的那么重要。
但这一战过后,南洋联邦生产的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开始走俏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与美苏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先说美国,他们对军火销售有很严格的限制,只针对盟国或者友好国家,而且多以军援的形式进行拉拢。苏联呢,他们销售的武器与国内使用的是有区别的,或者被拆除了一些高技术设备,或者只提供武器而少有技术援助。
而南洋联邦的一些高新技术武器自然也不会销售给敌对国家或潜在的敌对国家,但只要确定的销售对象,便少有保留。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的飞速进步,使得武器装备也会随之呈现出极快的更新换代,这在当时似乎并没有被太多的人所理解。他们只看到了南洋联邦的大度和无私,却没有看到南洋联邦的武器装备的更新或升级保持着极快的速度。
作为最主要的武器销售对象,中东各国自然是最受欢迎的,钱多是最大的优点。而且他们也开注重自己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武器装备,比如步兵用的轻重武器和所需的弹药,常规的炸弹等等。毒火系列小口径枪支经过了试用和战争的检验,已经证明了它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成为很多国家步兵武器换装的首选。
军火销售只是南洋联邦所达到的一个并不重要的目的,借帮助巴基斯坦,他们显然赢得了伊斯兰国家的更大的好感。从而在中东的影响迅速增长,保证了南洋联邦长期而稳定的石油供应。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名列前茅的南洋联邦石油化工产业,在此助力下越发蓬勃地发展起来。
美国虽然为巨额的军费买了单,但总体看来,也是非常满意的。首先挫败了苏联想利用印巴战争使美国和中国丢脸,使尼克松即将的中国之行蒙上阴影;其次打击了印度的狂妄,使其对藐视美国、亲近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巴基斯坦对美国的态度有很大改观,白沙瓦空军基地的续约得以顺利签订,中东的伊斯兰国家的敌意也相对减轻;印度的核计划被迫公开,也就基本上限制了其研制核武器的企图,维持了全球均衡,避免了核扩散所造成的大波动。
苏联呢,也是颇有收获。印度战败,与美国的关系陷入冰点,也就不得不更加紧密地靠拢苏联;关键时刻的转向,使中东各国和阿富汗对其支持印度的恶感减少很多,可以继续实施渗透计划;与美国一样,印度的核武器研制被限制,也去掉了苏联的一块心病;最重要的是,由于南洋联邦随后以打击海盗为名占领了属于印度的几个岛屿,印度的海空军无力争夺,颇有意向邀请苏联海军长驻安达曼群岛,以抗衡南洋联邦的渗透扩张。
而直到苏联解体后,相关解密的文件曝光,才令世人大吃一惊。南洋联邦与苏联达成了一个针对安达曼群岛的密约。即便印度不为苏联提供岛屿作为海军在印度洋上的庇护所,南洋联邦也将在苏联海军的“强大压力”下从所占据的岛屿中让出一个给苏联。
这是一个肮脏的交易,但国际政治上却屡见不鲜,拿别的国家的利益作为筹码,南洋联邦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高尚,是对个人而言,如果把个人的高尚用于国家和民族,那将引来灾难性的后果,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
到现在,黄历设想中的南洋联邦的安全环境才算是得到了保障。马六甲海峡出口的几个岛屿如鲠在喉,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现在即便有苏联人参与进来,但谁能料到二十多年后,庞然大物、世界超级大国能轰然倒塌呢?到那时候,印度人还会指望混乱的、解体的苏联会帮他们遏制南洋联邦吗?
这几座岛屿现在是我们的了,再经过一代人或两代人的时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