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伊拉克风云 >

第192部分

伊拉克风云-第192部分

小说: 伊拉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6年,我们成功地从法国购得名叫Osiraq反应堆后,进展就大大加快了。这个40兆瓦的试验反应堆,改造一下就可以生产武器级的铀燃料。80年代初,我们又建立了一个放射性研究实验室,进行有关后处理的实验室研究,设备是通过合同由意大利的SNIA…Techint公司提供的。它还卖给我们一个燃料加工厂,可以在Osiraq反应堆上秘密辐射制造天然铀靶。”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试验可以说已经大有进展,但犹太人对Osiraq反应堆的轰炸毁了一切。没有反应堆,我们就无法生产武器级的核燃料,主要是钚239。没有核燃料,我们的试验工作只能暂时进入搁置状态。”齐亚·加法尔慨叹了一声,遗憾不已。就是刘明和巴尔赞等人回忆起来这件事情心中也是感到非常可惜。

“那么我们现在还保留了些什么设施能够继续用于核开发?”巴尔赞在一旁,皱了皱眉头问道,他对伊拉克的核能力了解的也不多。

“从意大利购买的放射性化学验室和燃料加工厂未遭轰炸。我们正在设法购买一个试验用的小型研究反应堆,这样可以生产一定数量的钚210。这种材料用于制造引发核爆的铍…钋中子点火器。但是如果要得到武器级浓度的钚239,我们还是需要一座更大的至少能够替换Osiraq反应堆的重水核反应堆来进行钚的分离。”齐亚·加法尔回答道。

“只有购买反应堆这一个办法能得到核燃料吗?”刘明问,要知道购买核反应堆在80年代可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不是,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开发铀浓缩技术,使用浓缩铀来重建反应堆,生产武器级的核燃料。但是这比我们购买反应堆更艰难!”

“为什么?”

“在1981年,我们对自己的核能力进行了评估,我们所能发展的就是两种技术,一种是电磁同位素分离技术(EMIS),萨达姆总统已经批准在巴格达以北的塔尔米耶建造第一座EMIS生产设施,并在第一所设施完成后,在巴格达西北的舍尔加特再建造一座完全相同的设施。到目前为止第一处设施刚刚开工,但即使建成的话,要想使分离器正常运转,我们还必须克服一些技术难题,包括真空技术和离子源技术。我们——有信心突破这些难题——”

看着齐亚·加法尔的脸色,刘明知道这位科学家的信心是说给自己和在座的大人物们听的。以伊拉克的工业和科技水平,要想使用电磁同位素分离技术来生产核燃料,难度非常之大。后世的结果也证明,尽管EMIS设施规模巨大,但却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反而给联合国核查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找到了借口。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气体离心技术,使用气体离心机来提炼核燃料,现在我们已经购买和制造出了大概10公斤低浓度的铀原料。如果能搞到数量足够的铀原料和气体离心机的话,可以提炼出部分高浓度的铀238。”

刘明听了齐亚·加法尔的话,思忖了一会儿,其实这条道路他已经开始试验了。南方政权的一支核物理专家组成的队伍已经在靠近纳西里耶附近的一处被称为工程设计中心(EDC)的地方开始了气体离心技术的试验。在接触巴基斯坦人之前,金古和欧洲投资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买到了一部分气体离心机的零件和设计,这支专家队伍早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的工作。

在设计和建造气体离心机方面,这个专家小组设法得到国外广泛的合作,来自法国和瑞士的专家和公司提供了部分的技术,可以说已经有了相当的进展,但由于从没有得到系统完整的样机和设计图纸,所以距离大规模建造气体离心机仍然是有相当距离的。

“我觉得——”刘明开口说道:“还是暂停EMIS生产设施的建设吧,把它交给联合国原子能机构进行检查,同时把那10公斤的低浓度铀也交给他们。”

“什么——”齐亚·加法尔和巴尔赞·提克里提、拉马丹都震惊的看着刘明。

“总指挥,您这可是让我们放弃核武器啊!”齐亚·加法尔神色激动的质问道。

刘明对他的态度并不生气,他微微一笑,说:“以我们的能力,使用EMIS技术有些困难,所以干脆放弃,让他们检查。我们改走气体离心的道路,在纳西里耶有一座研究中心,我想加法尔教授可以去看看,我保证你会感兴趣的。”

巴尔赞和拉马丹眼前一亮:“您是说,您已经建立了新的核武器开发中心并有了成果?”

刘明微笑着说道:“是的,有了一点成果但不明显,所以需要加法尔教授去指点一下!”

齐亚·加法尔听了连忙点头,他虽然以前反对核武器,但是几年来他参与研制的过程已经让核武器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了,让他放弃实在是有点舍不得。

……

关于核武器的事情决定后,刘明回到了自己在共和国宫中的办公室。

“您真的有把握吗?如果那些核设施被检查甚至拆除了,我们南方目前的技术储备远远达不到要求啊!”跟随刘明的哈纳姆·阿齐兹略有担忧的问道。

刘明脸色一肃,说道:“世界上的几个大国总会竭力阻止他人发展核武,以防止有人打破他们的垄断地位。我们要想开发出核武器,必须得走上几招险棋才行!哈纳姆——其实有时放弃某些东西也是一种前进啊!”

在哈纳姆·阿齐兹不解的目光中,刘明站了起来,向窗外的西方看去。他默默的对自己说:只要一直向西,越过巴格达,越过中东大地,越过大海,就是广袤而神秘的非洲!那里有我想要的东西……

第五十五章 反击(一)

我们认为以色列秘密持有核武器会让中东的局势更加危险,但以色列公开宣布持有核武器也有不利后果,这将让阿拉伯国家更依赖苏联——亨利·基辛格。

※※※※

伦敦摄政公园以北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流淌着一条蜿蜒曲折的人工运河。运河深藏在林木掩映的浓浓绿色中,恬静而安祥,优美而浪漫,被称为英国的小威尼斯。摄政公园森林掩映的小威尼斯,是英国运河的精华地段。太阳光下,河水泛着涟漪静静流淌。野鸭、鸳鸯漫游水面,行人悠闲散步两岸。运河岸边,一幢幢用雪白的大理石砌成的英式别墅,是非富即贵的上流人士的居住地。

但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人活的轻松写意,就有人活的痛苦肮脏,小威尼斯运河就尽显这一特点。从甘顿城到英皇火车站一段的小威尼斯,开始流经伦敦东部贫民区。它美丽的容颜逐渐失色,运河的水开始浑浊,风光也萧瑟荒凉。

此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正行走在污浊的河岸边,四周衰相毕现的墙壁上画满了各种“涂鸦”,裸露的高压电线上贴着随风飘荡的纸条:“危险,不得靠近!”他看了一眼水面上漂浮着塑料袋、废纸、饮料瓶等杂物,向河水中吐了口唾沫。

抬眼朝远处的大铁桥看去,他可以看到那里有一个黑人,正在问行人索要零钱。一些贫困女郎坐在河边的椅子上,神情恍惚地注视远方,涂满红色指甲油的手指间夹着香烟。行人走过时,她们都会“深情”一瞥,投来求助的目光。看到这一幕,这个男人不禁微微摇头。

这里是伦敦最穷苦的地方,但也是他目前唯一能够住的起的地方!

莫迪凯·瓦努努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以色列迪莫纳核电站的技术人员。他曾在进行钚生产和原子弹其他一些部件制作的二号车间(Machon2)工作了9年。但在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那里竟然不是一所核电站,而是一座核武器的制作工厂。因为连续参与左翼的亲巴勒斯坦政治运动,瓦努努被解职,在离开之前他拍摄了约60张Machon2的照片,基本上覆盖了Machon2的每个角落。经过几个月吉普赛式的周游世界后,他在澳大利亚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他的信仰是强烈反对核武器。于是他跑到英国准备向媒体公布以色列的核武器情况。

莫迪凯·瓦努努深知以色列摩萨德特工的可怕,他们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如果透露了以色列核工业内情,他必然不会被以色列人放过。一旦被摩萨德发现,他毫不怀疑,迎接他的将是一粒子弹或者是一剂毒针。所以现在是否向英国媒体披露以色列核武器计划的敏感情报,他一直拿不定主意。

由于近来找不到工作,他的生活也逐渐窘迫。这时他看到有一对英国警察正并肩沿运河小路走来,警惕地观察路边的杂物,不时还用带钩的工具在其中翻查,似乎在寻找什么犯罪证据。莫迪凯·瓦努努不由的心中一惊,他的签证已经到期了,现在他可是黑户口,如果被警察发现了麻烦可就大了,于是他立刻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他走到了附近的马路上,看了一眼灯光闪烁还在营业的快餐便利店,不由的感到饥饿了起来。从中午到现在已经5个多小时了,他只吃了一个热狗,现在确实饿了。摸摸口袋中五个英镑的钞票,莫迪凯·瓦努努向便利商店走去。一个汉堡再加一杯咖啡,也许可以再要一个煎蛋……莫迪凯·瓦努努盘算着自己的晚餐。

就在此时,突然一辆汽车加速从瓦努努身后开过,车门猛的拉开,莫迪凯·瓦努努非常警觉,他听到身后有异响,立刻转身向运河方向跑去。那里有两个警察,可以保护他,如果落到摩萨德手中,后果可要糟糕的多了。但他还没跑出两步,就听到扑一声,他腿部一疼,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但随即眼前一阵模糊,他立刻失去了知觉……

等瓦努努醒来时,他正躺在一张床上,他猛的浑身一激灵,想要跳起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仍旧一动不动。

这时一个声音从身边传来:“不要担心,你只是被麻醉了一下而已。麻醉药的效力还没有过,所以你还不能动,过上几个小时就好了!”

莫迪凯·瓦努努警惕的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中年人正站在他的床前,笑咪咪的看着他。这个人——不象是摩萨德——因为——瓦努努看清了,这是一个阿拉伯男人!

“不要紧张,兄弟,你是安全的!我叫萨内特,我们请你来只是因为我们有个共同的敌人!”那个男人微笑着说道。

“共同的敌人 ?'…'”莫迪凯·瓦努努一阵头晕,他不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

“是的,我们的敌人就是摩萨德和以色列人的核武器!”萨内特眼神一闪,瞬间锋利如刀……

……

第二天,英国的《星期日邮报》和法国的《东部共和报》分别刊登出了一则惊人的新闻,就是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先发制人核打击的计划。

两份报道不完全相同,但大部分内容相近,报道中声称:以色列的核技术来自于法国,迪莫纳核电站其实是一个核武器生产厂。以色列在1965年开始进行钚提取,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扬曾在1968年初下令开始核武器生产,并于1969年爆炸了第一颗核弹。以色列已经生产了约24到30枚核导弹,并且曾打算在赎罪日战争和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对埃及和叙利亚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报道中还标明了可能遭受核打击的埃及和叙利亚目标,其中叙利亚王宫赫然在目。报道还说,1973年战争期间,由于埃及第3集团军被以色列包围,苏联向美国提出严重抗议。而以色列当时已经使用“杰里科”核导弹瞄准了苏联位于埃及的基地,准备对正在集结的苏联导弹旅发射核弹。这一行动直接导致了美国的尼克松总统被迫下令准备对苏联进行代号为“USDefcon…III”的核进攻。

《星期日邮报》和《东部共和报》的这则报道一出,也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反响。人们纷纷担忧以色列拥有核武会将核大国在中东的核对峙变为真正的核战争。因为报道描述的情况是可怕的,世界曾经因为以色列的导弹部队瞄准苏联人而站在核大战的边缘。

但当记者向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馆求证这一情况时,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表示,这些未经证实的报道纯是无稽之谈。迪莫纳核电站完全是一所正常的和平的核能发电设施,与军事用途与核弹没有丝毫关系。

而美国政府更是立即发言表示,为了中东的局势平稳,为了世界的和平,美国不支持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对于报道中所提及的担忧,也就是以色列拥核武器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美国可以保证以色列不会是中东第一个引进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如果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话,美国将会让其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之受到国际社会的监督。至于美苏核对峙,那纯是无中生有!

无论国际上掀多大的风潮,以色列政府和美国始终坚持报道是没有事实根据,胡编乱造的。但就在此时,《星期日邮报》刊登了对前以色列技术员莫迪凯·瓦努努的专题访谈,瓦努努在访谈中详细的介绍了以色列生产核武器的情况。在访谈同时,《星期日邮报》刊登了瓦努努手中的40多幅以色列核工厂的照片。

国际社会一片大哗,就在几天前美国人和以色列人还在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是无辜的,但这一下子以色列和美国政府瞬间都失声了,作为政府,谎言被人戳穿,双方都是哑口无言,尴尬不已。

苏联立刻做出了强烈的反应,以色列拥有核武器是对苏联的威胁,尤其是它竟然敢把核武瞄准苏联军队,险些引发美苏的核大战。苏联对于防止以色列获得核力量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在1967年,苏联远程轰炸机曾经想对以色列的迪莫纳核电站进行空中打击,但因消息泄露而作罢。所以苏联方面强烈要求以色列接受国际社会的检查,公开自己的核情况。

阿拉伯国家的反应更是强烈,叙利亚和埃及两国尤其愤怒,叙利亚方面表示:这种行为是对人类文明和生命的粗暴践踏,是一种赤裸裸的暴力和侵略行为。叙利亚人民绝对不会屈服在核讹诈之下,国际社会应该行动起来,废除以色列人的核武器。当天,以阿拉伯联盟为首的共17个国家向联合国递交一份协议,要求联合国谴责以色列秘密发展核武器,威胁他国和世界安全的行为。世界立刻一片大乱……

第五十六章 反击(二)

美国国会中有一大批人支持以色列,而阿拉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