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伊拉克风云 >

第183部分

伊拉克风云-第183部分

小说: 伊拉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984年6月10日,以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mossad)……

很难想像,能够和美国中央情报局、苏联克格勃并称为世界三大情报机构的摩萨德的总部竟然是特拉维夫南部海滨处的这么一栋毫不起眼的陈旧的棕褐色小楼。此时它的主人,第六任摩萨德局长内厄姆·艾德莫尼站在自己的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南方蔚蓝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默默的沉思着。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的敲响了,女秘书甜美的声音响起:“艾德莫尼先生,他们已经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内厄姆·艾德莫尼收回自己的思绪,转回了自己的办公桌后,却没有坐下,而是站在那里等着来客的到来。

两个男人走了进来,两人年纪相差很大,一个五十多岁,一个只有三十多岁。五十多岁的男人一看非常沉稳,眼神中有种镇定而深沉的东西,好像再大的危险也不能动摇他的决心。而年轻人则显然是军人出身,举止行为都有一种干练果敢的气势在里面。

“欢迎你们!我的兄弟,我要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内厄姆·艾德莫尼一反自己冰冷而职业化的样子,脸上绽开了真心热情的笑容,大步走上前去与两人握手拥抱。

“报告局长先生,摩西行动已经完成!历时七年零四个月,共计从埃塞俄比亚运出同胞一万七千四百八十六名!”那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向内厄姆·艾德莫尼举手敬礼,大声说道,只是他那冷静的声音下带着一丝不为人觉察的激动和颤抖。

“谢谢你,哈加纳!谢谢你们卓越的和奉献的工作,我代表整个以色列感谢你们!”内厄姆·艾德莫尼紧紧握住了的说道。他知道,摩西行动始于1977年,由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贝京亲自策划,目的是拯救在埃塞俄比亚陷入迫害和困境中的“黑色犹太人”。在这次行动中,“摩萨德”居功至伟,成功地将上万名法拉沙人,用原始的牛拉车经长途跋涉运到苏丹境内,再由以色列空军空运回本土。

“这是我们的职责,我很荣幸——能帮助这么多的同胞回到家园!”哈加纳回答道,然后他指了指身边的那个干练的年轻军人说:“这位是斯拉文少校,在今年的撤退行动中,他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那个年轻军人上前啪的敬了一个军礼,说:“斯拉文·阿尔文,见到您很高兴,长官!”

内厄姆·艾德莫尼点头笑笑,满意的看了看一老一少两人,问道:“你们想休假还是想马上投入工作,我可以给你们一个选择!”

哈加纳和斯拉文对视了一眼,哈加纳眼睛中闪出一丝了然的目光,说:“局长先生,我想您是有任务下达给我们了吧?”

内厄姆·艾德莫尼点点头,脸色严肃起来,说:“我要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人去做!而我很难找到比你们更好的人选了!”

……

以色列特拉维夫,泰勒诺夫空军基地……

一架C…130运输机腾空而起,飞向天空。而由于最近黎巴嫩真主党又开始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而叙利亚军队的防空阵地上的雷达也经常开机跟踪以色列飞机,因此运输机起飞后,来自帕尔奇姆空军基地的以色列F…16A“战隼”式战斗机将为它提供护航。

哈加纳和斯拉文坐在这架运输机上,看着手头的资料。斯拉文抬头问道:“哈加纳先生,您觉得我们的第一站应该去哪里?那个库塞·阿卜杜拉又会从哪里下手呢?”

哈加纳拿着地图看着说道:“我们先到意大利的美国空军基地下飞机,然后乘车去欧洲。第一站我们去荷兰!”

“荷兰?”斯拉文有些惊讶的问道,“库塞·阿卜杜拉不是在法国吗?为什么我们要去荷兰?”

“因为那里有一家号称管理很严格,但是却经常泄露些重要技术的公司。”哈加纳的眼中多了几分讥讽之色,不过只是转瞬就消失了,恢复了他那副镇定不变的样子。

“你说的是浓缩铀集团?”斯拉文摇摇头道:“欧洲国家对于核技术的输出是有着极为严格的管理措施的!就是我们都很难将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偷运出境,库塞·阿卜杜拉真有那个本事?我不太相信!”

“呵呵——斯拉文!你要知道,库塞·阿卜杜拉可不是个简单的家伙,他有很多我们想像不到的阴险手段!而且我担心的并不是浓缩铀集团本身,而是那些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阿拉伯人会偷偷将技术带出来,并提供给伊拉克人!”哈加纳眉头微微一皱,缓缓说道。

“在核工厂工作过的阿拉伯人——象那个巴基斯坦人阿卜杜勒·卡迪尔·汗一样的人——的确,如果伊拉克通过这种途径拥有了核弹,我们就很危险了,只能进行第二次巴比伦行动,摧毁他们的核基地!”

“没有这么容易了,伊拉克人不会再次让我们轻易得手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抢在他们前面,破坏这次交易行动!”哈加纳眼中厉芒一闪,说道:“据我们的可靠情报,伊拉克人下属的一家公司已经开始和一个地下卖家接触,想购买有关于离心机技术的资料,那个卖家很有可能来自浓缩铀集团内部。我们的任务就是组织这次行动,不惜一切代价,必要时……”他用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斯拉文点点头,缓缓说:“必要时我们会采取一切行动,我们决不会让伊拉克拥有核武器。如果没有人保护我们,我们就自己保护自己!”

第四十一章 核阴影

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印度教长诗《罗摩衍那》。

※※※※

法国,巴黎……

大名鼎鼎的库赛·阿卜杜拉将军并没有和他平时那样一贯的忧国忧民,努力工作,此时他正和很多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大亨王子一样,参加一场法国巴黎的时尚聚会——GabrielleChanel的1984年度春夏时装发布会。

尽管自己的未婚妻是位阿拉伯公主,但刘明也不想浪费大半天的时间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服装表演上,此时的霍拉姆沙赫尔前线的南方军团官兵还在浴血奋战,他却参加这种活动——那可真有点“将军不知边征苦,台上坐看霓裳舞”的意思了!

但这场发布会刘明却不得不来,因为——这是那位德达萨依家族的公爵小姐自进入模特这一行以来的第一次正式走秀。虽然这位大小姐只有14岁,但却是众多行家眼中的希望之星,未来的超级模特——这其中索雷尔大人花了多少钱就不清楚了。反正这场通常由超级名模才能参加的隆重的时装发布会成为了米娜亮相世界时装界的第一站!

Chanel不愧是世界第一女装品牌,时装发布会的开场非常大气,在墨绿色与深蓝色的灯光中,歌剧《蝴蝶夫人》的旋律响起,一段精彩的花腔咏叹调立刻将会场带入了高雅与尊贵的品牌风格之中。随即灯光的颜色逐渐变淡,化为了带着春天气息的嫩绿色,而深蓝也渐渐变为海蓝,宛如大海的波浪一般带来了夏天的热情。于是——在《蝴蝶夫人》的旋律中,响起了法国音乐剧《小王子》中那段动感优美而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在音乐中,身穿春季简短流畅裁减的美丽模特们踩着节奏欢快的步子走到了台上。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刘明也不禁赞赏的鼓掌。要知道,这可是在80年代,能有如此别出心裁的音乐和创意足可以见到Chanel品牌的深厚内蕴。一个个模特如蝴蝶穿花般出现在T形台上,美丽的面容,窈窕优美的身姿,透过简短的衣物的性感的肌体,让所有人目动神迷。刘明感觉整个世界中,整个眼前仿佛都被色彩和美女所笼罩,自己漂浮着仿佛如在云端一般!

但是,他很快就低下了头,因为每当在这种时候,他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在卡拉鲁兹基地中,那些衣衫破碎、遍体鳞伤的伊拉克士兵义无返顾的驾车撞向敌人油库的情景,那些手持步枪,英勇战斗在巴士拉的年轻人壮烈牺牲的瞬间……刘明的眼前,常常只有鲜血,红色的醒目的令人惊醒的鲜血……

索雷尔·德达萨依悄悄侧过脸,向不远处的刘明看去,只见对方的眼睛虽然看着台上,但眼神却依然冰冷而警惕,好像随时都要面对巨大的危险和磨难一般。他不由的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暗道:把米娜托付给这样一个野心家究竟是否是对的选择呢?这个人和我一样,在他眼中只有权力和力量的存在吧!

这时响起了一阵掌声,索雷尔·德达萨依停止了思考,向台上看去,他微笑着和观众一起鼓起掌来。本次时装秀中年龄最小的模特——米娜·德达萨依正式登场了。

米娜身穿真丝绸带编织的白色上装,甩下长短不一的彩色带子参差不齐的随身舞动,下面搭配的灰色丝绸的休闲长裙,充满理性的柔美感觉。这款服装在传统的风格里,融入新鲜的时尚脉搏,光泽柔软的丝绸面料,在干净柔和的米色与多种亮艳色彩搭配中,象斑斓的彩虹变幻多端。

丝绸长裙清雅而不失华美,既现代又充斥着古老的印记,有种更为立体得时尚美感,把夏天的内敛、张扬,怀旧、浪漫,统一表达出来。但服装的优异设计却并未掩饰住模特自身的光彩。

“她有一双钻石般晶莹剔透的眼睛!”这是《ELLE》杂志后来对米娜·德达萨依的评价,这份世界著名的时尚杂志不吝赞美之词,对这位年轻的模特大加赞扬,称其前途无量。

“她有着完美的黄金般的身材和上帝赐给人世间的最美丽的双腿——她是世界时装界的未来的瑰宝!”著名的《VOGUE》杂志1984年7月刊的封面不是纳欧米·坎贝尔或者是辛迪·克劳馥,而是这个年仅十四岁的面色如冰山般冷酷而绝美的米娜·德达萨依。“这是米娜?”刘明和索雷尔·德达萨依看着如冰山一般散发着冰冷晶莹气息的绝美女郎,不由的都吃了一惊。

……

荷兰,鹿特丹……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它的市区街道整齐清洁,其最大特点是街道绿化很好,居民住户的楼层窗户都养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欧洲港口花园城市。

威廉·卡尔伏特手持一份报纸,好整以暇的站站在街边,等待着那个和他来接头的人物。很快,一个身穿淡米色风衣的亚裔男人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手里拿着一份和他一模一样的报纸,上衣口袋别着一条亚麻布的手绢。

他走到威廉·卡尔伏特面前,站住打量着对方。威廉·卡尔伏特冲他微微一笑,问道:“先生,喜欢风车吗?”

那人脸上一松,回答道:“当然喜欢,我是风车爱好者,收藏了各种类型的风车。”说完,他冲威廉说道:“我们找个地方……”

威廉·卡尔伏特点点头,两人一起进入了街边的一家小咖啡馆。在要了两杯咖啡,打发走侍者后,威廉·卡尔伏特低声问道:“你们手里都有些什么货色?都有多少?”

那个皮肤微有些黝黑的亚洲人四周看了看,也压低了声音,说道:“你想要的我们这里都有,供料釜(供料器),凝华器(冷阱)都是用UF6材料做衬里的,绝对耐辐射,还有UF6磁质谱仪,频率为800赫兹的频率变换器,当然还有你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他眼中闪烁了一下,轻轻说道:“气体离心机!”

威廉·卡尔伏特心中一动,他可是知道对方所说的气体离心机是什么东西。众所周知,铀235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材料之一。但在天然矿石中铀的3种同位素共生,其中铀235的含量非常低,只有约0.7%。只有把其他同位素分离出去,不断提高铀235的丰度,它才能用于制造核武器,这一加工过程称为“浓缩”。

而气体离心分离机则是提炼浓缩铀通常采用的气体离心法的关键设备。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每秒2万转以上的高速离心机,其他同位素可从天然铀矿石中分离出去,剩余的铀235的浓度可达到95%以上。这种机器虽然是专门设计的,但不难制造,也不是用独特的材料制造的。不过,一个离心机设施需要大量的这种构件,因此其数量是能提供最终应用的决定因素。

威廉·卡尔伏特知道,自己的老板对这笔生意非常重视,因为一个来自中东的大客户对有关核反应堆的设备非常感兴趣。这些设备并不是容易买到的,这就给威廉·卡尔伏特和他的老板提供了发财的机会。

国际上对于出口用于铀浓缩的气体离心机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督和控制,70年代末期伊拉克曾经曾法国购得一个命名为Osiraq的核反应堆,能够生产武器级的铀燃料,后来它又通过意大利的SINA…Techint公司得到了一个核燃料加工厂,这使得伊拉克能生产武器级的钚,以至于能跨入核国家的门槛。但是以色列人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行动”摧毁了伊拉克人的梦想,伊拉克人发现自己的核武器之梦还得无限期的向后推迟。

威廉·卡尔伏特略有些兴奋的说:“我们需要全套的图纸和大量的机器,你们能保证供货吗?只要能保证供货,我想价钱不是问题!”上千台离心机和其他特种机械,那将是多大一笔生意,自己和老板将有多大的赚头啊!想到这里,威廉·卡尔伏特的脸色不由的微微有些潮红。

不料那人冷冷一笑,说道:“先生,您以为这是买日本汽车吗?我们这里只有些样机,但如果你们真想开动工业级别的铀浓缩活动,至少需要3000台气体离心机,我们不可能提供这么大的数量,也没有这么能力!”

威廉·卡尔伏特不由的有些沮丧,他无奈的问道:“那么你们能提供多少货物?”

那人伸出一个巴掌,说:“五台!”

“什么,五台?”威廉·卡尔伏特大吃了一惊,不由有些恼怒的问:“可是我们需要3000台,五台能有什么用?”

“呵呵,先生!我们可以提供五台样机,以及——气体离心机和加工特种钢材的流动成型机的图纸!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了!”那个巴基斯坦人端起咖啡,轻抿了一口,悠悠的说道。

第四十二章 绑架者

抓我这件事,办得很在行,组织和计划工作十分出色。我不揣冒昧地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因为本人多年在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