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伊拉克风云 >

第130部分

伊拉克风云-第130部分

小说: 伊拉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强大的敌人!

刘明开始反思自己的对外政策,他一向采取靠近中法,接触苏联而背地对美国下手的战略,但现在他发现,这种战略是极为危险的。美国还没有对他采取行动,只能有两个原因:一个美国人还不知道他背地里的那些小动作,但如果自己继续下去的话,总有暴露的时候;二是,美国人认为,目前还根本没有必要和他刘明计较,因为在庞然大物苏联面前,其他的小矛盾可以暂时搁置。

但暂时搁置不等于日后不会算账,一旦苏联解体,世界进入美国的单极世界,那么刘明和其他“反美斗士”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我——应该怎么办呢?”刘明默默的思考着。

他思虑重重,只好将自己的幕僚叫来一起商议。长此以来,南方地区的一切事物都由他独断乾行,南方也在他的指挥下顺利发展,无往而不利,因此他的手下官员们已经将他部分神化。因此刘明发现自己的手下们只知服从而不知创造,行事比较被动而缺乏主动创造的精神。

这是一次很特别的会议,刘明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领导人。面对手下的幕僚们,刘明缓缓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南方地区的管理者,今天我找大家来是想讨论一下我们这个政权未来的发展方向,最主要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与大国的关系!”

刘明说完,见大家或者低头不语,或者以期待的目光看着他,等待他的训示,于是不由的心中叹了口气,笑了笑说道:“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畅所欲言,不存在什么对错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说,大家一起共同讨论一下我们南方的未来!”

刘明话说完,这时沙维尔·迪亚拉首先发言了,这位前步兵连长自担任高级指挥官以来非常努力,但也发现了自己的军事知识和指挥水平尚有比较大的缺陷,因此他多次请求刘明送他去法国学习,但由于形势紧急加上部队改装训练繁忙,一直没有机会。但他一直以来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比较的低调。

沙维尔·迪亚拉说:“将军,各位,我认为现在的形势是美苏争霸,两强对抗,虽然目前看来美国占据了部分上风,但是苏联仍旧拥有庞大的势力和很强的军事力量,而美国最近在全球陷入了多处麻烦。但由于我军装备和苏联武器极为接近,而我们又需要一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因此我的观点还是与双方都发展良好关系,适当靠近苏联!”

沙维尔·迪亚拉刚说完,立刻引起了底下一部分人的不满。刘明可以理解沙维尔·迪亚拉的看法,因为作为参加过与以色列的战争的装甲兵指挥官和以前在苏军教官指挥下学习过的人,沙维尔·迪亚拉对苏联有着天然的好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中东战争的时候,美国是彻底支持以色列的,而苏联是支持阿拉伯国家的。

一旁的欧义莱尔发言反驳沙维尔,他主管军事情报局,因此得到的具体的材料更详尽:“我不同意靠近苏联,我认为应该靠近美国。美国的经济力量是苏联的1。5倍,而且这个差距还在进一步的扩大。美国的科技发展已经大大超过苏联,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方面已经有很大优势,通过观察两个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就可以看出来,苏联正在落后。而且苏联国内政局不稳,经济发展也很困难,据我们最新的情报,苏联国内的日用品和食品已经经常性的开始短缺,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能有力量支持我们的事业呢?因此我们已经靠近美国以寻求支持!”

阿布杜尔·阿齐兹赞同道:“是的,美国经济水平远远超过苏联,他们的企业已经有很多到我们这里寻找商业合作机会。而且他们当中很多人表示,一旦我们和伊朗人的战争结束,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的话,他们愿意大笔的投资,和我们一同开发伊拉克的石油资源。我也认为靠近美国有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

这时沉默的巴赫尔将军突然问道:“你们所说的事业是什么?”

在座的人听了都一愣,欧义莱尔见巴赫尔将军看着他,于是回答道:“建设一个强大而富裕的伊拉克,保卫整个阿拉伯民族,带领阿拉伯世界走向光明的未来!”他说的正是刘明日常灌输给每个手下的信念,刘明认为只有怀着信念奋斗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刘明从巴赫尔将军的话中听出了一丝味道,他静静的听着老将军接下来的话。巴赫尔将军眯了眯眼睛,回忆着说:“我已经60岁了,按说该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看到你们努力筹划着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于是我也留下来给你们帮把手。看到你们,我就想起了年轻时的我,那是我不是伊拉克国防军,我是一个阿拉伯志愿兵……”

他话一出口,在座的除了刘明之外都是一惊,这段历史除刘明外其他人都没有听说过。巴赫尔将军笑了笑说:“你们都知道阿拉伯志愿兵吧?就是各个阿拉伯国家选出来支援与以色列战斗的民族的士兵。我是加麦尔·阿卜杜拉·纳赛尔的崇拜者,因此我志愿去了埃及。在那里我参加了两次中东战争,并在中东战争中认识了亚西尔·阿拉法特,这一点我从没有告诉你们!”

刘明这下真的吃了一惊,自己的这位老部下临危不惧,在历次战争中已经展示身经百战的素质,但他倒没有想到巴赫尔将军的历史是如此跌宕起伏。巴赫尔将军说:“我和亚西尔一起战斗并加入了他的队伍,但是当埃及人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议后,埃及军队竟然出动军队和坦克将我们包围,要求我们放下武器。从那一刻……”老将军的眼中闪烁着凌厉而沧桑的光芒,“我就明白了,靠谁都是靠不住的,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战斗!”

他的话一出,刘明的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对啊,投靠美国人绝对不符合阿拉伯民族的利益,美国国内强大的犹太社团力量绝对不会坐视以色列被阿拉伯世界压倒,而会设置多方障碍。即使伊拉克真心投靠美国,得到的也只能是二流打手的角色!

而反对美国人——苏联的解体已经不可避免,历史的发展不可阻挡,戈尔巴乔夫已经开始掌握权力,登上第一书记的宝座指日可待,因此苏联解体的厄运也难以阻止。如果苏联解体了,那么伊拉克和美国由冷战锻造出来的强大战争机器对抗那是以卵击石——海湾战争就是例子!

“所以,我们不投靠任何一方,不得罪任何一方,独立自主的发展自己,这才是真正安全长久的道路!要稳住阵脚,不要被美国的强大所震慑。只有发展的强大了,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站在历史潮头的刘明找到了伊拉克发展的脉搏……

第三十一章 巴格达来客

世界已经改变了,我们也该清醒了。——网络某博客语言。

※※※※

时间一转眼已经进入了1983年12月,世界的形势仍然是部分缓和、部分激烈,在日本海进行的美苏海军对峙事件随着美国总统里根与苏联总书记契尔年科的热线电话而逐渐缓解。美国撤回了“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但政治斗争却仍然在继续,苏联在联合国否决了美国为首的多个西方国家就波音747客机事件而提起的谴责议案。美苏矛盾依然尖锐……

而同时在西半球的小国格林纳达,美军已经击溃了古巴和格林纳达的军队主力,占领了格岛北部的珍珠机场和南部的萨林斯机场,但古巴军队在一支不明身份的部队的掩护下基本撤进了格岛北部的山区和丛林地带。同时这支部队开始收拢溃散的格军部队,对他们进行狙击和炸弹袭击的训练,打算和美军进行一场长期的游击作战。

美军对格林纳达的入侵引起了全球各国的反对,除了参与入侵的中美洲七个加勒比国家外,一向跟随美国声音的拉美国家纷纷对入侵事件加以谴责。而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更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连续在联合国提出了两项反美提案,但都被美国行使否决权否决。美苏可谓你来我往,各不相让。

此时伊朗门的丑闻仍然笼罩着里根政府,而入侵格林纳达在国内也引起了阵阵反对的呼声,因此白宫上下都想尽快结束在格岛的军事行动。里根总统下令对格岛进行增兵,美国在岛上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6000余人,主要由海军陆站队、第82空降师和一些特种作战部队组成。美军开始对格岛进行拉网式的搜索,以搜捕抵抗分子和古巴军队残余。

在这个纷乱的大背景下,中东地区也不太平,伊朗对伊拉克北方巴格达方向的进攻仍然在继续,伊拉克军队使用了自己手头的所有武器,动员了北方几乎所有的军事力量,才勉强的挡住了伊朗人的攻势,但要说反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了。

伊朗空军的出动也对伊拉克地面部队的行动构成了很大威胁,F…14战斗机的中距离攻击能力使得伊拉克空军穷于应付,但由于美国再度禁运的实行,因此伊朗空军也只能维持部分的制空权,要想支援陆军作战那是力不从心了。于是双方在曼苏尔一带形成了拉锯的僵局,消耗损失都非常的大。

这个时候,刘明迎来了来自巴格达的客人——老萨的兄弟,前南方军区司令伊扎特·易卜拉欣将军。

南方对易卜拉欣将军的欢迎是热烈的,欢迎仪式上,易卜拉欣将军见到了南方军区的各位高级指挥官。他惊讶的发现,在场的大部分军官他都不认识,甚至无法说出他们的名字。易卜拉欣不由的感觉到,现在的南方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刘明并没有将易卜拉欣视为什么亲戚、叔叔一类的特殊关系,而是以高规格的贵宾待遇接待了他!这一点易卜拉欣感觉到了,但他没有什么表示。

刘明和易卜拉欣的会谈在客人到达的当天晚上举行,刘明坦率而直接的与易卜拉欣交流自己的看法。他不认为让易卜拉欣怀着重新夺回南方军事权力的幻想是有利的,毕竟在自己的关键时刻,易卜拉欣曾经挺身而出,因此他要开始就给这位长辈打消一切幻想,告诉他这是在我的地盘,一切都要我来做主,而你——只是一个客人!如果易卜拉欣识趣,那么双方就会处理好关系。

会谈中刘明非常坦率,直接与易卜拉欣谈了当前自己对巴格达形势的看法。刘明对易卜拉欣说:“将军阁下,我很感激在那次萨达姆总统遇刺时,你对我的支持!但是我必须说明,总统在涉及乌代的问题上对我和南方军团上下都非常不公平,造成今天这种局面不是我,而是巴格达单方面的敌意行为导致的。”

易卜拉欣没想到刘明的芥蒂如此之大,因此他谨慎的说:“阿卜杜拉,今天伊拉克的局势你也明白,巴格达虽然顶住了伊朗人的进攻,但形势还是很危急的。作为伊拉克的军人,你应该有保卫国家和捍卫伊斯兰圣地的觉悟,你应该尽快出兵,帮助北方打退敌人,这才能解决你现在的局面,顺利回归中央政权。”

刘明沉默不语,易卜拉欣不由的有些生气,他质问道:“真主在上,作为伊拉克的军人和萨达姆总统的儿子,难道你想坐视巴格达陷入战火之中吗?”

刘明看着易卜拉欣,微微一笑,说:“我不会坐视巴格达陷落,但是我必须保证一点,那就是南方军团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

“南方军团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易卜拉欣脸上的肌肉颤动了一下,刘明看的出来,这位将军阁下真的感到愤怒了,他不相信一个地方政权竟然敢挑战中央,而且是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提出要挟。刘明无谓的笑笑说:“今天天已经晚了,您该好好的休息一下,我们改日再谈。明天请您参观南方最近时期的建设成果,到时候您可能对我的话有所理解。”

易卜拉欣的脸色并不好看,南方对他的到来无所谓这他可以接受,南方的指挥层被刘明清洗,他先前提拔的官员被撤换一空他也能忍受。其实在来这里之前,他已经做好准备,承认刘明对南方的指挥和行政权力,而自己只退居二线。但他对刘明和南方军团无视国家的危难,隔山观斗的做法极为不满,因此自然也对刘明的评价大为降低。

第二天,天气晴朗,碧空万里,冬日里的阳光难得的灿烂。伊扎特·易卜拉欣将军在南方的有关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南方军团和南方的一些企业。出发时,这位将军的脸色依然阴沉,让陪同官员不由的心中忐忑。他首先参观了驻扎在巴士拉郊外一处隐蔽基地里的“毒蝎”特种作战部队。

看着一个个精锐强悍的士兵,易卜拉欣将军仿佛也年轻了几岁,他的兴致开始提高了起来,和士兵交谈起来并认真的参观“毒蝎”部队的装备。参观让易卜拉欣开了一下眼界,此时的“毒蝎”部队装备都是刘明按照后世特种作战的经典装备配置的,各种枪械、手雷、支援武器,战术防护装备、电子侦查设备等让易卜拉欣目不暇接。

他站在美国制造的“BOR”便携式步兵侦察雷达前停了下来,有些迟疑的问道:“这种设备是做什么用的?”一旁的“毒蝎”部队解说员连忙解说道:“这是我们毒蝎部队装备的美制BOR步兵监视雷达,它使用多普勒原理对野战环境中的活动目标进行监视,如对人员、坦克装甲车辆、低空飞行物等目标进行全天候的侦察和定位,它采用了MTI技术,可以将活动目标信号从强烈的地物杂波中检测出来,可以有效的监视12公里以内的所有人员车辆等活动目标。”

易卜拉欣颇有些敬畏的点点头,问道:“这种雷达你们在实战中使用过吗?效果如何?”

那位解说员自豪的说:“当然使用过,在巴士拉保卫战和库赛将军的深入沙特行动中,它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巴士拉保卫战中,我‘毒蝎’部队深入敌人后方,利用步兵侦察雷达和夜视器材所获得的不对称优势,对敌人的后勤线路进行不断破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有力的配合了我正面战场的斗争。”

易卜拉欣看着年轻的解说员,精悍的毒蝎士兵和面前那具自己此前从未见过的步兵雷达,突然感觉自己是不是老了——他随后观看了毒蝎部队士兵的作战表演,分别是搏击训练、直升机机降突击训练和追逐射击训练,毒蝎部队士兵精彩的表演让易卜拉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