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5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华剑锋的话,等在一旁的参谋军官立即传达了作战命令。
随着升降机升起来,第一批做好战斗准备的战机来到了飞行甲板上。
10多年的努力,换来的只是几个小时的战斗。
早在半岛战争之前,共和国海军就投入巨资研制专门用来对付侦察卫星与侦察机的反侦察系统。
最初的时候,海军把重点放在了“三维激光虚拟景象技术”上。
事实证明,伪装1辆坦克很容易,可是用虚拟景象伪装1艘航母却非常困难。不是没有基础技术,而是航母过于庞大,对基本技术的要求更高。
确定“虚拟景象技术”很难在2040年之前具备实用能力之后,海军回到了老路上。
最简单的办法,往往也是最适用的办法。
用轻型复合材料制成的伪装幕墙不但造价低廉,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即便要将排水量近10万吨的航母伪装成1艘大型宽体穿浪型集装箱货轮,整套伪装幕墙的总质量也不到1500吨,造价不过3000万元。虽然近距离伪装效果不是很好,肉眼很容易分辨出伪装幕墙,但是对于太空中的侦察卫星与远在上百公里外的侦察机,伪装幕墙不需要考虑视觉伪装效果,只需要对付雷达、红外照相机与分辨率在0。1米左右的可见光照相机,就算做得稍微粗糙一点都不会露出马脚。
使用伪装幕墙的最大问题就是,飞行甲板上不能停放战斗机。
对3艘“北京”级航母来说,这个问题还不是很大,因为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求能够将3个战术航空兵大队的72架战斗和与另外12架飞机放入机库内,不需要在飞行甲板上系留战机。“华夏”级航母的问题比较严重,只能在机库内存放48架舰载战斗机与8架其他舰载机,其余的舰载机必须系留在飞行甲板上。如此一来,隶属于南海舰队的3艘“华夏”级航母只能携带48架战斗机,4架预警机与4架反潜巡逻机,攻击能力降低1/3,使整支舰队的打击力量降低了1/6。
为了隐蔽行动,牺牲1/6的战斗力既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如果舰队行踪暴露,就算多出72架战斗机也于事无补。
随着第一批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舰载预警机升空,第一批舰载战斗机被拖到了弹射点上,发动机喷出了明亮的尾焰。
华剑锋离开了舷桥,到“北京”号的航空作战中心转了一圈,然后去了舰队司令部。
航空作战任务由杨晋杰全权负责,不需要华剑锋插手,华剑锋也插不上手。
询问了通信参谋,确认没有收到海军司令部的新命令之后,华剑锋长出了口气,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按照计划,如果作战行动出现变更,海军司令部将在22点35分之前发来消息。
换句话说,只要在22点35分之前没有收到消息,就按照预定计划发起攻击。
对华剑锋来说,此时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只是,对数千公里之外的裴承毅来说,此时没有消息则是最坏的消息。
第38章 第一枪
回到作战指挥中心,裴承毅看了眼挂在墙上的电子钟。
伊斯兰堡时间19点40分,也就是北京时间22点40分。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朝袁晨皓看了过去。上校军官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收到消息。
指挥部内有点紧张,参谋都知道,如果一切顺利,5分钟前就应该收到消息了。
袁晨皓吩咐了旁边的高级参谋一番,朝裴承毅走了过去。
“项总走了?”
“没有,在与巴基斯坦总参谋长谈事。”裴承毅叹了口气,说道,“项总说了,行动不能停止,如果2个小时内没能收到消息,就按照备用计划行动。”
“需要联系卢诚闻吗?”
裴承毅看了眼袁晨皓,说道:“有这个必要吗?”
袁晨皓苦笑了一下,没再多说什么。
项铤辉来到前线指挥部,把提前发起战争的消息告诉裴承毅之后,裴承毅立即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以什么理由提前发起战争。虽然王元庆在外交上留了一手,但是在8月1日到来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印度会在最后一刻做出外交让步,从而使共和国失去发起战争的理由。项铤辉也有同样的疑问,得到裴承毅提醒之后,他立即联系了王元庆,询问了处理办法。
元首没在开战时间上罗嗦,明确无误的告诉项铤辉与裴承毅,没有理由就去制造理由。
还剩下不到12小时,项铤辉哪敢止疑,立即让裴承毅安排相关行动。
幸亏裴承毅早点考虑到了这一点,没有让项铤辉失望。
实际上,东海舰队在23日离开舟山之后,裴承毅就预料到战争很有可能提前爆发,海军的行动半点都耽搁不得,虽然新式伪装幕墙能让战舰暂时避开美军侦察卫星的监视,悄无声息的溜入大海,但是舰队在海上多呆一天,行踪暴露的可能性就增大一分,只要舰队行踪暴露,就会遭到印度海军全力拦截。在缺乏地理优势的情况下,即便能够击败印度海军,也只能获得一场惨胜。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完成对印度的战略封锁与战略打击,海军绝不能承受太大的损失。如果算上可能出现的美国舰队,更不能让海军遭受惨重损失。
如此一来,提前开战成为必然选择。
提前开战,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进行军事部署的时候,裴承毅将总参直属特种部队派到了前线,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让特种部队去制造冲突,为战争提供理由。干这些事情,卢诚闻手下的那些特种兵算得上轻车熟路。
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太紧张了。
30日下午,项铤辉与巴基斯坦总参谋长秘密会晤的时候,卢诚闻的特种部队出发了。
虽然裴承毅是陆军将领,但是他没有干预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
只要特种部队按照前线指挥部制订的作战计划行动,将在北京时间21点左右袭击驻扎在甘托克的印军。按照一般情况,印军肯定会对发起突然袭击的“游击队”进行反击,特种部队将在此时切断印军的通信线路,利用军情局提供的通信密码向甘托克守军下达向“游击队”进行炮击的命令。当然,提供的炮击坐标不是“游击队”所在的山区,而是位于甘托克郊区的一座关押着数千名“暴动份子”的集中营,只要炮弹落下,印军屠杀锡金平民的行动就将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虽然这个理由牵强了一点,但是总比没有理由好得多。
等了一阵,裴承毅实在有点不耐烦了,如果特种部队的行动失败,没能让印军按照“计划”向集中营开火,即将到来的战争会使共和国在外交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即便元首早就做好了第二手准备,也会给共和国造成很大的麻烦。
没等他开口,负责通信联络的高级参谋小跑着赶了过来。
“将军……”
“有消息了?”袁晨皓比裴承毅还要激动。
少校军官点了点头,说道:“刚收到特种部队的消息,战斗已经开始了,无人侦察机将在十分钟后把图像发回来。”
裴承毅点了点头,让参谋去做好准备。
10分钟后,由一架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拍摄下来的画面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炮击非常猛烈,整座集中营都被炮火覆盖,到处都是死尸与残缺不全的肢体,甚至还能看到正在垂死挣扎的伤员。
裴承毅暗暗一惊,朝袁晨皓看了一眼。
袁晨皓也显得有点惊讶,看样子,战斗已经结束了。
“特种部队有没有伤亡?”裴承毅朝那名少校军官问了一句。
“没有,已经到达撤退地点,很快就能离开战区。”
“尽快计算出集中营的伤亡数字。”裴承毅把目光转向了袁晨皓,“按照计划行动,给空军下达作战命令。我去找项总,等下再过来。”
袁晨皓没多罗嗦,立即按照裴承毅的吩咐行动。
伊斯兰堡时间20点05分,也就是北京时间23点03分,裴承毅离开前线指挥部作战中心,赶往军事联络处。项铤辉正在那里与巴基斯坦总参谋长商讨联合作战的事情,实际上是在等待前线指挥部的最新消息。
也就在这个时候,双拍空军基地的试飞部队接到了作战命令。
贾宝国没有耽搁一点时间,立即命令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12架轰炸机起飞。
5分钟之内,12架轰炸机全部升入夜空。
看着逐渐消失在夜空中的机群,贾宝国似乎松了口气。
下午接到作战令令之后,贾宝国就让部队进入了战斗状态。虽然只是试飞部队,但是所有飞行员都来自作战部队,参加过日本战争,平均飞行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是空军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这其中包括第一个向日本投掷特种燃烧弹的周霜枫上校。
整个下午,周霜枫都呆在轰炸机的驾驶舱内。
与战斗机相比,轰炸机的生命保障系统更加完善。虽然H…11不是高超音速轰炸机,飞行员没有必要配备抗荷服,但是为了让飞行员在长达数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的飞行周期内保持旺盛的精力,空军专门研制了一套“生命维持系统”。实际上,就是一种集中了多种功能的飞行服。与一般的飞行服相比,新式飞行服不但具有废物回收系统(不需要在轰炸机上设置厕所),食物供应系统(类似于第一代宇航员使用的流体高能食物,口感并不好)、生命保障系统(主要就是供氧),还参照战斗机的标准,具备抗荷能力与弹射救生能力。简单的说,飞行员穿上新式飞行服之后,吃喝拉撒都不用挪屁股,进行高空高速飞行时的舒适性远超过一般飞行服,如果遇到危险,还能直接跳伞逃生,不用像以往那样需要将速度与高度降低到弹射范围之内才能逃生。
将这套新式飞行服首先用在试飞部队,不是不应该首先装备战略航空兵,因为战术航空兵,特别是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和飞行员更需要这样的装备。主要是试飞部队本身就肩负着试验性质,所以利用H…11试飞的机会对新式飞行服的性能进行测试,能够省下很大一笔试验经费。
在密闭的环境中坐上几个小时,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周霜枫没有抱怨什么,本来试乏部队的津贴就非常高,而且能够驾驶最新式的轰炸机上战场,也是所有试飞员的梦想。
耐心等待,最终等到了结果。
起飞之后,周霜枫一直跟在领队长机后面,虽然在作战部队,他是名副其实的“王牌飞行员”,但是在高手云集的试飞部队,像他这样的尖子飞行员比比皆是,能够成为大队里的“二把手”,周霜枫已经非常满足了。他也知道,比起“一把手”邹宇杰上校,他的能力与资历都差了一点。
早在半岛战争期间,邹宇杰就是共和国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之一,整个战争中,他执行了388次作战任务、投弹5400余吨、摧毁各类目标8000余个,各项战绩高居战略航空兵榜首。日本战争期间,邹宇杰执行作战任务273次、投弹4700余吨、摧毁各类目标4000余个,仍然是所有轰炸机飞行员中的状元。更重要的是,在这么多次任务中,邹宇杰从来没有被击落过,也从来没有被击伤过。虽然这个纪录并不稀奇,周霜枫也有相同的纪录,但是比起邹宇杰高达92%的轰炸成功率,周霜枫就只能自叹不如了。组建H…11试飞部队时,空军首先抽调的就是邹宇杰,甚至可以说,邹宇杰在试飞部队的资历比贾宝国还要长。如果不是一直在前线作战部队与试飞部队服役,邹宇杰早就成为空军将领了。
周霜枫不想跟邹宇杰攀比,在试飞部队里面,也没人能够跟邹宇杰攀比。
能够跟随邹宇杰这样的领队机长作战,轰炸机飞行员都心甘情愿,因为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领队机长的能力决定了机群的作战能力,也决定了机割的返航率。轰炸机飞行员不是战斗机飞行员,没有任何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希望在战斗中遭遇意外,所有轰炸机飞行员都想活着回到基地。
战争就是这样,不同岗位上的军人有不同的追求目标。
机群在云贵高原上空飞行了数百公里,即将进入缅甸领空时将飞行高度降到了150米(与地面的相对高度,而不是海拔高度)。
邹宇杰没有启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其他轰炸机也就没有启动干扰系统。
H…11有非常出色的隐身能力,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
飞行过程很漫长,也很单调。
周霜枫与副驾驶轮流检查4台水平显示器上的飞行数据,只要没有异常情况,飞行员就不用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干预,轰炸机将按照飞行员设定的航线飞行,只有在发起攻击之前,才需要飞行员接管控制系统。
再次检杳了屏幕上的数据,周霜枫把工作交给了副驾驶。
与H…9B型轰炸机相比,H…11“安静”得多,即便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H…11驾驶舱内的噪音也不到80分贝。一方面是H…11有更好的隔音系统,另外一方面就是H…11采用了新式推进系统。与传统涡轮发动机相比,“电磁推进系统”的噪音水平降低了20分贝。按照空军的测试标准,其正面与侧面噪音仅为90分贝与92分贝,比汽车的喇叭声还要低。也正是如此,投资开发“电磁推进系统”的中重集团看到了广阔的商用前景。只要能够将价格降下来,进一步降低噪音,不但能够用在通用航空器(客机、货机、商务飞机)上,还能用在民用汽车上。也就是说,如果汽车全部装上“电磁推进系统”,就不再是汽车,而是可以在空中飞行的“飞车”。
商业应用如何,周霜枫并不关心,他只知道,驾驶H…11是件很无趣的工作。
技术越先进,科技越发达,留给人的可操纵空间就越小。
也难怪空军最初希望把H…11发展成一种无人驾驶的轰炸机,只是在考虑到战略轰炸机需要执行战略警戒任务,没有任何人愿意把核弹头交给计算机控制,空军才改变初衷,增添了2名飞行员。
显然,飞行员在H…11上扮演的主要角色不是
操控者,而是监视者。
更让周霜枫等飞行员感到郁闷的是,即便是“监视者”,也只能面对仪表盘。为了尽量提高隐身能力,H…11首次采用了“全封闭座舱”,飞行员就像坐在牢笼里一样,只能通过安装在机身四周的传感器了解外界的情况。即便在起飞与降落的时候,也只能通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