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4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收到颜靖宇送来的报告,广西的普选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顾卫民走了过来,将文件递给了王元庆,“五十六个县、十二个自治县与三十四个市区的普选工作都已到位,预计在七月底、或者八月初就能进行投票选举。”
“越快越好。”王元庆迅速翻看了一下,合上文件,说道,“其他省市的情况怎么样?”
“还不一样,能拖就拖,能免就免。”顾卫民苦笑了一下,说道,“除了广西,其他试点地区的情况都很复杂。原因我们都知道,地方政府不想搞普选,想方设法的阻挠,希望中央能够调整政策。”
“如果这么点麻烦就让我们却步,改革还有什么意义?”王元庆看了眼顾卫民,长出口气,说道,“必须给地方一点颜色看看,我等下就去中央党校,加快年轻干部的调查与任命工作。”
“也好,过几天,我就去上海,先把那边的普选工作确定下来。”
“有什么麻烦立即告诉我,现在的官员不想搞普选,总有人想搞。”王元庆的态度非常坚决,“国家的未来应该由人民决定,而不是由一小撮官员决定。既然我们要将权利归还给人民,就不能让某些人的不良用心得逞。”
顾卫民点子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一直以来,王元庆在改革行动上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从不向任何反对势力妥协。正如王元庆所说,国家的未来应该由人民决定,必须让人民获得决定国家命运的权力,必须推进改革!
第153章 民族希望
改革是新旧势力的直接对抗,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作为纪佑国的得意门生,王元庆不但从纪佑国那里学到了治理国家的能力与手腕,也深知改革的艰巨性,更清楚改革不是一纸空头文件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改革,不是下达几项指示、传达几份文件,而是要给改革实实在在的动力、想方设法的铲除阻挠改革的所有旧势力。
不得不承认,王元庆深受纪佑国的影响。
面对阻挠改革的旧势力,王元庆采取的办法非常简单——“以新换旧”。这个办法不是王元庆独创,“廉政风暴”期间,纪佑国就用同样的办法对付腐败官员。与纪佑国不同的是,王元庆更加积极主动。
到中央党校视察工作之后,王元庆返回了元首府。
虽然在制度本身没有得到改变的情况下,新官员迟早会因为制度本身的缺陷成为既得利益者,成为阻挠改革的因素,但是在短期内,新官员仍然是推动改革的积极因素。王元庆没有能力一下改变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也不可能一下改变根本制度,只能一步步的走,也就必须充分利用新官员的积极性。
可以说,这轮改革给王元庆最大的启示不是基层政府的问题,而是共和国本身的问题。
“廉政风暴”才过去多久?短短10年间,当初上任的年轻官员,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军情局的调查报告历历在目,让人触目惊心。此时阻挠改革的,正是当初积极支持改革的官员!问题是在官员身上吗?显然不是,真正的问题是共和国的基本制度。如果制度得不到改变,再深入的改革都不可能为共和国建立起一套长治久安的政治体制,也不可能让共和国走上强国之路。
只是王元庆必须向现实低头。
改革不是向所有势力“开战”,而是在各种势力间制造矛盾,利用某股势力打击其他势力,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即便王元庆已经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得到军队的全力支持,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让共和国改头换面。
现实情况决定共和国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
希望不在王元庆这样的国家领导人身上,而是在共和国的民众、特别是思想开放、积极主动的年轻人身上。
“学生代表都来了吗?”
正在抽空处理文件的焦魃山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说道:“邀请的都来了,元首府的工作人员在接待他们。”
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回去后,我先换套衣服,你帮我应付一下。”
焦魃山没有多说什么,接待学生代表的事情,早在去年就安排好了,只是元首一直没有时间,也就一拖再拖。元首如此重视大学生,原因并不复杂。要不了多少年,这些大学生就将成为共和国的骨干力量。只有抓住学生,才能抓住共和国的未来。
回到元首府,王元庆换上了一套便装,不再那么严肃。接待大学生代表的事情,王元庆也考虑了很久。当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王元庆多少有感情用事。正是大学生的积极行动,对共和国国内舆论产生了积极作用,使更多的共和国公民接受了战争,也认识到了战争的重要性。大半年忙下来,王元庆几乎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直到开始推行“基层普选”改革,决定提拔年轻官员,王元庆才认识到大学生的重要性,让焦魃山邀请学生代表到元首府作客。
元首来到餐厅,开始还三五成群、唧唧喳喳的大学生立即安静了下来。
“大家好,请随意。”王元庆呵呵一笑,朝焦魃山走了过去,“听说,各位不但是学生代表,还是积极活跃份子。当年我读大学的时候也是学生代表,也非常积极的参与学校与社会活动。坐吧,大家都请坐,随意一点,别拘束。”
王元庆坐了下来,学生代表才陆续坐了下来。
“大家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吧,让我认识认识。”
沉默了片刻,一名西装革履,看上去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站了起来。
王元庆笑了笑,压了压手,说道:“坐着说,别这么郑重,就当跟你们的老师,你们的长辈拉家常。”
那名大学生有点紧张,坐下后,赶紧说道:“元首,我是北京大学学生代表路子期,我想知道……元首推行‘基层普选’是否想借此建立具有共和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今后是否会扩大普选范围?”
“这么快就提问了?”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
那个叫路子期的大学生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尴尬一笑,低下了头。
“本来,我想跟大家边吃边聊,既然有人提出问题来了,我们就提前开饭。”王元庆看了旁边的焦魃山一眼,等首席助理让元首府的服务人员上菜之后说道,“在回答路子期同学的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各位学的是工科、理科、还是文科?这样吧,学工科与理科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代表都没想到元首会问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想到元首会如此随和。
不多时,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举起了手。
“看样子,学工科与理科的同学占了大多数。我与另外三分之一的同学一样,当年学的是文科。”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当然,这不是说工科理科与文科有什么差别,我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情,大部分同学都想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参加国家建设,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现在回到路子期同学的问题上来,‘基层普选’确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改革,能否建立具有共和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是否会扩大普选范围,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在坐的同学中,有没有学历史、特别是西方历史的?”
“元首,我是学历史的。”一名大学生举起手,“我是人民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莫乐嘉,主攻西方古代史与西方近代史。”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历史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也是一门很有用的学问。我相信莫乐嘉同学肯定非常清楚西方国家发展壮大的根源。除去文化、宗教、科学等等因素,西方国家能够在数干里的历史中创造辉煌的文明,关键就是坚持不懈的改革。改革不是共和国的‘专利’,也不是现在的事物。‘商鞋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百日维新’都是历史上的改革。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强大的、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改革都是强国的必经之路。即便到现在,美国也在坚持不懈的改革,只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外界的改革,认为改革是我们的‘专利’。”
这时候,服务人员将饭菜送了进来,焦魃山开始招呼各位学生代表入座就餐。
“我们还是边吃边说吧,不然大家饿着肚皮回去,还说在元首府连肚皮都没填饱。”王元庆呵呵一笑,首先拿起了筷子,“改革是什么?改革本身就是‘去陈除旧’,是不断总结经验教,从中找到最合适的国家发展道路。不管是西方民主制度还是具有共和国特色的民主制度,目的是为共和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可行的,能够达到长治久安、增强国力、能够让所有共和国公民过上美好生活、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中获益的体制。什么样的体制才能达到这些目的?我不知道,我相信在坐的各位同学也不知道。事实证明,西方的政治体制在我国行不通,因为任何制度都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我们的文化与西方文化迥然有别,强拉硬套,只是张冠李戴,不可能取得好的结果。所以,到底应该怎么改,不但是国家与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在坐的各位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生代表都没动筷子,全神贯注听王元庆的讲解。
“大家都别客气,边吃边聊。”王元庆挥了挥手,气氨稍微松缓一点。吃了几口菜,王元庆才说道:“粱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中华强,少年智、则中华智,少年进步、则中华进步。这句话,用在什么时代都不过时。开国元勋说过,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要不了多久,你们就将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国家的骨干。我与各位一样,读过大学,曾经是大学生。三十年后,你们也将像我一样,迈入老年。到时候,再来看现在的改革,我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相信,只有改革,而且是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主动贡献,才能使国家与民族更加强大。”
说到这,气氛已经活跃起来。
在所有社会群体中,大学生是最特殊、最积极进取、最能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也就最支持改革行动。
作为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不但是改革的积极推动者,更是积极参与者。
王元庆打开心扉,亮明主题,给受邀前来的大学生代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话题,也为这次特殊的宴会增添了几份活跃气氛。
第154章 大时代
等焦魃山带人收拾好书房,王元庆与几十名学生代表转移了“战场”。
谈改革的时候,王元庆发现了一个之前没有发现,也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认为,只要政府积极推动,改革就能取得成功,忽视了民众参与改革行动的主观能动性,把改革当成了政府工作,而不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需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工作。
这个问题绝对不可小看,没有民众的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让王元庆略感欣慰的是,大学生不但关心国内改革,还关心国际局势。话题展开,大学生对共和国的对外政策与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大学生关心国际局势,表明大学生重视祖国的国际形象,也重视国家的对外行动。
“元首,能谈谈与日本战争有关的话题吗?”
“日本战争?”王元庆朝提出问题的大学生看了过去。让他稍微有点惊讶的是,提问的是一名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是外交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韶韵琪,主攻国际关系学。日本战争结束后,美欧等西方国家大力支持日本战后重建,积极为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我国是否应该在相关问题上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行动,比如为日本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帮助日本进行战后重建工作?”
王元庆笑了笑,这个女大学生还真有点外交家的样子,问题都这么尖锐。
其他大学生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似乎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首先我得纠正韶韵琪同学的一个错误观点,那就是日本战争并未结束,签署停战条约之前,日本与我国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我们出于人道主义原则,按照在‘五加九会议’上做出的承诺实现有条件全面停火。毋庸置疑,如果日本蓄意破坏战争局势,我们的承诺将自动作废,战火将再次点燃。”
“元首,你的意思是不是……”
王元庆压了压手,说道:“韶韵琪同学,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如果你还有别的问题,等下可以提出来。为日本提供援助,不是不可以的事情,也不是不应该的事情,关键不在我们,而在日本。”
韶韵琪没再多问,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做出正式回答之前,我希望各位同学首先搞清楚一件事情:如果输掉战争的不是日本,而是我们,结果会如何?”王元庆看了眼几十名聚精会神的大学生,说道,“虽然历史不可假设,但是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目光看待历史。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很多时候却是我们不得不选择的办法。日本进行秘密核试验之后,我们花了数年时间与日本交涉,希望日本遵守‘无核三原则’、放弃核武器。为此我们做出了很多让步,比如承诺为日本提供建造聚变核电站,帮助日本解决能源问题,确保日本的国家安全等等。我们的努力最终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战争,为什么?事实证明,日本亡我之心不死,不管是发展核武器还是一意孤行的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日本的最终目的不是与我们和平共处,共同分享发展带来的好处,而是妄图独霸亚洲、乃至独霜全球。如果让日本的野心变成现实,谁会为十四亿中华儿女哭泣?叶致胜部长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到,战争不相信眼泪。我还要补充一点,战争不需要怜悯。”
此时,王元庆的强硬特点表现得一览无余。
“早在‘五加九会议’之前,我国就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本转达了愿意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愿意帮助日本进行战后重建的意愿。前提条件是,日本必须承认主动挑起战争,必须为战争造成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必须让策动战争的战犯受到审判与制裁。在停战谈判中,我们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