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耻-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军部的参谋本部也很赞同多田骏的分析,所以在军部实际掌控者闲院宫载仁亲王的亲自指示下,准备调拨给华北方面军的六个乙等师团迅在东京装船。
华北方面军的行动也没有刻意隐蔽,更谈不上是军事绝密,所以很快韩云华的书桌上就出现了一份华北方面军近期活动的情报,其中包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的资料。
对于多田骏这段时间的一举一动韩云华还是很关注的,毕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内蒙古军区要和这位日本中将打交道,了解对手是必须的。不过看完钱壮飞的情报部门收集到的关于这位原第三军司令官的个人资料后,韩云华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钱壮飞的情报部组建的时间确实有些短,尽管有韩云华的大力支持,但是确实是底蕴不够深厚,所以对于华北地区之外的事情关注力还是很差劲的。就拿上一次韩云华可以交代给钱壮飞,让他盯着欧洲方面的动向,尤其是盯着德国。但是直到德国突袭蒙兰两天后韩云华才得到确切的消息,而国民政府的军统部门当天晚上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并且迅传回了国内。
这次韩云华看完情报部门收集到的关于多田骏的资料后也有些纳闷,要是其他人韩云华也许不清楚,但是对于历任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他还是很清楚的,除了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以及最出名历时最长的冈村宁次大将外,韩云华最了解的还是多田骏这位在华北任职不到一年,但是却战果“辉煌”的日军中将。
因此和自己的记忆中关于多田骏的资料一对照就现了很多错误,据韩云华所知多田骏是个中国通出身的军人,曾经三次到北京的陆军大学任教官。第一次是在1917年还是个大尉的他第一次到北京陆大任教,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1926年已晋升为中佐的他再次来到北京陆大,此时北京政府的权利掌握在张作霖的手里。第三次是在九一八事变前夕,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已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北京也已改名为北平。
七七事变后基本没有在陆军中央任职经验的他在石原莞尔的推举下担任参谋次长,和陆军军务科长的柴山兼四郎一起支持石原的不扩大方针,认为对华战争只能消弱对苏战备,打下南京后,还一贯坚持跟蒋介石议和。38年5月台儿庄战役后,他也不主张动用关东军进关作战,而是主张就近转用华北和华中的兵力就够了。在进行汉口攻略的作战计划讨论时,他力主保留三个师团的主力在台湾待机,等大战正酣时放出胜负手,出奇兵直捣广州,为此编组了古庄干郎的第21军。
多田骏真正意义上步入中国战场还得从1938年说起,之前的多田骏一直都是在日本国内任职,但是武汉会战结束后,多田骏和新任陆军次官东条英机不睦,经常性意见对立。同年12月,多田骏被赶出了中央,调到满洲珲任第3军司令官。后任北支那方面军司令,但是诺门槛事件后,证明多田骏这一派的担心是正确的,阿部信行组阁时由多田担任陆相的呼声很高,但昭和天皇先派阿南惟几找了当时的11军司令冈村宁次,冈村说他宁愿呆在前线,天皇于是内定了侍从长畑俊六任陆相,使他未能上任。他在北支那方面军任上,大搞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密集分割,使得八路军的回旋余地大为缩小。但因为主力部队都摆在黄河边和卫立煌的中央军对抗上,让八路军抽冷在他后方打了一个百团大战。深感兵力不足的他在得到增援的一个师团后,打了一个中条山战役,肃清了中国中央系军队在华北的势力,使至少三个师团的日军腾出手来,兵力有了很大的宽裕,为他的后任冈村宁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打下了基础。
但是对于多田骏的结局韩云华也清楚,东条山战役华北方面军确实打出了威风,但是却不能改变多田骏本人的命运。彭总在华北整的那个百团大战不但刺激到了蒋介石,更刺激到了日本高层,对于让土八路展成为数十万大军的“罪魁祸”的多田骏,大本营采取了雪藏的办法,晋升多田骏为陆军大将,并且升任军事参议,实际上就是一个闲职,就这样多田骏被打入了冷宫。
尽管这些东西也只有韩云华本人知道,钱壮飞以及他的情报部门是查不到的,但是连其中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也没有搞清楚却是让韩云华很不满,所以韩云华第一次批评了钱壮飞以及整个情报部门。
对于韩云华的批评钱壮飞表示接受,因为这段时间军区部队整编、军官调任等等事情一大队,而这些都必须经过情报部门的审核,而且新俘虏的大批日军也需要甄别,伪军需要搜寻其军官等等,所以情报部门人手严重不足,因此对于外部的情报收集能力有所下降。
韩云华也知道钱壮飞说的是事实,因此也没有过分斥责钱壮飞,只是要求他尽快收集关于华北方面军以及多田骏的情报。因为韩云华知道这个多田骏可不是表面上表露的那么和善,历史上真正对八路军敌后战场造成威胁的“囚笼政策”就是此人提出并且被冈村宁次“扬光大”的,而且也正因为被多田骏逼得太紧了,所以彭总才会冒险动百团大战。
不过很快韩云华就很少关注多田骏这只没牙的老虎了,他知道要是没有半年的休整,整个华北方面军是恢复不了战斗力的,就算是日本军部给多田骏一百万的援军也是白搭。所以韩云华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军区内部,现在内蒙古军区各部门各司其职,效率极为快,所以需要韩云华指示的东西并不多。
但是这并不是说韩云华可以闲下来了,事实表明至从两天前韩云华将李雨涵从后方总院接回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了,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特战部队的集训上了。
随着华北会战的结束,内蒙古军区特战队也陆续归建,到1939年10月,内蒙古军区共有特战队员五千三百一十二人,其中第一批716名特战队员只剩下412人,其余的人则是已经以身殉国了。第二批特战队员人数有一千五百多人,但是由于并不是韩云华亲自训练的,所以战斗力并没有达到韩云华的标准,再加上内蒙古军区对于特战队一直都是采取以战代练的方式训练,所以这一批的特战队员到华北会战结束的时候只剩下1023人,至于第三批特战队员则是刚刚从塞北军事指挥学院毕业的学员,尚未得到韩云华的认可,所以韩云华准备利用部队休整的这一有利时间对全军进行三个月的集训,而他自己亲自带队训练特战队。
参加这次集训的包括第一批特战队的四百余人在内的所有特战队员,担任教官的是李定国、魏鹏、孔洋、王小虎等人,但是所有的训练大纲却都是韩云华亲手制定的。根据韩云华制定的集训计划,整个集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体能训练,第二阶段为技能训练,第三阶段为综合能力实践。
第一阶段的具体的训练方法都一样,所有的技术兵种都是早晨5:30起床,在每人身上加上20公斤的重物跑5000米。8:00训练挂勾梯上下300回。穿越30米铁丝网来回300趟。10:00野外体能训练:扛着原木进行五公里越野。13:30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着AK47,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2个小时。16:00训练射靶1个小时,之后练倒功散打,硬气功等。
同时每天饭后半个小时,继续负重20公斤跑5000米。3天一次游泳训练:穿着厚厚的军装,和解放鞋一口气游完。
第407章:特战集训(二)
四个星期后,第一阶段的集训终于完成了,原本自信满满的特战队员终于认识到了集训的厉害之处,而参加集训的人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从一开始的5234人一直减到现在的4456人,单单体力训练一关就淘汰了近八百人。
第二阶段技能训练一开始韩云华就带着844名狙击手队员走进了大青山丛林深处,此大青山非彼大青山,韩云华这次去的大青山是塞北最有名的山脉,同时也是全国最有名的大青山。全国有名有姓有历史的大青山不胜枚举,有塞北大青山、安徽省枞阳县大青山、辽宁大青山、山东莱西市大青山、山东临沂费县大青山、黑龙江大青山大青山、安徽当涂大青山、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大青山等等,但是就全国而言最有名的还是塞北的大青山,塞北的大青山西至包头昆都伦河,东至归绥大黑河上游谷地。东西长240多公里,南北宽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米。
如果就训练部队而言,南方的山脉尤其是云贵高原上的诸多山脉比塞北的这些山脉要合适的多,而且特种兵训练需要的不仅仅是险要的地形,同时还需要随处可见的水源以及各式各样的动植物。但是临近冬季的大青山却只有枯黄的茅草以及随风飘零的枯叶,而且冰凉的河水也不舍和部队进行训练。
不过塞北的山脉也有其好处,毕竟本地区训练出来的部队更加适合北方的气候以及地理地形,也更加适合在中国北方作战,而南方的山脉固然可以做到全方位训练,但是那样训练出来的部队却并不一定就适合在中国北方作战。再加上大青山虽然海拔并不高,但是气候条件复杂,山峰与山麓相差4c左右,无霜期较短,山上和山后约为100天,比山前生长季约短1个月,山脉的屏障作用甚为明显。大青山森林覆盖率为11。5,在全国而言森林覆盖率是比较低的。阴坡海拔1100米左右为干草原;1200米以上出现灌丛及稀疏杜松林;1300~1500米有油松、侧柏、杜松混交林;1500~2000米有油松、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云杉、白桦、山杨混交林及油松和云杉纯林。阳坡1500米以下为干草原,18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草原。土壤为山地栗钙土─山地典型棕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北麓山间盆地和滩川地的水土条件较好,耕地扩展很快,上限已达海拔1850米。如此复杂多样的植被气候还是比较符合韩云华的要求的,所以韩云华随队走进了大青山深处。
关于狙击手作战技能集训的内容韩云华早已经训练好了,先是要对狙击手进行适应性抗干扰能力训练,其次是对狙击手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第三是要对狙击手进行配合性训练,最后则是要对狙击手进行狙击目标辨认训练。
大青山、山麓。
狂沙、乱草、冷风。韩云华一身戎装地站在一处高地上看着部队在训练,他那身黄绿相间的彩服的肩上虽然没有银星闪耀,但是依然给了参加集训的那些狙击手很大的压力,对于韩云华的战绩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尤其韩云华在训练的时候脸上那生硬的毫光,让所有的战士都知道这位司令员是不会只是走个过场的,是要来真格的。而且他们在参加特战队的时候就被人告知,特战队是韩云华司令员亲自组建的亲卫队,是司令员的卫队,同时韩云华司令员也是特战队的第一教官。
从韩云华高大的身后放目望去,身着彩手握狙击步枪的特战士兵,正列队而过。他们步伐铿锵有力,军靴砸地,沙尘涌起。
今天进行的训练科目是狙击手抗干扰能力,由于狙击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很可能要在某一个狙击阵地潜伏很长时间,有时候可能是几个小时,有时候则可能是几天,所以这就要求每一个战士都要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狙击手在等待目标的时候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否则的话很可能错过最佳的猎杀时机,从而暴露自己。
狙击手任务失败最大的危害不是狙击手自己生死消亡,而是整个没有完成对猎杀目标的狙杀。狙击手并不仅仅只能影响某一场战争的展,有时还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军队中的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倡议建立和展的狙击手们被大陆军称为英国殖民军中最危险的部队。弗格森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狙击手,然而使他扬名的却是他那著名的“未开的一枪”,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城附近,当时弗格森在125码距离上瞄准了一名美军军官,由于这名军官转身离去,弗格森可能是因为绅士风度而没有向他后背开枪。他本来可以改变整个历史,因为被他瞄准的这个人正是领导美国独立的乔治。华盛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弗格森本人却在1780年10月被大陆军的肯塔基步枪手在450码距离上打死,他的部队投降后,英军将领康华利将军被迫放弃了对北卡罗来纳州的进攻。与此相反的是,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陆军肯塔基步枪队中的一名狙击手墨菲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击毙了率队侦察的英军将领西蒙。弗雷瑟将军。弗雷瑟的死直接影响了战局,导致英军将领约翰。伯格因的突围计划破产,萨拉托加战役由此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狙击手墨菲射出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颗子弹。所以狙击手这样的精准打击的兵种在韩云华看来就是这个时代的导弹,要么不出手,但是一旦出手就必须准确击毙敌人。
“蹲下!”
在韩云华命令下达的同一时间,四个临时中队的训练部队迅蹲了下去。
“瞄准!”
当狙击手们都手持狙击步枪盯着远处的时候,韩云华开始了今天的训练,只见几个军官模样的特种兵每个人手持一个小草篓走向注意力集中地盯着“目标”的狙击手,很快这些军官就拿出了对付战士们的“武器”。只见这些军官伸手从草篓里摸出几只墨黑色的昆虫,并且迅的放在了一个战士的脸上,任凭这些昆虫在战士们的脸上爬来爬去。
这个时候战士们的心理素质以及抗干扰能力表露无遗,一时间报告声大起,但是这些教官早就得到了韩云华的授意,绝对不允许狙击手动哪怕一下,所有的参训队员必须忍耐,绝对不能让这些昆虫干扰到对目标的猎杀。
“开枪”在让战士们适应了一分钟后韩云华果断的下达了开枪的命令。
不出意料,这一次射击的战绩却是让所有的参训队员大吃一惊。7。6环的平均成绩也许在普通部队还算不错,但是在狙击手特战队里面却是赤裸裸的耻辱,要知道这里的每一个战士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挑出来的精英,是内蒙古军区四十多万部队中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