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7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虽然在大战期间,阿拉伯国家是中国的盟友,叙利亚、埃及、约旦、伊拉克、沙特等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利益同盟。
这种同盟关系,很难在战后维持下去。
要知道,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结盟,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中国,来抵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最终实现阿拉伯世界大统一。别忘了,纳杰夫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十多年就提出了类似的想法。
大战结束了,还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阿拉伯世界大统一?
中国直接出面干预,显然说不过去,而且会步美国的后尘。更严重的是,以色列已经成为历史,如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翻脸,在中东地区就没有立足点了,也就无法借助第三方来牵制阿拉伯国家。说得直接一点,到时候,中国只有直接出面,甚至要因此在中东引发几场战争。
毫无疑问,黄瀚林再自信,也应该知道,民众绝对不会让他在大战结束后发动战争。
结果就是,黄瀚林想到了欧洲联邦,而且知道一个统一了阿拉伯世界的国家,不但对中国构成了威胁,也对欧洲联邦构成了威胁。
要知道,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可能容忍在周边存在另外一个大国。
如此一来,当黄瀚林提出了阿拉伯问题,就与皮诺有了共同语言,而且很快就引起了皮诺的共鸣。
只是,皮诺不会轻易上当,更不会心甘情愿的充当黄瀚林的打手。
问题是,在对待阿拉伯世界的态度上,皮诺的转圜余地比黄瀚林小得多,因为北非国家都属于阿拉伯世界,而离中国最近的阿拉伯国家在印度洋西北,因此阿拉伯世界大统一对欧洲联邦造成的影响大得多。
最突出的就是,欧洲联邦不可能称霸地中海。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即巴尔干半岛上的阿尔巴尼亚与阿拉伯国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阿拉伯统一运动发展起来,那么欧洲就会受到影响,而欧洲联邦也就不可能统一欧洲大陆了。
当然,黄瀚林没有这么露骨的提到地中海的势力归属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让皮诺不可能拒绝的条件,即中国首先通过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与伊朗等伊斯兰国家,发起泛伊斯兰运动,以此削弱埃及与叙利亚的泛阿拉伯运动的影响力。作为对等条件,欧洲联邦必须拉拢北非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削弱泛阿拉伯运动。
很明显,这次当排头兵的是中国。
要知道,泛伊斯兰运动是泛阿拉伯运动的死对头,而且埃及与叙利亚一直在想办法削弱伊朗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
在皮诺看来,既然中国肯带头遏制阿拉伯世界,欧洲联邦做点贡献也无不可。
只要咬了钩,皮诺就得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当时,黄瀚林暗示皮诺,如果欧洲联邦与中国合作,中国就会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任何行动来阻止出现一个统一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国家,而中国只希望欧洲联邦在必要的时候,提供一些道义上的支持,并且承认中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以便让中国能够在处理阿拉伯问题时不用瞻前顾后。
这下,皮诺放松了警惕心理。
当然,黄瀚林的暗示,也让皮诺意识到,中国正在构筑针对欧洲联邦的包围圈,其核心目的不是压制阿拉伯统一运动,而是把欧洲联邦限制在欧洲大陆上,使其没有机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
要知道,中东是世界的十字路口,谁控制了中东,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国妄图霸占中东,肯定损害了欧洲联邦的利益。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中国独霸中东呢?
到此,皮诺主动提到了地中海的势力划分问题,希望黄瀚林能够承认地中海是欧洲联邦的势力范围。
当然,这也只是希望。
别忘了,中国舰队早就开进了地中海,还进入了北大西洋,而且中国当局已经在跟马耳他谈判,准备租借一座港口,加上仍然在中国手里的直布罗陀要塞,由中国军队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可以说,中国才是地中海的霸主。
如果中国不肯退出地中海,那么欧洲联邦也只能干着急。
黄瀚林没有立即答应皮诺的提议,而是提出了一个疑问,即欧洲联邦有没有能力控制地中海?
毫无疑问,这个疑问与阿拉伯世界产生了关系。
谈到最后,黄瀚林明确表示,中国没有进军地中海,也没有控制地中海的企图,因为这里离中国本土太远了,也远离中国的核心利益区,至于在马耳他获取军港,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至于地中海是谁的势力范围,中国不可能为了一个盟国去得罪十几个盟国,更不会替欧洲联邦出头。
说白了,就是搞不定阿拉伯世界,中国就不会承认地中海是欧洲联邦的势力范围。
到这一步,皮诺已经没有选择,只能抛出橄榄枝,主动提去跟中国联手粉碎阿拉伯统一运动。
既然是皮诺主动提出来,黄瀚林就不会喧宾夺主。
当时,黄瀚林只表示,中国只关注中东利益,即中国不会容许其他国家在中东有足够大的影响力。
事实上,这是在暗示皮诺,中国不会让阿拉伯世界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
皮诺不是傻蛋,立即就明白了过来,也紧跟着表示,只要中国不反对,欧洲联邦会考虑吸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与利比亚,并且承认中国在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利益,只是建议让黎巴嫩成为永久中立国,因为在中东地区,黎巴嫩是在以色列灭亡之后唯一的非阿拉伯国家。
谈到这个时候,黄瀚林已经达到了目的,只是他没有立即表态。
当时,黄瀚林提出了两个新的问题,即必须在地中海沿岸地区,设立一道缓冲区,避免中国与欧洲联邦发生直接冲突。结果就是,利比亚与土耳其被端上谈判桌,最终成为了中国与欧洲联邦的利益均分国。
为了把这颗定时炸弹埋得更深一些,黄瀚林还提到,中国不会支持欧洲联邦吞并北非国家,只承认欧洲联邦在地中海南岸的利益,因为北非国家是中国的盟国,中国不会出卖盟国的利益。
显然,黄瀚林的意思表达得不够明确。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黄瀚林肯定是故意含糊其词,让皮诺产生误解。
虽然皮诺在战后就下台了,但是继任者确实误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即认为中国会默认欧洲联邦吞并北非三国。说得简单一些,只要欧洲联邦的吞并行动不越过俄罗斯、土耳其与利比亚,就不会触及到中国的底线。
到这个时候,黄瀚林已经完全达到了目的。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黄瀚林处置欧洲联邦的方式,那就是:欲擒故纵。
不可否认的是,黄瀚林只是完成了战略布局,而一个巴掌拍不响,欧洲联邦何去何从则不是黄瀚林能够掌握的,毕竟欧洲联邦的政权掌握在欧洲人的手里,黄瀚林的影响力再大也不可能让欧洲联邦听从他的指挥。
可以说,只要欧洲联邦妥善处置战后事务,黄瀚林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
比如,不急于完成统一,而是把选择权留给各个欧洲国家的人民,让其他欧洲国家自觉自愿的并入欧洲联邦。比如,不对东欧的领土抱任何野心,让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保持独立。比如,不对地中海存任何幻想,充分利用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对北非国家产生影响等等。
只要做到这些,欧洲联邦绝对能发展壮大。
可惜的是,不管是皮诺、还是那些通过贬低他当上欧洲联邦总理的政治家,都没有能够避免这些误区。
最关键的就是,欧洲联邦和平发展壮大所需的时间太多了。
非常可惜的是,在战后,欧洲联邦的时间并不充裕,因为拖得越久,欧洲联邦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就越低。
甚至可以说,如果欧洲联邦不能尽快发展壮大,甚至会被战败的美国超越。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欧洲联邦只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也就不可避免的为自己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瀚林的高明之处,就是一把抓住了欧洲联邦的要害,让欧洲联邦不可避免的沿着他设计好的道路走下去,最终因为迅速膨胀,像超过了极限的气球一样,在盛极之后迅速衰落。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最后方案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最后方案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与欧洲联邦的密约是在二零五六年六月份的第九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形成的,实际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根据欧洲联邦后来公布的资料,早在第八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期间,也就是二零五六年初,黄瀚林与皮诺就商讨过与密约有关的话题。
也就是说,中国与欧洲联邦已经秘密谈判了将近半年。
在第九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黄瀚林与皮诺只是以共识的方式,在密约中落实为条款。
六月二十四日,首脑会议正式召开。
为了表明尽快结束战争的立场,黄瀚林命令中国空军在当天停止战略轰炸,并且以东方同盟集团主席的身份,要求美国立即停止无谓抵抗,向东方同盟集团投降。这等于是黄瀚林向美国发出了最后通牒。
显然,卢卡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投降。
要知道,很多与投降有关的事情还没有商量好呢,现在投降就等于无条件投降。
美国没有做出反应,并没影响首脑会议。
进行了两天的全体会议之后,进入到了细节讨论阶段,黄瀚林首次提出,不管美国是否投降,战争都将在半年之内结束。
显然,这不是在夸海口。
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黄瀚林向其他国家首脑提供了一份极为详细的战争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对美战略轰炸。
在这份计划中,中国空军将以每天摧毁美国两座大城市的速度,在半年之内,摧毁美国中部与东部地区的所有大城市,以及百分之八十的中等城市与百分之五十的小城镇,预计将导致一亿到两亿平民伤亡。中国陆军与陆战队也有配套的作战计划,即在一个月之后,进攻蒙大拿州、爱达荷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与亚利桑那州,在三个月之后攻打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与得克萨斯州,在五个月后攻打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密苏里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密歇根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田纳西州与亚拉巴马州,在最后一个月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重点攻打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里士满、亚特兰大与迈阿密,以攻占华盛顿为首要目的。当时,陆战队还有一份备用计划,即在必要的时候,以由海到陆的作战方式,直接攻占华盛顿特区。为此,在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中国海军将向北大西洋转移。由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三个月之后,中国陆战队将攻打巴拿马,占领巴拿马运河。在附带方案中,包括了攻占加拿大南部地区、攻占墨西哥城等作战规划。
显然,肯定有人提出质疑。
当时,印度总理就提出,规模如此庞大的作战计划,需要至少一千万地面部队,而中国只有大约六百万可以调动的地面部队,不可能完全实现该作战方案,因此提出,应该动用盟军。
印度总理肯出头,其他国家首脑立即附和。
中国真的没有能力实现这份作战方案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就算这份作战方案带有很大的政治色彩,以宣扬中国的军事实力为主,可是其可行性非常高,甚至可以说还有点保守。
战略轰炸方面,空军本来就比较保守。
当时,中国空军的轰炸机总量已经超过两万架。虽然牧浩洋已经削减了轰炸机产量,但是未来半年之内,每个月至少还能获得五百架轰炸机。如果投入所有轰炸机,中国空军能够在一天之内毁灭三座美国的大城市。如此一来,即便按照每作战五天休息一天计算,半年之内也能摧毁美国的所有城市。不仅仅是大城市,而是所有人口在五万以上的城市。另外,还能摧毁百分之八十的小城镇。
空军把轰炸规模缩小三分之一,不是轰炸机不够,而是弹药不够。
要知道,除了两万多架轰炸机,空军手里还有四万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其中有将近三万架是dy…2型,而这种大型电动运输机可以方便的改装成大型电动弹药运载与投掷平台,协助轰炸机作战。
可以说,不考虑战术航空兵,中国空军的打击能力还能提高两倍。
关键就是,后方的兵工厂能否生产出足够多的弹药。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因为提高弹药产量并不容易。
五月底,牧浩洋就调整了弹药生产计划,所有重型巡航导弹全部停产,战术巡航导弹的产量也降低了百分之八十,兵工厂开始集中力量生产炸弹,而且主要是价格低廉、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制导炸弹。为了提高炸弹的产量,牧浩洋甚至找到戚凯威,从盟军手里获得了上千万根大口径火炮的废旧炮管。要知道,这些炮管可以用来制造炸弹弹体,不但性价比高,性能也非常突出。
可惜的是,就算无偿获得了一千万根炮管,也只够使用一周。
除了缺乏制造弹体的材料,或者说制造弹体的速度太慢了,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炸药产量跟不上。
要知道,中国在二零五五年就生产了差不多一亿吨各类炸药与发射药。
只是,按照空军的规划,在二零五六年下半年,至少需要一点五亿吨炸药,而实际产量不会超过六千万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牧浩洋想尽了办法,甚至下令采购氨肥与氮肥。
原因很简单,这两种肥料都可以拿来制造炸药。要知道,氨肥与氮肥的全球年产量在二十亿吨以上,而且主要产地是中东与东南亚,因此在中国的盟国手里,肯定有大量积货,不会存在短缺的问题。
只是,用肥料制成的炸药,在威力上肯定比不上军用炸药。
当时,还有一个问题,即引爆药的生产速度也不满足不了需求。所幸的是,工程师已经改善了电子引信,大幅度提高了产量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