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7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如果有必要,牧浩洋会选择首先攻打欧洲。
这一点,在中国陆军的部署上也看得出来。
到了七月初,魏成龙没有从俄罗斯大举撤军,在前线保持了四十个集团军,其中二十个集团军部署在俄罗斯的西部地区,面向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与乌克兰,此外在伏尔加河与乌拉尔地区,还有二十个集团军处于待命状态。也就是说,只要中国高层做出了进军欧洲的决定,中国陆军能投入六十个集团军,首批参战部队就将超过二十个集团军,足以保证迅速击败欧洲联邦国防军。
可以说,当时的局势紧张到了极点。
有证据表明,在六月底到七月初,黄瀚林听取了牧浩洋的军事汇报,而且肯定考虑过进军欧洲的问题。
甚至可以说,当时黄瀚林有点动心。
根据欧洲联邦在战后披露的一些外交资料,在二零五五年七月初,欧洲大陆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当时,欧洲联邦领导人没有一个能够睡上个安稳觉。
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特别是惊人的战略进攻能力。要知道,严格算起来,俄罗斯是在哈萨克斯坦会战之后才露出败像的,而到失败仅仅只有一年半。这期间,中国军队还在太平洋战场与中东战场上取得了重大胜利,打赢了伊朗战争与东北非洲战争,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与所罗门群岛,并且扫荡了澳洲大陆。如果中国军队没有在这些方向上投入重兵,而是集中兵力攻打俄罗斯,恐怕在二零五四年中期,俄罗斯就战败了。
毫无疑问,刚刚统一的欧洲联邦在军事实力上根本比不上俄罗斯。
更重要的是,欧洲联邦没有美国撑腰。
事实上,就算欧洲联邦与美国结盟,也很难获得美国的援助,因为中国军队肯定会立即发动进攻,等到大批美军到达欧洲大陆时,恐怕柏林、巴黎与罗马已经沦陷了。当然,欧洲联邦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因为美国都是泥菩萨过河,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来保卫欧洲。
这下,欧洲联邦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跟中国结盟。
从时间上看,在六月底,即欧洲联邦宣告成立之前,法德意就在积极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并且主动提出结盟。
只是,在最初阶段,欧洲联邦的策略是拖延。
说白了,就是尽可能的稳住中国,让中国相信欧洲没有威胁,从而不太重视欧洲,让欧洲有时间完成统一。
可是,当欧洲联邦问世后,拖延政策就不管用了。
要知道,不管有多少国家加入欧洲联邦,这个由欧洲人组成的大国,对中国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只要有威胁,中国就会把欧洲联邦视为敌人。
真要拖下去的话,中国很快就会失去耐心,而且会为了战后的利益,不惜代价的把欧洲联邦扼杀在摇篮里面。
不能拖,那就只能向中国摊牌。
七月二日,法国、德国与意大利驻华大使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联合照会,或者说是欧洲联邦的外交照会,正式提出,欧洲联邦在与中国结盟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中立,但是为中国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比如允许中国军队过境、向中国开放港口与军事基地、为中国军队提供物资保障等等。
只是,这份秘密照会没有引起杜小蕾的兴趣。
有趣的是,在此前一天,杜小蕾与牧浩洋商讨过欧洲局势,因此应该非常清楚军方的态度。
从这个方面来看,杜小蕾的冷淡态度,肯定受到了牧浩洋的影响。
当然,就算没有受到牧浩洋的影响,做为外交家,杜小蕾也非常清楚,保持冷淡态度才能探得欧洲联邦的底牌。
事实上,这也确实产生了效果。
七月三日,欧洲联邦临时总统亲自跟黄瀚林通了热线电话,提出派遣总统特使,跟中国全权商讨结盟的事情。
结果,黄瀚林的态度也很冷淡。
很明显,问题出在欧洲联邦提出的结盟条件上。
如果欧洲联邦不参战,与中国结盟干嘛?
黄瀚林早就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向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保证,中国不会在战争期间入侵中立国,也不会主动要求中立国做破坏中立的事情,比如向中国提供军事基地,因此欧洲保持中立,就能得到安全保障。至于欧洲提供的那些好处,对中国来说意义不大,因为中国还没有考虑把战线推进到大西洋上去。事实上,就算中国军队推进到了大西洋东岸,也不一定要依靠欧洲,在北非西部地区照样能够获得港口与军事基地,而且跟摩洛哥等国打交道,显然比跟欧洲联邦结盟好得多。
结果,中国的冷淡态度,差点使欧洲联邦瓦解。
当时,法国与德国主张参战,认为只有参战才能保证欧洲联邦在战后获得足够高的国际地位,意大利却反对参战,认为跟中国结盟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为了这场与欧洲没有直接关系的战争流血牺牲。
问题是,意大利的立场根本无法实现。
中国的态度,让法国与德国当局相信,中国正在准备入侵欧洲,而欧洲联邦国防军肯定打不过中国军队,不参战就等于灭亡。
最终,意大利做出了让步,或者说认识到了局势的紧迫性。
七月七日,欧洲联邦总统特使秘密到达北京,正式向黄瀚林提出,欧洲联邦将在完成统一之后参战,只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只有在邦国超过十个的情况下,欧洲联邦才算真正完成了统一。
让欧洲联邦特使没有想到的是,黄瀚林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条建议就是:法德意以武力完成统一,中国愿意为此提供帮助,比如出兵协助欧洲联邦国防军作战。
毫无疑问,这把欧洲联邦特使吓得不轻。
问题是,欧洲联邦能够拒绝中国的帮助吗?
在第二天的会晤中,欧洲联邦特使首先感激中国支持欧洲统一大业,表示欧洲联邦政府会考虑中国提出的建议,只是希望中国能够给予欧洲联邦更多的时间,以便争取到更多的邦国。
黄瀚林没有咄咄逼人,表示可以耐心等待,但是不会一直等下去。
到了第三次会晤,黄瀚林才正式提出,二零五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最后期限,因为中国计划在二零五六年结束这场战争,因此不可能拖到二零五六年才与欧洲联邦结盟,必须在此之前处理好这件事情。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向欧洲联邦下达的最后通牒。
随后,黄瀚林让魏成龙从俄罗斯撤出了二十个集团军,并且让部署在俄罗斯西部地区的部队后撤两百公里。
可以说,这是中国在表达诚意。
当然,这并不表示中国与欧洲联邦的问题就解决了。
七月十日,黄瀚林就正式指示牧浩洋,着手制订进军欧洲大陆的作战计划,并且在年底之前完成。
说白了,皮球踢到了欧洲联邦脚下,何去何从将由欧洲联邦决定。
问题是,这个安排,却难住了牧浩洋。
第二百三十二章 晚打不如早打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三十二章 晚打不如早打
虽然得到元首的指示,让牧浩洋在对欧问题上有了较为明确的目的,但是却打乱了他的战略计划,因为他准备在年底攻打夏威夷群岛。如果与欧洲联邦的谈判破裂,那么在年底就得进军欧洲大陆。
问题就在这里。
从军事上讲,进军欧洲大陆是陆军的任务,与海军没有多大关系,可是海军肯定不能错过这场好戏,总得意思一下吧,比如派遣一支舰队进入地中海,实现进军大西洋的梦想,在欧洲战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此一来,海军能够用在太平洋上的兵力就将减少。
虽然到年底的时候,中国海军的兵力优势将较为明显,但是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在两条战线上作战的地步。如果派遣六支航母战斗群去地中海,那么在太平洋上,中国海军主力舰队就没有优势了。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攻打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要么提前、要么延迟。
显然,延迟不是理想选择。
虽然黄瀚林没有明确提出必须在二零五六年结束战争,但是牧浩洋却知道,肯定有希望在二零五六年结束战争,而且越早结束战争,好处就越大。另外,在战争部长的位置上,牧浩洋能够掌握很多连杜小蕾都不清楚的资料,因此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这场战争对国家造成的影响。
从经济上看,中国在二零五五年的战争开支将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高的比例,也是在国内经济秩序基本上维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比例。
说得简单一些,中国在二零五五年把百分之六十的产出都用在了战争上。
这就意味着,国内劳动者在付出了艰辛劳动之后,只能获得百分之四十的劳动成果。
如果在和平时期,国民经济早就崩溃了。
即便在战争时期,这种状况也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通过从同盟集团中获取利益,中国早就爆发经济危机了。当然,能够维持如此高的战争开支,也与社会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关系。
说得简单一点,即便只能分享百分之四十的劳动成果,中国公民也能过上较为富足的生活,受战争影响微乎其微。比如当时中国基本上没有对粮食、药品等生活物资进行管制,只制订了一个较为宽松的限购政策,规定以家庭为单位,成年人每月限制够五十公斤粮食、二十公斤肉类、十公斤鱼类、十公斤禽蛋、二十五公斤蔬菜、五公斤食用油,并且严厉打击市场投机倒把行为,故意炒作生活物资物价、金额超过一百万元的为严重刑事犯罪,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事实上,如此宽松的限购政策,使任何炒作物价的行为都不可能得逞,因为即便参与高强度的社会劳动,一个成年人一个月也消耗不了如此多的食物。要知道,如果折算成粮食的话,相当于人均年消费两千公斤,而在战前,中国的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也不到两千公斤。
从某种意义上讲,稳定的国内环境,正是中国军队在前线表现神勇的关键因素。
官兵在前线浴血奋战为了什么?说得大一些,是捍卫祖国,履行军人的职责。说得小一些,就是捍卫自己家园,让身在后方的亲人能够过上安全、稳定、富足的生活,不让亲人受到战火荼毒。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战争潜力还没有被榨干。
问题是,如果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那么战争本身就失去了意义,至少会使取胜的价值大打折扣。
当时,牧浩洋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如果前线的进展一切顺利,在二零五六年,中国能够把战争开支所占比例维持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甚至能够有所降低,主要是几个主要战场上的战斗都已结束,军队的作战强度开始降低,战争物资消耗量也大大降低,没有必要继续把重点放在军事生产上,可以释放出部分生产力。
问题是,如果拖到二零五七年,那就不容乐观了。
要知道,战争拖到二零五七年,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战局逆转,二是在攻打美国本土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显然,前者不大可能,就算遇到了麻烦,美军也没有机会反败为胜。
关键就在后者。
虽然牧浩洋希望美国当局能够认清形势,在中国军队攻上北美大陆之前投降,但是他又不会抱太大的希望,因为美国有雄厚的国家基础,还有大量没有动员的国民,也就很有可能负隅顽抗。
如此一来,早一天打到美国本土,肯定比晚一天打过去更加有利。
原因很简单,美国肯定会扩大战争动员规模,也肯定会全力提高军事产能,只是这些行为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只要中国军队的进军速度够快,就能赶在美国榨干最后一滴战争潜能之前打败美国,也就能够避免使战争规模扩大,避免在美国本土打一场恶仗。
这个机会,就在二零五六年。
牧浩洋掌握的所有信息都表明,美国肯定能在二零五六年来一次大爆发,比如征召两千万以上的军人,把军事产能提高一倍、甚至两倍,完善本土的战略防御部署,做好打本土防御战的准备。
真要拖到二零五七年,攻打美国本土肯定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后来,魏成龙做了一个估计,如果在二零五六年攻打美国本土,只需要投入五百万地面部队,如果在二零五七年攻打美国本土,就需要动用一千万地面部队,而且伤亡将比前者增加两倍以上。
这个估计是否正确,谁也没办法证明。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二零五五年下半年,不管是牧浩洋、还是其他高级将领,都认为应该在二零五六年登陆北美大陆,而且最好是在年初,以便在二零五六年中期翻越横惯北美大陆的洛基山脉。按照牧浩洋的估计,如果能够在二零五六年登陆北美大陆,就有把握在年底到达美国东海岸。
问题是,要在二零五六年初登陆北美大陆,就得在此之前占领夏威夷群岛。
事实上,牧浩洋安排在年底攻打夏威夷群岛,就是基于这个原因,而他的攻占对象只是群岛东部的某座大型岛屿,而不是占领整座群岛。在他眼里,夏威夷群岛只是进军北美大陆的跳板。
可惜的是,现在出了问题。
牧浩洋只有一个选择:把进攻夏威夷群岛的时间提前。
七月初,他认为能在月底发起进攻。随后发现,舰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而且物资调运工作无法在两个月内完成,至少需要三个月。别忘了,澳洲会战在五月底才结束,而且小规模战斗还在进行。
结果就是,牧浩洋把进攻夏威夷群岛的时间订在了八月底。
把作战行动提前三个月,准备时间缩短一半,肯定会产生很大的麻烦,最突出的就是部队集结与物资运送。
当时,庞跃龙建议在七月底或者八月初发动一次小规模进攻,夺取夏威夷群岛西部的某座岛屿,作为进攻夏威夷群岛的前进基地,而中途岛就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能够极大的减轻后期作战压力。
审慎考虑之后,牧浩洋否决了这个提议。
原因很简单,在夏威夷群岛西部,就没有一座岛屿大到能够容纳数十万军队,也就不可能成为进攻跳板。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即进攻夏威夷群岛不需要前进基